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辽宁日报关于志愿者的报道与策划

辽宁日报关于志愿者的报道与策划

时间:2022-03-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志愿者是一股让人快乐的力量。期待看到最真实、完整的志愿者形象。■辽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思宁认真看过了《辽宁日报》关于志愿者的策划报道。■《辽宁日报》关于志愿者的报道引起了曾经做过志愿者、现在正在做志愿者的人们的高度关注。一直觉得志愿者的力量是微弱的,但不管是《菜鸟秀》,还是《在路上》,都让我看到了志愿者无法估量的力量。
各界反响_志愿者的力量

从专题报道见报的第一天起,从各种渠道获得的反馈就源源不断。

年轻的网友们通过QQ、微信、邮箱留言与我们联系,年纪大一些的读者会打来电话、写来信件。

我们听到了支持、鼓励,得到了肯定、赞扬,听到了理性的思考与建设性的意见,当然,也听到了不同的声音。

我们相信,所有这些,都是有意义的……

■网友“流浪飞沙”从网络上看到了《辽宁日报》上《如何评估中国志愿者力量》的文章,他这样评论:“如何让这支强大而活跃的力量很好地发挥出自己的能量?这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课题,需要思考,也需要支持、引导。”

■从几年前开始,葫芦岛市的梅雪莲和她的同事们一起组建了单位的志愿者团队,其中一项活动是为前瓦村小学捐赠爱心图书。每年开学时,他们都会到学校,将书籍等物品捐赠给学校。每次活动因为人数有限制,都会有很多人给她一遍遍打来电话,希望自己能够参与其中。在给留守儿童捐书的过程中,很多人不但捐来自己孩子看的旧书,还特意花钱买来适合孩子阅读的新书。“留守儿童经济上的问题也许很好解决,但由于长期和爷爷奶奶在一起,孩子们能够接触外界新鲜事物、接触书籍等的机会会相对少很多。”梅雪莲告诉笔者,当把书送到学校、看到孩子们眼睛离不开书的情景时,她被深深感动了,心里更坚定了一个信念:无论有多困难,都要坚持下去。她也希望通过本报的报道,能让更多人加入志愿者的行列,“像孩子看的图画书,看过一次就不会看第二次,其实做志愿者并不难,我们能做的事儿太多了。”

微信网友“宝儿”表示,她对爱心留言板上的活动都很感兴趣——原来在我们身边有着这么多的志愿者,很希望自己能有机会参与到这些志愿活动中去。

■大辽网网友“在云端”:以辽宁的视角和视野,试图多维度地展现出中国志愿者力量的全貌,我很想知道,你们的自信来自哪里?为什么是你们,是因为雷锋和郭明义吗?

■微博网友“丫头”:志愿者怎样报道都不为过!大型赛事的志愿者,我们总是看到他们的光鲜,忽略了他们背后付出的汗水甚至是泪水;而在日常生活中,一直坚持默默无闻做着各种服务性工作的志愿者们更可敬。志愿者是一股让人快乐的力量。期待看到最真实、完整的志愿者形象。

■大辽网网友“我是谁”:你们去的那天是重阳节,很多养老院都会迎来志愿者,那么过了这一天,还会有志愿者去养老院吗?去做一次志愿者还要拍下来,这样是不是在作秀?或者变相鼓励作秀?

■大辽网网友“黑森林”:“爱心留言板”这个栏目很好,搭建了一个志愿者和受助者的平台,让更多想要提供帮助的志愿者有了一个可以信任的平台。去年我就看过,还通过电话参与过一次活动,我觉得挺好。这个栏目能不能变成常设栏目?不用每天都有,每周一期就行。

■辽宁省文明办主任戴小梅在看过《辽宁日报》系列报道后,与策划主创人员分享了自己的看法:“刚看过了,挺好的,目前志愿服务还不够规范,但应以引导为主,我们近期也在研究,谢谢你们的支持。”

■辽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思宁认真看过了《辽宁日报》关于志愿者的策划报道。由于自己做过志愿者,并且对志愿服务方面做过一些调查研究,张思宁感触颇深。她认为,报道从多个方面反映出社会对志愿者的需求,我们需要一个受助者和提供帮助者之间的桥梁,尤其在我们由一个熟人社会过渡到陌生人社会的情况下,更需要这个桥梁。同时需要一些组织如各种协会等根据意愿、需要进行一定的培训,从而使志愿服务向更专业化、更高层次发展。

