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避免认知偏差

避免认知偏差

时间:2022-01-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这么多问题产生的原因中,最主要的一个就是学生的认知偏差。认知偏差是一种偏差的判断模式,通常发生在特定情况下。而社会心理学家则认为,认知偏差跟自我中心的思维倾向有关,是为了维持积极的自我形象,保持自尊或者维持良好的自我感觉。

了解自我趣味小测验

测试说明:本次测试包括15道选择题,每题有A、B、C三个备选项目。请在理解题意后,尽可能快地选择最符合或最接近你实际情况的那个项目。请注意,本次测试要求填写自己的真实想法和做法,而不是选哪个答案最正确,选项也没有好坏之分。不要猜测哪个答案是“正确”的或者哪个答案是“错误”的,以免测验结果不准。

1.你烦躁不安时,你知道是什么事情引起的吗?

A.很少知道  B.基本知道  C.有时知道

2.当有人突然出现在你的身后时,你的反应是:

A.感受到强烈的惊吓  B.很少感受到惊吓  C.有时感受到惊吓

3.当你完成一项工作或学习任务时,你感觉到轻松吗?

A.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  B.经常有这种体验  C.有时有这种体验

4.当你与他人发生口角或关系紧张时,你是否体验到自己的不快呢?

A.能够  B.不能够  C.说不清楚

5.当你专心致志地从事某项活动时,你知道这是你的兴趣所致吗?

A.知道  B.不知道  C.很少知道

6.在你的生活中,遇到过令你非常讨厌的人吗?

A.遇到过  B.没遇到过  C.说不清楚

7.当你与家人或亲朋好友在一起的时候,你感到幸福和快乐吗?

A.感觉不到  B.说不清楚  C.是的

8.如果别人有意为难你,你感觉如何?

A.没有什么感觉  B.觉得不舒服  C.感到气愤

9.假如你排队买东西等了很长时间,有人插队到你面前,你感觉如何?

A.没有什么感觉  B.觉得不舒服  C.感到气愤

10.假如有人用刀子威胁你把所有的钱都交出来,你会感到害怕吗?

A.不害怕  B.害怕  C.也许害怕

11.当别人赞扬你的时候,你会感到愉快吗?

A.说不清楚  B.愉快  C.不愉快

12.你遇到特别令你佩服和尊敬的人了吗?

A.遇到过  B.说不清楚  C.没有遇到过

13.假如你错怪了他人,事后你感到内疚吗?

A.不知道  B.内疚  C.不内疚

14.假如你认识的一个人低级庸俗,但却好为人师,你是否会瞧不起他?

A.不知道  B.是的  C.不会

15.假如你不得不与你深爱的朋友分手时,你会感到痛苦吗?

A.说不清楚  B.肯定会  C.不会

计分规则:

请你根据自己的选择,按照下面计分表算出自己的得分:

从第1题到第15题,每个选项对应得分不同,分别是:

A:1、3、1、3、3、3、3、3、3、1、2、3、2、2、2

B:3、1、3、1、1、2、2、1、1、3、3、2、3、3、3

C:2、2、2、2、2、1、1、2、2、2、1、1、1、1、1

结果解释:

敏感型(36~45分):这一水平的特征是能够准确、细致地识别自己的情绪,并能够认识到情绪发生的原因。但有可能会出现下面几种情况:

①悲观绝望型:虽能清晰地识别到自我情绪状态,但却采取“不抵抗主义”,被动地接受各种消极情绪,典型的将发展为抑郁症。

②乐天知命型:整天总是乐呵呵的,对各种情绪采取轻描淡写的态度。

③沉溺型:被卷入自己情绪的狂潮中无力自拔。

适中型(26~35分):这一水平的特征是能够识别自己的情绪冲动,能够区分各种基本情绪,但不能区别一些性质相似的情绪。例如,不能区分愤怒、悲哀、嫉妒等不同的情绪,只是体验为“难受”;不能准确地识别引发情绪产生的原因;或掌握情绪词汇的数量太少等。测试结果表明大约有60%的人处于这一水平。

麻木型(15~20分):这一水平的特征是很少有情绪冲动,对喜、怒、哀、乐等基本的情绪缺乏明确的区分。这种类型的人一般表现为冷漠无情,不能与他人进行正常的情感交流,是一种病态症状。

注:本测验的结果仅供参考。

认识自我学生认知现状

学生们被誉为朝阳一代,富有理想,头脑聪颖,满含激情,思维锐利。我们似乎可以用所有最美、最富褒扬意义的词语来形容青春年少之人,但是在这后面是无数学生的迷茫、无助和寂寞。

现在的学生在心理上就像流浪的孩子,无依无靠,漂泊不定,对外面的世界既抵触又向往。学生们希望正确认识社会,但又缺乏辩证思考的能力,或者说还不能达到辩证思考的境界;学生们追求理想,但动机功利化。很多学生的理想带有浓厚的功利色彩,讲究实惠的思想相当普遍,但这也是这个社会所烙上的社会化印记;学生们智力发展达到高峰,思想活跃,善于独立思考,具有顽强的探索精神。但毕竟缺乏社会实践,思想易脱离实际,有时好走极端,表现出一定的片面性、表面性和盲目性;学生们自我设计愿望强烈,但自我评价片面。常常围绕自己到底能做一个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而苦恼不已。这些都源于不正确的自我评价,过高或过低估计自我,使理想的自我与现实的自我距离较大,从而影响自我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

学生涉世未深,常常受到诸多外界因素的影响,带着某些偏见及负面信息看待新的事物及人,这往往会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带来阻碍,抑或对学生的心理产生影响。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学生存在严重心理障碍并导致心理疾病的学生占总数的0.8%~2%,25%~30%的学生存在一定的心理困扰或轻度心理障碍。由此可见,学生的心理问题普遍而日益严重。在这么多问题产生的原因中,最主要的一个就是学生的认知偏差。

完善自我学会有效应对认知偏差

例海藏真

狐假虎威

从前在某个山洞中有一只老虎,因为肚子饿了,便跑到外面寻觅食物。当他走到一片茂密的森林时,忽然看到前面有只狐狸正在散步。他觉得这正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于是,便一跃身扑过去,毫不费力地将它擒了过来。

可是当它张开嘴巴,正准备把那只狐狸吃进肚子里的时候,狡黠的狐狸突然说话了:“哼!你不要以为自己是百兽之王,便敢将我吞食掉;你要知道,天帝已经命令我为王中之王,无论谁吃了我,都将遭到天帝极严厉的制裁与惩罚。”老虎听了狐狸的话,半信半疑,可是,当它斜过头去,看到狐狸那副傲慢镇定的样子,心里不觉一惊。原先那股嚣张的气焰和盛气凌人的态势,竟不知何时已经消失了大半。虽然如此,它心中仍然在想:我因为是百兽之王,所以天底下任何野兽见了我都会害怕。而它竟然不怕我,难道它真是奉天帝之命来统治我们的?

