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青少年网络信息行为研究

青少年网络信息行为研究

时间:2022-03-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人们对网络信息行为的探讨主要集中在网络信息检索和网络信息浏览两个方面。[14]此外,林珊如、翟本瑞、张郁蔚、黄少华、Shen等学者对网络超文本阅读行为的非线性、超媒体等特征,网络空间的场境特征对阅读行为的影响,网络阅读对认知和理解的影响等,从不同的理论视角分别进行了探讨。(三)网络信息行为的影响因素对网络信息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一直是网络信息行为研究的重点之一。
青少年网络信息行为研究_网络社会学的基本议题

青少年网络信息行为研究[1]

一、研究背景

互联网在其刚出现时,主要被视为一种信息沟通和传播工具,甚至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人们仍然主要将互联网视为一个开放的信息空间,一个巨大的数据库和一个高效的信息传播平台。[2]不过,无论网络介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达到什么程度,直至有一天上网成为所有人日常生活的例行活动,依然把网络空间首先视为一个信息行为场域,应该也是没有问题的。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互联网的崛起,为人类的信息和知识活动形塑了一个新的场域,这是一个以时—空压缩与时—空伸延并存为基本特征的信息和知识场域。而网络空间的这种新的场域特性,会对人们的知识活动发生实质性的影响。正如利奥塔(J.‐F.Lyotard)所说,在这种新的知识场域中,知识的性质不会依然如故,知识只有转译为信息才能成为可操作的。[3]网络空间让所有的经验与知识都融合在了同一个数字化媒介中,并由此而混淆了行为与场域的制度性分离,模糊了行为的符码意义,以致我们再也无法清晰地区分真实与虚拟、身体与心灵、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前台与后台及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界限,一切皆处于一种二元交织或者鲍德里亚所说的“内爆”(implosion)状态,从而导致作为一种新的社会行为方式的网络信息行为,呈现出不同于传统信息行为的社会特性。麦克卢汉(M.McLuhan)认为,在现代社会,随着文字、纸张及印刷技术的发明,书面文字逐渐取代口语词而成为生活的主宰。文字作为现代人信息行为的基本媒介,同时也成了现代人的价值观念和权力关系的基础,甚至成为了现代文明延续的依据。而书面文字所具有的围绕某一主题、依循一定的路径不断延续的线性特征,也早就成了现代人所熟悉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的基本特征。然而,随着互联网的崛起,多媒体、超文本、数据库、电子文档等,成为了取代纸张,超越文字的信息行为媒介,从而引发了人们的阅读、书写等信息行为模式的结构性转变。与此相应,体现在这种信息行为中的超文本和网络化逻辑,也正在逐渐成为支配和控制人们的社会生活的基本逻辑,正在日益广泛而深刻地重塑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权力关系,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话语逻辑。

国外学界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有学者采用问卷调查、用户观察、访谈、小组讨论、出声思考法、实验和系统日志分析等多种方法,对网络信息行为进行研究,探讨各类网络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的表现、策略及影响因素,并尝试构建专门的网络信息搜寻行为模式。[4]综合来看,国内外学界迄今有关网络信息行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网络信息空间的空间特性

利维(P.Levy)认为,网络空间作为一个新的知识空间,改变了现代线性且结构僵硬的知识空间,建构了一个开放、易变和动态的新知识空间。这是一个信息泛滥或者说信息超载的空间,它拓展了人类的认知能力,建构了一种复杂的知识关系。[5]曾国屏等认为,网络信息空间是一个由可以编码化信息构成的知识空间,它促进了言传知识或客观知识的存储、处理和传播,而那些无法进行信息编码的知识,即默会知识则无法受益于网络空间。也就是说,网络空间是一个言传知识合法的空间。[6]而黄少华等则认为,网络信息空间并非一个单纯置放网页、文字和图像的技术空间,它在本质上是一个具体的社会空间,是一个由读者和作者在共同的创作与链接中所形塑和书写的流动空间。[7]正如卡斯特所说:“互联网的使用者也是生产者,既提供了内容,也塑造了网络。”[8]网络空间作为一个场所移动、意义不确定的流动信息空间,具有去中心、无疆界、主客体交织、弹性和不确定性等后现代特征。

