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奥格登和理查兹的“符号三角”理论

奥格登和理查兹的“符号三角”理论

时间:2022-04-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2.3 奥格登和理查兹的“符号三角”理论尽管早在公元前三世纪的古希腊时代,斯多葛学派就已注意分析物质的符号载体、符号意指的内容及相关的外界对象的三角关系,但在意义研究中真正提出“符号三角”的,是奥格登和理查兹。值得注意的是,奥格登、理查兹把“所指对象”这一纯属语言外客观世界中的事物导入了符号三角关系。

2.2.3 奥格登和理查兹的“符号三角”理论

尽管早在公元前三世纪的古希腊时代,斯多葛学派就已注意分析物质的符号载体、符号意指的内容及相关的外界对象的三角关系,但在意义研究中真正提出“符号三角”(semiotic triangle)的,是奥格登和理查兹。在《意义之意义》一书中,他们指出,意义问题不仅有哲学和逻辑学方面、心理学方面,更重要的是有其语言学方面。他们力图通过符号、思想或所指内容、所指事物之间的三角关系来理解意义。他们提出了下列(见下一页)图示(35)

img11

图8

奥格登、理查兹通过图8说明:三角形的三个顶点表示每当说出或理解一句话时所涉及的三个因素;两个斜边的两组关系是基本的,均为因果关系,大致说来是直接关系(也包括一些间接关系)。他们指出,有一点值得首先注意,那就是三角形的底边跟其他两条边中任何一条都很不相同,底边的虚线表示符号与所指对象之间的关系是间接关系。奥格登、理查兹在一条注释里还特别强调,“我们必须承认我们的三角形没有底边,在记号和所指对象之间没有什么直接关系。另外,我们也得承认语言的大多数问题都是因为缺少这种关系而引起的”(36)。他们这里所说的因为缺少这种关系而引起的问题,主要是指在有些人那儿,存在着一种迷信,“认为词从某种角度来看是事物的一部分,或者总是表示与它的相对应的事物”,因此认为三角形的底边可以画成实线(37)。由此看来,对当时不少逻辑学家坚持的指称论观点,他们是明确持反对态度的。

莱昂斯(J.Lyons)认为,奥格登、理查兹的看法,在一般意义上说,可以看做是行为主义的。这是因为,在他们看来,外界某一实体在说话人心里引起一个想法,接着,这个想法又让他引出符号,符号又使他去进行一种指称行动。这就是说,说话人心中的想法的产生是由外部环境中产生因果关系的因素(即刺激)决定的。(38)奥格登、理查兹的行为主义观点主要建立在他们的“符号-情境”(sign-situations)概念的基础上,他们认为,人们的理解过程受人们过去的经验左右(39)

值得注意的是,奥格登、理查兹把“所指对象”这一纯属语言外客观世界中的事物导入了符号三角关系。在两位作者看来,三角形的三个顶点所表示的,是“每当说出或理解一句话时就涉及的三个因素”(40),也就是说,似乎存在着“明白地承认我们之外的世界”的必要性(41)。然而,这样一来,要用他们的三角形来解释语义关系就不好办,因为,所指对象(事物)与记号、指称(即所指)并不属于同一个平面。在后来的学术著作中,“符号三角”或“语义三角”的问题经常被提起,但看法一直存在分歧。著名语义学家莱昂斯也多次讨论这一问题,并对奥格登、理查兹的三角形底边两端的关系作过修正。在一九七七年出版的Semantics(vol.1)里,他最终以sign(符号)替代奥格登、理查兹的“记号”,以拉丁语的significatum(意指)替代他们的“所指对象”。这样,三个顶点又归属一个平面。

总的说来,“语义三角”的提出对语义研究是有积极作用的,不过与之有关的许多问题至今尚说不清楚,还有待深入的探讨。

参考书目:

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第一篇第一章、第二篇第四章,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

奥斯汀《论言有所为》,许国璋译,见《语言学译丛》(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

阿尔斯顿《语言哲学》第一、二章,牟博、刘鸿辉译,三联书店,1988年。

J·卡勒《索绪尔》第二章,张景智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

涂纪亮《英美语言哲学概论》第四、第八章,人民出版社,1988年。

李幼蒸《理论符号学导论》第二编第3.2、3.3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

徐志民《叶尔姆斯列夫的语符学理论》,见《语言研究集刊》第三辑,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年。

Hjelmslev,Prolgomnesàune thorie du langage,ditions de Minuit,1968 -1971.

