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汉水上游羌族民居建筑之浅谈

汉水上游羌族民居建筑之浅谈

时间:2022-03-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汉水上游羌族民居建筑之浅谈[1]蒲 波汉水上游地区的羌族人民大多数聚居于大山林深地带,受自然条件和环境的制约,所处的生活方式和习俗也大多停留在最早期的农耕文化阶段。汉水上游地区的羌族,最大最重要的特点是依山而居,因地制宜。汉水上游地区的羌族人民在建造房屋时,无论从选择房屋地基还是到新宅落成,都是非常讲究的,绝不会大意。汉水上游羌族建筑中的碉楼,羌语称为“邛笼”。
汉水上游羌族民居建筑之浅谈&;;&;;&;;&;;_汉水文化研究集刊4

汉水上游羌族民居建筑之浅谈[1]

蒲 波

汉水上游地区的羌族人民大多数聚居于大山林深地带,受自然条件和环境的制约,所处的生活方式和习俗也大多停留在最早期的农耕文化阶段。汉水上游地区的羌族,最大最重要的特点是依山而居,因地制宜。当地的羌族人民所建造的住房,都是利用靠山靠水的丰富自然资源优势,就地取材,利用山上丰富的黏土、竹子、木头、石材,用黄土夯筑,石块垒砌,木板装墙等技艺修房造屋。汉水上游地区的羌族人民在建造房屋时,无论从选择房屋地基还是到新宅落成,都是非常讲究的,绝不会大意。最早期的民居,在方位朝向上是选择坐北朝南,用料是采取上七下八这类的土木结构,在房屋开间上是选单不选双,每横排一般是三、五、七间。后期家族比较兴旺,经济实力比较殷实的门户,也会修四合院或三合院,入户门朝南,门前也会选择立照壁以挡脉气不外漏,作为辟邪的屏障。

汉水上游地区的羌族的住户多半是按照自然村落居住,散居的现象也有,虽然散居但多相毗邻,左邻右舍,彼此离得较近,相互可以照顾。羌人的住房因采用的建筑材料不同,平房、楼房也就选择不同。平房一般有木房、瓦房、吊脚楼、茅草房之分,早期的贫困人家只能修建茅草房,因为茅草房造价低廉,装饰简陋,但是,却有冬暖夏凉的优点。瓦房在早期是当地人们最理想的房子,修建瓦房多是采用土木或木结构,这样不仅能够适宜居住、美观大方,而且还在门窗、屋脊、山墙上进行图案雕刻装饰,瓦当上也有吉祥如意的装饰纹样。

汉水上游地区的羌族居民室内布置比较简单,只有必要使用的实木雕花床、实木桌椅等。家内活动多在住宅中心的火塘锅庄周围。锅庄上方供奉着祖先的灵位,全家饮食、聚会、节日歌舞,以及祭祖都在锅庄周围。羌族的住房大都有壁饰,其图案简朴、明朗,家具比较简单,有木制床、柜,以及桌、凳等。火塘上置一铁制或铜、石质的三角架(羌语称“希米”)用以炊事兼取暖,火种终年不灭,有“万年火”之称。为便于自卫和保暖防风,羌族住房在选址和朝向上都有讲究,窗口少而小。各楼房鳞次栉比,甚至可以相通,形成一座座具有高度防御功能的石头城。特别是在寨子中心或附近险要处修筑的碉楼,使羌寨在防御方面更趋完善。这种建筑战时不仅可以居高观察敌情和进行寨子间的联络,还可以凭险抵抗。碉楼一般达30余米,最高的达十三四层。有正方形之锥台立体,也有六角或八角形式。明朝万历年间建造的佳山、若达两寨之碉,其基部每边齐地面处各宽5米,墙壁厚约60厘米,渐高则碉楼壁渐薄并略向内倾,至全高2/3处,则又垂直上延,碉高十层,仰视之为细形状。外观齐整、雄伟,特别是从下仰视其顶,益觉其巍峨耸峙,直插天际,堪称建筑艺术上的奇迹。

汉水上游羌族建筑中的碉楼,羌语称为“邛笼”。出于古羌人之手,高耸挺拔和造型不一的“邛笼”建筑,不但在我国56个民族中是唯一的,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的。而且它作为古老羌族的文化符号,拥有着高度的建筑科技水平和丰富的人文内涵。早在《后汉书·西南夷传》中,就对古羌部族冉駹人的住所“邛笼”有“依山居止,垒石为室,高者至十余丈”的记载。匍匐于这些守卫山寨“邛笼”之下的,便是羌民的居所——依山而立、鳞次栉比、古朴而凝重的灰白色石头房子。一挂挂晾晒在不同高度屋顶上或垂落在石室窗下的火红辣椒和金光灿灿的玉米棒子,赋予了蔚蓝天空下每座石头房子无限的生机。而且别于他族的是,这里每座房子的屋角上,都叠放着大小不一的白色石块,但这绝非出于“装饰”,而是来自在远古时期羌族祖先与外族交战,在寡不敌众、面临民族存亡的危急时刻,得到白石神的搭救而使羌族绵延至今的传说。此后,羌族对白石神的崇拜和敬仰便留存至今,至使羌民们以通过在屋角堆放白石的形式来表达自己对白石神的崇拜,同时获得神灵的保佑。