(二)网络信息行为的界定与类型

国内外学界关于网络信息行为的界定,并没有实质性的差异,基本上倾向于把网络信息行为定义为网络用户在信息需求和思想动机的支配下,利用网络工具进行网络信息查询、选择、吸收、利用、交流和发布的活动。[9]也就是说,在网络空间进行的所有与信息搜寻、使用和传播相关的行为,都属于网络信息行为。目前,人们对网络信息行为的探讨主要集中在网络信息检索和网络信息浏览两个方面。网络信息检索行为是指具有明确信息需求的网络用户借助专门信息检索工具和使用信息检索语言获取所需信息的活动,属于基于提问(quering)的信息检索行为;而网络信息浏览行为是指缺乏明确信息需求目标的用户利用超文本链接方式获取信息的活动,属于基于浏览(brow sing)的检索行为。迄今国内外学界针对此一议题的研究主要有:Catledge和Pitkow通过收集网络用户浏览器的使用日志,对用户的网络浏览行为进行了研究;[10]Huber‐man等人利用美国在线(American Online)提供的代理服务器日志,记录统计了网络使用者的在线浏览行为;[11]林珊如通过对图书馆情境中网络使用者浏览行为的实证研究,提出了一个分析网络浏览行为的多面向概念架构,梳理了网络浏览行为的影响因素;[12]巢乃鹏则对网络信息搜寻行为的特点和影响因素,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理论梳理和初步的实证分析;[13]邓小昭对学界有关网络信息浏览行为的方式、目的、优点与局限进行了初步的归纳和总结。[14]此外,林珊如、翟本瑞、张郁蔚、黄少华、Shen等学者对网络超文本阅读行为的非线性超媒体等特征,网络空间的场境特征对阅读行为的影响,网络阅读对认知和理解的影响等,从不同的理论视角分别进行了探讨。

(三)网络信息行为的影响因素

对网络信息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一直是网络信息行为研究的重点之一。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Fidel和Soergel就对在线数据库信息检索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过研究。他们认为,影响在线检索行为的因素包括环境、信息需求者的背景和检索经验、检索问题、数据库结构、检索系统、检索者特征及检索过程等。[15]目前,人们一般侧重从个人特质和网络环境入手探讨网络信息行为的影响因素。具体而言,对个人特质因素的讨论包括人口特质、人格特质、信息需求、信息动机、信息意识、查寻经验和认知形态等方面;而对网络信息环境因素的讨论则包括网络信息资源和网络信息表征、网络工具和网络设施等方面。[16]例如,林珊如将影响网络浏览行为的因素,区分为目标、知识、经验、兴趣、期望、好奇心等个人因素,以及信息组织、时间、邻近性、回馈机制等情境因素。[17]

综观学界对网络信息行为的研究,目前仍主要集中在图书情报学、心理学和传播学等学科,鲜有社会学涉足这一领域。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从社会学视角,对青少年网络信息搜寻、浏览和表达行为,进行初步的实证分析。

二、数据来源

本研究的数据来自兰州大学“青少年网络行为研究”课题组于2004年10—11月在浙江、湖南和甘肃三省进行的问卷调查。此次调查的对象为年龄在13~24岁的城市青少年。调查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先按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人文发展指数(Human Development Index,HDI)和互联网普及程度,将我国区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地区,并按照简单随机原则分别从每一地区抽取省会城市一座,分别为杭州、长沙和兰州,然后再按照同样原则分别从这三个城市所在的省份,抽取地级城市各一座,分别为舟山、岳阳和天水。接下来的抽样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在每个抽取的城市中,按照分层抽样方法分别抽取大学、高中、初中各3所(如果所在城市大学不足3所,则抽取所有大学;初中和高中的抽样框仅限于城区学校),再按照简单随机原则在每所抽中的学校抽取32人(如果所在城市大学不足3所,则以样本总数96人相应分配每所学校的样本数)。另一部分则按照简单随机原则,在每个抽中的城市抽取2个街道,每个街道抽取5个网吧,再从每个抽中的网吧抽取符合样本要求(13~24岁)的样本5份。为避免与学校样本重叠,在编码时若发现网吧样本来自我们抽取学校样本的学校,则剔除该样本。调查采用抽取受访者后集中填答(学校样本)或个别访问(网吧样本)的资料收集方式,最后获得有效样本1681个,其中符合本文数据分析要求的样本1652个,其中男性981人,占59.4%,女性671人,占40.6%。

