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主题与翻译

主题与翻译

时间:2022-04-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6.2.1 主题与翻译传统译作者通常以句和段为单位来进行翻译,很显然这其中存在很多的问题。Halliday系统功能语法中的Theme一般指句子最左边的成分,有时候主题出现在句首,因而与主位重合。主题并非是作为整体的话语所特有。主题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可以用具体的标题来表示,亦可以从话语的内容来获得。Prefetti&Goldman认为主题化就是一个话语过程。主题是视角在语篇中的具体体现。主题有可能与视角吻合,也有可能与视角不吻合。

6.2.1 主题与翻译

传统译作者通常以句和段为单位来进行翻译,很显然这其中存在很多的问题。比如说体裁、标题、主题都未考虑在内。这里我们所讨论的主题跟Halliday(1967)的主位(Theme)概念是有区别的。Halliday系统功能语法中的Theme一般指句子最左边的成分,有时候主题出现在句首,因而与主位重合。Katz(1980:1-42)曾经指出,话语主题这一概念是指话语中前面句子的共用主题,即作为后面句子中谓语的相同主语。Prefetti&Goldman(1974)也曾指出,主位化就是一个话语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个所指(Referent)被发展成为该话语的中心话题,而这种主题化就是一个所指在话语中的凸显化。

主题并非是作为整体的话语所特有。话语中的每个段落或句子都可以有自己的主题,这些主题是整个话语总的主题的组成部分。Keenan和Schieffment(1976)指出,所谓主题并不一定是一个名词短语,而是一个命题。主题与视角有极大的关系。看下面的例子(Brandford&Johnson,1973):

【例8】The procedure is actually quite simple.First you arrange things into different groups.Of course,one pile may be sufficient depending on how much there is to do.If you have to go somewhere else due to lack of facilities that is the next step,otherwise you are pretty well set.It is important not to overdo things.That is better to do too few things at once than too many. In the short run,this may not seem important but implications can easily arise.A mistake can be expensive as well.At first the whole procedure will seem complicated.Soon,however,it will become just another facet of life.It is immediate future,but then one never can tell.After the procedure is completed one arranges the materials into different groups again.Then they can put into their appropriate rent groups again.Eventually they will be used once more and the whole cycle will have to be repeated.However,that is part of life.

【分析】上例单纯从字面上的确很难判断作者的观点和立场。Brandford&Johnson曾用此段文字作过一个试验,他们把受试者分为两组。一组给予主题题目,一组不给主题题目,要求两组分别阅读文章,然后试着复述其内容;结果发现被告知话语主题题目的受试者复述效果要明显好于没有被告知的那组。这说明了话语主题的重要性。话语主题一方面能够起到提示话语背景的作用,另一方面又能激活构思图式(详见下文),有助于人们理解和记忆话语。例8中的这段话语可能拥有一个或多个标题(如:How to Do the Laundry;A guide to Getting Your Clothes Cleaned;An Orderly Life Through Good Laundry;Doing the Laundry as a Philosophy of Life)。

主题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可以用具体的标题来表示,亦可以从话语的内容来获得。主题指话语中前面句子的共用主题,即作为后面句中谓语的主语。Prefetti&Goldman(1974)认为主题化就是一个话语过程。在此,我们所理解的主题化实际上就是一个所指在语篇中的凸显过程(莫爱屏,2007)。主题跟主位并非一个概念。主位一定是句子的起始部分,而主题可以出现在句首、句中,也可以蕴含在整个语篇中;主位一定是以句子为单位,而主题可以以句、段或篇为单位。简而言之,主题就是某个内容的凸显(ibid)。

【例9】Tom kissed Mary.

【例10】Mary was kissed by Tom.

【例11】It was Tom kissed Mary.

以上三个句子的主位分别是Tom,Mary,it,而主题则是Tom吻了Mary这个事实。因为视角不同,各例表达了作者不同的观点或态度。例9强调了Tom吻了Mary这个事实;例10强调了Mary被吻;而例11则强调是Tom吻了Mary。

视角与主题密切相关。一般说来,在特定语篇里,视角相对固定,而主题可以有多个。主题是视角在语篇中的具体体现。语篇中,每个段落或者句子都可以有主题,整个语篇可以有总主题、副主题等。主题有可能与视角吻合,也有可能与视角不吻合。这给我们的启示是:翻译实践中,译者领会原文本的意思在很大程度上带有他们的主观理解。译者作为原文本与译本之间的沟通媒介,在转换过程中必须准确把握语篇的主题,要将其主观理解尽可能客观化,减少主观性。只要抓住语篇的主题,就能更好地把握作者的视角或意图,在语用翻译中就不会偏离最起码的方向(ibid)。在话语谋篇布局的过程中,主题很大程度上是由主位化实现的,即话语会按照某个主位来进行组织,这样既利于行文,又利于话语的衔接与连贯,也利于听话人或读者的理解。例如:

【例12】都这么你干你的,他干他的,爱来不来,爱干不干,那怎么行呢?

