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全运会竞赛规程的变化对四川省竞技体育发展的影响

全运会竞赛规程的变化对四川省竞技体育发展的影响

时间:2022-03-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访谈、逻辑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全运会竞赛规程的变化对四川省竞技体育发展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建议。四川省体育局应从竞赛规程变化中寻找突破制约竞技体育发展的办法,根据竞技体育的现实情况,应以奥运会夺金作为竞技体育发展的战略目标。
全运会竞赛规程的变化对四川省竞技体育发展的影响_四川省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中心2010—2013年度成果概要汇编

刘 建[1] 郑亚飞

(成都体育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41)

中华人民共和国运动会(以下简称全运会)是我国最大规模、最高水平的竞技体育赛事,是调动地方(省、市、自治区及行业体协)竞技体育工作最有力的竞赛杠杆,是实现我国奥运战略目标最重要的手段。竞赛规程是运动竞赛中具有“法律”性质的文件,是组织运动竞赛的依据,具有高度的权威性、指导性、促进性和控制性。各省竞技体育的发展都是以全运会为导向开展竞赛项目的。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访谈、逻辑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全运会竞赛规程的变化对四川省竞技体育发展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运动会竞赛规程总则》及相关文件的解读和研究,我们发现,文件中有许多新的规定和实施办法,将对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起到重要的导向作用,将对四川省竞技体育的发展情况和是否能在全运会上取得优异成绩产生重大影响。竞赛规程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比赛项目的调整、奖励和计分办法的变化、注册与交流的变化上,特别是篮球、排球、足球“三大球”的奖励和计分办法的变化,足球、篮球、排球的奖牌数由“十一运会”19枚金牌、19枚银牌和19枚铜牌增加到72枚金牌、72枚银牌和72枚铜牌,总分增加了1 872分,由以前的所占金牌比例的5%增加到17%,体现了国家对“三大球”的重视。结合四川省竞技体育开设的项目特点和实际水平(比赛成绩),重点分析研究和推算四川省在下届全运会上可能取得的成绩以及排位,可以为四川省竞技体育的发展、运动训练的目标定位提供理论依据和对策参考。

分析研究竞赛规程的变化,再结合四川省竞技体育的现状,我们发现:四川省竞技体育面临的形式较为严峻,金牌冲击点少,冲击面不足,优势项目少,且面临断档危机,多数是单兵作战,缺少集团优势,持续性差;四川省“三大球”在近几届全运会上的比赛成绩一直都不尽如人意,成绩不佳、人才缺乏、球市不好;教练员数量和质量远不能满足建设体育强省的需要,大部分项目缺乏高水平教练员,领军人物更少;虽然四川省通过运动员交流获得了较好成绩,但是在运动员的交流引进上与强省比较还有很大差距;“西部政策”为四川省在上两届全运会金牌和奖牌上做出了贡献,因此,取消“西部政策”给四川省竞技体育带来了较大的影响;竞技体育市场开发程度较低,男排、女排在联赛中竟无赞助,男子足球还差一点远走他乡。

四川省体育局应从竞赛规程变化中寻找突破制约竞技体育发展的办法,根据竞技体育的现实情况,应以奥运会夺金作为竞技体育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培养竞技后备人才对建设体育强省的战略意义,扩大和创新后备人才培养体系,高度重视后备人才培养,完善梯队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抓一线、带二线、挂三线。完善体教结合运动员培养体系,加强与体育学院联合培养合作模式,提升运动员文化素质和训练水平。依靠体育院校,培养全运会竞赛管理人才,创建复合型训练管理团队。实施以教育为核心,以奖罚为措施的管理,在管理中要突出科学发展,要讲技巧、讲策略、讲道理、讲感情,培养高素质、高学问、高水平的优秀人才。积极引进优秀体育人才是竞技体育水平快速提高的重要途径之一,引进优秀运动员或者具有成为优秀运动员潜质的人才代表四川比赛,可以优化资源配置,缩短培养年限,节约培养成本,取得更大的效益。在人才交流过程中,一定要注重科学发展,不宜只进行短期交流,应以项目和队伍的稳定为前提,遏制急功近利思想;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大教练员的培训力度,通过引进优秀教练员,带来先进的训练思路和训练方法,提升团队的作战实力,增强运动队的软实力。坚持“科技兴体”,认真研究项目特点和发展规律,科学训练、科学管理、科学恢复。依托市场,充分发挥市场的杠杆作用,加大竞技体育市场开发力度,进一步增强联赛效应,提升竞技体育的软实力。

【注释】

[1]第一作者简介:刘建(1957—2015),男,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运动训练管理、竞技体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