三、数据分析结果

(一)网络信息搜寻行为

今天,网络在青少年的信息搜寻行为中,扮演着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网络在青少年那里几乎成了信息的代名词,我们常常会从青少年嘴里听到“Google了没有”“百度一下”这样的说法。那么,网络在青少年的信息搜寻活动中,究竟占有什么样的地位呢?为了对此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我们设计了“你最经常使用哪种方式查找资料”一题。表1的统计结果显示,网络的确已经成为青少年搜寻信息的最主要方式,以57.2%的比例位居各种主要的信息搜寻方式之首,比占第二位的“咨询朋友、老师或同学”高出将近40%。

表1 信息搜寻的主要方式(N=1339)

img23

通过访谈,我们发现,青少年之所以选择网络作为主要的信息搜寻方式,主要原因是因为使用网络查找方便,而且信息全面。与去图书馆查资料相比较,网络的优势在于方便和快捷。“现在当然是上网,现在网络比较方便,东西多而且比较全……在网上找只需要坐着敲敲键盘,移动鼠标就OK,到图书馆还得找,而且图书馆的东西有限,更新也不快。虽然网上可能信息太多了,不好找,但总比去图书馆方便啊,去了图书馆也不好找啊。网络可以搜索,随心所欲。书本受限制多。”(女,19岁,大学生,网龄4年)当然,在访谈中也有人强调,网络上的信息太过分散,但这并不会影响他们将网络作为搜寻信息的主要渠道。

Navarro‐Prieto等人在分析人们在互联网搜寻信息时经常会迷路的原因时,对新手和有经验的信息搜寻者的行为差别进行了分析。他们认为,在搜寻策略上,新手一般不是从搜寻计划开始,而是依赖于网页上的分类目录进行被动的搜寻,而有经验的搜寻者则会有搜寻计划,并且比较偏好从搜索引擎开始,能够根据所需信息以及网络的结构随时调整自己的搜寻策略,包括改变问题陈述、转换到其他搜索引擎查询、重新检查历史记录等。[18]也就是说,不同的网络使用者,在利用网络搜寻信息时,其搜寻途径和策略是会有所不同的。为了具体了解青少年的网络信息搜寻方式,我们进一步询问了青少年在上网查找信息时主要使用的搜寻方式。表2的统计结果表明,搜索引擎是青少年使用最多的信息搜寻方式,占46.0%;其次是从自己熟悉的网站链接,占27.3%;没有相对固定的搜寻方式,会尝试各种方法的占14.1%,使用门户网站分类表的占11.1%,分别位居第三和第四;利用在线数据库查寻信息的青少年则很少,只有1.5%。

表2 网络信息搜寻的主要方式(N=1480)

img24

我们在访谈中发现,搜索引擎之所以成为青少年最常用的信息搜寻方式,主要还是因为其具有使用方便、快捷的特点。“一般都是用引擎搜,像baidu,Google,了解得比较熟了嘛,用起来方便些,一般不用其他的方式了,除非我知道那个资料在哪里……方便,怎么说呢,就是速度快,内容多,比较全面,基本上想找的都能找到,输入关键词,他就把你想要的东西给弄出来了,关键词正确的话,就比较好找了,不过有时候找了半天就是找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网上东西太杂了么,有时候找到太多的相关东西觉得太繁琐了,可能和自己想要的还是有差距的,电脑么,又不是人脑。”(男,20岁,大学生,网龄5年)另外有人谈到,利用搜索引擎搜寻信息,有时会有意外的发现,获得原来不知道也不会主动去寻找的信息,从而拓展了自己的视野。“用搜索引擎主要是因为方便,网上东西那么多,一个一个找多麻烦,用搜索引擎一搜就出来了,多方便啊,而且,因为搜的时候用的是关键词,会搜出来好多东西,有可能把原来没想到的东西也给搜出来了,有时候也算是开阔眼界了吧,不把目光老集中在一个领域了。”(女,17岁,高中生,网龄3年)