羌碉古称“邛笼”,是羌人由游牧至农耕定居后的居住形态。在众多的羌寨中,被专家学者称为神秘的“东方古堡”的桃坪羌寨,是羌族建筑群落的典型代表,更令人瞩目。桃坪羌寨始建于公元前111年,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唯一保存完好的羌寨。进入羌寨,宛如进入了一座“迷宫”。世界上大多数古堡都是传统的设东南西北城门或出口的建筑程式,而桃坪羌寨以古堡为中心筑成了放射状的8个出口,寨子呈放射状筑有8个出口,8个出口又以整个寨子底层四通八达的甬道织成路网,连结寨内的3个碉楼。走在幽暗诡谲曲曲弯弯的甬道内,如无人指引,一时半会儿还真难走出这个“八卦阵”。碉楼外面无门,想上碉楼必须从羌民住宅进入。整座碉楼有一根中心柱,贯穿了一柱定天下的古羌建筑理论,与半坡遗址中的中心柱思想相一致。碉楼内的交通要道是羌族独具特色的独木楼梯,从下而上楼梯呈螺旋状,梯子每格只能容下一只脚。而羌碉的窗别具特色,为外小内大,呈倒斗形。这也是战争防御的需要。

羌碉分为四角、五角、六角、八角、十二角,高者达十余丈。羌碉上的石块看似信手砌成,其实砌筑每一块石材,使用每一泥撑黄泥,都是有严格要求的。碉楼从外形看为一个棱台形,从每条轴线看整面墙为梯形。羌碉角线准确笔直,似木匠弹的墨线,墙表面光滑平整无以立足。而且,古羌人在修筑碉楼时,将基础深挖到岩层处,加强了基脚的稳固性。将墙体修筑成棱形,形成多个支撑点,起到了较好的抗震作用。这说明早在两千多年前,古羌人就已掌握了先进、熟练的建筑技术。这些体现羌族传统和文化特色的建筑,连石头缝里都渗透出沧桑云烟,它们是羌族历史的见证者。这些建筑是古羌人在不绘图、不吊线、不搭架,全凭眼力,用泥土和片石垒砌而成的,令现代人不禁为羌族人民的聪明才智和高超的建筑技艺而深深折服。

羌族由于特殊的民族史、特殊的生活变迁、居住环境,以及受生产、生活方式等的制约,长期以来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民族信仰和生活理念。走进每个羌寨,可以看到各家各户的房顶上都有白石英石,那是羌民敬奉的白石神。现在,还有不少羌民外出时身带小白石,佩带“火镰刀”,用棉花草击石取火。这个古俗一直传承了几千年。当地羌人喜爱歌舞,夜幕降临,篝火熊熊,羌家人围着咂酒,载歌载舞,往往是“一夜羌歌舞婆娑,不知红日已瞳瞳”。

羌族民居的房间很小,形成平面结构很紧凑的建筑,这本身就是抗震的结构形态。羌族碉楼每个房间的面积大多只有3—4平方米,且每一间都结合得非常紧密,甚至连开窗也特别小。羌寨的墙体都很厚,不但外墙厚,房间之间的隔墙也很厚。同时,房间的层高比较低,一般用于生产和生活的建筑只有三层。在内部结构上采取石砌与木梁“空间划割”手法,砌墙每达丈余,便架直径20厘米的木横梁,上铺木板,以增加碉楼内部的抗拉力,每层均如此。“这是运用了仿生学原理,就像竹子的竹节一样,让建筑本身更加坚固。”

羌族人修建碉楼,不绘图、不吊线,也不搭架支撑,全凭代代相传的经验。传统修建技艺成为老羌寨不倒的“秘密武器”。施工时,先在地面挖正方形或六角、八角形,深三四米的坑,一般挖至硬岩,以基岩为基础,近似现代的“满堂基础”。然后砌墙。砌墙是羌族碉楼修建非常关键的步骤。墙体全部用石块砌成,石块的交接处要采用“品”字形结构。墙的内侧与地面垂直,墙体均作收分处理。在收分上,下半部多于上半部,以降低重心,增加稳定性,形成类似金字塔的坚固结构。为了进一步稳定,工匠将每一个平面又筑成凹面式内收弧线,在墙面做出一个变更方向的转角,羌人谓之“乾棱子”即“墙筋”。

砌墙所选用的石头,必须是又薄又宽的块石,第一层如果竖着铺,第二层就必须横着铺,这样可以让石头与石头之间形成抓力。砌墙时必须两面都整齐,中间还要用大石头填心。此外,黏土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修建羌寨的房屋,都是采用黏合力特别强的黏土砌筑。石刚土柔,这些黏土不但能起到很好的连接和铺垫作用,也能使整个砌体变得结实并增强其刚度和强度。

在最老碉楼背部,有一条斜着向上的“鱼脊背”,这条脊背线让碉楼形成一个三角形支撑,更加稳固。可惜的是,一些古羌人独特的建筑技术已经失传。

建筑装饰中,把白石放在等边三角形的顶上,是因为白石是取火之物,是物质的东西,应该离“火源(天神)”更近,而建筑房号是精神寄托,用精神支撑着物质的社会,因此建筑装饰符号就应该在三角形的左、右角。这样的布置,也是一美术构图中常见的形式。羌族的建筑艺术家们匠心独运地用这种结构,制作出简单朴实的完整建筑装饰效果,他们深刻而且巧妙地把自己的各种思想和意识,反映到了他们的建筑作品里,这是羌族民间艺术家们的伟大创造。

【注释】

[1]该文原载《青年文学家·文化论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