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民居建筑

中国民居建筑

时间:2022-06-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十三章 中国古代建筑在世界建筑体系中,中国古代建筑是源远流长独立发展的体系。中国古代的宫殿、寺庙、住宅等,往往是由若干单体建筑结合配置成组群。

第十三章 中国古代建筑

在世界建筑体系中,中国古代建筑是源远流长独立发展的体系。该体系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期就已初步形成,其风格优雅、结构灵巧。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原始社会、商周、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七个时期。直至20世纪,中国古代建筑始终保持着自己独特的结构和布局原则,而且传播并影响到其他国家。

一、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

从构造的角度,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七项。

(1)使用木材作为主要建筑材料,独特的木结构形式作为骨架,既达到实际功能要求,又创造出优美的建筑形体以及相应的建筑风格。

(2)保持构架制原则。以立柱和纵横梁枋组合成各种形式的梁架,使建筑物上部荷载经由梁架、立柱传递至基础。墙壁只起围护、分隔的作用,不承受荷载。

(3)创造斗拱结构形式。用纵横相叠的短木和斗形方木相叠而成的向外挑悬的斗拱,本是立柱和横梁间的过渡构件,逐渐发展成为上下层柱网之间或柱网与屋顶梁架之间的整体构造层,这是中国古代木结构构造的巧妙形式。

(4)实行单体建筑标准化。中国古代的宫殿、寺庙、住宅等,往往是由若干单体建筑结合配置成组群。无论单体建筑规模大小,其外观轮廓均由阶基、屋身和屋顶三部分组成:下面是由砖石砌筑的阶基,承托着整座房屋;立在阶基上的是屋身,由木制柱额作骨架,其间安装门窗、隔扇;上面是用木结构屋架造成的屋顶,屋面做成柔和、雅致的曲线,四周均伸展出屋身以外,上面覆盖着青灰瓦或琉璃瓦。单体建筑的平面通常都是长方形,在有特殊用途的情况下,也采用方形、八角形、圆形等;而园林中观赏用的建筑,则可以采用扇形、字形、套环形等。屋顶有庑殿顶、歇山顶、卷棚顶、悬山顶、硬山顶、攒尖顶等形式,每种形式又有单檐、重檐之分,进而又可组合成更多的形式。

(5)重视建筑组群平面布局。其原则是内向含蓄,多层次,力求均衡对称。除特定的建筑物如城楼、钟鼓楼等外,单体建筑很少露出全部轮廓。每一个建筑组群少则有一个庭院,多则有几个或几十个庭院,组合多样,层次丰富,弥补了单体建筑定型化的不足。平面布局取左右对称的原则,房屋在四周,中心为庭院。组合形式均根据中轴线发展。唯有园林的平面布局,采用自由变化的原则。

(6)灵活安排空间布局。室内间隔采用槅(gé)扇、门、罩、屏等便于安装、拆卸的活动构筑物,能任意划分,随时改变。庭院是与室内空间相互为用的统一体,又为建筑创造小自然环境准备条件,可栽培树木花卉,可叠山辟池,可搭凉棚花架;有的还建有走廊,作为室内和室外的空间过渡,以增添生活情趣。

(7)运用色彩装饰手段。木结构建筑的梁柱框架,需要在木材表面施加油漆等防腐措施,由此发展成中国特有的建筑油饰、彩画。常用青、绿、朱等矿物颜料绘成色彩绚丽的图案,增加建筑物的美感。以木材构成的装修构件,加上着色的浮雕装饰的平棊贴花和用木条拼镶成各种菱花格子,是实用兼装饰的杰作。北魏以后出现的五彩缤纷的琉璃屋顶、牌坊、照壁等,使建筑更加灿烂多彩、晶莹辉煌。

从传统文化的角度,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

(1)真正的建筑学理论很少。建筑学作为一个学科出现是近代的事情,指导建筑发展的是抽象的哲学理论、约定俗成的道德规范和具体的政治制度。

(2)儒家传统的礼制思想是指导建筑创作的主要思想,而以玄学、风水堪舆之说作为补充。

(3)充满了中国人现实主义的处世态度。具体表现为不求建筑物长久存在,而以满足现实的功能需求为出发点。建筑形式的标准化、通用化,使用一种结构类型的建筑物可以适应多种使用功能的需求。

(4)标准化的建筑个体要通过建筑空间的组合来表达个性。建筑群体的布置是传统建筑艺术的精髓,处处反映着时间和空间结合的理性思维方式和人与自然的亲和关系。

(5)以象征主义手法表现特定的主题。在园林中表现意境,在宗教建筑中表现世界观,在宫殿建筑中表现政治制度。一些装饰构件与小品,甚至单体建筑,都成了一种包含固定意义的象征符号。

二、中国建筑的类型

一般说来,我国古代建筑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单体建筑,一类是群体建筑。

单体建筑主要有殿堂、亭、廊三种,一般是根据其形制来命名。形体高大的有墙、有门、有窗的建筑,就是殿堂。殿堂建筑以长方形为主,也有正方形和圆形的。盖在路旁或花园里供人休息之用,形体小巧,有顶无墙的建筑,就是亭子。亭子有正方、正圆、六角、八角等形式。第三种单体建筑叫做廊,廊是一种只有顶没有墙的长形建筑,有建在屋檐下的,有连接其他建筑物的;也有独立的廊子,这种廊子多建筑在园林之中。另外还有一些单体建筑,其中由以上三种单体建筑组合而成,例如:楼是殿堂的重叠,阁是亭子的重叠,阁如果建筑在高台之上就成了榭。还有两种比较特殊的单体建筑:塔是一种呈四方形锥体或圆形锥体的多层建筑;台是一种上大下小的建筑,有圆台、方台,方台的一侧多为梯形

群体建筑主要包括宫城建筑、坛庙建筑、宗教建筑和园林建筑。宫城是古代王朝都城的建筑,是统治者居住和处理朝政的地方。如北京的故宫,就是明清两代封建帝王建造的都城。坛庙属于礼制建筑,是古代进行祭祀活动的场所,如北京的天坛就是明清两朝皇帝举行祭天大典的场所。宗教建筑顾名思义即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其中的寺庙是供奉佛祖释迦牟尼和诸佛进行佛事以及僧尼居住的场所。道教的宗教场所称为观,如北京的白云观。清真寺是伊斯兰教的宗教场所。园林是种植花木供人游赏的风景区,其间往往辅以各种玲珑精巧的建筑,园林建筑便是园林之中各种建筑物的总称。各种群体建筑尽管风格多样、用途各异,但都是由各种单体建筑组合而成的。

中国古代建筑按功能分为以下七个大类:

1.居住建筑

居住建筑是人类最早创造的建筑,主要有穴居和干栏两种形式。距今7400年—67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如甘肃秦安县大地湾的建筑均为半地穴式,即从地面向下挖掘一定深度的竖穴,平面作圆形、椭圆形或方形,面积很小。距今4900年—39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从地面起建的房屋多了起来,原始社会的穴居,正逐步朝着宫室式住宅演化。宫室式住宅的代表类型是合院。陕西岐山县凤雏村早周建筑遗址是所知最早的完整合院。在北京老城区中轴线东西两侧保留有大量平房,最典型的四合院多集中在这里。干栏式建筑的最早遗迹发现于浙江余姚河姆渡,距今约7000年—5300年。楼面离地约与人等高,其下圈养牲畜,楼面上周围有栏杆,围着平台和房屋。现存干栏建筑比古代大为减小,集中分布在云南、海南少数民族地区。

2.城市公共建筑

城市公共建筑主要包括城墙、城楼与城门,还有钟楼和鼓楼。城墙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材料以夯土为主。三国至南北朝出现在夯土城外包砌砖壁的做法。明代的重要城池大多用砖石包砌,城门是重点防御部位。门道一般在20米左右,最深达80米。唐代边城中出现了瓮城,明代在瓮城上创建了箭楼,北京内城正阳门城楼及箭楼、城东南角楼是明代优秀作品。钟楼、鼓楼是古代城市中专司报时的公共建筑。宋代有专建高楼安置钟、鼓的记载。明代在北京城中轴线北端建鼓楼和钟楼,其下部是砖砌的墩台,上为木构或砖石的城楼。

3.宫殿建筑

宫殿专指帝王举行仪式、办理政务与居住之所。宫殿建筑集中了当时国内的财力和物力,以最高的技术水平建造而成。已知最早的宫殿遗址位于河南偃师二里头村,它建于公元前1500年前的商代。明清时期的北京故宫是中国宫殿建筑最后的、也是最成熟的典型。城平面为矩形,东西宽753米、南北深961米、墙开四门、建门楼、四隅建角楼。它将各种建筑艺术手法发挥得淋漓尽致,调动一切建筑语言来表达主题思想,取得了难以超越的成就。