为了进一步了解青少年网络信息搜寻方式的性别和年龄差异,我们对青少年的性别和年龄与网络信息搜寻方式进行了交互分析。从表3可以发现,与男性青少年相比,女性青少年利用搜索引擎和在线数据库的比例更高,卡方检验X2值为24.076(P<0.001),说明青少年信息搜寻方式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在年龄上,18~24岁青少年利用搜索引擎、门户网站分类表和在线数据库搜寻信息的比例,高于13~17岁青少年,卡方检验X2值为67.510(P<0.001),说明青少年信息搜寻方式的年龄差异显著。

表3 网络信息搜寻方式的性别和年龄差异 (单位:%)

img25

(二)网络信息浏览行为

有研究者指出,由于网络空间的崛起,浏览作为一种探索性的信息行为,其重要性正在与日俱增。网络空间的场域特征,导致人们的信息搜寻行为,开始从以有目的地解决问题的工具性行为为主,转变为工具性行为和强调休闲娱乐的非工具性行为并存,但以非工具性行为为主。在工具性行为情形下,搜索引擎是最主要的信息搜寻方式,而非工具性行为则更多以浏览方式为主。有的研究者也将这两类信息搜寻行为分别称为基于提问(quering)的信息检索和基于浏览(browsing)的信息检索,并且认为,随着网络超文本的出现,基于浏览的信息搜寻行为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单一的基于提问的信息搜寻行为则越来越少。[19]考虑到网络空间在实质上是一个由超文本所形塑的非线性话语空间(discursive space),因此我们在调查中侧重于对青少年借助超文本浏览查找信息的行为进行测量。

超文本是尼尔森(Theodore Holm Nelson)在1965年提出来的一个术语,用以指称一种与传统印刷文本不同,并以比印刷文本更为灵活的方式进行的新型写作,即“用户自由运动的非顺序的写作方式”。与传统印刷文本相比,超文本最大的特点,是其非连续性或者说非线性。人们在进行超文本浏览时,不必按照某个既定的顺序进行,而是可以跟随链接实现文本间的跳跃。[20]从理论上讲,由于超文本结构是建构网络空间的基本逻辑,[21]因此,借助超文本浏览进行信息查找应该是网络使用者普遍使用的一种信息搜寻方式。然而我们的调查数据却显示,经常使用超文本浏览进行信息搜寻活动的青少年还不到被访的一半,只有44.5%,有41.5%的青少年只是偶尔使用,而有14.0%的青少年则从来不借助超文本浏览进行信息搜寻。国内学者的相关调查也得到大致类似的结果。例如巢乃鹏在2001年对网络信息查寻行为的调查中,发现经常利用超文本链接查寻信息的网民只有22%,而有30%的网民从不使用超文本链接,另外有48%的网民会偶尔使用超文本链接。

进一步分析青少年超文本浏览的使用状况与性别和年龄的关系,可以发现(见表4),在性别上,男性使用超文本浏览的比例高于女性,卡方检验X2值为6.881(P<0.05),差异显著;在年龄上,18~24岁青少年使用超文本浏览的比例高于13~17岁,卡方检验X2值为17.044(P<0.001),差异显著。

表4 超文本浏览行为的性别和年龄差异 (单位:%)

img26

那么,青少年利用网络浏览的主要是些什么样的信息呢?考虑到网络作为一个复合媒介,它所包含的信息复杂多样,直接测量较为困难,因此我们借助于询问青少年经常访问的网站类型,来测量青少年主要搜寻和浏览的信息类型。之所以采取这一策略,是因为不同类型的网站所包含的信息类型有着基本的区别。例如作为新闻媒体网站的人民网,其包含的内容与游戏网站有着明显的区别。表5显示的是青少年经常浏览的网站类型统计结果。

表5 经常浏览的网站(N=1652)

img27

续表

img28

从表5的统计结果可见,青少年经常浏览的网站主要是影视娱乐网站、游戏网站和搜索引擎网站,分别占39.8%、37.7%和36.1%,接下来依次为校园网30.1%,门户网站22.1%,聊天交友网站21.9%,体育网站21.5%,软件下载网站20.1%,星座血型算命网站13.9%和新闻媒体网站13.3%。而其他诸如青少年教育网站、旅游网站、购物网站、女性网站、政府的公共服务网站等的比例均不到10%。也就是说,青少年最经常浏览的信息,主要是影视娱乐信息、网络游戏信息等休闲娱乐信息;其次是借助搜索引擎、校园网等浏览一些与自己的日常生活、学习相关的实用信息。