这时,狐狸见老虎迟疑着不敢吃它,知道它对自己的那一番说辞已经有几分相信了,于是便更加神气十足地挺起胸膛,然后指着老虎的鼻子说:“怎么,难道你不相信我说的话吗?那么你现在就跟我来,走在我后面,看看所有野兽见了我,是不是都吓得魂不附体,抱头鼠窜。”老虎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便照着去做了。

于是,狐狸就大模大样地在前面开路,而老虎则小心翼翼在后面跟着。它们没走多久,就隐约看见森林的深处,有许多小动物正在那儿争相觅食,但是当它们发现走在狐狸后面的老虎时,不禁大惊失色,狂奔四散。

这时,狐狸很得意地掉过头去看看老虎。老虎目睹这种情形,不禁也有一些心惊胆战,但它并不知道野兽怕的是自己,而以为它们真是怕狐狸呢!

狡狐之计之所以得逞,不仅是因为假借老虎之势去威胁群兽,还因为这只老虎对自己的认知不全面、不正确,如果它能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是百兽之王,群兽们怕的是它而不是狡猾的狐狸,那它就不会被狐狸愚弄了,这就是认知偏差所造成的后果。

一、认知概述

认知:是指通过形成概念、知觉、判断或想象等心理活动来获取知识的过程,即个体思维进行信息处理的心理功能。

认知偏差:是指人们根据一定表现的现象或虚假的信息对他人作出判断,从而导致判断失误或判断本身与判断对象的真实情况不相符。

例如,从前,有个人丢了一把斧子。他怀疑是邻居家的儿子偷去了,便观察那人,那人走路的样子,像是偷斧子的;看那人的脸色表情,也像是偷斧子的;听他的言谈话语,更像是偷斧子的,那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一不像偷斧子的。不久后,丢斧子的人在上山的时候发现了他的斧子,第二天又见到邻居家的儿子,就觉得他言行举止没有一处像是偷斧子的人了。

这样的证实性偏见具有极大的主观性,常常先入为主,进而牵强附会,导致无法正确地分析现状。这是一种人之常情,几乎每个人都无法避免。

二、认知偏差产生的原因

认知偏差是一种偏差的判断模式,通常发生在特定情况下。经济学家认为,大脑通常采用简单程序应对复杂环境,因此出现偏差在所难免。而社会心理学家则认为,认知偏差跟自我中心的思维倾向有关,是为了维持积极的自我形象,保持自尊或者维持良好的自我感觉。不过,进化心理学家哈瑟尔顿和列托则认为目前已有的解释难以令人满意,给出的都是表面答案,他们认为许多认知偏差都是自然选择配备给人们的行为手册,指导人们以犯错误的方式适应世界,因为如果不犯这种错误,就可能会犯代价更高的错误。

由此可见,认知偏差是复杂社会的常见现象,它的产生基础或是由于人脑的生理机制所致,或是由于人的自我保护机制所致,也可能是由于人的社会适应机制所致。

三、认知偏差的种类

(一)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又称第一印象,是指当人与人接触进行认知的时候,首先被反映的信息,对于形成人的印象起着强烈的作用。这种认知偏差大多发生于陌生人之间的首次见面,之所以会引起这种认知偏差,就在于认知是根据不完全信息而对交往对象作出判断的。首因效应一旦形成,就会直接影响到交往中的态度,从而影响到个体的行为。如果一个人给另一个人留下一个好的印象,那么在以后的交往中,对他可能倍加关心和注意,并给予特别的帮助,这就是常说的先入为主,反之亦然。首因效应留下的印象是深刻的,但往往是不准确的或者与现实不相符合,因而是有偏差的。