4.礼制与祠祀建筑

人们举行祭祀、纪念活动的建筑,凡是由“礼制”要求产生并被纳入官方祀典的,称为礼制建筑;凡是民间的、主要以人为祭祀对象的,称为祠祀建筑。礼制和祠祀建筑大略分为四类:祭祀天地社稷、日月星辰、名山大川的坛和庙;从君王到士庶崇奉祖先或宗教祖先的庙、祠;举办行礼乐、宣教化的特殊政教文化仪式的明堂、辟雍;为统治阶级所推崇、为人民所纪念的名人专庙、专祠。北京天坛是古代坛庙建筑中最重要的遗存,建于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

5.陵墓建筑

这是专供安葬并祭祀死者而使用的建筑。由地下和地上两大部分组成。地下部分用以安葬死者及其遗物、代用品、殉葬品。地上部分专供活人举行祭祀和安放死者神主之用。大致上说,汉代以后,帝王墓葬称陵,臣庶称墓。西安临潼区秦始皇陵是中国第一座帝陵;明北京昌平十三陵是一个规划完整、气魄宏大的陵墓群。

6.佛教建筑

这是信徒供奉佛像、佛骨,进行佛事佛学活动并居住的处所,有寺院、塔和石窟三大类型。中国民间建佛寺,始自东汉末。最初的寺院是廊院式布局,其中心建塔,或建佛殿,或塔、殿并建。佛塔按结构材料可分为石塔、砖塔、木塔、铁塔、陶塔等,按结构造型可分为楼阁式塔、密檐塔、单层塔。石窟是在河畔山崖上开凿的佛寺,渊源于印度,约在公元3世纪左右传到中国,其形制大致有塔庙窟、佛殿窟、僧房窟和大像窟四大类。中国石窟的重要遗存有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等。

7.园林和园林建筑

中国传统园林是具有可行、可望、可游、可居功能的人工与自然相结合的形体环境,其构成的主要元素有山、水、花木和建筑。它是多种艺术的综合体,反映着传统哲学、美学、文学、绘画、建筑、园艺等多门类科学艺术和工程技术的成就。按隶属关系,可分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和风景名胜四大类。其中现存最具代表性的园林有苏州网师园、拙政园、留园,上海豫园,扬州个园,无锡寄畅园,北京颐和园、圆明园,承德避暑山庄等。

中国古代建筑的功能类型,除上述七类外,还有军事建筑、商业建筑,以及桥梁等公共交通设施、坊表等建筑小品。其中长城经历了2000余年历史,延袤万里,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河北赵县安济桥(赵州桥)建于7世纪初的隋代,是世界上第一座敞肩单拱石桥,比西方出现同类结构要早700年左右。所有这些,都反映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卓越成就。

三、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组成

1.台基

也称基座,是高出地面的建筑物底座。用以承托建筑物,并使其防潮、防腐,同时可弥补中国古代建筑单体建筑不甚高大雄伟的欠缺。台基大致有四种:

(1)普通台基用素土、灰土、碎砖三合土夯筑而成,高约一尺,常用于小型建筑。

(2)较高级台基较普通台基高,常在台基上建汉白玉栏杆,用于大式建筑或宫殿建筑中的次要建筑。

(3)更高级台基即须弥座,又名金刚座。“须弥”是古印度神话中的山名,相传位于世界中心,系宇宙间最高的山,日月星辰出没其间,三界诸天也依傍它层层建立。须弥座用作佛像或神龛的台基,用以显示佛的崇高伟大。中国古代建筑采用须弥座表示建筑的级别。一般用砖或石砌成,上有凹凸线脚和纹饰,台上建有汉白玉栏杆,常用于宫殿和著名寺院中的主要殿堂建筑。

(4)最高级台基由几个须弥座相叠而成,从而使建筑物显得更为宏伟高大,常用于最高级建筑。如故宫三大殿和山东曲阜孔庙大成殿,都耸立在最高级台基上。

2.开间

四根木头圆柱围成的空间称为“间”。建筑的迎面间数称为“开间”,或称“面阔”。建筑的纵深间数称“进深”。中国古代以奇数为吉祥数字,所以平面组合中绝大多数的开间为单数,而且开间越多,等级越高。北京故宫太和殿、北京太庙大殿开间均为11间。

3.大梁

即横梁,架于木头圆柱上的一根最主要的木头,用于支撑屋面檩条。大梁常用松木、榆木或杉木制成。它是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中骨架的主件之一。

4.斗拱

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独特的构件,方形木块叫斗,弓形短木叫拱,斜置长木叫昂,总称斗拱。一般处于柱顶、额枋(又称阑头,俗称看枋,位于两檐柱之间,用于呈托斗拱)、屋面之间,用来支撑荷载梁架、挑出屋檐,兼具装饰作用。由斗形木块、弓形短木、斜置长木组成,纵横交错层叠,逐层向外挑出,形成上大下小的托座。

5.彩画

原是为木结构防潮、防腐、防蛀,后来才突出其装饰性,宋代以后彩画已成为宫殿不可缺少的装饰艺术。彩画可分为三个等级。

(1)和玺彩画,是等级最高的彩画。其主要特点是:中间的画面由各种不同的龙或凤的图案组成,间补以花卉图案,画面两边用《》框住,并且沥粉贴金,金碧辉煌,十分壮丽。

(2)旋子彩画,等级次于和玺彩画,画面用简化形式的涡卷瓣旋花,有时也可画龙凤,两边用《》框起,可以贴金粉,也可以不贴金粉。一般用于次要宫殿或寺庙中。

(3)苏式彩画,等级低于前两种。画面为山水、人物故事、花鸟鱼虫等。两边用《》或“()”框起,“()”被建筑家们称为“包袱”,苏式彩画是从江南的包袱彩画演变而来的。

6.屋顶(古称屋盖)

中国传统屋顶有以下七种,其中以重檐庑(wǔ)殿顶、重檐嵌山顶为级别最高,其次为单檐庑殿、单檐歇山顶。

(1)庑殿顶。四面斜坡,有一条正脊和四条斜脊,屋面稍有弧度,又称四阿顶。

(2)歇山顶。它是庑殿顶和硬山顶的结合,即四面斜坡的屋面上部转折成垂直的三角形墙面,由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四条斜脊组成,所以又称九脊顶。

(3)悬山顶。屋面双坡,两侧伸出山墙之外。屋面上有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又称挑山顶。两侧墙面以柱子承重。

(4)硬山顶。屋面双坡,两侧山墙同屋面齐平,或略高于屋面,两侧以砖墙承重。

(5)攒尖顶。平面为圆形或多边形,上为锥形的屋顶,没有正脊,有若干屋脊交于上端。一般亭、阁、塔常用此式屋顶。

(6)盝(lù)顶。梁架结构多用四柱,加上枋子抹角或扒梁,形成长方形屋面。顶部是在平顶的屋顶四周加上一圈外檐。

(7)卷棚顶。屋面双坡,没有明显的正脊,即前后坡相接处不用脊而砌成弧形曲面。

7.山墙

即房子两侧上部成山尖形的墙面。常见的山墙还有风火山墙,其特点是两侧山墙高出屋面,随屋顶的斜坡面而呈阶梯形。

8.藻井

中国传统建筑中天花板上的一种装饰。“藻井”中含有五行,以水克火,预防火灾之义。一般都在寺庙佛座上方或宫殿的宝座上方,是平顶的凹进部分,有方格形、六角形、

本章参考资料(一):中古传统建筑构造专有名词解释

双下昂 昂是组成斗拱的一个部分,前后挑出,向外的一端特别长。前端称昂嘴,有六角楔形也有弯曲形。有上昂和下昂,下昂即斜度向下,与屋顶坡度平行。出挑多的斗拱有两只下昂,称双下昂。

回廊 曲折回环的走廊。殿宇、厅堂四周加廊,亦称回廊。

华版 即阑版,勾阑(阑干)两柱间的雕花版,多用于石阑。

飞檐 我国古代建筑屋檐形式之一,檐口微向上翘,屋角反翘较高,清代后期尤为突出,状如飞翼。飞檐有两个作用,一是采光,二是减少沿建筑物流下的雨水对墙壁的损坏。

雨搭 伸在墙外短狭的屋面,作避雨之用。

天花 建筑物内顶部用木条交叉为方格,上铺板,以遮蔽梁以上部分,称天花。格子小而密者称平闇(àn);大方格仰视如棋盘,称平棊。明代有长方形,清代皆正方形。平棊的方格中的木板上多施鸟兽、花卉等彩绘。

