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传统建设模式的弊端

传统建设模式的弊端

时间:2022-03-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传统模式下,雨水不是被当成资源留在城市、补充地下水,而是通过雨水管直接排入河湖,地表径流冲刷带来的面源污染也随之下河,雨后城市缺水,水体流动性差,水环境随之恶化。以镇江市为例,在城市截污管网系统基本形成后,面源污染和溢流污水污染成为河湖的主要污染源。传统建设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因此,必须转变城市建设理念。
传统建设模式的弊端_江苏建设 第13辑 海绵城市

最近20年来,镇江市的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区范围迅速扩大,高楼林立、马路宽阔;相关市政配套设施日趋完善,污水管网和截流系统初步建成,雨水管渠基本普及,河道景观大为改善,城市积水点大部分改造完毕。但是,只要一遇超标大雨城区仍然存在多处内涝,城市河道水质在有所改善之后,伴随城区的扩张又出现污染加重的趋势。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大规模的建设房屋、道路和各类铺装,城市的下垫面迅速硬质化,相对于自然土地,地表径流大大增加,而采取的应对措施则主要以管道为主,随着城区扩张,排水风险加大。由于传统的设计理念没有把排水提高到城市安全的高度,设计标准偏低,规划、设计缺失风险评估和灾害应对内容,遭遇极端天气时洪涝灾害的影响随之而来,暴雨时城市“看海”现象时有发生。城市内涝造成生命财产损失,也警醒人们对排水安全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重要性的认识。

在传统模式下,雨水不是被当成资源留在城市、补充地下水,而是通过雨水管直接排入河湖,地表径流冲刷带来的面源污染也随之下河,雨后城市缺水,水体流动性差,水环境随之恶化。以镇江市为例,在城市截污管网系统基本形成后,面源污染和溢流污水污染成为河湖的主要污染源。

传统建设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因此,必须转变城市建设理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