例海藏真

拿破仑·希尔叙述了自己的亲身经历:“有一天,有位老妇人来到我的办公室,送进来她的名片,并且传话,她一定要见到我本人。我的几位秘书虽然多方试探,却无法诱使她说出她访问的目的及性质。因此,我认为她一定是位可怜的老妇人,想要向我推销一本书。同时,我想起了母亲,也是一位女人,于是我决定到接待室去,买下她所推销的书:不管是什么书,我都决定买下来。当我走出我的私人办公室,踏上走道时,这位老妇人——她站在通往会客室的栏杆外面——脸上开始露出了微笑。我曾经见过许多人微笑,但从未见过有人笑得像这位老妇人这般甜蜜。这是那种具有感染力的微笑,因为我受到她的精神影响,自己也开始微笑起来。当我来到栏杆前时,这位老妇人伸出手来和我握手。一般来说,对于初次到我办公室访问的人,我一向不会对他太友善,因为如果我对他表现得太友善了,当他要求我从事我所不愿做的事情时,我将很难加以拒绝。不过,这位亲切的老妇人看起来如此甜蜜、纯真而无害,因此我也伸出手去。她开始握住我的手,到这时候,我才发现,她不仅有迷人笑容,而且,还有一种神奇的握手方式。她很用力地握住我的手,但握得并不太紧。她的这种握手方式向我的头脑传达了这项信息:能和‘我’握手,令她觉得十分荣幸。在我的公共服务生涯中,我曾经和数千人握过手,但我不记得有任何人像这个老妇人这般深通握手的艺术。当她的手一碰到我的手时,我可以感觉到我自己‘失败’了。我知道,不管她这次一是要什么,她一定会得到,而且我还会尽量帮助她达成这项目标。换句话说,那个深入人心的微笑,以及那个温暖的握手,已经解除了我的武装,使我成为一个‘心甘情愿的受害者’。这位老妇人十分从容,好像她拥有了整个宇宙的时间一般。(而我当时真的相信,她拥有这种时间。)开始说:‘我到这儿来,只是要告诉你(接着就是一个在我看来十分漫长的停顿),我认为你所从事的,是今天世界上任何人都比不上的最美好的工作。’她在说出每一个字时,都会温柔但紧紧地握一握我的手,用以强调。她在说话时,会望着我的眼睛,仿佛看穿了我的内心。在我清醒之后(当时的样子仿佛昏倒了,这已经成为我办公室助手之间的一大笑话),立即伸手打开房门的小弹簧锁,说道:‘请进来,亲爱的女士,请到我的私人办公室来。’我像古代骑士那般殷勤而有礼地向她一鞠躬,然后请她进去‘坐一坐’。在以后的45分钟内,我静静聆听了我以前从未听过一次最聪明而又最迷人的谈话,而且,都是我的这位客人在说话。从一开始,她就占了先,而且一路领先,一直到她把话说完之前,我一直不想去打断她的话。她一坐在那张大椅子上之后,立刻打开了她所携带的一个包裹,我以为是她准备向我推销的一本书。事实,确实是书,是我当时主编的一份杂志的合订本。她翻阅这些杂志,把她在书上做了记号的部分都一一念出来。同时,她又向我保证说,她一直相信,她所念的部分都有成功哲学作基础。在她这次访问的最后3分钟内,在我处于一种完全被迷惑,而且能够彻底接受别人意见的状态下,她很巧妙地向我说明了她所推销的某些保险的优点。她并没有要求我购买,但是,她说明的方式,在我心理上造成了一种影响,驱使我自动想要购买。而且,虽然我并未向她购买这些保险,但她仍然卖出了一部分保险。因为我拿起了电话,把她介绍给另一个人,结果她后来卖给这个人的保险金额,是她最初打算卖给我的保险金额的5倍。”

你所穿的衣服、你脸上的线条、你的声调、你的思想,你由这些思想所发展出来的品德,所有这一切都构成你的个性。你的衣服式样,以及它们是否适当,毫无疑问地也构成了你个性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因为人们都是从你的外表获得对你的第一印象。即便是你握手的态度也密切关系到是否将因此吸引或排斥和你握手的人。你眼中的神情也构成你个性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因为有些人能够由你的眼睛看穿你的内心;看出你内心深处的思想,看出你最隐秘的念头。老妇人的成功,与她给拿破仑留下的第一印象密不可分。

因此,第一印象可以导致失败,亦可促成成功。

(二)近因效应

近因效应又称新颖效应,是指个体对最近获得的信息留下清晰印象,其作用往往会冲淡过去所获得的有关印象。这就是近因效应。首因和近因效应都是使个体认知发生偏差的心理因素,只不过个体获得的信息对认知情况的作用条件不同罢了。假如关于某人的两种信息连续被感知,人总是倾向于前一种信息,并形成深刻的印象,这是首因效应。假如人们先知道某人第一信息,隔较长时间后才了解第二个信息,这第二个信息便是最新的。这最新的信息则会给人留下较深刻的印象,这即是近因效应。换句话说,熟悉的人之间更容易受近因效应的影响,而陌生的人之间主要受首因效应的影响。

聚焦实验

美国心理学家卢钦斯用编撰的两段文字作为实验材料研究了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他编撰的文字材料主要是描写一个名叫吉姆的男孩的生活片段,第一段文字将吉姆描写成热情并外向的人,另一段文字则相反,把他描写成冷淡而内向的人。例如,第一段中说吉姆与朋友一起去上学,走在撒满阳光的马路上,与店铺里的熟人说话,与新结识的女孩子打招呼等;第二段中说吉姆放学后一个人步行回家,他走在马路的背阴一侧,他没有与新近结识的女孩子打招呼等。在实验中,卢钦斯把两段文字加以组合:

第一组,描写吉姆热情外向的文字先出现,冷淡内向的文字后出现。

第二组,描写吉姆冷淡内向的文字先出现,热情外向的文字后出现。

第三组,只显示描写吉姆热情外向的文字。第四组,只显示描写吉姆冷淡内向的文字。

卢钦斯让四组被试分别阅读一组文字材料,然后回答一个问题“吉姆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结果发现,第一组被试中有78%的人认为吉姆是友好的,第二组中只有18%的被试认为吉姆是友好的,第三组中认为吉姆是友好的被试有95%,第四组只有3%的被试认为吉姆是友好的。

这项研究结果证明,信息呈现的顺序会对社会认知产生影响,先呈现的信息比后呈现的信息有更大的影响作用。但是,卢钦斯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如果在两段文字之间插入某些其他活动,如做数学题、听故事等,则大部分被试会根据活动以后得到的信息对吉姆进行判断,也就是说,最近获得的信息对他们的社会知觉起到了更大的影响作用,这个现象叫作近因效应。

(三)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是指在认知时,人常常对个体所具有的某个特征而泛化到其他一系列有关特征,也就是从所知觉到的特征泛化推及其他未知觉的特征,从局部信息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印象。这就好像晕轮一样,是从一个中心点而逐渐向外扩散成越来越大的圆圈,所以称之为晕轮效应。晕轮效应往往是在悄悄地却又强有力地影响着教师和学生的相互知觉的评价。晕轮效应不仅影响个体认知,最终会影响到个体行为。因此,交往中的认知晕轮效应引起的偏差,可能产生一种自我应验的预言。

例海藏真

俄国著名的大文豪普希金狂热地爱上了被称为“莫斯科第一美人”的娜坦丽,并且和她结了婚。娜坦丽容貌惊人,但与普希金志不同道不合。当普希金每次把写好的诗读给她听时。她总是捂着耳朵说:“不要听!不要听!”相反,她总是要普希金陪她游乐,出席一些豪华的晚会、舞会,普希金为此丢下创作,弄得债台高筑,最后还为她决斗而死,使一颗文学巨星过早地陨落。在普希金看来,一个漂亮的女人也必然有非凡的智慧和高贵的品格,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这种现象被称为晕轮效应。