网络浏览的一个重要价值,在于常常会在浏览过程中获得意想不到的信息,从而使人们的思维更加开放和发散,但同时,由于网络空间信息太多太杂,因此会给浏览者造成信息超载和信息鉴别困难等负面影响。而迷失方向或者说迷路,正是超文本浏览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之一。所谓迷路(disorientation),简单地说,就是指信息浏览者在浏览信息的过程中,因为超文本的非线性链接而导致偏离主题的状况。统计结果显示,有9.1%的青少年在网络超文本浏览中经常出现迷路现象,64.2%偶尔出现迷路现象,仅有26.8%的被访青少年没有在超文本浏览过程中发生过迷路现象。这意味着,青少年在网络浏览行为中发生迷路,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

当青少年在网络空间搜寻和浏览信息中遇到像类似迷路这样的困难时,会采取什么样的对策呢?调查结果表明,有35.6%的青少年选择继续在网上查找,26.0%选择转而寻求现实生活中朋友、老师或同学的帮助,20.6%选择向网友求助,10.3%选择查书或者去图书馆查找,只有7.6%选择停止所有查找活动。可见,有56.1%的青少年在查找信息遇到困难时的反应是继续求助网络,而有36.3%则转而求助现实生活中的熟人,或者通过图书馆等传统的信息搜寻渠道继续查找。

(三)网络信息表达行为

有学者强调,网络空间不仅是一个像百科全书一样的信息空间,为人们提供各种信息来源,而且是一个新的有价值的信息表达渠道和公共话语空间(discursive space),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可以自由发表自己意见和思想的公共空间,人们可以在其中表达和交换信息,实现与他人的信息共享。也就是说,网络空间不仅是一个能让我们进行观察、浏览和搜寻答案的世界,而且是一个能让我们生存在其中,进行提问、提供答案等信息创造活动的世界,而信息和知识表达正是这种创造活动的最基本形式。有学者甚至强调,这是一个类似哈贝马斯所说的“公共领域”的理想话语空间,它允许任何个体进行平等、理性的意见表达。[22]而BBS则被许多学者视为公共理性话语空间甚至公共领域的代表,在这里人们可以自由发表言论,并进行平等的讨论。因此,我们以BBS为例,询问了青少年在BBS空间的信息表达行为。虽然分别有70.2%、67.5%和64.3%的青少年认为在BBS空间能无所顾忌地.所欲言、能方便找到兴趣爱好相同的讨论者,以及有助于对问题进行深入讨论,而仅有35.9%认为BBS制造了大量的垃圾信息,但是,表6的统计数据却表明,很多青少年只是会偶尔去浏览一下BBS(37.9%),经常浏览但从不发言的青少年也占到了21.7%,而仅有17.0%的青少年会以注册名在BBS发言,但经常发言的仅占6.4%,另外有23.3%的青少年会偶尔以游客身份在BBS发言。这意味着,青少年在BBS空间表达自己意见和思想的愿望并不强烈,BBS对青少年来说更多还只是一种信息载体,他们参与BBS很大程度上只是为了获取信息。

表6 BBS空间中的行为方式(N=1491)

img29

那么,那些曾经在BBS参与发言的青少年最经常表达的是哪些言论呢?从表7的调查数据来看,“就社会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所占比例最高,为40.1%,其次是“抒发个人心情”,占31.1%,“随便跟帖灌水”的占21.0%,比例最低的是“寻求别人帮助”,占7.8%。可见,真正将BBS空间视为表达意见和思想场域的青少年,只占在BBS空间发言青少年的40.1%,更只占所有参与BBS空间活动青少年的16.2%。这意味着,对于多数被访青少年来说,BBS还没有成为他们的有效话语表达空间,更别说是理性的公共话语表达空间了。

