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翻译偏差之变量分析

翻译偏差之变量分析

时间:2022-04-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前文讲到,翻译的认知过程涉及客观世界、意象世界、言语世界三者的转换与变化,期间产生了必然的客观存在的翻译偏差。显然,译者对源语的感知能力、译语的驾驭能力、翻译技巧的熟练把握以及其他相关认知能力是影响翻译认知过程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也是决定翻译偏差大小的重要变量。

前文讲到,翻译的认知过程涉及客观世界、意象世界、言语世界三者的转换与变化,期间产生了必然的客观存在的翻译偏差。下面我们拟将翻译认知过程图样化,着重讨论翻译认知过程中涉及的具体相关因素及其对应的相关认知能力,进而解析影响翻译偏差大小的变量因素。

假设某一翻译工作者自主选取一定的材料进行翻译活动,那么其翻译活动的认知过程可以分为选材、解读、重构、检验四个环节。首先,在选材过程中,按照译者自身兴趣、专业领域等,结合翻译委托人、译语读者、译语社会特定文化等需求,确定具体的翻译对象,以期满足翻译活动的特定目的。选定翻译对象后,译者开始了具体的解读工作,包括语言解读、文化解读、作者信息解读等。这一环节涉及译者对源语的解读能力、对源语社会文化的感知能力,以及对作者相关背景、创作意图、创作风格等具体信息的感知与解读。如果某一具体信息感知不正确,或是解读不到位,则会造成一定的误读,使译者所获得的意象世界区别于作者的意象世界,最终导致翻译偏差的产生。在接下来的重构环节中,译者要从语言、文化等方面重构原文,要求译者熟练驾驭译语、深谙源语与译语之间的转换,同时还要熟知译语社会文化并恰当处理社会意识形态与翻译之间的关系。显然,这个环节对译者的译语功底、译语文化功底、翻译技巧等提出了极大的挑战。一般情况下,完美的“等值重构”是不存在的。但是只要没有造成严重的语言和文化错位,没有造成理解上的困惑,这个重构就是成功的、有效的。翻译活动的认知过程还涉及最后一个关键环节:检验。这个环节中,通过作者的反复核查,不断斟酌,一些语言上的不到位、文化上的不对应,或是一定的误读误译现象,都可以得到进一步修改和完善,直到译者满意为止。至此,翻译活动的认知过程才算结束。下面是翻译认知过程中具体环节、相关主客观因素及其相关认知能力的图样化阐述:

图5.3.3 翻译认知过程的图样化解析

如上图所示,每个具体环节当中都牵涉到译者的特定认知能力,从而影响翻译活动的顺利进行,并左右翻译偏差的大小。比如:对相关材料的感知程度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翻译过程的难易度;对源语文化和相关作者信息的感知与解读准确与否将影响意象世界的完整性;译语和译语文化的驾驭水平,即译语功底和译语文化功底的深浅与翻译技巧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意象世界能否顺利重构为译语文本。显然,译者对源语的感知能力、译语的驾驭能力、翻译技巧的熟练把握以及其他相关认知能力是影响翻译认知过程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也是决定翻译偏差大小的重要变量。这些变量随着个体认知的能力提升而发生改变,通过最大的认知努力可以使翻译偏差最小化。许多翻译工作者也因此实现了许多“不可译”的确实可译。相反,如果个体认知能力有限,则会导致翻译偏差的扩大化。而且这个偏差一旦超出了偏差范围,则会进入误读和误译的范畴。

此外,在翻译过程的选材和重构环节中,我们还看到了意识形态对翻译活动的影响与制约。译者的主观意愿、译语读者和翻译委托人首先共同作用于翻译题材的选取,然后在译者把意象世界B重新构建为语言文本的过程中,同样参照了这些意识形态。比如要满足特殊译语读者的需求,要符合委托人的特定标准,要融入特定的文化习俗,乃至要响应特定时代背景的呼唤,结果“人为误译”应运而生。值得强调的是,这些意识形态因素属于绝对变量,因为它们导致了译文与原文之间的绝对偏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