名人效应是一种典型的光环效应。不难发现,拍广告片的多数是那些有名的歌星、影星,而很少见到那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因为明星推出的商品更容易得到大家的认同。一个作家一旦出名,以前压在箱子底的稿件全然不愁发表,所有著作都不愁销售,这都是光环效应的作用。男女朋友之间也经常会出现光环效应。两个恩爱的人在一起,便会觉得双方身上都是优点,没有一点点缺点。这就是在刚开始喜欢上一个人的时候,其实只是喜欢上了对方表现出来的某一方面的优点,然后经过晕轮效应的扩大,才使自己觉得对方身上全是优点。

(四)投射效应

投射效应是指以己度人,认为自己具有某种特性,他人也一定会有与自己相同的特性,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并强加于人的一种认知障碍。即在人际认知过程中,人们常常假设他人与自己具有相同的属性、爱好或倾向等,常常认为别人理所当然地知道自己心中的想法。

真知灼见

有一头猪、一只绵羊和一头乳牛,被关在同一畜栏里。有一天早上,牧人进来捉猪,猪大声地号叫着,猛烈地反抗。绵羊和乳牛很讨厌猪的号叫,便一起责备猪:“你吵什么啊,他常常捉我们,我们并不大呼小叫的。”猪听了回答道:“他捉你们和捉我是完全两回事,他捉你们,只是要你们的毛和乳汁,但是捉我,却是要我的命啊!”

这则寓言形象地说明了一个简单的道理:那就是理解别人是不容易的。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在社会上扮演一定的角色,在交际过程中,人们都是从具体角度考虑问题。由于长期习惯于从自己的角色出发来看待自己和别人的行为,就使认识带有不同程度的片面性。例如,在商场,顾客认为营业员都不尽职责,营业员却觉得顾客总是找麻烦;做领导的觉得下属不服从管理;做下属的觉得上级不了解实际情况等,这就是因为角色不同人际关系总是发生冲突,不能相互理解造成了交际障碍。我觉得要想克服这一障碍,就需要我们换位的思考,即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要问“假使自己处在对方的位置上会有何感想?”这样,就会通情达理地谅解对方的行为和态度。

(五)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又称定型化效应,是指个人受社会影响而对某些人或事持稳定不变的看法。它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积极的一面表现为:在对于具有很多共同之处的某类人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判断,不用探索信息,直接按照已形成的固定看法即可得出结论,这就简化了认知过程,节省了大量时间、精力;消极的一面表现为:在被给予有限材料的基础上作出带普遍性的结论,会使人在认知别人时忽视个体差异,从而导致知觉上的错误,妨碍对他人作出正确的评价。

刻板印象的形成,主要是因为在社会生活中,人不可能对某个群体中的每一成员都进行深入的了解,而只能与其中的部分成员交往,因此,只能由部分推知全部,用所接触到的部分,去推知这个群体的全部。可是,定型化一旦形成,就很难打破,并且会对人的认知过程产生很大的影响。

聚焦实验

苏联社会心理学家包达列夫曾做过这样的实验,将一个人的照片分别给两组大学生看,照片人的特征是眼睛深凹,下巴外翘。但在出示照片前,对第一组学生说:这个人是一个十恶不赦的罪犯;对第二组学生却说:这个人是一位知识渊博的科学家。然后他让两组学生各用词汇描述所见照片上这个人的相貌。

评价的结果,甲组学生认为:此人眼睛深凹表明他凶狠、狡猾,下巴外翘反映着其顽固不化的性格;乙组学生认为:此人眼睛深凹,表明他具有深邃的思想,下巴外翘反映他具有探索真理的顽强精神。

为什么两组学生对同一照片的面部特征所作出的评价竟有如此大的差异?原因很简单,是人们对社会各类的人有着一定的定型认知。把他当罪犯来看时,自然就把其眼睛、下巴的特征归类为凶狠、狡猾和顽固不化;而把他当学者来看时,便把相同的特征归为思想的深邃性和意志的坚忍性。刻板效应实际就是一种心理定式。

四、认知偏差应对

认知可以使我们快捷地处理海量信息。当你睁开眼时,大脑就不断地受到所见事物的刺激。在你有意识地思考着某一具体事物时,你的大脑却处理着成千上万的潜意识想法。不幸的是,我们的认知并非尽善尽美,有时我们会潜意识地制造出判断偏差,这种认知上的偏差不受年龄、性别、受教育状况以及智力等因素的影响,每个人都会遇上。那么,如何有效避免认知上的偏差呢?

(一)学会利用认知效应

1.首因效应应对策略

首因效应的产生与个体的社会经历、社交经验的丰富程度有关。如果个体有丰富的社会经历、深厚的社会阅历、充实的社会知识,那么,他会将首因效应的作用控制在最低限度;另外,通过学习,在理智层面上认识首因效应,明确他的重要作用及影响方式,也可以降低首因效应的影响,更进一步,个体还可以利用首因效应,使自己给别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例海藏真

那天上午,马鸣赶到鸿达公司参加最后一轮应聘,主考官正是鸿达公司的谢老总。临到考试时间快要结束,马鸣才满头大汗地赶到了考场。谢老总瞟了一眼坐在自己面前的马鸣,只见他大滴的汗珠子从额头上冒出来,满脸通红,上身一件红格子衬衣,加上满头乱糟糟的头发,给人一种疲疲沓沓的感觉。谢老总仔细地打量了他一阵,疑惑地问道:“你是研究生毕业?”似乎对他的学历表示怀疑。马鸣很尴尬地点点头回答:“是的。”接着,心存疑虑的谢老总向他提出了几个专业性很强的问题,马鸣渐渐静下心来,回答得头头是道。最终,谢老总经过再三考虑,总算决定录用马鸣。第二天,当马鸣第一次来上班时,谢老总把马鸣叫到自己的办公室,对他说:“本来,在我第一眼看到你的时候,我就不打算录用你,你知道为什么吗?”马鸣摇摇头。谢老总接着说:“当时你的那副尊容实在让人不敢恭维,满头冒汗,头发散乱,衣着不整,特别是你那件红格子衬衫,更是显得不伦不类的,不像个研究生,倒像个自由散漫的社会小青年。你给我的第一印象太坏。要不是你后来在回答问题时很出色,你一定会被淘汰。”