抱厦 厅堂楼阁前面,加建一间,呈凸形,称抱厦,其在厅前的称抱厅。

瓦当筒瓦之头,东周时已用于屋面,江南一带称勾头。其表面有凸出的纹饰或文字。原为半圆形,秦汉以后出现圆形。

布瓦 即青瓦,有削割布瓦和普通布瓦两种。用一般黏土烧制,尺寸较大而齐整的叫削割布瓦,用黏土烧制的为普通布瓦。

邦克楼 又称梆歌楼、唤醒楼。伊斯兰教清真寺建筑的一个部分,在礼拜殿前。原为塔形。我国的清真寺多楼阁形。阿訇召唤教徒前来做礼拜时登临。

穹窿式 屋顶形式之一。屋盖为球形或多边形,通称圆顶。此外,用砖砌的无梁殿或清真寺的天房,其屋顶呈半圆形,亦称穹窿顶。

罗汉枋 又称素枋,清代叫拽枋,是由慢栱承托的枋子。慢栱是横栱的一种,在爪栱之上,清代称方栱。

迭涩 即叠涩。砖或石砌的建筑物,每一层砖、石比下一层砖、石挑出一定的长度,用以挑出屋檐、平座等,见于砖塔、石塔、砖墓室等。

彻上明造 建筑物的梁枋构件加工粗糙,叫做“草栿”。用天花板(又称平棊)遮没,天花板以下的梁枋,叫作“明栿”。不用天花板,而梁枋加工工整,全部是明栿,叫做“彻上明造”。

拱券 桥洞砌成半圆形或弧形,称为拱桥,洞称券孔或拱券。

束腰 须弥座上下出涩,中间凹进的部分。较大的须弥座有两层束腰。经幢各级托座、华盖等级之间较细的一级,亦称束腰。

重檐 房屋上下两重出檐称重檐或双檐,仅一重的叫单檐。

配殿 宫殿或庙宇正殿前的左右殿堂。

鸱(chī)尾 也叫鸱吻。古建筑屋面正脊两端的脊饰。汉代用凤凰,南北朝至隋唐用鸱尾,形状是张口吞脊,尾向脊之中央卷曲。宋元时尾卷曲似鱼尾,背上还加剑柄形状。明清时尾则向外卷曲而似龙形,故称吻兽或龙吻。

庑殿 我国传统建筑屋顶形式之一,四面斜坡,有一条正脊和四条斜脊,屋面略有弧度。又称四阿式,多用于宫殿。

悬山 我国传统建筑屋顶形式之一,屋面双坡,两侧伸出于山墙之外,屋面上有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又称“挑山”。

硬山 我国传统建筑双坡屋顶形式之一,两侧山墙同屋面齐平或略高于屋面。

攒尖顶 我国传统建筑的屋顶形式之一,平面为圆形或多边形,上为锥形的屋顶,见于亭、阁、塔之顶。

歇山 我国传统建筑屋顶形式之一,是硬山、庑殿式的结合,即四面斜坡的屋面上部转折成垂直的三角形墙面。有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和垂脊下端处折向的戗(qiāng)脊四条,故又称九脊式。

卷棚顶 我国传统建筑双坡屋顶形式之一,即前后坡相接处不同脊而砌成弧形曲面。

雀替 我国传统建筑中柱与枋相交处的横木托座,从柱头挑出承托其上之枋,以减少枋的净跨度,起加固和装饰作用。

额枋 又称阑额,俗称看枋,位于两檐柱之间,用以承托斗拱。柱头上的额枋称大额枋,在大额枋下的称小额枋。

普柏枋 形状扁而宽的枋,置于额枋上,并延伸到柱头上,承托斗拱。宋以后才出现,使柱头与额枋的连接更加坚固。清代称“平板枋”。

铺作 斗拱层数相迭、出跳多寡和次序,谓之铺作。所谓出跳,就是自柱头上栌斗口内出一拱一昂,谓之一跳。出一跳为四铺作,最多为五跳八铺作。

藻井 我国古代建筑平顶上凹进部分,有方形、六角形、八角形或圆形,上有雕刻或彩绘。这是建筑上一种装饰,表示高贵之处,多在寺庙佛座上和宫殿的宝座上。

掖门 宫殿正门的左右两旁之门。

华表 亦称“桓(huán)表”、“谤木”。古代设在桥梁、宫殿、城垣或墓前作为标志和装饰用的大柱。相传尧舜时于交通要道树立木牌,让人在上面写谏言。《淮南子·主木训》:“尧置敢谏之鼓,舜立诽谤之木。”《后汉书·杨震传》:“臣闻尧舜之时,谏鼓谤木,立之于朝。”设在陵墓前的又名“墓表”。华表一般所见为石造,柱身往往雕有蟠龙等纹饰,上为云板和蹲兽,北京天安门前后的两对,雕刻精美,是华表中的优秀作品。

四、宫殿建筑

中国宫殿建筑艺术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鲜明地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和思想状态及其变化,体现了建筑工匠们驾驭城市建筑全局的卓越能力。

随着奴隶社会的产生,在新石器时代原始村落的基础上产生了保卫奴隶主的城堡,随之加进了商品交易的内容,即为城市。河南濮阳平粮台和登封王城岗龙山文化城址是中国已发现的最早的城址,前者距今约4300余年,后者距今约4000年,可能属于或相当于夏朝。已发掘的筑有城墙的商城有河南郑州和湖北黄陂的盘龙城,它们都轮廓方正。盘龙城宫殿区在城内东北高亢处,轴线南对城门,显然已有了艺术上关于对位的考虑。周文王作丰,周武王作镐,《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古代所谓国,指首都。如果把这段话作为古代帝王建都制度的一种传说,那么丰、镐也可能是方圆九里,每边各有三门,内边纵横各有九条街道,王宫所在的左边是祖庙,右边里社坛,前边是朝堂,后边是街市。春秋战国城址已发掘较多,较重要的如齐临淄、燕下都、赵邯郸等,它们都有城、郭之分,都有夯土城垣。城在郭的一角,为王宫所在,占据高地,一般在夯土高台上建造宫殿;郭内主要居住平民,城市外郭不十分规整,体现了法家提出的因地制宜的规划思想。秦都咸阳现在尚未发现城墙,仅是在北部高原布置宫殿,南临渭河。

汉代的长安是在已建成的宫殿和河岸筑城,仍不规整,在南部高地上置宫,北部为市和居民闾里。汉长安城有三大宫殿建筑群:长乐宫,由前殿、宣德殿等14个宫殿台阁组成;未央宫由承明、清凉、宣室等40多个宫殿台阁组成;建章宫,为一离宫。长乐宫和未央宫在城内,约占汉长安城内二分之一的土地面积,建章宫在城外上林苑内。西汉末在城南近郊建礼制建筑群,可能是受到了周礼的影响。长安的宫城已不是附在郭的一角而是套在郭城以内了。

随着封建国家中央集权制的不断加强,规整布局逐渐成为都城规划的主流,汉代的洛阳城由南北二宫形成轴线,城郭周正,已较为对称。

东汉末年曹操为魏王时营造的邺城具有重要意义,城为东西横长矩形,以东西向大街为横轴分城为南北二部,北为宫殿苑囿,南为居民闾里和衙署;从南墙正中向北的大街正对朝会宫殿,与横轴丁字相交,是城市纵轴。全城规整对称、秩序井然、分区明确。此后南朝建康、北魏洛阳、隋唐长安和洛阳基本上都沿用了这个方式并有所发展。建康和洛阳随着城市的发展,还出现了郭城、内城和宫城三城相套的方式;隋唐则总结为郭城、皇城和宫城相套的组合,皇城北部为宫城,南部只列衙署和祖、社,分区更加明确。

隋唐时长安的东西两市在皇城之南分列左右,城市空出了皇宫的构图中心地位,皇宫与城周的城楼和城内的寺塔相呼应。隋唐时洛阳纵轴北通邙山、南望伊阙,考虑了与大范围环境的结合,但纵轴偏在西侧,全城东西不完全对称,可以认为是长安的变体。长安城的规划对于当时国内地方政权的都城以及日本的都城都产生过很大影响,黑龙江渤海国的上京和东京、日本的平城京和平安京都是模仿长安建设的。可能从周代开始就已实行的闾里制度,唐代称为“里坊”或“坊”,是在城市街道网形成的方格里建造方形土墙,设坊门,一般居民住宅只向坊内开门,实行宵禁,城市街景比较单调,市场集中设置在城内指定的少数坊内。

