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自然供给的环境利益的现状

自然供给的环境利益的现状

时间:2022-03-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今,我国自然供给的环境利益表现为耕地面积有限,能为全国人口提供粮食等生存性环境利益的能力受到制约;水资源短缺,并在各种外部原因下加剧了这一趋势;森林资源不足、质量不高,无法满足经济社会建设对森林资源的需求;草地资源严重退化,矿产资源供需矛盾严峻;等等。显然,用占世界4%左右的森林资源来满足世界1/5的人口的生产、生活与国家经济建设需要,又要维护人民的生态需求,中国的森林资源远远达不到要求。
自然供给的环境利益的现状_环境利益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我国96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养育着13亿多的人口,土地上的一切自然资源给华夏子孙提供了生存与发展的环境利益。随着人口的增加与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对资源环境的需求加大,自然供给的环境利益已难以满足现实需要。如今,我国自然供给的环境利益表现为耕地面积有限,能为全国人口提供粮食等生存性环境利益的能力受到制约;水资源短缺,并在各种外部原因下加剧了这一趋势;森林资源不足、质量不高,无法满足经济社会建设对森林资源的需求;草地资源严重退化,矿产资源供需矛盾严峻;等等。

(一)耕地资源不足

1985年,我国耕地面积为9685万公顷,人均为1.37亩,相当于0.091公顷;2011年,中国的耕地面积为12171.59万公顷,人均1.35亩,约为0.09公顷。[1]30年来,耕地面积总量上升了,人均耕地面积也只是略有下降,似乎我国的耕地面积能持续给庞大的人口提供几乎不变的环境利益。但是,与世界平均水平及其他国家进行对比我们就会发现,这种能给我国人口带来生存环境利益的耕地太少了,世界耕地面积的人均占有量为0.31公顷,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1/3,并远远低于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的人均占有量。

我国的人口在近几十年将持续增长,而耕地面积有限,据有关研究估计,“中国土地生产的潜力受到环境的制约,继续通过开垦土地来提高粮食产量的潜力已经不大。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导致的土地流失,由于土地侵蚀、盐碱化以及空气污染、气候变化导致的粮食产量下降,将对粮食生产带来限制……一项水量均衡模型显示,华北五大水系所孕育的五大粮仓,已经有两个需要从外面购买粮食”[2]。由此可见,耕地带给我国人口的环境利益有限,并且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提高粮食产量的潜力也非常有限。

(二)水资源短缺

2011年,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3258.5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为1730.4立方米,是世界人均拥有量最低的国家之一。2010年,我国的供水总量6022亿立方米,其中81.06%为地表水,18.39%为地下水,0.55%来自其他途径。[3]总体上,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并且水资源在空间上和时间上分布不均衡。在空间上,由于气候和地形的原因,我国南北的水资源量存在很大的差异。在我国的主要流域中,位于我国南方的珠江与长江,其年径流量占总径流量的85.2%,而位于我国北方的黄河、松辽流域、海滦流域,其年径流量仅占总径流量的14.8%。在时间上,我国降水的季节性也加剧了水资源分布的不均衡。受较强季风气候的影响,我国不同时节的降水量变化很大,经常导致旱涝灾害。另外,降水量也因区域差异而不同,从东南沿海到西北高地,降水量是逐渐减少的。

此外,气候变化也加剧了水资源的稀缺,如第五章所述,在过去100年特别是近40年来,我国六大江河的实际径流量都在下降,气候变化对径流量的相对影响在20世纪70年代超过了40%,1970—2000年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黄河径流量减少的影响分别是38.5%和61.5%。[4]并且,气候变化对湖泊水位产生影响,引起我国湖泊的干涸萎缩。另外,气候变化引发冰川退缩,最终也将加剧水资源短缺。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水资源污染愈发严重。尽管我国为控制水污染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但是水污染仍然日趋严重。废水排放总量不断增加,2011年达659亿吨,其中化学需氧量废水2499.9万吨,比10年前增加了1095.02万吨。[5]其中,七大水系污染状况最严重的2002年,Ⅳ类、Ⅴ类与劣Ⅴ类水共占到70.9%。此后逐年下降,2008年为45%,2009年为42.7%,2010年为40.1%,黄河、辽河仍然为中度污染,海河则为严重污染。国控重点湖库中,2008年污染最为严重,Ⅳ类、Ⅴ类与劣Ⅴ类水达78.6%,2009年降至76.9%,2010年又升至77%。[6]地下水也被工业、农业的污染物排放所污染,全国大约有50%的地区的浅层地下水被污染,大约50%的城市的地下水正遭受严重的污染。[7]我国水资源为内生性稀缺,持续的水资源污染更加剧了水资源的稀缺,污染不仅损害了我国的宏观环境利益,也使我国背负上了治理污染的沉重经济负担。

