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凸显机制的统一解释

凸显机制的统一解释

时间:2022-04-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于上面提出的问题,即具有“自我中心”思维本质的语言使用者为什么在实际的言语交际中往往又显得那样的“合作”呢?可见,凸显机制对于话语合作和自我中心具有统一的解释力。凸显发生是由经验为基础的,因此自我经验触发自我凸显,集体经验触发共同凸显。

对于上面提出的问题,即具有“自我中心”思维本质的语言使用者为什么在实际的言语交际中往往又显得那样的“合作”呢?第5章中,我们采用凸显机制中的共同凸显对此作了相关的解释(详情见5.3.3)。同样,对于语言和互动交际中的自我中心现象,我们也采用凸显机制当中的自我凸显作了详细的分析(详情见6.5)。可见,凸显机制对于话语合作和自我中心具有统一的解释力。此外,我们认为对于合作和自我中心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的解读还体现在自我凸显与共同凸显之间的动态关系上。

根据凸显机制,人的记忆中储存的经验可以划分为自我经验和共同经验,前者指的是由于个体独特的生活经历和认知过程所造成的个体所独有的经验; 后者指的是集体所共同占有的知识经历。集体是一个泛称,大到可以指整个语言集团或文化社会,小到可以指一个家庭或几个朋友之间。凸显发生是由经验为基础的,因此自我经验触发自我凸显,集体经验触发共同凸显。如“家乡对不同个体所触发的家乡图景是不一样的,但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天安门”所触发的图景几乎都一样。

然而,自我凸显和共同凸显也是辩证互动的。其理据有二:一方面,绝大多数自我凸显是基于共同凸显的,因为个体的大部分知识是从社会交际互动中习得的,同时也相应地塑造着共同的社会文化思维模式; 另一方面,自我凸显的内容将会随着交际的深入和共同凸显内容的变化而变化。可以说,许多由于误解或者理解不到位而存在的自我凸显意义将会随着自身知识的增长而调整。此外,共同凸显本身并不是指某个语言集体的成员都知道的事物,而是对于多数人而言的。就社会维度而言,凸显是一个相对的、动态的体系,包括两层含义: 第一是指“集体”的范畴,第二是指共有知识的动态性。就范畴而言,“集体”至少是相对两人而言的,如好朋友、夫妻、父子、母女等; 也可以指一个组织如“同班同学”、“篮球协会”、“汉语史QQ群”等,大而言之甚至指整个语言集团如“说粤语的人群”、“湖南人老乡会”、“华文组织”等不一而足。第二层意思是指共有知识并非静止不变的,而是处于一种动态协调状态中。就小集团而言,某一次会话所带来的新信息无疑会成为集体成员新的共有知识,是产生新的共同凸显的基础。就言语社团而言,词义的变迁就很好说明了这个现象,如汉语“下海”从渔夫“出海捕鱼”演变为众所周知的“放弃铁饭碗从商”的意义,后来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而渐渐失去了原有的活力。同时我们认为,对于渔民来说“出海捕鱼”仍然是他们的凸显义。一般说来,范围越小、关系越密切的集体成员之间所具有的共有知识越多,共同凸显也就越容易,因而话语合作也就更流畅、更成功。因此,广义上我们认为共同凸显有两个内涵: 一是Giora提出的“凸显度”当中词汇凸显义的社会认可度; 另一个是不同语言集体对于同一个事物在概念上的差异。如上所述,“凸显度”对于个体和集体是有差异的,因此共同凸显的凸显义并不完全等同于自我凸显中的凸显义。此外,凸显机制对于合作与自我中心对立统一关系诠释的另一个方面是“语境平行处理机制”对于凸显义的协调,关于这一点,我们在随后的“话语交际互动调整”一节中再详细探讨。

由此可见,所谓的自我经验和共同经验都是对具体交际场合中的具体交际对象而言的,并且两种处于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之中。因此,源于经验基础上的自我凸显与共同凸显之间也就有了动态性,进而言语交际中的合作和自我中心也就有了对立统一性。凸显机制不但对合作与自我中心从思维本质上作了统一解释,而且对它们之间的辩证互动关系也给予了合理解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