表7 BBS发言的主要话题(N=601)

img30

从访谈来看,对于BBS作为信息和话语表达空间的作用,有两种截然相反的理解。有一部分青少年认为BBS并不是一个理想的话语空间,也较少参与。“BBS很久以前去过,现在不去了,没的意思,就是一堆人没事干胡说,没甚么用……有个人说句话,其他人跟着乱骂,差不多就是这样,也不规范,像整天说的在那上头言论自由了,我也没啥感觉,反正你就是有什么反映出来了也没人管。不过,可能还是会有点用的吧,总让人有地方发泄了不是?……”(男,23岁,本科毕业,中学教师,网龄6年)与此不同,另一部分青少年则较为肯定BBS对信息和话语表达的作用,这部分青少年往往有较高的BBS参与程度。“哦,BBS我还是经常去的,主要就是去看看别人对一个问题的想法,思考别人的观点,看看别人的故事,当然有时候也会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感觉上就是说话比平时要自由许多,平时不敢随便骂人,到那上就敢,我看谁说的什么不爽我就可以和他对骂,想说什么尽管说……嗯,就是自由啊,不过如果你的发言不被别人关注,那感觉就不好了,无论是批判的还是赞同的,就怕没有人理你……那上头什么都有,也挺好玩的,心情不好了,就上去发个帖子骂一顿,挺爽的。”(男,18岁,高中生,网龄3年)不过可惜的是,像这位中学生所理解的那样,我们在访谈中接触到的多数被访所理解的在BBS空间的表达自由,更多是情感表达自由,而并非像某些学者希望的那样,是理性表达自由。我们发现,从表面上看对BBS态度截然不同的两类青少年,其实至少在有一点上是相同的,就是他们都更多地把BBS视为一个情绪释放、调节和发泄的空间。从这一角度而言,BBS距离成为理性的话语表达空间,甚至发展出客观的公共领域,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23]

四、结 论

借助网络获取信息,已经是青少年信息搜寻的最重要渠道。网络的方便、快捷和信息全面,是吸引青少年将网络作为信息搜寻渠道的最主要原因。与图书馆等传统的信息渠道相比较,网络的最大优势就在于能方便和快捷地获得信息。而借助搜索引擎和超文本浏览,是青少年在网络空间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就信息内容而言,青少年在网络空间最经常搜寻和浏览的信息,主要是休闲娱乐信息。林珊如在梳理国内外学界对网络信息搜寻行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认为随着网络的不断普及,人们的信息行为发生了明显的转变,其中最为重要的转变,就是信息搜寻从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工具性使用,转向同时强调休闲娱乐目的的非工具性使用,信息搜寻不再单纯以解决问题为导向。[24]本研究也发现,青少年在网络空间的信息行为,开始从与学习或任务相关的主动查询,转向同时重视随意浏览及被动获得信息,传统基于问题的信息检索和随意浏览之间的界限正在消失。借助搜索引擎获得信息与借助超文本浏览获得信息,也因此成为网络信息搜寻的两种最基本的行为方式。但是,与林珊如等人的研究结论不同,本研究发现,青少年在网络空间的信息行为,仍以搜寻行为为主,浏览并没有超过搜寻成为网络信息查找的最重要方式。不过,本研究证实了林珊如等人关于传统基于问题的信息检索和随意浏览之间的界限正在变得模糊的说法。

有不少学者把BBS视为一个理性、自由地表达意见和思想的公共领域,但我们通过对青少年BBS行为的研究,却发现青少年更多地把BBS视为一个情绪释放、调节和发泄的空间,所谓的自由表达,在他们那里,主要是情感的自由表达和自由发泄。这意味着,BBS距离成为某些学者期望的理性话语表达空间,并且借助这种理性话语表达建构客观的公共领域,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上述研究发现意味着,对人类知识活动来说,网络空间的意义,并非只是增加了另一种信息搜寻工具,它创造了一种全新的信息生产、阅读、传播和消费场域。这一新的信息场域,已经对人类的信息活动发生了深刻影响。正如海姆(Michael Heim)所说:“当我们用计算机读写时,我们的整个心灵架构(psychic framework)也随之改变……就像开车兜风一样,超文本具有一种动感的魅力。但是,如此高速的旅行需要付出代价。正如计算机的搜索能力扩大了我们的知识面但同时却缩小了我们的注意力一样。”[25]网络空间的崛起,对青少年的信息行为,存在着多重的影响:第一,网络空间作为青少年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不仅有可能使青少年在搜寻信息的过程中,意外获得其他非预期、有价值的信息,从而拓展青少年的信息视野和知识空间,而且有助于培养青少年的开放式和发散式思维。第二,网络空间也有可能导致青少年网民在信息搜寻活动中的主体性地位的消解,造成信息搜寻活动丧失方向感与历史感,从而导致青少年知识结构的扁平化与思维架构的弱化。[26]第三,网络空间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可以自由表达、自由发声的场域,但目前青少年在网络空间中的自由表达,主要局限于情感的自由表达和自由发泄,而并非理性的自由表达。

【注释】

[1]原载《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收入本书时有修改。

[2]L.Sproull& S.Faraj.A theism,Sex,and Databases:The Net as a Social Technology.In:S.Kiesler(eds.).Culture of the Internet.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1997.