(三)森林资源少且质量不高

森林资源给人类带来的环境利益包括调节气候、涵养水源、防风固沙与减少空气污染等。我国已经进行了7次森林资源清查,2004年至2008年第七次森林资源清查显示:我国的森林面积达到19545.2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20.36%,相对1973年至1976年的第一次清查,森林覆盖率上升了7.66个百分点。活立木蓄积1455393.79万立方米,森林蓄积量为1336259.46万立方米,相对于截至2003年年底的第六次清查,这些指标在数量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无论是覆盖面积还是蓄积,我国森林资源在世界上都占有一定的地位,其中森林面积占世界的4.5%,列全球第五位。但是我国国土资源辽阔,人口众多,无论是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还是从生态建设、经济建设和人民的生活需要来看,中国森林资源仍然不足。我国森林覆盖率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2/3,人均森林面积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22%,人均森林蓄积为世界人均蓄积的14.58%。显然,用占世界4%左右的森林资源来满足世界1/5的人口的生产、生活与国家经济建设需要,又要维护人民的生态需求,中国的森林资源远远达不到要求。[8]

更值得注意的是,我国森林资源质量不高、增长缓慢,第六次森林资源清查时,森林蓄积为124.56亿立方米,活立木蓄积为137.18亿立方米,年均增长1.78亿立方米,增长率为世界同期增长率的67.8%,林分平均蓄积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84.86%。在森林系统中,人工林面积大,但功能弱。第一次清查时,人工林面积为2369万公顷,第七次清查时已增加到6168.84万公顷,增长了2.6倍,占我国森林总面积的32%左右。

我国的人工林面积居世界首位,但是人工林中有80%以上为中幼龄林,其生产力低,平均每单位面积生长量为2.0~3.0立方米/公顷,远远低于国际水平的7~15立方米/公顷,而且我国人工林大多为单一树种的纯林,因而其生态防护功能与生态稳定性远低于天然林。[9]

以上数据表明,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我国不仅森林资源稀缺,而且林地生产能力低,森林质量亟须提高,森林资源给我国人口带来的环境利益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四)草地资源退化

草原与草地含义相同。我国是一个草原大国,草原面积仅次于澳大利亚,居世界第二位。我国拥有各类天然草地约4亿公顷,约占国土面积的41.7%,占全球草原面积的13%,是我国耕地面积的3.2倍、森林面积的2.5倍。草原带给人类的环境利益包括生态功能与经济功能。草原具有涵养水土、防风固沙、净化空气以及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对减少地表水土冲刷与江河泥沙淤积、降低水灾隐患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草原是陆地上仅次于森林的吸收、同化二氧化碳的碳汇,据估算,我国每公顷天然草地每年的固碳量约为1.5吨每年。从草原的经济功能来看,牧草是饲养牲畜的主要原料,因此草原中的牧区是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牧业又给牧区人口提供了经济来源与重要的生活来源。

目前,我国的草原呈退化趋势,退化草原面积超过九成。[10]我国草原退化始于20世纪60年代,70年代中期退化面积约为15%,90年代中期达到50%,目前退化面积已达90%以上。[11]其中,轻度、中度与重度退化面积分别为57%、31%与12%。我国严重退化的草原将近1.8亿公顷,并且以每年200万公顷的速度扩张,天然草原面积每年减少50万~70万公顷。我国草原严重退化的地区在西部与北方,退化草原面积已经超过该地区草原总面积的3/4,退化的形式尤以沙化为主。[12]

草原退化的原因大致如下:首先是草原的耕地化。1949年至2000年,内蒙古草原开垦了2.33亿亩耕地,占内蒙古自治区总面积的13%。[13]其次是气候变化的影响。全球气候变暖对我国草原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降水量减少,干旱加剧,草原生态系统急剧恶化。再次是过度放牧造成草原退化。在短期经济利益的驱使下,自利最大化的牧民盲目增加牲畜数量并超过草原的承载力,引发草原退化。

(五)矿产资源供需矛盾严峻

矿产资源形成于自然,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能给人类提供能源、工业原料以及农业生产资料,是自然环境赋予人类的财富,是一种自然提供给人类的环境利益。我国矿产资源丰富、矿种多,但是人均资源少。目前,我国已经发现的矿产有171种,其中探明储量的有158种。我国许多的金属矿与非金属矿的储量位居世界前列,根据《各国矿产储量潜在总值》估算,我国矿产资源储量潜在总值为16.56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矿产储量潜在总值仅为1.51万美元,为世界平均水平的58%,在世界排名第53位。我国重要的矿产资源人均拥有量很少,如石油、铁矿铝土矿分别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1%、44%、10%,这些重要资源如果长期依赖进口,必将影响国家安全。[14]即使是储量丰富的矿产资源,也由于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储量在不断下降,如储量一度居于世界第一的煤,由于我国能源结构对煤的过度依赖,2011年的储量为2157.9亿吨,相对于2002年的3317.6亿吨下降了1159.7亿吨。我国许多的矿产资源已无法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据有关研究分析,到2020年,我国短缺的矿产资源将达到39种,供需矛盾严峻。[15]

我国自然供给的环境利益的现状不容乐观。由于人口众多,经济发展速度快,我国对资源环境的需求巨大,而我国的现实情况是资源环境不足,这种不足将对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形成制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