■《辽宁日报》关于志愿者的报道引起了曾经做过志愿者、现在正在做志愿者的人们的高度关注。他们分享了自己的志愿经历和对志愿服务的一些看法。曾经支教新疆东北大学学生马犇告诉笔者,看了“志愿者秀”的视频,也想分享一下自己做志愿者时难忘的事:在支教期间,因为天气突然变冷,学生送给他一条围巾,他觉得那是自己收到的最珍贵的礼物,在回到沈阳后,他的学生也给他寄来了贺卡,这些都将成为他一生中难忘的记忆。

■大连市青年志愿者协会“心连心365志愿者工作站”发起人韩伟给笔者QQ留言说:我做了17年志愿者,总结出6种做志愿者的方式:亲力亲为、捐献赠授、弘扬传播、感召动员、言语关爱、随时随地。《辽宁日报》对志愿活动的宣传报道也是一种志愿者奉献的行为,就是上面所说的第三种志愿者行为方式。

■大辽网网友“呼呼一阵风”:看了这么多志愿者的故事,让我也有了做一名志愿者的愿望。一直觉得志愿者的力量是微弱的,但不管是《菜鸟秀》,还是《在路上》,都让我看到了志愿者无法估量的力量。

■微信朋友“安小七”:很喜欢。没想到一家平面媒体,可以有视频采访,有来自其他省份志愿者的报道,还有对专家的采访,甚至设置的小板块也很耐读。

■微博网友“我是甜甜妈咪”:这期《菜鸟秀》的视频既生动又让人感动。盲人、儿童,我发现自己对这个群体从未关注过。与失去父母的孩子相比,盲童也许更痛苦,因为他们有的从没看见过这个世界的样子。以后多关注这类孩子吧。

■微信朋友“冰山一脚”:《菜鸟秀》这个栏目我最喜欢。新颖,容易让人产生换位思考的感受。我也是菜鸟一枚,跟着菜鸟一起学如何当一名志愿者。

■大辽网网友:我们现在每天都生活在网络中,无网不欢。当我们沉溺于网上购物、网络游戏时,却有人每天利用这个工具做着有意义的事。正如这一期《在路上》的标题说的那样,善良透过网络传到生活中,QQ群、网上捐款……我是善良的人,我要做一个网络志愿者。

■微信朋友“佳佳”:关注到笔者对上海“十二邻”志愿者组织的报道,很有感慨。志愿者对老人、对孩子等弱势群体的关注从来不少,但他们真的仅仅需要帮着梳梳头、洗洗脸、打扫打扫房间吗?我觉得心灵上的关注是最高层次的服务。让他们发自内心地笑,让他们感到自己的存在有价值、有意义,这才是志愿服务的最高境界。

■微信朋友杨丹:其实我一直相信人心向善。比如我,如果有合适的机会,我也愿意做志愿者。但一直苦于找不到组织。你们的策划让我走了条捷径——爱心留言板。我可以为小动物捐一床被褥,也可以为孤寡老人奉献爱心。我可以为远在西藏的贫困学子捐文具,也可以到公园参加环保活动。希望这个小栏目一直持续下去。

■大辽网网友:小小留言板,凝聚大力量。志愿者并不一定要做轰轰烈烈的大事,不管我们在哪个城市,从事什么职业,只要有爱心,就可以成为志愿者。

■沈阳工业大学教师石鑫给笔者打来电话说,从策划的第一期刊登以来一直在认真阅读。对志愿者的了解也随之深入。过去,总觉得志愿者开展志愿活动目的性太强,作秀的成分过重。但看到志愿者秀后对他们的心路历程有了一些了解。过去一直认为当志愿者是一件最没有技术含量的事情,人人可以做,而且许多人不屑于做。可是看了《菜鸟秀》,才发现自己把志愿活动想得太简单了。向那些长期为弱势群体服务的志愿者们致敬!

