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由盐到垦的物产

由盐到垦的物产

时间:2022-03-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唐朝和五代是海盐全面发展的时期,两淮盐场初步确立,并成为中国产量最大的盐产地。但由于淮南盐场海卤减淡,盐场撤并,私垦获利十倍于盐。在张謇等有识之士的倡议下,为增加财政收入和解决民灶相争,1899年,新兴、伍佑两场正式放垦。由此,废灶兴垦因国家允许而“合法化”,继而因张謇的倡导和实践快速推进。
由盐到垦的物产_乡愁的记忆——江苏村落遗产特色和价值研究

土地属性的变化,影响着产业经济的选择。成陆以后,随着自然土壤变更为农业土壤,地域的产业类型相应从盐业转向耕垦、纺织。

(1)临海煎盐

盐业,自古官营。《周礼·天官冢宰》中有“盐人”,其职责是“掌盐之政令,以共(供)百事之盐”。其中,“散盐”,即“煮水为之,出于东海”的海盐,用以祭祀和接待宾客。

江苏的海盐生产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史记》记载,春秋时期吴楚“东煮海水为盐”“国富民众”,说明江苏沿海此时已有盐业生产和销售,并成为国家的重要财政来源。秦灭六国后推行食盐官营政策,置盐官以收“百倍之利”。西汉初年,朝廷在“黄老”思想指导下,与民休息,弛山泽之禁,允许食盐自由开采、运输和销售。吴王刘濞趁机“招致天下亡命者,盗铸钱,煮海水为盐”,并开凿了一条西起扬州茱萸湾(今湾头)、东通海陵仓(今泰州)及如皋蟠溪的盐运河(即旧通扬运河前身)以通盐运(图6-5)。江苏沿海虽未见西汉设置盐官的记载,但设立了盐仓城(县治在今赣榆县东北)和盐渎县(今盐城市),以加强对盐业生产和运输的管理(图6-6)。

图6-5 西汉刘濞开凿的盐运河与海岸、长江及运河关系图(摘自:《大运河扬州段遗产保护规划》文本)

图6-6 西汉设立的盐渎和盐仓城(赣榆)位置图(摘自:《中国历史地图集》)

东汉时,在广陵设置盐官;晋安帝时,盐渎始名盐城,“环城皆盐场”(2),“范堤一带高地为海中之州,长一百六十里,州上有盐亭百二十三,岁煮盐四十五万担”(3)。南朝时,整个江淮地区已是“海滨广斥、盐田相望”(4)

唐朝和五代是海盐全面发展的时期,两淮盐场初步确立,并成为中国产量最大的盐产地。海盐生产技术经过历代改良,由汉代直接煮海水为盐,到唐代定型为开沟引潮,铺设亭场,先晒灰淋卤,然后熬盐的新的“煎煮”法(图6-7),一直使用到清末“废灶兴垦”之前。《通州煮海录》记载:“煎制海盐过程,分为碎场、晒灰、淋卤、试莲、煎盐、采花等六道工序。”需要三大条件:海水、盐灶和荡草。如海水和盐灶相当时,草荡的数量就决定了产盐的数量,有“煮海之利以草为本”之说(5)。生长苇草的草荡叫“灶荡”,都是官地。灶荡生长的苇草专供煎盐,禁止私人垦樵(图6-8)。灶丁按地配引,称“额灶”。

图6-7 《嘉靖两淮盐法志》晒灰淋卤图

图6-8 《嘉靖两淮盐法志》引荡刈草图

为防止海潮上涨时常常破坏盐城监和海陵监下辖各盐灶盐亭的生产,唐大历年间(766年至779年),“淮南节度判官李承筑捍海堰,北起盐城,南抵海陵”(6),长一百四十二里,阻挡潮水,屏蔽盐灶,成为宋代范仲淹所筑范公堤的前身。五代时,淮北涟水,淮南盐城、海陵的盐业持续发展,南唐海陵监由泰州移至东台场,始有东台之名(7)。此时南通沙洲已与大陆连接,并设有永兴场,盐业生产也较兴旺,初步创立了南通至连云港一线的江苏沿海淮南、淮北盐场格局的雏形(图6-9)。

图6-9 唐代后期主要盐监分布示意图(摘自:《中国盐业史·古代编》)