北宋京城汴梁(今河南开封)的改建使都城布局又发生了一次大的变化,其影响一直到明清。汴梁是在唐汴州城的基础上改建而成,也有郭城、内城和宫城三城相套及全城的纵横两轴。它与前代的最大区别是原州衙改建的宫城不在全城的北部而接近正中,并且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使街道面貌发生了很大改变,许多街道沿水路交通线伸展,不很平直,里坊制取消了,店肆居宅都可向街开门,建筑也更密集。城市面貌已不像唐代那样庄重,更多的是世俗和繁华。汴梁内城也不像唐代的皇城只列衙署祖社,同时也杂处居宅,这是由于改建前内城中已有居民的原因。汴梁在宫城正门与内城正门之间规划的丁字形宫前广场是北宋的重要创造,它丰富了宫殿的空间系列和全城的构图内容。南宋临安(今浙江杭州)也是在原有州城的基础上改建的,更加繁华,宫殿在城市南部,规模较小,城市外郭随钱塘江和西湖蜿蜒,甚不规整。平江(今江苏苏州)是宋代另一重要城市,富于江南水乡城市的特色。辽、金都各有几座都城,其主要代表是在辽南京的基础上扩建的金中都,它几乎全部模仿汴梁而且规整过之,在位居全城中心的宫城前接建皇城,皇城内不列居宅;在宫城正门与皇城正门之间也有丁字形宫前广场;宫城之北有辽代建造的天宁寺高塔,是城市空间系列组织中的一个有机部分。元大都在金中都东北(即今北京市北部),是参照中都并有意识地依据《考工记》的记述进行规划的,前朝后市,左祖右社,其宫前广场从宫城正门穿过皇城正门抵达都城正门,为前后串连的两个,气势更大。在皇城之北中轴线附近建钟楼、鼓楼,也是全城构图的有机部分。明清北京城继承了元大都的规划且更加紧凑,在北部的内城之南接建外城,城市中轴线长达7.5公里,全城规整方正的格局和中轴线上的系列处理使北京城市的建筑艺术达到了封建社会的高峰。

现存古代地方城市大多为明清所遗,北方多平原,城市常取方正格局,以十字街或丁字街为骨架,在交点上常建鼓楼,鼓楼以北或其附近是衙署,如西安、酒泉、兰州、大同、太谷等;南方多丘陵水道,城市顺山势、河岸发展,不十分规整,如巴县(今四川重庆)、泉州、衡阳等。

中国古代城市大都力求规整对称,以皇宫或衙署为统率中心,以鲜明的理性逻辑秩序体现了封建社会的政治思想。中国古代城市突出主体,重视城市的有机整体性及与大环境的关系,在平面和主体的构图处理以及色彩的有机构成上,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并富有鲜明的民族色彩,是中国建筑艺术的重要遗产。

注释

脊兽

脊兽是中国古代建筑屋顶的屋脊上所安放的兽件。它们按类别分为跑兽、垂兽、“仙人”及鸱吻,合称“脊兽”。其中正脊上安放吻兽或望兽,垂脊上安放垂兽,戗脊上安放戗兽,另在屋脊边缘处安放仙人走兽。

脊兽由瓦制成,高级建筑多用琉璃瓦,其功能最初是为了保护木栓和铁钉,防止漏水和生锈,对脊的连接部起固定和支撑作用。后来脊兽发展出了装饰功能,并有严格的等级意义,不同等级的建筑所安放的脊兽数量和形式都有严格限制。

中国古建大都为土木结构,屋脊是由木材上覆盖瓦片构成的。檐角最前端的瓦片因处于最前沿的位置,要承受上端整条垂脊的瓦片向下的一个“推力”;同时,如毫无保护措施也易被大风吹落。因此,人们用瓦钉来固定住檐角最前端的瓦片,在对钉帽的美化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各种动物形象,在实用功能之外进一步被赋予了装饰和标示等级的作用。

古代的宫殿多为木质结构,易燃,因此檐角上使用了传说能避火的小动物。这些美观实用的小兽端坐檐角,为古建筑增添了美感,使古建筑更加雄伟壮观,富丽堂皇,充满艺术魅力。梁思成评价道:“使本来极无趣笨拙的实际部分,成为整个建筑物美丽的冠冕。”唐宋时,还只有一枚脊兽,以后逐渐增加了数目不等的蹲兽,到了清代形成了今天常见的“仙人骑凤”领头的小动物队列形态。

宫殿垂脊兽的装饰,是有严格等级区别的,只有“金銮殿”顶上垂脊兽十样俱全。“中和殿”及“保和殿”才只有九样,其他宫殿的垂脊上虽然亦有走兽,但是都要按级递减。

古建筑上的脊兽

古建筑的殿顶多为庑殿顶,还有歇山顶、悬山顶、攒尖顶等。而庑殿顶是我国古建屋顶中的高级建筑形式。其屋顶前后左右四面都有斜坡,前后两坡相交成为正脊,左右两坡与前后两坡相交形成四垂脊,合为五脊。重檐庑殿顶则是在其下又有短垂脊,共九脊。

再说吻,正脊两头安放面朝里的龙首形瓦件称“正吻”、“螭吻”,因传说此兽好吞,故在正脊两端作张嘴吞脊状,又称“吞脊兽”。一说其为海兽,喜登高眺望,喷水如雨不怕火,于是将之装饰于此,取喷水镇火保平安意。其背后各有双角小兽头,称脊兽。而在殿顶各条垂脊端部的龙首称“鸱吻”,即鹞鹰,因喜四方眺望,故置于此。在殿顶岔脊的下端,又有一龙首,称“嘲风”,传说其胆大、好险,便置此。这屋脊、角兽合称“五脊六兽”。

再说小兽,在殿顶翘起的戗脊上安放着仙人和各种小兽,称“戗兽”,其数目与种类有着严格的等级区别,小兽越多,建筑级别越高,常见为九、七、五、三不等,均为奇数。雍和宫各大殿上的小兽以法轮殿和万福阁为最,均为七个,因此二殿系寺院的中心建筑,小兽的数量是随着宫殿等级的抬升而逐渐增加的。

小兽的排列是有寓意的。先看这些小兽的最前面有一个领头的,那是骑凤的仙人。相传战国时期齐国国君齐缗王败北后被追兵紧逼,逃到江边,危急中,遇一大鸟。于是,缗王骑上大鸟,渡江而去,化险为夷。古建上将骑凤仙人安排在首位,表示腾空飞翔并有祈愿吉祥意。其作用是固定垂脊下端的第一块瓦件。此仙人不计在小兽数目之内。

《大清会典》上说这些琉璃釉面小兽的排列顺序为: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押鱼、獬豸、斗牛、行什。其中天马与海马、狻猊与押鱼之位可置换。如若数目达不到九个时,则依先后顺序。故宫太和殿为等级最高的古建筑,角脊之上排列着十个小兽,其顺序为:“一龙二凤三狮子,海马天马六押鱼,狻猊獬豸九斗牛,最后行什像个猴”,象征着皇权的至高无上。

这些小兽各有寓意,并均赋予了神奇的本领,有的能镇水避火,有的能降魔除障,有的能带来吉祥好运,以下一一道来:

龙与凤代表至高无上的尊贵。唐宋两朝视为祥瑞的象征。明清将之象征帝王,皇帝称自己为真龙天子,由此这龙是皇权的象征。凤是传说中的百鸟之王。雄为凤,雌称凰,通称为凤凰,是祥瑞的象征,在旧时还比喻有圣德的人。

狮子作吼,群兽慑服,乃镇山之王,寓意勇猛威严,在寺院中又有护法意,寓示佛法威力无穷。唐虞世南《狮子赋》描绘其:“筋骨纤维,殊恣异制,阔臆修尾,劲豪柔毛。钗爪锯牙,藏锋蓄锐,弥耳宛足,伺间借势……遂感德以仁。”在这里,狮子是“猛”、“仁”兼具的瑞兽。

天马意为神马,与海马均为古代神话中吉祥的化身,汉朝时,对西域的良马称为天马,天马又是尊贵的象征。“天马行空,独往独来”,将其形象用于殿脊之上,有种傲视群雄,开拓疆土的气势。

海马亦称落龙子,象征忠勇吉祥,智慧与威德通天入海,畅达四方。

狻猊在古籍记载中是接近狮子的猛兽,能食虎豹,亦是威武百兽的率从。一说它日行五百里,性好焰火,故香炉上面的龙首形装饰为狻猊,有护佑平安意。

押鱼是海中的异兽,说它能喷出水柱,寓其兴风作雨,灭火防火。

獬豸有神羊之称,为独角,又称一角羊。《神异经》云:“东北荒中有兽如羊,一角,毛青,四足,性忠直。见人斗则触不直,闻人论则咋不正。”因善于辨别是非曲直,力大无比,古时的法官曾戴獬豸冠,以示善断邪正。将它用在殿脊上装饰,象征公正无私,又有压邪之意。

