首页 理论教育 镜头的取舍与搭配

镜头的取舍与搭配

时间:2022-04-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现场同期记录的第一种类型是对被拍摄者完全客观的记录,这是从真实电影发展来的,也曾经被一些纪录片或纪实类节目大量使用。在拍摄现场,拍摄者既要与被拍摄者出现在同一场景,又要使被拍摄者感受不到拍摄者在现场的状态,被拍摄者才能进入到他生活的一种“真实”状态,才能达到客观记录的效果。

第三节 镜头的取舍与搭配

电视的表达是现有媒体里表达元素最复杂的,这也直接导致了其创作的难度,但正是因为电视表达元素的复杂性,因此其表现力无疑也是现有媒体里比较强的,使得其影响力在目前所有媒体里也是相对比较大的。电视的表现要考虑的不仅仅是语言或画面某个单方面,而是这几个方面甚至包括字幕、音乐等元素的综合考虑。而且编辑过程中还不仅仅是从这几个方面单独来考虑,除了要考虑这些元素自身的表达以外,还得考虑这些元素配合之后的效果如何达到最佳。甚至在编辑每个镜头时都得权衡使用哪种手段是最佳的,否则即使节目的解说很好,画面很好,字幕很好,音乐很好,但未必就是一个好节目,因为单项都十分优秀未必整体就十分优秀。相反,电视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所追求的恰恰应该是在单项完美的基础上注重整体的完美,整体效果达到了,表达的效果才能实现,所以电视创作如何搭配电视所有表达元素是十分重要的。

电视是一门搭配的艺术,搭配的元素有画面、声音、音乐、音响、字幕、特技等视听元素。这里仅以现场纪实段落里画面与同期声的处理关系为例来说明这种搭配的重要性。

为了捕捉到吸引人的细节,电视的拍摄过程是被组织了的,但这种组织却又是不能被被拍摄者所感知到的。而且这种组织观众在镜头里是看不到的,对节目的拍摄却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组织。

现场同期记录的第一种类型是对被拍摄者完全客观的记录,这是从真实电影发展来的,也曾经被一些纪录片或纪实类节目大量使用。这一类同期声的记录拍摄由于非剧情类节目无法摆拍,对于拍摄者来说,其记录过程相对是比较艰苦的。拍摄者必须在与被拍摄者交流的过程中记录,然而这种交流却又是不可预知的,完全是拍摄者现场的一种判断。根据现场的环境、现场的对象、现场的气氛等来判断与被拍摄主体的交流和拍摄内容是否有关。这个过程中不仅要抓住与被拍摄主体交流的内容,而且镜头还要符合拍摄的技术要求,在这样的拍摄条件下,拍摄者的拍摄难度是非常大的。因为拍摄内容发生的主体对象是被拍摄对象,而其活动等又不受拍摄者控制,拍摄者要在被拍摄者感受不到被组织的状态下来组织镜头。拍摄者唯一的主动权就是决定哪些拍,哪些不拍,也就是说,拍摄者最大的权利是镜头的取舍权,然后再对拍摄到的这些内容进行编辑取舍。

在拍摄现场,拍摄者既要与被拍摄者出现在同一场景,又要使被拍摄者感受不到拍摄者在现场的状态,被拍摄者才能进入到他生活的一种“真实”状态,才能达到客观记录的效果。此时哪些内容用镜头表现,哪些内容用语言表现,完全是拍摄者在创作过程中根据情节发展的需要。随机决定镜头的处理方式,这种决定一旦做出,也就意味着镜头语言的构成主体得到了确定。确定的结构体现出来的就是编导的搭配能力,或者说这种决定本身包含了编导对视听语言的整合能力。在这个过程中,被拍摄者的语言在哪里出现,会出现什么,能否提供对叙述有帮助的信息等,编导只能在拍摄的过程中边拍摄边判断,而无法提前做出安排。

现场同期记录的第二种情形是拍摄者在现场用语言组织、引出现场的某些谈话,类似于采访的表现方式,让这种交流在被拍摄者的行为、活动中完成。在这种情形之下,拍摄者不是完全不考虑自己的存在,而且经常会与被拍摄者进行交流,在这种交流中获得一种现场。但这种交流最重要的是被拍摄者活动的现场没有被破坏,被拍摄者一定是被置于某种环境之中,其中比较关键的是拍摄者的存在没有干预被拍摄者的行为本身,只是在他的活动过程中从观众的角度提出了一些相关的问题,或是通过交流建立起一定的现场氛围,来达到表现被拍摄者的意图。这类交流往往出现在两种情形之下:一是拍摄现场只有一个被拍摄对象,在拍摄现场或事件现场没有交流主体,需要拍摄者来激发被拍摄者,让其变成一种活动的信息,于是采用了这样的方式;二是现场虽然有了一个以上的被拍摄主体,交流本身不存在障碍,但被拍摄者的交流内容与观众的兴趣点之间有错位,拍摄者不得不采用这样的一种方式。因为被拍摄者在其所出现的现场已经不再需要交流了,他们在现场的交流内容往往是观众不感兴趣的,比如家长里短的内容,而观众对他们所处的现场又比较感兴趣,于是拍摄者使用这样的一种方式来获得信息。

现场同期记录的第三种也是相对容易获得的一种就是现场采访。直接将被拍摄者置于需要的场景里,之后与其进行相关的谈话交流,这类交流最重要的是获得语言信息,也就是说拍摄要获得的内容大多数都在被拍摄者的语言里,镜头的出现只是辅助语言传播,拍摄者的语言只是为了刺激对方,让其有表达的欲望。此时镜头本身表现的信息并不是十分重要,观众希望获得的信息大多数都来自于语言,除非被拍摄者在现场的某些细小的行为本身有了信息量。

电视的前期创作中,如果说空镜头的拍摄要考虑的是画面的构图是否优美,光线是否合适等,这些是创作者时时刻刻都在注意的画面表达。现场同期记录则是一个相对特例的内容,它既要考虑到画面,同时还要考虑到语言表达,这里的语言表达的重点甚至可控制点都不一定在拍摄者一方。正是这种流动中的变化,体现了一个编导和一个摄像的现场控制能力和现场判断能力,这种现场控制能力和判断能力恰恰是编导的取舍与搭配能力。在电视创作过程中,无论是前期拍摄还是后期编辑,编导时时都处于选择之中,选择的过程就体现在编导的选择结果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