马鸣听罢,这才红着脸说明原因:“昨天我前来赶考时,在大街上看见有人遇上车祸,我就主动协助司机把伤员抬上的士,并且和另外一个路人把伤员送去医院。从医院里出来,我发现自己的衣服沾了血迹,于是,我就回家去换衣服。不巧我的衣服还没干,我就把我二弟的一件衬衫穿来了。又因为耽误了时间,我就拼命地赶路,所以,时间虽然赶上了,却是一副狼狈相……”

谢老总这才点点头说:“难得你有助人为乐的好品德。不过,以后与陌生人第一次见面,千万要注意自己给别人的第一印象啊!”

马鸣的工作很出色,不出半年,就被升为业务主管,深得谢老总的器重。

事实证明,首因效应在人际交往中对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因此,在交友、招聘、求职等社交活动中,我们可以利用这种效应,展示给人一种极好的形象,为以后的交流打下良好的基础。当然,这在社交活动中只是一种暂时的行为,更深层次的交往还需要硬件完备。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注重仪表风度,—般情况下人们都愿意同衣着干净整齐、落落大方的人接触和交往。其次,要注意言谈举止,言辞幽默,侃侃而谈,不卑不亢,举止优雅,定会给人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另外,还要学面带微笑,这样可能获得热情、善良、友好、诚挚的印象。最后,尽量发挥你的聪明才智,在对方的心中留下睿智的印象。

首因效应在人们的交往中起着非常微妙的作用,只要能准确地把握它,定能给自己的事业开创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

2.近因效应应对策略

人与人在交往中,对对方的看法是不断改变的。往往一件最新发生的事情,会影响长期形成的看法,这就是近因效应作用。一般越是熟悉的、亲密的人之间越容易出现近因效应。近因效应除了积极作用外,经常也有消极作用,在印象形成中实际上包含着喜新厌旧的特点,这点应提醒注意:在朋友、熟人之间也要尽量“保鲜”。

例海藏真

善始善终留余地

小张从一毕业就应聘到一家企业,工作了4年多。和绝大多数上班族一样,这4年多里有愉快也有难受,总体的感觉是普普通通、平平淡淡。直到去年,小张受一个朋友邀请跳到另一家企业做了部门经理。在离开前面那家企业时,老板专门找时间和小张聊了一个多小时,为小张提了一些善意的建议,最后亲自将小张送出了办公室。说来也怪,工作了4年多也没什么特殊记忆,最后这一个多小时却给小张留下了深刻印象。老板和小张的谈话内容以及握手、微笑等细节,都体现出了对小张的尊重,令小张非常感动。到了新的公司后,小张的部门多次和前面的那家企业有业务往来和合作,后来发展为两家企业之间的稳定合作,由于前老板留下的好印象,小张成了两家企业之间的润滑剂,合作一开始就很成功,实现了双赢。

同首因效应相反,近因效应使人们更看重新近信息,并以此为依据对问题作出判断,个体如果能善于利用近因效应原理,把握好每一次的最近交往,把每一次新的交往都当作一次机遇,不断对之前留给对方的印象进行改写和更新,那么假以时日,双方的关系将不断提升,自己的人脉关系、人际评价也将逐渐积蓄为巨大的宝藏。做好“近因”,对于那些曾经给别人第一印象不是很深甚至不是很好的朋友,尤其重要。

3.晕轮效应应对策略

晕轮效应往往产生于自己对某个人或事物的了解还不深入的时候,因而容易受感、知觉的表面性、局部性和知觉所带来的选择性影响,从而对于某人或某事物的认识仅仅专注于一些外在特征上。另外,这种态度还会连带影响到跟这个人的具体特征有关的事物上。

例海藏真

阿迪达斯的足球运动鞋

现在,阿迪达斯的足球运动鞋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是,没有几个人会知道,这家德国的体育用品公司是怎样出名的。其实,它的闻名于世,全依赖于很好地利用了奥运会这个资源。

阿迪达斯足球鞋走向世界的契机是1936年的奥运会。这一年,公司创始人阿迪·达斯勒突发奇想,制作了一双带钉子的短跑运动鞋。怎样使这种样式特别的鞋卖个好价钱呢?为此阿迪颇费了一番脑筋。他听到一个消息:美国短跑名将欧文斯最有希望夺冠。于是他把钉子鞋无偿地送给欧文斯试穿,结果不出所料,欧文斯在那届运动会上四次夺得金牌。当所有的新闻媒介、亿万观众争睹明星风采时,那双造型独特的运动鞋自然也特别引人注目。奥运会结束后,由阿迪独家经营的这种定名为“阿迪达斯”的新型运动鞋便开始畅销世界,成为短跑运动员的必备之物。

以后,每逢有新产品问世,阿迪总要精心选择试穿的运动员和产品的推出时机。

1954年,世界杯足球赛在瑞士举行,年事已高的阿迪推出一个新品种——可以更换鞋底的足球鞋。决赛那天,体育场一片泥泞,匈牙利队员在场上踉踉跄跄,而穿阿迪达斯的德国队球员却健步如飞,并首次登上世界冠军的宝座。阿迪达斯新型运动鞋又一次引起轰动效应,马上,整个联邦德国乃至全世界的体育界,都成为阿迪达斯的商业舞台,产品几乎供不应求。

1970年,墨西哥世界杯足球赛开幕,人们惊异地发现联邦德国名将乌韦·赛勒尔在绿茵场上驰骋如故。而在此之前他腿部受伤的消息已传扬多时,许多人都在深深地为他惋惜。阿迪特意为他赶制了一双球鞋,使他得以重返球场。赛勒尔的这双鞋自然又一次成了赛场新闻而传遍世界,阿迪达斯又身价倍增地和明星的名字连在一起。