斗牛为传说中的虬(qiú)龙,无角,与押鱼作用相同,一说其为镇水兽,古时曾在发生水患之地,多以牛镇之。《宸垣识略》中说:“西内海子中有斗牛,即虬螭之类,遇阴雨作云雾,常蜿蜒道旁及金鳌玉蝀坊之上。”故它是祥瑞的动物,立于殿脊之上意有镇邪、护宅之功用。

行什因排行第十,故得此名,是一种带翅膀猴面孔的压尾兽。

小兽的递减是从后面的行什开始的。后来我发现在古建中多有不涂釉面的瓦件,称“黑活”。黑活不用仙人,领头的为狮,后面均为马。雍和宫的配殿即是,无论琉璃还是黑活做法。小兽设置一般多为单数,其大小、数目是根据柱高、等级、角脊长短诸多因素而定的。

这些小兽具有极强的装饰作用,使古建筑更加宏伟庄重。同时,在结构上稳固了屋脊和瓦垄,吻是固定正脊、岔脊的构件,其他小兽均具有防止屋脊滑动的作用,是我国古代建筑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经风吹日晒数百年,一直牢牢地屹立在殿脊上。

晨钟暮鼓,岁月悠悠。殿顶上的脊兽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遐想……

五、陵墓建筑

帝王的坟墓为陵墓。陵墓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人基于人死而灵魂不灭的观念,普遍重视丧葬,因此,无论任何阶层对陵墓皆精心构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陵墓建筑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产生了举世罕见的宏大的古代帝、后墓群,且在历史演变过程中,陵墓建筑逐步与绘画、书法、雕刻等艺术门派融为一体,成为反映多种艺术成就的综合体。

陵墓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中最宏伟、最庞大的建筑群之一。这些陵墓建筑,一般都是利用自然地形,靠山而建;也有少数建造在平原上。中国陵园的布局大都是四周筑墙、四面开门,四角建造角楼,陵前建有神道,神道两侧有翁仲雕像,陵园内松柏苍翠、树木森森,给人肃穆、宁静之感。

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骊山北麓的秦始皇陵是中国最著名的陵墓,建于公元前247年—公元前211年。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陵兵马俑气势恢宏,雕塑和制作工艺高超,于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会这样评价:“那些环绕在秦始皇陵墓周围的著名陶俑形态各异,连同他们的战马,战车和武器,都是现实主义的完美杰作。同时也保留了极高的历史价值。”

陕西西安附近是中国帝王陵墓较为集中的地方,除了秦始皇陵外,还有西汉11个皇帝的陵墓,唐代18个皇帝的陵墓。其中汉武帝刘彻的茂陵是西汉陵墓中规模最大的,埋藏的宝物也最多,特别是霍去病墓前的一组大型石刻是汉代石刻艺术中的珍品。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陵园面积2万公顷、周长60公里,园内还有167座功臣贵戚的陪葬墓。昭陵的地上地下都是珍贵文物,最负盛名的是唐代石刻精品“昭陵六骏”。

明清两代皇陵是中国帝王陵墓中保存最为完整的。明朝皇帝的陵墓主要在北京的昌平,即十三陵,为明代定都北京后13代皇帝的陵墓群,位于北京市昌平县城北天寿山下一个三面环山、向南开口的小盆地内。小盆地内山坡上错落有致地分布着这些帝王陵墓,占地面积40平方公里。陵区内共葬有13位帝王、23位皇后和众多的妃子、皇子、公主及从葬的宫女等。

明十三陵规模宏伟壮丽,景色苍秀,气势雄阔,是国内现存最集中、最完整的陵园建筑群。其中规模最宏伟的是长陵(明成祖朱棣)和定陵(明神宗朱翊钧)。经挖掘发现,定陵地宫的石拱结构坚实、四周排水设备良好、积水极少,石拱无一塌陷,这充分展示了中国古人建造地下建筑的高超技术。

中国现存陵墓建筑中规模最宏大、建筑体系最完整的皇家陵寝是清东陵,占地78平方公里,其中埋葬着清朝5位皇帝、14位皇后、百余名嫔妃。清东陵内的主要建筑都精美壮观、极为考究。

本章参考资料(二):中国帝王陵墓

商王陵

夏、商开始,历代的帝王陵墓都按照家族血缘关系,实行“子随父葬,祖辈衍继”的埋葬制度,集中在一个地区。在陵墓和附属建筑的周围通常还划出一定的地带作为保护、控制的范围,称为陵区。陵区占地非常惊人,通常少则数十里,多则百多里,陵区的各种建筑都有周密的规划布局。陵区的设置在商代晚期已经出现,陵区一般都选在离都城不远的地方。

现今发掘的较大的奴隶制时期的陵墓为河南省安阳市的殷墟。殷墟,又名殷虚,是商朝后期的都城遗址。殷墟位于河南省安阳市西北郊恒河两岸,面积约24平方公里。据文献记载,自盘庚迁都于此至纣王(帝辛)亡国,整个商代后期都以此为都,共经8代12王、254年。年代约为公元前14世纪末—公元前11世纪。殷墟,也是目前有文献记载和甲骨文印证,并经考古发掘证实的可以确定年代的中国最早的都城。

在殷墟的王陵区内已经发现的大墓有13座,分为东西两区:东区5座,西区8座,其中一座是建好后并没有使用的空墓。由于文献资料不足,不能够考证它们各自的墓主。这些大墓中只有几座的墓道之间有互相打破的现象,但绝没有墓室相互打破的。由此可见,这些大墓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的。在陵墓区域内还发现有少数中型墓和大量的小型墓,应该是属于这些大墓的陪葬墓和殉葬坑。另外,还有大量的祭祀葬坑。

这些墓都属于土坑竖穴墓,按照平面形状可分为:亚字形、中字形和甲字形三种。亚字形大墓的墓室平面呈亚字形或方形;中字形大墓的墓室平面呈长方形。甲字形的大墓只发现了一座,墓室平面呈长方形,传说著名的司母戊大方鼎就从这里出土。墓道有斜坡和台阶两种。墓室和墓道的面积大多是400~800平方米,深度都在10米以上。其中规模最大的是1217号墓,墓室平面呈亚字型,总面积达到了1800多平方米,规模是同期普通墓葬的1000多倍。

墓室中放置着棺椁葬具。椁室平面是方形或亚字型。椁室的底部铺设了木板,四壁用木板搭接,木板外面雕刻着花纹图案。

商代王陵的地面上没有封土坟丘。在发掘的妇好墓中发现,墓口的上面有一座房基,平面是长方形的,大小与墓口差不多,上面排列着比较规整的柱穴,据推断它应该是为祭祀墓主而建造的享堂或寝殿类建筑,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同类建筑。

商代后期使用人牲和人殉的现象已经相当普遍。人牲是指把人当作牲畜杀死后祭祀祖先和山川神灵,被杀的人是战俘和奴隶,人殉则是为王室贵族殉葬的人,有陪臣、妻妾、侍卫、亲信和仆役等。商代王陵中使用的人牲和人殉,不但数量多,处置形式也最为残酷。这些人牲、人殉分别埋葬在墓底、椁室外和墓道及填土中。

王室祭祀祖先的公共祭祀场所在王陵区的东部,面积有数万平方米。已发现1000多座祭祀葬坑,坑与坑之间排列有序,多数是南北向的。坑内埋的人不仅有成人而且有儿童。大多数是被砍去头颅,有的在断肢、断腰或肢解后扔在坑里。有少数女性和儿童是捆绑状,大约是被活埋的。由此可以想象,当时的奴隶主贵族是多么残忍野蛮。殷墟的大墓陪葬中,往往有车马坑。商代的车子有两种用途,一是用于战争,二是用于出行。

殷墟发现的龟甲,据专家断定大多产于南海,应该是来自南方的贡品,这说明3000年前的交通已颇为发达,车马的应用自然也很广泛。

青铜器司母戊大方鼎,是殷墟出土文物中又一绚丽的文化瑰宝。我国青铜文化的鼎盛时期即在商代。殷墟出土的青铜器,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从其精美的外形,还是从质量上讲,都是不可比拟的,尤其是被誉为“世界青铜器之冠”的司母戊大方鼎。它是在1939年由四位农民在王陵区内挖土时发现的。它不仅是当今世界上最大、最重、最古老的青铜器,也是世界艺术珍品。司母戊大方鼎高1.33米、长1.1米、宽0.78米、重875公斤。另外,在殷墟内还出土了大量的青铜戈、瓿(bù)、鬲(gé),单、爵、觚(gū)、盘、壶、盂、角、尊、方彝、斧、戟、箭头、车马具等。大到每件128公斤,小到1公斤以下,丰富之余、不可胜数。