[3]J.‐F.利奥塔:《后现代状态:关于知识的报告》,车槿山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

[4]曹树金、胡岷:《国外网络信息查寻行为研究进展》,《国家图书馆学刊》2002年第2期。

[5]P.Levy.Cyberculture.Paris:Editions Odile Jacob,1997.

[6]曾国屏、李正风等:《赛博空间的哲学探索》,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7]黄少华、翟本瑞:《网络社会学:学科定位与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8]M.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九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43页。

[9]曹树金、胡岷:《国外网络信息查寻行为研究进展》,《国家图书馆学刊》2002年第2期;巢乃鹏:《网络受众心理行为研究:一种信息查寻的研究范式》,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白海燕、赵丽辉:《网络环境下的用户信息行为分析》,《燕山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李书宁:《网络用户信息行为研究》,《图书馆学研究》2004年第7期;曹双喜、邓小昭:《网络用户信息行为研究述略》,《情报杂志》2006年第2期。

[10]L.D.Catledge& J.E.Pitkow.Characterizing Browsing Strategies in the World‐Wide Web.http://www.igd.fhg.de/archive/1995_www95/papers/80/userpatterns/User-Patterns.Paper4.formatted.html.

[11]W.C.Choo,et al.Information Seeking on the Web:An Integrated Model of Brow‐sing and Searching.http://www.firstmonday.dk/issues/issue5_2/choo.

[12]林珊如:《大学教师网路阅读行为之初探》,《图书资讯学刊》2003年第1期。

[13]巢乃鹏:《网络受众心理行为研究:一种信息查寻的研究范式》,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

[14]邓小昭:《因特网用户信息检索与浏览行为研究》,《情报杂志》2003年第6期。

[15]R.Fidel,& D.Soergel.Factors Affecting Online Bibliographic Retrieval:A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Research.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1983,34(4).

[16]巢乃鹏:《网络受众心理行为研究:一种信息查寻的研究范式》,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曹树金、胡岷:《国外网络信息查寻行为研究进展》,《国家图书馆学刊》2002年第2期;李书宁:《网络用户信息行为研究》,《图书馆学研究》2004年第7期;曹双喜、邓小昭:《网络用户信息行为研究述略》,《情报杂志》2006年第2期;A.Light.The Influence of Context on Users'Response to Websites.The New Review of Information Behaviour Research,2001(2).

[17]林珊如:《图书馆使用者浏览行为之研究:浏览结果及影响因素之分析》,《图书资讯学刊》2000年第15期。

[18]R.Navarro‐Prieto,M.Scaife& Y.Rogers.Cognitive Strategies in Web Searching.Presented at the 5th Conference of Human Factors& the Web.http://zing.ncsl.nist.gov/hfweb/proceedings/navarro-prieto/index.html.

[19]林珊如:《网路使用者特性与资讯行为研究趋势之探讨》,《图书资讯学刊》2002年第17期。

[20]M.海姆:《从界面到网络空间:虚拟实在的形而上学》,金吾伦等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1]T.伯纳斯‐李:《编织万维网》,张宇宏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

[22]D.温伯格:《小块松散组合》,李坤等译,中信出版社2003年版;彭兰:《中国网络媒体的第一个十年》,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T.乔登:《网际权力:网路空间与网际网路的文化与政治》,江静之译,韦伯文化事业出版社2001年版;G.Graham:《网路的哲学省思》,江淑琳译,韦伯文化国际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版。

[23]彭兰:《中国网络媒体的第一个十年》,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黄少华、翟本瑞:《网络社会学:学科定位与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24]林珊如:《网路使用者特性与资讯行为研究趋势之探讨》,《图书资讯学刊》2002年第17期。

[25]M.海姆:《从界面到网络空间:虚拟实在的形而上学》,金吾伦等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前言。

[26]黄少华、翟本瑞:《网络社会学:学科定位与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40—246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