在外人看来,阿迪达斯运动鞋似乎与冠军有着某种必然的联系,穿上它就意味着成功。这就是一种光环效应。

晕轮效应与首因效应有很大区别。“第一印象”是以仪容仪表、言谈举止为素材而形成的,带有较多的情绪色彩。受其影响,人们会喜欢或不喜欢与对方交往,但不能明确地说出对方“是什么人”。“晕轮效应”是在与对方交往了一段时间后,因了解对方的某一特别突出的品质并据此进行“故事化”的推理而产生的。人际认知要比“第一印象”更有深度。人们已能“持之有据”地说对方是“好人”或是“坏人”。

从时间上说,首因效应在前,晕轮效应在后。但是在人际交往中,往往是“首因”仍在起作用的时候,“晕轮”也开始起作用了。这样首因效应就会像“增效剂”一样地去增强晕轮效应。晕轮效应作用时间比首因效应长,它可以持续到人际交往的全过程。

因此,在人际交往中,不要把自己的某些心理特点附加给对方,这种人际知觉的投射倾向,往往是不自觉的。一旦你自己不加注意,没有清醒地、理智地经常进行自我反思,就很可能产生各种偏见;另外,还要冷静、客观地对待第一印象,思想上具有改造甚至否定第一印象的准备,因为先入为主的第一印象总是会影响你对于以后信息的判断。第一印象一旦形成,以后的信息常常只扮演补充和解释的角色。最后,也不要按照预想的类型将人分为不同种类,更不要以貌取人,我们在认识他人的问题上应该不满足于表象,而是注重了解对方心理、行为等深层结构。

4.投射效应应对策略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人们常常假设他人与自己有同样的想法或倾向,认为对方理所当然地了解自己的想法,若对方的行动不符合自己的想法或没有表现出对自己的理解,往往对对方感到失望甚至愤怒。投射效应一般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感情投射,即认为别人的好恶与自己相同,无意识地将他人的特性纳入自己既定的框架中,按自己的思维方式加以理解。比如说恋爱中的女孩子喜欢看韩剧,就会反复要求男朋友陪自己看韩剧,要求对方与自己一起关注而不顾对方的感受和兴趣。如果对方不乐意,就认为对方不够关心自己,爱自己。显然,如果两个人的交往长期这样,不合拍是必然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就是认知缺乏客观性,比如说有的人对自己喜欢的事物越来越喜欢,而对讨厌的事物越来越讨厌,根据自己的喜好过分地赞扬或贬低某事物或某人,失去了人际交往中认知的客观性,而导致主观臆断。

例海藏真

美国商场上的大赢家顾尔德

1878年,西联电报公司是当时电报市场上的霸主,而顾尔徳投资100万美元成立了另外一家电报公司,这无疑冲击到西联电报公司的利益。面对顾尔徳的冲击,西联老板认为必须除掉这个最大的竞争对手,因此公司董事会决定花费巨资收购顾尔徳所创办的公司。当他们成功地收购了该公司没多久,顾尔德又成立了一家新的电报公司,再一次和西联电报公司形成了强势的竞争。西联用同样的方法,再次收购了顾尔徳所创立的公司。西联公司以为顾尔徳只是等着被高价收买从中获得利润,但事实上,顾尔德只是在转移注意力,他们在西联公司收购之前,已经购买了爱迪生的四重发报机专利,并通过此次西联公司的收购行为安排了自己的人,最后通过内部蚕食和专利权的双重办法,控制了西联公司的经营权,并使其完全落到了自己的手中。

顾尔徳巧妙地利用了西联公司的惯性做法引导其就范,并利用对方思维定式的投射效应,灵活且有效地影响对方,最终击败竞争对手,巩固了自己在电报业的地位。心理学家曾分析,顾尔徳以同样的行动展现在竞争对手的面前,他让对手相信自己会继续以同样的行为方式运行公司,而该方式又在西联公司的预测之内,当西联公司故伎重演的时候,他便巧借了惯性的桥为自己服务,进而有效地影响对方,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由于投射效应的存在,人们常常会习惯性地根据自己对别人的看法,来推测他人的真正意图或心理特征,但就在这个看似定势的行为中,却能够被主动施加影响的一方很好地利用。简单地说,就是欲向他人施加影响的时候,你能够以同样的行为、动作、喜好展现在对手的面前,掌控对方的预期心理,当对方误认为你会继续在同样的喜好、思想、观念影响下,做出同样的行为、举动时,你便能够掌控固定模式中的主动权,进而影响对方向着你设想的方向发展。

记住:正确的使用投射效应会让我们更理解别人。“将心比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会使自己有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

5.刻板印象应对策略

不似前几种认知偏差,利弊兼备得看个体如何利用,刻板印象有利有弊,但显而易见弊大于利,因为它能麻痹人的思想,对他人或事产生偏见,这种影响会潜移默化到其行为之上。因此,学习打破刻板印象,是主要的应对策略。

博闻天下

在任何国家,民众大多都朴实善良,他们对某一件事物的认知,都会被主流媒体引导。而美国的主流媒体,总是有意无意地妖魔化中国和中国人,于是美国民众就信以为真了。

曾几何时,在美国媒体和大众心中的华人就一直是这样一个刻板形象:阴险狡诈,行动诡秘,诡计多端,欺骗成性,肮脏不堪,缺乏道德。美国媒体一直热衷于“反华浪潮”和“黄祸论”。

“黄祸论”的典型代表是“傅满洲博士”。他残暴成性,诡计多端,精通五花八门以及鲜为人知的酷刑,能研制稀奇古怪的毒药,总是幽闭在黑暗世界中构想和策划危害白人世界的邪恶勾当。这个把华人妖魔化的刻板形象,不断出现在各种电影电视中。