从小屯殷王宫区北渡恒河,到西冈,便是商代王陵区,分为东、西两区。先后共发掘了11座大墓。每座墓的占地面积都很大,有的竟达1000多平方米。1982年,在这里新建了一座商王陵馆,内有上百个祭祀坑。为了让游人看得更清楚,其中有4个坑显露人骨架,每坑8至10人。馆内陈列有商王陵规划模型、商王大墓模型和画展等。

1975年春,在商王陵区的东部,发现了一座大型祭祀场。在4700平方米的范围内,共发现250座祭祀坑。在清理的191个坑中,杀殉的奴隶有1178人。这些祭祀坑,大部分是南北向,少部分是东西向,共22组。同排坑之间的距离、方向、坑深和骨架数目基本相同。

1976年,殷墟又发现了商王武丁妻子妇好的墓葬,这又是轰动世界考古界的一大发掘。妇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文字可考的女将军。妇好不仅端庄娴淑、深明大义,而且智能双全、武艺高强。她既能主持宗庙的祭祀,又能领兵打仗。在保卫国家的战争中,一马当先、统兵率将、驰骋疆场、屡立战功,至今还有许多关于她的美丽传说。妇好死后,为了纪念她的功绩,武丁在王宫旁给她修建了一座大墓,陪葬许多珍贵器物,又杀掉不少战俘为她殉葬,并在她的墓上修建了一座漂亮的朝堂,作为祭祀她灵魂的地方。现在,殷墟博物苑内巳复原了妇好的墓葬享堂。妇好墓中出土的珍贵文物多达1900余件。

秦始皇陵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国家。秦始皇开创的陵寝制度对以后历代帝王陵园建筑的影响是最大的。秦始皇时,陵园的布局既继承了秦国的陵寝制度,同时又吸收了东方六国陵寝的一些做法,规模更加宏大,设施更加完备。总体上仿照都城宫殿的规划布置,充分体现了中央集权制封建皇权的至高无上。

从秦朝开始,陵区附近都设置城邑,并以陵号来命名。比如秦始皇所建的丽邑。同时,秦延续了建造用于祭祀的建筑的做法。秦始皇生前就在渭水南面为自己建立了宗庙,设立了神主,并且在陵侧建立寝宫,摆设衣冠用具以便就近接受日常祭祀。

秦始皇陵位于西安市临潼区的骊山北麓。公元前246年,秦始皇初即位就开始修建陵墓,直至公元前210年入葬,陵墓的修建工程长达37年,用工最多时达70余万人。秦始皇陵园的面积约56.25为平方公里。秦陵的陵基近似方形,状如覆斗,夯土筑成。现存陵高76米,陵基东西宽345米,南北长350米,像金字塔形状。围绕封土堆,地面上原建有两重南北向的长方形城垣,内城南北长1355米、东西宽580米、周长3870米。外城南北长2165米、东西宽580米、周长6210米。城墙大多坍塌,仅存墙基,墙基宽约8米。内城和外城四面均有城门,外城的四面各有一门,内城的东、西、南三面各有一门,北面二门,门上均有门阙建筑,内外城的四角有角楼,内外城之间还发现有几处大型宫殿建筑遗址。秦始皇帝陵的四周分布着大量形制不同、内涵各异的陪葬坑和墓葬,现已探明的就有400多个。

陪葬坑中比较重要的有兵马俑坑、铜车马坑、马厩坑、珍禽异兽坑,以及各种附葬坑等。另外,在陵园内外还发现寝殿、便殿、园寺吏舍等大量的宫殿建筑遗址。整个陵园犹如一座丰富的地下文物宝库。它是中国历代帝王陵中规模最大、埋藏物最多的一座陵园。

在这些陪葬坑中,有象征皇室帝王乘舆的铜车马坑,象征皇帝涉猎游玩之苑囿的珍禽异兽坑,象征宫廷养马的马厩坑以及象征秦王朝百万雄师的兵马俑坑。近年来,陵区内有50000余件重要的历史文物出土,其中不少是价值连城的稀世珍宝,如铜车马、跽坐俑、乐府钟、夔纹大瓦当等。

从这些陪葬坑的内涵和史书中对秦陵地宫设置情况的记载来看,秦始皇陵园就是当年秦王朝地上王国的再现,人世间原有的一切在地下无不毕备。在这个幽冥的地下王国中,秦始皇依然是统治天下、至尊至贵的帝王。秦始皇死后仅3年多,秦王朝就被农民起义所摧毁。秦陵地面所有华丽的宫殿、别馆都落得“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只有那高高隆起的秦陵墓冢,如同一位饱经沧桑的历史见证人,向后人诉说着王朝盛衰交替的春秋。

兵马俑1号坑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距现地表4.5~6.5米,面积达14260平方米。根据试掘部分陶俑、陶马排列的密度推算,1号坑内有陶俑、陶马约6000件。1976年在1号坑的北侧,又先后发现了2号和3号兵马俑坑。2号俑坑位于1号俑坑的东端北侧,两坑相距约20米,2号坑的平面呈曲尺形,东西长124米、南北宽98米,距现地表5米、面积约6000平方米,坑内有陶俑、陶马1300余件。3号俑坑位于1号俑坑的西端北侧,两坑相距25米,3号坑的平面呈不规则的“凹”字形。面积为520平方米,坑内有陶俑、陶马70件。

1、2、3号兵马俑坑的总面积为2万余平方米,共有陶俑、陶马约8000余件,像个庞大的地下军团。目前,1号兵马俑坑已发掘了三分之一(4000平方米),3号兵马俑坑已全部发掘,2号兵马俑坑正在发掘。3个兵马俑坑内现已发掘出土陶俑、陶马2000余件,战车30余乘,各类青铜兵器40000余件,还有大量的其他遗迹、遗物。陶俑、陶马的大小和真人、真马相似,种类众多,有车兵、步兵、骑兵等不同的兵种,排列有序、气势磅礴,是秦王朝强大军队的缩影。

汉陵

汉代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大发展的朝代,也十分讲究厚葬。我国陵寝建制就是初创于秦汉时期,一直延续至清末。据史料记载,汉代天子陵墓最重要的结构特点就是建立“黄肠题凑”大型木构椁室。

西汉开始,帝王陵墓除了掘地起坟之外,还出现了一种“凿山为陵”的形制。这种形制在当时的一些诸侯墓中也普遍存在。

到了西汉的中晚期,墓室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凿山为陵”的墓室大多数是横穴式,并且分为耳室、前室和后室等很多部分。而竖穴式的坟则改用砖和石料构建墓室,形制和结构完全模仿了现实生活中的房屋、宫殿和院落。这种墓室起到了椁的作用,所以墓室里的葬具只有棺而没有椁。在这些墓葬里,墙壁上大都绘有彩色的壁画,或者有模印的画像砖,而在石结构的墓葬里则大都是雕刻画像。壁画的题材很广泛,除了神灵怪兽、历史故事之外,主要是表现帝王生前的各种生活场面。

西汉时期从高祖开始,出于政治目的,各陵都安置了很多陪葬墓,被称为“陪陵”,形成规模宏大的陪葬墓地。陪葬者大都是当时的朝廷重臣和皇亲国戚。据记载,陪葬长陵的有萧何、曹参、张良等一些开国元勋;陪葬茂陵的有卫青、霍去病等名将。陪葬者的墓地多是皇帝所赐,各自建有陵园、园邑和祠堂。有的还把子孙附葬在父祖墓旁,形成宗族墓地。陪葬者地位越高,离帝陵越近,封土也较高大。从西汉陪葬者的地位和身份来看,高祖、武帝、宣帝等帝陵陪葬墓中的多是朝廷重臣、名相。但到了西汉晚期,元帝、成帝、哀帝等陵的陪葬者则或是外戚,或是妃嫔、宫人。这种情况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汉代政治上的兴衰和变化。

汉代帝王陵墓规模宏大,墓室分象征厅堂、卧室的前室和后室,墓室的中心是“梓宫、便房、黄肠题凑”。由于古时制作棺椁通常采用梓木,因此对帝王棺椁尊称为“梓宫”;便房即墓室中间的一个小作坊;“黄肠题凑”即木构地宫,也即椁室。此外还有回廊、甬道、墓道等。