Hjelmslev,“Pour une sémantique structurale”,in Essais linguistiques,ditions de Minuit,1971.

【注释】

(1)转引自阿尔斯顿《语言哲学》,三联书店,1988年,第25页。

(2)弗雷格《论含义和指称》,见涂纪亮主编《语言哲学名著选辑》,三联书店,1988年,第2页。

(3)弗雷格《论含义和指称》,见涂纪亮主编《语言哲学名著选辑》,三联书店,1988年,第1页。

(4)洛克《人类理解论》三卷二章一节,商务印书馆,1981年。

(5)参阅涂纪亮《英美语言哲学概论》,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44页。

(6)参见阿尔斯顿《语言哲学》,牟博等译,三联书店,1988年,第54页。

(7)参阅涂纪亮《英美语言哲学概论》,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58-159页。

(8)莫里斯《指号、语言和行为》,罗兰、周易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11页。

(9)参见阿尔斯顿《语言哲学》,牟博等译,三联书店,1988年,第54页。

(10)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汤潮等译,三联书店,1992年,第30页。

(11)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汤潮等译,三联书店,1992年,第8页。

(12)参见涂纪亮《英美语言哲学概论》,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350页。

(13)奥斯汀《论言有所为》,许国璋摘译,见《语言学译丛》(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

(14)奥斯汀《言事话语和述事话语》,刘谧辰译,见《语言学和外语教学资料》(18),上海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研究所编印,第1页。

(15)参阅M·P·莱曼《描写语言学引论》,金兆骧等译,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年,第277-278页;涂纪亮《英美语言哲学概论》,第359-360页。

(16)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100页。下文凡引此书,仅在引文后注页码。

(17)巴尔特《符号学原理》,李幼蒸译,三联书店,1988年,第146页。

(18)参见J·卡勒《索绪尔》,张景智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第38页。

(19)同上书,第38-39页。

(20)参阅В.И.Григоръев《关于结构主义和语义学的几点意见》,见《语言学译丛》1960年第一期,第29页。

(21)参见格雷马斯《结构语义学》,吴泓缈译,三联书店,1999年,第8-9页。

(22)参阅巴尔特《符号学原理》,李幼蒸译,三联书店,1988年,第145页。

(23)“substance”也可译为“实体”。

(24)参见Malmberg,Signe et symbols,dition A &J.Picard,1977,p.106,中译文参见程琪龙译《叶姆斯列夫语符学文集》,湖南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171页。(徐按,译者把Hjelmslev译为叶姆斯列夫,在正文中笔者据目前通常译法,译为叶尔姆斯列夫。)

(25)L.Hjelmslev,Prolgomnesàune thorie du langage,ditions de Minuit,1968-1971,p.70.(该书中译文见叶姆斯列夫《叶姆斯列夫语符学文集》,程琪龙译,湖南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121-240页。)

(26)L.Hjelmslev,Prolgomnesàune thorie du langage,ditions de Minuit,1968-1971,p.73.

(27)转引自李幼蒸《理论符号学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第139页。

(28)参见Hjelmslev,Prolgomnesàune thorie du langage,ditions de Minuit,1968 -1971,p.69。

(29)Malmberg,Signe et symbols,dition A &J.Picard,1977,p.351.

(30)马丁内《语言学中的功能和结构》,马新民译,《法国研究》1984年第二期,第16页。

(31)叶姆斯列夫《叶姆斯列夫语符学文集》,程琪龙译,湖南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175页。

(32)叶尔姆斯列夫的符素(figures)这一术语,指符号分解到最后,在符号的表达一方或内容一方所剩下的最小的、不可再分的成分。

(33)Hjelmslev,Prolgomnesàune thorie du langage,ditions de Minuit,1968-1971,p.64.

(34)Hjelmslev,Pour une sémantique structurale,in Essais linguistiques,ditions de Minuit,1971,pp.119 -120.

(35)参见C·K·奥格登、I·A·理查兹《意义之意义》,白人立等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8页。

(36)C·K·奥格登、I·A·理查兹《意义之意义》,白人立等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8页及第19页注释6。

(37)同上书,第11页。

(38)见J.Lyons,Semantics,1977,4/1(第4章第1节)。

(39)Henri Pdrtine,“Thought or Reference-propos d’un prétendu triangle sémiotique”,Sémiotique№.15,decembre 1998,p.24.

(40)C·K·奥格登、I·A·理查兹《意义之意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8页。

(41)见沙夫《语义学引论》,罗兰等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221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