另外,就是在电影中经常出现的华人侦探查理·陈,他举止缓慢,外表谦和,不近女色,行为举止缺少阳刚之气,动作矫揉造作,卑躬屈膝,唯唯诺诺。

这些形象不太美好的“中国人”,一度成为所有中国人的典型形象。直到后来,功夫之王李小龙横空出世,他豪迈直爽,劫富济贫。中国人在外国人眼中的形象才稍有改观,“中国功夫”从此享誉西方。

再后来,成龙、李连杰……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以正面形象,出现在各种美国电影中。但他们都是以武功高人的形象出现的,于是乎,中国人再次被刻板地与功夫画上等号。很多美国人都觉得在中国人人都会武功。

有的美国人会问,在中国能否喝上啤酒,有没有电梯?是不是下午街上就看不见人了?可以说,对中国人的歧视和偏见,无处不在。这就是美国人对中国人长久以来形成的刻板印象。

一直以来,在美国公众的心目中,华人华侨在美国是二等公民,工作是二等,地位是二等,甚至在二等以下。刚开始,华人不但不是美国的一分子,而且被当作低等的外来人,遭到歧视和排斥。19世纪末,华工帮助美国建造了横跨美国大陆的铁路线,美国社会不但不感激华人,反而于1882年出台了臭名昭著的排华法案,华人在美的处境可想而知,而当时,中国处于晚清时期,国家腐败无能,积贫积弱,在世界上没有地位,飘零的子民就更没有地位了。那时,美国人心中的中国人留着长辫子,一副驯服的苦力模样。对华人的称呼都是蔑称,如Chinaman(中国佬),Chinks(亚洲猪),就像称黑人为“黑鬼”一样。

奥运会以后,中国形象大变,华人形象也有很大的变化。当前的金融风暴,也使得中国备受世界瞩目,电视、报纸等媒体中,铺天盖地都是“China”(中国)以及“Chinese”(中国人),甚至出现“中美国”(Chinamerica)这样一个新造的英文字。2009年4月初在英国举行的20国峰会(G20),西方媒体人戏称应该改名为“G2两国峰会”(G2即中国和美国)才恰当。

如果现在你再问美国人“你印象中的中国是什么样子的?”很多人都会回答:中国有长城、中国人多、中国人开的餐馆多、中国人会功夫、中国话难学、中国发展快,一旦他们去过中国,谈到中国时更都会滔滔不绝,好像比中国人还了解中国。

中国的发展改变了中国人在外国人眼中的不良刻板印象,使中国人在美国的社会地位得以提高。如果美国是一个固执的国家,不接受中国的变化,不改变对中国长久以来形成的负面影响,那么毫无疑问,几十年后,中国就会超越美国,美国就会因为他对中国的刻板印象而尝到苦果,所幸,美国打破了其刻板印象。

而避免刻板印象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摆脱旧的思维习惯,打破惯有的思维定势,换个位置、换个角度、换个思路想问题,用变化发展的眼光看待万事万物,善于接受新的事物,这样,就可以尽量避免人际交往中产生的刻板印象。

(二)尽量避免认知偏差

1.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待交往对象及其行为

社会认知偏差广泛存在于人际交往活动中,而且形式多种多样,每一种认知偏差产生的情境和条件不同,对个体人际交往所产生的影响也各不相同。如前所述,首因效应是由个体根据交往对象的最初信息(如相貌、言谈、举止等)而形成的第一印象所产生的;与首因效应相反,近因效应是由最后印象引起的。在这些效应的作用下,个体就有可能对交往对象本人及其最新表现作出草率判断,从而最后得出一种静止的、机械的判断结果和结论。因此,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应把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结合起来对人、对事进行感知。首先,要预防两种效应的消极影响,既不能“先入为主”,也不能不看过去,只看现在,而应该用动态的、历史的、发展的眼光看待交往对象与其行为,把对人、事的每一次感知,都当我们认知事物过程中的一个阶段,避免形而上学的片面性;其次,要在一定条件下,发挥两种效应的积极作用,做事要善始善终,俗语说得好,“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2.用全面的观点来观察交往对象及其行为

很多社会认知偏差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看待人或事不够全面。如晕轮效应,是一种明显的从已知推及未知,由片面看全面的认知现象,往往会歪曲一个人的形象,导致不正确的评价。在它的影响下,个体的人际交往往往只抓住了交往对象的个别特征,而忽略其他,习惯于由个别推及一般,由部分推及整体。因此,为了克服晕轮效应带来的负面影响,应多了解对方,防止以一当十,以偏概全,自觉消除这类认知偏差的消极影响,做到公正、合理、全面地评价及对待每一位交往对象及其行为。同时,还应该利用该效应的影响,比如通过优化自己的言谈举止,培养好的外在形象,充分展示自己的优势等方法,使自己在交往中获得更多的成功。

3.坚持共性与个性统一的原则,尤其是重视个性的原则

如前所述,社会刻板印象有两种作用,积极作用是使认识他人的过程简单化,有助于对某一个人或某一群体作出概括性的反应,但这种印象并不一定合乎实际,即使在同一类人中,每个人除了具有类的共性,还有自己的个性,两者是有差异的。在社会刻板印象的影响下,个体经常将其交往对象及其行为对号入座,这种只重视共性、忽略个性的交往方式严重影响了人际交往过程,因此应坚持共性和个性统一的原则,尤其是重视个性的原则,在认识他人时,要作具体观察,尽量避免“贴标签”、模式化,避免用“有色眼镜”去看人。

4.坚持理智原则,不能感情用事

坚持理智,克服非理智心理,就是在人际交往中,克服社会认知偏差对人产生的负面作用。理智是指一个人辨别是非、利害关系和控制自己感情、支配自己行为的能力。而种种社会认知偏差的产生往往跟认知者的非理智判断心理有关。有些人会在投射作用的影响下,将个人情绪加到别人身上,认为自己喜欢的,别人也肯定喜欢,自己讨厌的,别人也肯定讨厌。这些都是非理智的心理状态及行为表现,一定要克服非理智的心理,理智地对待交往对象及其行为。

