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由边缘到中心

由边缘到中心

时间:2022-08-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三、由边缘到中心——纳米技术、生物技术、认知科学与文化产业纳米技术、生物技术、认知科学虽然从短期来看在文化产业中的运用不大,但随着它们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在未来它们将会从边缘走向中心,它们与文化产业相结合,将会为文化产业不断提供新的经济增长点。纳米技术将使得超高密度、超快速纳米存储技术在文化产业中得到更广泛的运用。

三、由边缘到中心——纳米技术、生物技术、认知科学文化产业

纳米技术、生物技术、认知科学虽然从短期来看在文化产业中的运用不大,但随着它们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在未来它们将会从边缘走向中心,它们与文化产业相结合,将会为文化产业不断提供新的经济增长点。

1.纳米技术

纳米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逐步发展起来的一门与物理、化学、材料、信息、环境、生物、能源等多学科直接相关的新兴交叉学科。它被人们称为继蒸汽机技术、电气化技术、微电子技术之后的与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并列的21世纪工业革命的主导技术。

纳米科技是“研究由尺寸在1nm到100nm之间的物质组成的体系的运动规律和相互作用以及可能的实际应用中的技术问题的科学技术”[9]。当物质小到纳米尺度时,会表现出与原材料所不同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光学、力学、电磁、热性质及催化效应。利用这些特性,能为人类制造出具有特定功能的产品。纳米科技拥有广泛提升生活品质的潜力。在文化产品的生产中,利用纳米结构材料的新特性将会引起文化产业诸多领域的重大变革,并将引发21世纪文化产业新的革命。

首先,在图书出版业、影视业、音像业、电讯业、网络业等文化产业的核心层,纳米技术将得到比较广泛的运用。

在造纸行业,利用纳米技术生产的阻燃纸、磁性纸、防水纸等高性能特种纸产品,会让印刷产品的防潮性、耐磨性、耐腐蚀性与保存时间大大加长。在印刷行业,纳米技术变革传统印刷材料并改变传统印刷产品的各项性能。借助纳米技术可将油墨中各种成分(如树脂、颜料、填料等)制成纳米级原材料,让油墨细度与纯度提高,着色力加强,印刷成品的颜色更加鲜艳、饱和,层次更加丰富。可以预见,随着纳米技术的日常生活化,纳米报纸、纳米杂志、纳米书籍将会成为与电子报刊、书籍并存的重要阅读对象。

纳米材料的引入将给文化产品尤其是传媒产品的存储带来一场革命性影响。纳米技术将使得超高密度、超快速纳米存储技术在文化产业中得到更广泛的运用。“2002年,美国威斯康星州大学的科研小组研制出原子级的硅记忆材料,其存储信息的密度是普通光盘的100万倍”[10]。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关于纳米科技的报告中,以“(美国)国会图书馆的所有信息都可存储在一块方糖大小的芯片中”,对超高密度信息存储作了形象描述[11]。因此,借助纳米技术,MP3(MP4)、光盘、移动硬盘等存储产品将向微型化与信息记录的高密度化方向发展,甚至被超高密度纳米存储介质所取代。集成多媒体功能的智能化纳米手机将成为人们便携式娱乐新宠。

纳米器件由于在集成度、性能、原材料消耗、能耗方面远远优于传统技术制造的电子器件,它将在各种电子器件、通信部件等关键部件中取代诸如芯片等部件。纳米生物芯片、纳米电缆、纳米移动电话、纳米电脑、纳米电视研发成功并快速市场化、产业化,会对文化产业产生深刻的影响。

此外,在文化产业的服装设计、建筑装饰、装潢,到工业设计、文化旅游业、体育产业等延伸文化产业层,纳米技术的应用前景也非常广阔。利用纳米材料还可制造出人类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全新文化产品,这些文化产品具有比传统文化产品优异的物理、化学与生物学特性。

由于成本昂贵、产品可靠性、技术稳定性及纳米技术的“二级后果”[12]及行业标准还未能得到全面解决等原因,纳米技术还处在探索与实验阶段,纳米技术研发经费投入仍以政府为主导,规模生产与真正商业化、产业化的市场条件还远未成熟,纳米时代的到来还需一定时日,但纳米技术对文化产业各领域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巨大,在文化产业中的运用有着诱人的前景。