■社会学者刘博在电话中对笔者说,辽宁的志愿者在全国也是叫得响的。从过去的雷锋到今天的郭明义,哪一个不是全国闻名的志愿者?贵报推出的策划,并没有用浓重的笔墨夸奖志愿者们如何优秀,也没有长篇累牍的说教,而是用幽默、活泼的语言和图片,反映着志愿者们的酸甜苦辣,呈现出志愿者的真实形象。他们也很礮,也有很多苦恼,这样的志愿者形象,真实可信,也更有说服力。

■读者杨克斌来自甘肃,是沈阳大学的大三学生。他在爱心留言板上看到《布尔津的孩子需要衣物和学习用品》后,号召寝室同学搜集衣服和书本,统一邮寄给新疆的孩子们。他告诉笔者,身边的许多同学都和自己一样,渴望参加志愿活动,但一直不知道哪里有需要帮助的人。爱心留言板虽小,但传递的信息很丰富,为渴望成为志愿者的读者提供了一个志愿服务的平台。也许参加一次或几次活动,还无法被叫作志愿者,但从一点一滴做起,总有一天会成为一名快乐的志愿者。

■志愿者文文对笔者说,自己做志愿者6年以来,第一次感受到媒体对志愿者如此具体的关注。其实,对志愿者一味地赞扬并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因为我国志愿者事业刚刚起步,还不完善,一定会遇到许多困难和困惑。 《辽宁日报》的本次策划,不回避问题,不夸大志愿者的服务,客观真实地对志愿者进行细致的采访和报道,让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媒体的监督、帮助和关注下,志愿者事业一定会越来越好,蓬勃发展。

■微博网友“我是甜甜妈咪”:从策划第一期就开始关注,真怕你们就是为志愿者歌功颂德的。没想到你们做出来的,是有血有肉的志愿者,是带着问题和困惑的,有时是无能为力的,有时是礮态百出的,这和过去高大形象的志愿者有着天壤之别,但这样的志愿者更可爱。

■微信朋友“SSZ”:志愿者这几年被炒得都焦了,但这次策划出现的一个个志愿者,更像我们的同事、我们的家人、我们的朋友,与我们分享他们作为志愿者的快乐,倾诉作为志愿者的烦恼。即便是专家访谈,也像是和我们在聊天。喜欢这样的方式。

■大辽网网友“风吹草不动”:看了最新一期《菜鸟秀》,实在是一个精彩的栏目。“菜鸟”们来自各行各业,但做起志愿者来和本职工作差距很大,时而笨手笨脚,时而不知所措,但我相信每一个有过这番经历的人,最后都会从“菜鸟”变成资深志愿者的,也会从这次的被动变成今后的主动。

■微博网友“舌尖上的鼻子”:对于这个时尚的女志愿者而言,她所做的一切都是自愿的,发自内心的。只要不给农家添乱,只要不给农民添堵,我觉得都是好同志。尽力而为吧。

■微信朋友“蓝色格调”:大学生志愿者让我们相信志愿服务事业后继有人。90后们对自我的正确认知尤为让人欣慰。不虚荣,脚踏实地地做好志愿者,年轻人好样的!

■大辽网网友“云中飞”:当年,“唐山十三农民兄弟”曾让我坐在电视机前泪流满面。多么朴实的农民,他们没有任何工具,一次次用双手用炽热的心温暖他人。今天,看到13兄弟今天的生活,知道他们还在帮助着他人,又一次感动。

■微博网友“辽宁省人体器官捐献办_杨东文”:志愿服务不光是学雷锋,它也是公益、慈善及红十字事业结合起来形成的公益平台。

■社会学者刘博在电话里对笔者说,中国志愿者事业起步晚,发展快。这支迅速崛起的队伍势必会遇到困难和瓶颈。不盲目发展,不回避问题才是一个新生事物步入正轨的前提条件。《辽宁日报》主动承担了这样的社会责任,文章深入浅出地对志愿者的发展、问题等进行深入剖析,令人感动。

■沈阳大学师范地理系大二学生陈坤奇参加了本报《爱心留言》板发起的志愿活动。陈坤奇告诉笔者,到了集合地点,吓了一跳,没想到参加活动的志愿者这么多。大家自备去养老院为老人准备的小礼物,而自己这个菜鸟毫无准备。陈坤奇认为,年轻志愿者快乐的情绪和青春气息的确能感染老人,但志愿者组织与养老院的对接还是有一些问题。陈坤奇建议,志愿者组织之间也应有横向沟通,分头服务,这样才能达到志愿服务的目的。

■大连市“我爱大连环保志愿者协会”发起人兜兜对笔者说,从过去戴着“有色眼镜”看待志愿者,到投来敬佩目光,再到现在主动参与,人们对志愿者的认识也在一点点加深。过去,志愿活动中总能听到“作秀”的议论和嘲讽,而现在,活动中会随时有人加入,路过的行人看到志愿者做活动也会立即参与进来。这就是对志愿者最大的肯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