汉代的帝王陵很多,但是多分布在关中北部,而且都是土封墓葬。可想而知,在汉代灭亡的短时间内,十几座汉帝陵无一幸免地遭到盗窃。在汉帝王陵中影响最大的还是汉武帝的茂陵,因为汉武帝时是西汉最兴盛的时期,墓内殉葬品极为豪华丰厚。汉武帝陵是汉代帝王陵墓中规模最大、修造时间最长、陪葬品最丰富的一座,被称为“中国的金字塔”。

茂陵

茂陵位于兴平市城东15公里处。西汉时,茂陵地属槐里县茂乡,武帝在此建陵,故称茂陵。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在位54年。他的雄才大略使西汉王朝达到了强盛的顶点。武帝即位后的第二年(公元前139年),开始修建茂陵。茂陵在汉诸陵中建筑规模最大、修建时间最长、埋藏珍奇宝物最多。《汉书·贡禹传》载:“金钱财物,鸟兽鱼鳖、牛马虎豹生禽,凡百九十物,尽瘗(yì)藏之。”相传武帝身穿的金缕玉衣、玉箱、玉杖和武帝生前所读的杂经30余卷,盛于金箱,也一并埋入。茂陵外部全用夯土筑成,形似覆斗,显得庄严稳重。今实测,陵高46.5米、顶部东西长39.5米、南北宽35.5,墓冢边长240米,陵园呈方形,东西墙垣430.87米、南北墙垣414.87米、城基宽5.8米。当时陵园有许多殿堂、房屋等建筑,仅陵园管理人员就达5000人。

西汉王朝建立了一系列的封建制度,包括皇帝陵寝制度。陵墓的形状、规格都有统一而严格的规定。其他皇帝墓冢都遵循这一制度,覆斗形墓冢高度均在30米左右。唯独茂陵超出这一高度,这是汉武帝好大喜功性格的自然表现。

茂陵东南约1公里处,有大面积的汉代建筑遗址,出土了很多有四神图案的空心砖、青玉铺首和带有谷纹的琉璃壁、有字瓦当等,可能是茂陵的陵寝所在。

茂陵的陪葬墓在茂陵以东,今尚存12座,其中便有西汉著名将领霍去病的墓。

霍去病是汉武帝时英勇善战的青年将领,他18岁时率军深入祁连山,以六战六捷的战绩,打败了盘踞在北方的匈奴军队,建立了卓越的功勋。不幸的是,霍去病年仅24岁便因病早亡。为了纪念这位国家功臣和传奇式的青年将军,汉武帝为他举行了盛大的葬礼,同时命令工匠把霍去病的墓作为自己将来的陪葬墓,并要求把霍去病墓修筑成像他战斗过的祁连山那样。为了使这座象征性的祁连山更具有西北山区的特点,工匠们用一些石兽,即现存的一些伏虎、卧牛、怪兽吃羊、野猪、蟾、巨人搏熊等大型石雕,隐杂在山形墓上,从而创造出这一陵墓所需要的特殊境界。这种把石雕与陵墓特别是墓主的历史功绩有机结合在一起的艺术构思,比之那些常见的把石雕对称地排列在墓前的做法,实在是一种别出心裁的杰出创造。正因为霍去病墓这种富有祁连山特征的典型环境,在这座象征着霍去病战斗生涯的山形墓的陪衬下,加之霍去病墓前配置的一组以《马踏匈奴》为主体的、同样是象征着霍去病战功的大型纪念碑雕刻,使整个陵墓本身成为一座颇能激发起对英雄的崇敬和联想的丰碑。

西晋陵

汉代灭亡之后,西晋曾一度统一了政权,但是不久发生了十六国之乱。从此,国家动荡不安,朝代更替频繁。在这样的情况下,社会秩序也非常混乱,很多大墓被盗,帝王的陵墓自然也难以保全。

为了防止盗掘,这一时期的陵墓建设就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为了把墓室隐蔽起来,南京富贵山的晋恭帝就把墓坑选在两山的峡谷中,埋葬后再用土填上,使与两山一样高。把一个山谷填平,要多少人力、投资是不难想象的。这件事发生在晋朝亡国之际,国家正处于大混战中,这位晋恭帝在位也仅两年,是被臣下刘裕所废,后来又被其所杀,他是晋代最后的一位皇帝。就是这个亡国的皇帝,竟如此挥霍财力,正像《晋书》所说的:“主昏臣乱,未有如斯不亡者也。”

南朝陵

南朝是与北朝相对峙的一个政权,南朝的社会经济相对超过北朝。大批南下的人民,将黄河流域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带到南方,有力地推动了南朝社会经济的发展。反映在陵寝建筑上表现为规模较大、布局规整、有较豪华的地宫。地宫一般都包括墓室、甬道、封门墙、墓道和排水沟五部分,并恢复了东汉筑陵的制度,因而地面上的建筑也相当宏伟,在陵前神道两侧建置成对的石兽、石柱和穹碑等。从已发掘的南朝陵墓来看,具备下述特点:

(1)陵墓依山建筑,一般在山上开凿较规整的长坑为墓室,然后填土夯平再起坟丘。室外四周修建多条擗土墙,室前建甬道,内设两重石门,墓室底下还修建排水沟,以防潮湿。

(2)陵寝建制注重风水,营建陵墓一般先由相墓者勘察兆域。今存南朝陵园的方向无一定规律,而是视当地山水形式而定,这正是风水堪舆原因所致。

(3)陵前建置神道,神道两侧排列对称的石雕,寝殿施以石柱,石柱上多刻有莲花纹饰,这说明佛教艺术对南朝陵寝制度有较大的影响。

十六国陵

西晋灭亡之后,北方为十六国统治时期。这些少数民族有的正处于原始社会末期,有的刚刚进入奴隶社会,带有残酷的掠夺性。他们入室中原,使中原社会经济的发展遭到破坏,因此更没有能力营建大规模的陵寝,多采用传统的“潜埋”办法,不起坟。史载,后赵的石勒和其母都是采用这种葬制,没有任何标记。因此这一时期的陵墓至今未被发现。

北魏陵

公元386年,鲜卑拓拔部统一北方,建立了北魏王朝。为了巩固其政权,北魏统治者吸收汉族文化,实行一系列改革,又以佛教作为思想统治的武器,从而加速了北魏封建化的进程,使社会经济又得到恢复和发展。陵寝的建制也随之发生一些变化。北魏迁都前,陵域在今山西大同方山一带,迁都洛阳后,陵域选择在洛阳泸河以西的北邙山。北魏陵园建制有以下特点:

(1)逐渐恢复了秦汉以来的陵寝制,一般建有较高大的封土堆。陵前建筑祭殿,为上陵拜谒之所。

(2)陵园内增设佛寺、斋室,佛教的影响渗入到陵寝制度中。

(3)北魏迁都洛阳后,陵域布局规整,带有鲜卑族族葬的遗风。泸河以西是北魏诸帝陵域,泸河以东为近支皇族墓葬区和嫔妃葬地,再往东排列是“九姓帝族”、“勋旧八姓”和内迁“余部诸姓”,以及其他降臣墓地。这一布局与汉代帝陵陪葬制度有所区别。

北魏文明太后永固陵

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北,镇川乡附近的方山南部。东临采梁山、北依长城,清澈的御河沿方山侧蜿蜒而去。永固陵始建于太和年间,历时四年,是北魏帝后陵墓中规模最大的一个。

永固陵俗称“祁皇坟”,底方上圆。地宫由墓道、前室、甬道、后室四部分组成。前室平面呈梯形,后室平面近方形,墓室南北总长17米多。连接前后室的甬道呈长方形,均用青砖砌成。冯太后棺椁放置在后室。为防盗掘,墓门由条砖封闭,还特意在墓道内堆积大量石块,在甬道内设置封门墙。整个地宫规模宏大,仅建筑墓室的砖就达20余万块。

永固陵陵园建制基本沿袭东汉,陵前建有石殿,称为“永固堂”,是朝祭典礼的场所,也是陵园的主体建筑。

永固陵在历史上先后三次被盗掘,金正隆年间,盗墓者从西北方打洞进入墓室,随葬品大部分被盗走。金大定年间,盗墓者再次进入墓室,前室的铺底砖全部被盗,随葬的大小石俑、石兽有的被盗走,有的被破坏。清光绪年间,永固陵第三次被盗,墓中残余物又大都被盗走,所剩无几。

永固陵以它高耸壮观的陵冢,独特陵园塔基成为北魏王朝陵园的典型代表,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