5.克服主观心理因素对社会认知偏差产生的影响

“从勒温开始,社会心理学家已认定,决定社会行为的主要因素是人们对世界的主观知觉,而不是对刺激环境的客观描述。”人总是在一定的心理倾向和一定的方法原则下,加工整理外部输入的他人的信息,形成对他人的印象,然后把这个印象加到认知对象身上,认为这就是此人的实际特征。可见,人的认知具有浓厚的主观色彩,因此不可避免地在认知他人时产生认知偏差。主观因素对人际认知主体的影响,尤其是在学生中作用更大。认识到主观心理因素对他人的作用、规律,就能在人际交往中发挥其积极作用,克服其消极影响,消除由此而产生的一系列人际交往障碍,正确地认识他人,正确地看待他人、对待他人,处理好人际关系。

认知指南针

人类十大趣味认知偏差

第一名:安慰剂效应

安慰剂效应是指一些实际无用的物质在被人相信有疗效时会产生积极作用。这种效应在医学上普遍存在,给一位患有疾病的患者吃一片糖片(患者不知情)而患者的病情会得到一定的改善。这可能与个体产生的“期望效应”有关,即病患们期待着药片(其实是糖片)可以治愈他们的疾病,所以他们会自我感觉已被治愈。

第二名:承诺升级

承诺升级是指人们对已失败的事情继续坚持。人们不断地作出抉择总会有百密一疏的时候。当然,在逻辑上我们应当改变那些失败的决策并试着从其反方向着手。但是事实上个人不仅会自我强迫继续坚持选择,还会进一步进行投入——因为他已经沉没成本了。举例来说,你用半辈子的积蓄来做一笔生意,六个月后,事实证明这必将是个亏本买卖。逻辑上来说,你应当缩减损失并终止生意,但实际上由于你已经注入了你半辈子的积蓄,你会决心将其进行到底,并投入更多的资金以希望生意运转起来。

第三名:双曲贴现

双曲贴现是指人们宁愿要金额较小的眼前酬劳也不要金额较大的日后报酬。举例而言,大多数人宁愿选择今天就获取20美元,而不选一年后获取100美元。

第四名:感应抵抗

感应抵抗是指人们常常将自主选择和束缚自己的行为对着干。对于叛逆期的青少年来说最为普遍。这些感应抵抗者本没有非得做出怪异行为的必要,但正是“不能做”才让他们“想去做”。

第五名:羊群心理

羊群心理是指倾向于放弃自我意见而随大流,以此来感到安全和防止冲突。羊群心理揭示了时尚之所以可以流行的原因。服饰、汽车、嗜好、风格等种种都能得到一些群体的共鸣,并引发时尚潮流。

第六名:成见效应

成见效应是指通过对个人某一点的好坏来管中窥豹,形成对其总体的看法。这种偏见在职员表现评估中常有发生。举例来说:一个下属如果连续三天迟到;老板看到后就可能会总结出他是一个懒惰并且对工作漠不关心的人。当然,下属的迟到有种种可能的原因:或许车坏了,又或许照顾孩子的保姆没及时赶到,也可能是遇上了坏天气。而问题是,因为下属一个无可奈何的过错,老板就可能会认定他是一个坏员工。

第七名:自验预言

自验预言是指自我用行为来应验自认为会出现的结果。一个自验预言是由其自身使其成真的。举个例子,我认为自己肯定会学习一塌糊涂,所以我减少了自己在作业和功课上的努力,最终果然和我自认为的一样,学习变得很糟糕。自验预言是心理学上一个利器——给你灌输一个观点,最终你因为坚信这个观点而让其变为现实。

第八名:幻想性错觉

幻想性错觉是指当碰到随机的图像或声音时,会下意识地认为其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看到白云的形状时会联想到恐龙,听到声音响起时就认为来了短信,这些都是幻想性错觉。以上两点的共通之处是刺激物本身是客观中立并无任何暗示性意义的,这些意义的来源不过是观测者自己的主观认知。

第九名:反应机能

反应机能是指当人们意识到自己被他人所注意和观察时会表现出(与自然状态下的自己)异常的行为。霍桑实验证实了这一反应机能,即改变工厂的照明亮度竟然能让工作效率提高。不幸的是,当研究结束后,工人们的生产效率又恢复到了平常水准。原因就在于:工人们的工作效率不是因为照明亮度而变化的,他们是因为被人关注着所以才有所变化。这正是反应机能的证明——当一个人意识到自己被他人关注时,他就会主动改变自己的举止行为,一般来说都是让自己看上去更加神采奕奕。

第十名:赌徒谬论

赌徒谬论是指倾向于相信未来(某事发生)的几率将会由过去的事件所改变。必然概率——如你投掷一枚(正常的)硬币正面朝上的概率——是不会改变的。正面朝上的概率永远是50%,即使你已经连续投出了十次背面朝上(下次投出正面的概率依旧还是50%,不会增大或缩小)。认为概率会改变是很多人都有的认知偏误,尤其是在赌博的时候。举例来说,玩轮盘赌博,已经连续四次转停在黑色区了,下次总该是转到红色区了吧?错!转到红色区的几率仍然是47.37%(总共38个点区,红色有18个)。这听上去似乎显而易见,但正是这种几率可变的潜意识让赌徒们输得血本无归。

超越自我提升自我认知

自我认知

1.自我观察:

①自身外表和体质状况的观察,包括外貌、风度和健康状况等方面的观察。

②自我形象的观察,主要对自己在所生活的集体中的位置和作用、公共生活中的举止表现及社会适应能力等的观察。

③自己精神世界的观察,包括对自己政治态度、道德水平、智力水平、能力、性格、兴趣、爱好、特长等方面的观察。

2.他人评价:

①通过身边家长、老师的评价认识自己。

②客观认识、理智接受身边朋友的批评与建议、观点和看法。

3.心理测验:

通过标准化的心理测验,如SCL-90心理健康量表、16PF人格测试等认识自己。

4.活动体现:

通过参加活动时自己的表现,如自己在活动中所处的位置、在活动中问题处理的方式方法及效果,自己在活动中的优缺点以及在活动中的收获等方面认识自己。

通过以上方法,现在的你对自己是否有了一个客观、全面的认识了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