清代,两淮盐业三个分司,辖二十三个官方盐场,是产量最大、销路最广的大盐区。清代顺治、康雍、乾隆年间的产量占全国官盐产量的四分之一强(顺治年间约95万~100万引/370万引;康雍年间约120万引/400万~510万引;乾隆年间约160万~180万引/650万引)。“两淮岁课,当天下租庸之半,损益盈虚,动关国计”(8);“淮南禺策(盐业)所入,可当天下租赋之半”(9)

清代中后期,淮南盐业逐渐衰落。一方面,因海势东迁(图6-10),缺乏足够的海水及草荡来源(10),原亭灶盐场产盐量大大减少。另一方面,淮南盐的煎煮之法较之淮北盐的曝晒之法,燃料成本和人力耗费较高,淮南、淮北自明代起开始采用不同的制盐之法(11)。至清晚期,草荡减少,草价上涨,淮南煎盐成本较之淮北盐晒成本,比率为1:(5~6)至1:(11~12),竞争力尽失。

图6-10 江苏海岸变迁及地名标志
(摘自:凌申《地名与历史时期江苏海岸变迁的相关研究》)
1.秦汉以前海岸线 2.秦汉时期海岸线 3.唐宋时期海岸线 4.时代海岸线 5.1855年海岸线 6.现代海岸线

(2)废灶垦殖

这一地域的垦殖经济,始于盐业的衰败。这一过程分为弃灶私垦、废灶兴垦和棉纺兴业等三个阶段(图6-11)。

图6-11 清末民初沿海废灶兴垦

①弃灶私垦

清代初年,禁止在盐区开垦。“不准典卖灶地、不准私垦荡草,不准出境,皆为煎盐计也。”(12)及至清代中晚期,因盐业衰败,私垦之风加剧。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朝廷再次推出禁令:“近年开垦的堤外之地悉令放荒。嗣后无论堤之内外,概禁开垦。”但由于淮南盐场海卤减淡,盐场撤并,私垦获利十倍于盐。因而“虽盐法禁垦,而人民私垦者日多”(13)。盐场大使出于各种考虑,往往少于管束,也不上报升科。如乾隆四年(1739年)小海场大使林正清云:“盐场专以产草供煎,定例不需开垦。本场近水之乡,间有垦种二麦,亦灶下私情,不敢公然报垦。一恐违定例,一恐潮水骤长,仍然草宅,不能常据为麦田也。又本场从无水田,间有种稻者,则系籼稻,种在高地,听其生长,收成甚薄,故由,单内无报垦之田。”(14)同治五年(1866年)五月,通州余西余东一带灶民与当地盐商争垦,发生冲突。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盐城“新兴、伍佑两场已垦之田,民灶相争,酿成械斗”,而范堤以西盐亭旧灶则发展壮大为里下河传统农业区。

私垦时期的农业,以旱耕二麦为主,少有稻作。因转垦均为私垦,规模较小,影响有限。在张謇大范围推行废灶兴垦之前,地域产业依然以官营盐业为主。

②废灶兴垦

清末国势日衰,国家对社会的基层控制大不如前,盐区逐渐放垦。在张謇等有识之士的倡议下,为增加财政收入和解决民灶相争,1899年,新兴、伍佑两场正式放垦。1914年,政府颁布4部条例(15),推进废灶兴垦,并特设淮南垦务专局,“委派专员,专办放垦”。由此,废灶兴垦因国家允许而“合法化”,继而因张謇的倡导和实践快速推进。到1934年,沿海49家盐垦公司拥有土地2000万亩,已垦地400余万亩,年产棉花60余万担。

兴垦时期的农业,以棉花为主。不仅新开垦的土地上广植棉花,原有农耕土地,亦转植棉。据1915年调查,南通县农民已将70%的稻田改种了棉花(16)

③棉纺兴业

植棉带来棉业经济的发展,也带动了手工织布副业的发展,通海一带农村土布的产量和普及率大大增加,从1893年到1937年的40年间,布机数量增加了近23倍(17)

伴随而来的是商品经济的发展。以棉业产品(如织布、纺纱、印染等)为主的商品生产结合近代的工业化进程,形成了规模生产、销售的商品网络。张謇及其农工商一体化的产业发展思路,大大改变了这一地域的空间结构与形态。以盐场为核心的空间组织模式,被以织品交易和棉耕基地为中心的新格局所取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