【译文】How can we get it done if you people all muddle along like this?

【分析】例12原文是汉语中“意合”现象的典型表现,此话语中的“你干你的,他干他的,爱来不来,爱干不干”四字结构的并列,表达了同一个信息,逐字逐词的翻译难免出现语义重复的现象。在此情况下译者需要把握该话语所要表达的主题和核心信息,对句子信息进行重组,更好地突出话语的主旨。同时需注意主位化的推进。

主位化的推进形式多种多样,比如延续形、派生形等,这些形式我们会在以后的信息结构中加以详述。以下简要介绍话语主题的构建模式和主题界限的标志。

(1)主题构建

话语的主题主要通过具体的内容来实现,即整个话语内容都是为主题服务的。van Dijk(1977)认为,一个话题,即各个小的主题,可以看作一个复杂的命题(Proposition),这一命题又被话语后面的句子所表达的一群命题所包含。

【例13】Peter is going to Paris next week.

【译文】彼得下周去巴黎。

【分析】此话语的命题表达式为:「go to(Peter,Paris)」&next week。不管是其句子本身还是该句子的命题「去(彼得,巴黎)」&下周,翻译起来都比较简单。但如果将整个段落或一个长篇的话语也做如此划分,它会远远长于原来的段落或话语。尽管这种划分意义不大,但对话语的理解或翻译是有一定启示的,即主题是一个复杂的命题。

Thorndyke(1977)曾提出一个记事—故事语法模式。他认为叙事性话语中的主题是按照一定的模式来组织的,其模式如下:

A.故事——背景+主题+情节+结局

B.背景——人物+地点+时间

C.主题——事件

D.情节——插曲

E.插曲——次目标+行动+结果

F.行动——事件 插曲

G.结果——事件 状态

H.结局——事件 状态

I.次目的之目的——理想状态

J.时间地点——状态

其实这个图式跟我们后面要讲的图式理论非常相似。它强调了话语构建与人们的百科知识密切相关。事实上,我们在理解话语时,也会不自觉地按照某个模式来进行推理。比如当读到一则交通事故新闻,很自然地会想到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遭遇到了交通事故,结果如何等。作者如此构建主题结构,译者在重现作者主题构建的过程中亦应如此。这种过程就是按照两种语言的习惯,采用各种翻译的技巧,或者简化,或者添加文字、体现主题等,将原文的意图传神地表达出来。

(2)主题界限标志

一篇文章的标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该标题下面内容的构建和组织,即其内容都是围绕着该主题而展开的。那么主题下面的话题是如何展开的?在书面语中,段落是主题变化的一个重要手段。作者通过结束此段转而进入另外一段以变换话题,但事实并非如此简单。Longacre(1979)指出,段落并非都是表示主题变化,有时作者是出于文体方面的考虑,或者是出于效果的考虑。比如以下新闻报道中,段落并不表示主题的变化。

【例14】Condoleezza Rice expressed disappointment about China's response to a U.S.request in September for action on specific human rights cases.

    “We've certainly not seen the progress that we would expect and I think we will have to keep working on it,”she told reporters.“But obviously this is a long conversation and a long haul.”

【译文】美国九月曾就某些人权案要求中方作出反应,近日康多莉扎·赖斯表示其对中国反应的失望。她说:“很显然我们没有看到预期的进展,我们必须继续努力,但很明显这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对话过程”。

【分析】例14中的两段话语的内容很明显是围绕着一个主题,故而在翻译成汉语时,可以将这两段合二为一地译出来。

主题变化在话语中常常可以通过一些话语标记语来实现。比如“第一,第二,第三”或者“首先,其次,再次”等。van Dijk(1977)曾经指出,在某个段落的开始如果用了but,就表明后面的话题与前面的相反。不同的文体会有不同的主题变化,如小说的主题变化往往围绕几个因素来展开(时间、地点、事件的开端、发展、高潮等);而说明文则会围绕某个事物的某个方面一一展开,其主题也随之而变化。翻译时,译者应注意作者在主题展开方面所发生的变化。主题变化是话语形式与内容相互作用的结果;主题变化就有可能使作者的语气发生变化。在书面语中,作者虽然在形式上会借助于段落及一些副词来体现主题的变化,但更多时候我们判断主题变化还是依据话语内容的变化,内容才是真正决定主题变化的因素。

口语中变化的话题标记主要有停顿、高音、表情、体态,这些非文字性的标记方式对译者来说非常重要。除需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外,译者还需注意观察说话人的一些细节。正是这些细节让译者能够及早预测说话人的讲话内容和态度,以便准确地传达说话人的意思。另外,像well,um,er等语气词的使用也可引起话题的变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