2.生物技术

21世纪伊始,斯坦·戴维斯与克里斯托弗·迈耶提及的以生物技术为依托,以“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为基础的、建立在生物技术产品和产业之上”[13]新经济形态——“生物经济”(BE)迅速兴起,“全球生物产业年增长率达30%,生物技术产业销售额每5年就翻一番,增长率是世界经济增长率的10倍左右”。

生物经济的支撑技术群“生物技术”(BI),在世界范围内还属于新兴技术群,主要用于医疗卫生、农业与食品、环境与水产养殖、森林、采矿与能源领域,但这些领域作为文化产业的外部条件,其环境的改善,对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与壮大,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生物技术对文化产业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生物技术能够消除文化产业生产过程所带来的地球生态环境恶化的负面影响,让生态环境保护与文化产业发展实现良性结合,推动文化产业生产向“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发展。

第二,虽然文化产业历来被人们视为低能耗产业,但是文化产业的制作、生产与传播同样要消耗巨大能源。利用生物工程技术开发出无污染并可再生的生物能源以减轻人类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依赖,成为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急需重视的问题。

第三,结合当地的气候、经济、人文地理条件与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利用生物技术将旅游景点及周边地区发展为生态旅游区与生物技术园区的结合体,发展“生态旅游休闲业”,成为平衡生态环境保护与旅游资源开发的可行办法。

第四,生物技术培养具有特定功能的微生物,形成坚实的保护层,让负载不同民族、群体、地域传统文化的人类自然与文化遗产既公之于众,充分实现其文化价值、历史价值、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又能得到充分的保护。总之,生物技术在文化产业中的运用风光无限,有力地拓展了文化产业的领域。

3.认知科学

认知科学是研究人自身的情感、意识、思维等高级神经活动的过程与机制,并用计算机程序加以验证的科学,它是综合了“哲学(尤其是认识论)、心理学(尤其是认知心理学)、人类学、脑神经科学、语言学和计算机科学(主要是人工智能)”[14]等多学科知识而成的一门涵盖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领域的交叉学科。认知科学的研究成果运用于文化产业,将大大提高文化生产中对市场需求的把握的准确性,激发文化产业更大的经济价值。

对于大众消费心理进行研究的认知心理学在文化产业的研究中是举足轻重的。表面化、粗糙化的受众调查是无法深入了解人们为何在相似的情形中唯独选择“这一个”而不是其他。通过脑神经科学对这些非理性因素进行分析并得到精确的量化数值,比过去只能依据观察法、问卷调查方法等所得的数据准确得多,通过分析能够得到关于人们消费动机与消费行为更为科学的分析成果。因为人们出于各种原因,可以掩饰自己的表情、语言,不提供真实的想法,而脑神经科学所测量的数据直接反映了人们的感性特征,其结果是真实可信的。认知心理学让我们了解到人们对于文化产品的注意、理解的过程及诸多困扰注意与理解的因素,在理论上解释为什么相同质量的产品,会具有不同的文化符号与附加的文化价值,会产生截然不同的传播与接受效果。认知科学也让我们清晰地了解到是什么因素影响了人们对于某种文化产品的喜欢、赞赏、接受或者厌恶、憎恨、拒斥态度的由来。

脑神经科学、认知心理学这些对大脑进行研究的科学与经济学的结合体——脑神经经济学则将会解开影响人们经济行为的决策过程与消费选择的情绪动因。人们可以利用研究成果作出即时的调整,消除文化产品在人们心目中的负面影响,扩大其积极影响,为以后创意、设计、制作、流通方面的决策指引方向。让文化产品的创意、制作与营销更符合消费者的心理需求。通过对人们经济行为中脑的运算过程、广告对于脑的作用力的生理电化学反应的实证数据及人们的象征消费、崇拜消费、体验消费等消费心理进行综合分析,并转化用于文化产品的设计、包装、广告宣传、促销与测试之中,通过各种方式刺激人脑,让人们对产品产生好感并激发购买欲望,让他们从心理上无法抗拒文化产品所蕴含的诱惑力,则文化产业的发展广阔无垠。

高新科技对文化产业的影响和渗透作用是没有止境的。在未来文化产品内容趋向同一的情况下,文化产业的竞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产业科技实力的竞争。未来的文化产品日新月异,未来的文化产业在硬科技力量与软科技力量的协同作用下,将会有着无限的发展潜力与运作空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