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凸显机制与自我中心性

凸显机制与自我中心性

时间:2022-04-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节将对凸显机制与自我中心性作进一步解读,重点探讨自我中心思维与凸显机制的关系,自我凸显是自我中心表象形成的思维机制。只有当这种共同凸显的知识变成自我凸显部分时,才会出现“不合作”交际。另一方面,自我凸显思维方式无疑是言语交际中自我中心表象的直接动因。其结果往往会导致言语交际的“不合作”,甚至闹出笑话。

本节将对凸显机制与自我中心性作进一步解读,重点探讨自我中心思维与凸显机制的关系,自我凸显是自我中心表象形成的思维机制。

第4章详细讨论了等级凸显假说,并对该假说进行了理论拓展,不但从“词汇”层面延伸到“话语”层面,也区分了自我凸显和共同凸显。我们认为,凸显机制不但可以作为思维自我中心性的佐证,而且可以对交际中的自我中心现象进行认知解释。这里主要对两个问题进行解答: (1)作为诠释话语合作的共同凸显是否也体现思维的自我中心性呢? (2)自我凸显是否可以解释自我中心表象呢?

对于言语交际中的话语合作现象,我们用共同凸显做出了解释,说明在大量的日常话语交际中,人们并没有像语用学所描述的那样在遵循所谓的“合作准则”和计算共有知识的基础上才形成所谓的“合作”,相反“话语合作”更多是人们对于熟悉的会话模式、社会文化背景知识、言语行为的一种潜意识的、自动的和缺省式的反应。也就是说思维和认知在本质上是自我中心性的,因为思维(以追求省力为目标)促使人们记住那些成功的交际模式,从而在以后的交际中自动、自发地提取。如“How are you doing? /Fine,thanks”或“How are you doing”这样的SBU,发话者并不需要考虑对方的知识和信念,因为这种应答模式已经高度社会化,成为一种缺省性序列。只有当这种共同凸显的知识变成自我凸显部分时,才会出现“不合作”交际。如:

例(21) Driver: —How are you doing?

Student: —I'm a little sick about...

Driver: —Ok,please show your ID.

又如刚到中国学汉语的男留学生和中国女同学之间的对话:

例(22) 留学生: Miss Li,你的衣服真漂亮!

女同学: 哪里,哪里。

留学生(迷惑状): 哪里都漂亮,尤其是胸部……

女同学大窘: 你……

从这些对于母语使用者最自然的交谈在留学生那里往往变成大笑话。从例(21)可以看出,对于熟悉该SBU的母语使用者来说其思维过程是模式化的、高度缺省的、经济的表达(在日常人际交往中,需要大量套语来满足某种交际场合的程序性要求)。然而,如果交际者必须极力推测对方知识、视角和信念,日常话语交际会有多辛苦,其过程会有多滞涩。当然,我们并不反对会话当中的推理,但必要的推理和估测是建立在大量的共同凸显基础上的。

另一方面,自我凸显思维方式无疑是言语交际中自我中心表象的直接动因。自我凸显是建立在自我知识、自我视角和自我信念上的,而这些因素是如此熟悉以至于一有刺激,便会自动自发地产生凸显。当然,很多时候与语境不符合的凸显义最终会滤掉,但某些概念是如此强烈,最终会出现在言语当中,从而形成自我中心表象。可以说,自我凸显思维机制是自我中心表象的直接成因。如:

例(23) M: —I wanted to talk with you about something,but I can't remember what.

W: —(NOTES SEWING THREADS ON THE TABLE) it must have to do with thread(joking).

M: —Yea,I wanted you to do Maya's jeans(Joking).

W: —You know,the first interpretation I got was genes with a“g”.

例(23)中该女人是从事与生物有关的工作的,虽然语境与“gene”这个解释明显不符合,但是由于“gene”对她来说使用度很高,即对她是高度凸显的,以至于其大脑自动进行反馈而摆脱了语境约束,成为一种自我中心言语表象。不但如此,即使有共同的情景觉知,但由于交际者没有注意到话语可能产生的不同的凸显义(命题凸显义),同样会形成自我中心性现象,甚至闹出笑话。

其他自我中心表象如思想飘忽、口误、情绪性表达和模仿等,也可以将其动因归于自我凸显。我们认为,概念的自我凸显是绝对的,而最终产生自我中心性表象取决于交际个体有意识监控的强弱。也就是说当个体注意力不集中时自我中心性表象最为频繁、明显。然而,有时即使有足够注意力监控,还是会发生类似现象,如口误和模仿。幽默大师赵丽蓉的小品“司马光砸缸”说明,人的自我凸显是如此强烈,甚至在别人(巩汉林)不断地纠正下仍然产生口误。而模仿反映的是说话者自我信念的凸显,因为很多时候人们并不知道应该怎样陈述或回应,往往会根据自己在其他场合使用过的话语来表达。这种信念往往是自我的,即我相信应该是这样。其结果往往会导致言语交际的“不合作”,甚至闹出笑话。如:

例(24) 小弟从电视上学了一句: “是,老大!”颇能应付日常生活之用。如爸爸叫他端杯茶,他就说: “是,老爸!”姐姐请他拿支笔,他就说: “是,老姐!”,一天,外婆从乡下来看我们,带来大包小包的礼物交小弟帮忙去拿,小弟很爽快地说: “是,老外!”

(《习惯用语》)

该笑话是由于小弟错误使用了类推“老大-老爸-老姐-老外”造成的,即根据某种说法用一些与之类似的东西生硬地移植、推论,使其荒唐可笑。从思维本质上来说,词语的不当类推是源于说话者对于某一词语类型的不甚了解,但主观上又形成了自我信念,即小弟认为这种类推是安全的。事实上,小孩也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但这种经验并不总是安全的。

凸显机制不但可以辅证思维和认知的自我中心特性,而且可以用来解释话语交际中的自我中心表象。如同隐喻思维被认为是人类抽象思维方式之一,我们认为凸显机制也是思维工作机制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