唐陵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从李渊建立唐王朝到灭亡,前后经历了近300年的历史。在这期间,共有21个皇帝,包括武则天在内。这20个皇陵中有大部分都建造在陕西省的关中盆地、黄土高原和北部山岭的顶部。这种依山背原、两翼展开、面临平原,并且隔渭河与都城长安相望的布局,体现了唐王朝的博大气势。尤其是那些倚山而建的帝王陵墓,气势更是雄壮异常。孤耸回绝的陵园主峰,广阔浩大的陵园区域,庞大的皇亲勋臣陪葬墓,威武雄壮的神道石刻,使唐代皇陵和大唐盛世一样,在中国皇陵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可以称它为中国皇陵继秦汉以后的第二次发展。

唐代皇陵最突出的特点是“因山为陵”、气势恢弘。另外,陵区内有很多殿宇楼阁组成的地面建筑;功臣陪葬,皇亲从葬;有大量威武雄壮、富有时代感的陵墓石刻。

唐代主要的帝王陵墓有:高祖李渊的献陵、太宗李世民的昭陵、高宗李治的乾陵、中宗李显的定陵、睿宗李旦的桥陵、玄宗李隆基的泰陵、肃宗李亨的建陵、代宗李豫的元陵、德宗李适的崇陵、顺宗李诵的丰陵、宪宗李纯的景陵、穆宗李恒的光陵、敬宗李湛的庄陵、文宗李昂的章陵、武宗李炎的端陵、宣宗李忱(chén)的贞陵、懿宗李凗(cuǐ)的简陵、僖宗李儇(xuān)的靖陵。

昭陵

昭陵位于今陕西省礼泉县的九嵕山,唐太宗李世民开始营建昭陵时,极力宣扬薄葬,目的是为了使“歼盗息心”,免得像汉朝诸陵一样被偷盗得尸骨无存。但事实上,昭陵的建制并非俭约,而是十分奢华的。昭陵因九嵕山为陵,整个陵园方圆六十公里,气势壮观雄伟,是以往帝王陵园所无法比拟的。唐太宗死后葬入玄宫,与长孙皇后合寝,以便让皇后按礼制在寝宫内侍奉墓主。

昭陵墓室内部非常华丽,据传举世闻名的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序》真迹就在其中。唐代诗人杜甫曾经作诗描述了昭陵玄宫辉煌壮丽的景象。

昭陵陵园内有160多座功臣、贵戚的陪葬墓。其中有魏征、房玄龄、温彦博、李靖、尉迟恭等有名人物的坟墓。昭陵居高临下,陪葬墓分布在两侧,其中公主、妃子的墓多数在山上。在昭陵的玄武门外有一个梯形的祭坛,祭坛陈列着14个少数民族酋长的石像,祭坛的东西庑殿中陈列着世界闻名的浮雕石刻“昭陵六骏”。

昭陵的布局,不仅体现了王权“至高无上”的气概,还说明了李世民一心想结成以宗室和大臣为主体的新的氏族集团,以便于唐代王朝的长期统治。

乾陵

乾陵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合葬墓,位于西安市西北的乾县梁山上。乾陵以山为陵,气势雄伟,规模宏大。有诗句描写乾陵“千山头角口,万木爪牙深”。

乾陵是唐代帝王在陕西关中地区“十八陵”中保存得比较完整的一座,也是唐陵中具有代表性的皇陵。墓穴在最高的北峰南麓穿山开凿而成,陵墓本来是一个圆锥形石灰质的山峰,蔚为壮观。三峰耸立,最高的山峰为陵的主体,南面二峰较低、东西对峙,形成乾陵的天然门户,气势雄伟。据说,在晴朗的天气,在此居高临下,能够望到当时的长安城。

根据考古学家的勘察,乾陵墓道在陵墓的正南方,全部用石条填砌,层叠于墓道口到墓门。石条是交错砌压的,石条之间的平面用铁拴板固定,又浇上铁汁。专家们初步鉴定,乾陵没有被盗贼偷窃发掘过,并且认为我们现在如果要进行发掘,困难也是比较大的,因为,石条之间十分紧密牢固,必须利用机械和热能,先将铁卡、铁杆、铁汁软化,才能顺利地将所有长方形石条完整地取出。

乾陵的地面上是依山的形势,对称排列着精美的石刻群,其中就有武则天为自己立的“无字碑”。武则天坚信自己的力量所在,相信自己所做的一切,比那石刻的文字更坚实永恒。

总之,乾陵无论是地面上的建筑石刻,还是地下墓穴的施工,以及整个陵园的规划设想,都充分显示出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雕刻艺术的精湛技巧,代表了唐代高度的文化与科学技术水平。

泰陵

唐玄宗的泰陵位于陕西省蒲城县东北的金栗山上,因山为陵。泰陵包括整座金栗山。陵园建筑大体与乾陵相同,只是规模不如乾陵宏大。陵园神道两侧由南向北排列有石翁仲十对、石马五对、鸵鸟一对、华表一对。陵园玄武门外又有石马五对,以及蕃使像八尊。泰陵石雕体态略小,雕凿粗陋,反映了唐王朝自安史之乱以后政治、经济衰败的情况。

建陵

唐肃宗建陵位于陕西省礼泉县的西北。东面和昭陵隔山相对,西面与乾陵隔川遥望,北面群山叠嶂,南面是层层梯田和广阔的沃野。由于一千多年的水土流失,陵区内出现横贯南北两条大沟,使得整个陵区的遗迹破坏较大。现在陵园内残存有五对石马,脖下正中雕着独铃,这在唐陵的石刻中是罕见的。另外还有门狮八只、华表一座、石鸵鸟一只、石人十对。石人东文西武,文官持圭,武官操剑。从建陵的石刻风格来看,体态普遍不如昭陵、乾陵,卑小且制造也比较粗疏,与陵墓的比例也不相称,与泰陵相似,反映了唐王朝自“安史之乱”以后,政治、经济由强盛走向衰败的状况。

元陵

唐代宗的元陵位于陕西省富平县西北的檀山,因山为陵。元陵陵区周长二十多公里。据《旧唐书·令狐桓传》记载:“德宗即位后,曾诏立代宗元陵制度,物极优厚,当竭币藏奉用度。令狐桓曰:‘臣读《汉书·刘向传》见论王者山陵之城,良史称叹,万古芬芳,何者?圣贤之心,勤俭思务,必求诸道,不作无益……’有德者葬逾薄,无德者葬逾厚,昭然可睹矣。德宗从之。”由此可见,元陵陵寝建制已经大不如先帝,反映了唐朝的政治、经济每况愈下的状况。元陵陵园的石刻与建陵相同,制造也比较粗疏。

崇陵

唐德宗的崇陵在今陕西省泾阳县西北的嵯峨山,也是因山为陵。陵区四门原有石狮各一对,朱雀门外立有石人十对、石马五对、鸵鸟一对、华表一对,玄武门外有石马三对。此外,朱雀门外还有石像八尊。石刻虽然已经残破,然而大部分仍然保存着。

丰陵

唐顺宗的丰陵位于陕西省富平县东北的金瓮山。丰陵因山为陵,陵区周围二十公里。陵区原有石刻:四门有石狮各一对、朱雀门外有石人十对、石马五对、鸵鸟一对、翼马一对、华表一对,玄武门外有石马三对。现仅存石狮和华表各一座,都已经残破。

唐朝历经近300年,在位皇帝二十多位,除上面介绍的各陵园外还有:唐宪宗的景陵、唐穆宗的光陵、唐敬宗的庄陵、唐文宗的章陵、唐武宗的端陵、唐宣宗的贞陵等。

宋陵

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持续了半个多世纪。直到后周的禁军统帅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夺取后周政权,建立了皇权高度集中的北宋。北宋的陵寝制度大体上沿袭了唐初的制度,只是改变了汉唐预先营建寿陵的制度。北宋的陵寝在皇帝死后才开始建造,而且全部工程必须在七个月内完成。由于这个原因,宋代的陵园规模不如唐代。

唐代后妃从高祖李渊开始,附葬帝陵不单独起陵,而宋代恢复了汉代的规制,后妃单独起陵园于帝陵的西南隅。后陵建筑与帝陵相同,但规模较小,除太祖庄怀皇后潘氏有陵号“保泰”外,其他后陵都没有陵号。

巩县在河南的郑州、洛阳之间,南望嵩山的少山,东为巍峨挺拔、群山绵延的青龙山,洛水东西横贯全县,自古以来就被视为“山高水来”的吉祥之地。所以北宋的皇帝除徽、钦二宗外全部安葬在这里,统称“巩县八陵”。巩县的宋陵区,北起孝义镇,西至西村,中贯芝田镇,面积约有三十多平方公里。

巩县宋陵的形制均坐北朝南呈正方形,各陵尺度和墓前石刻数目整齐划一。墓室上建造方形三层陵台,每门各有石狮一对,由南门向北的神道两侧排列文武大臣以及各种石像。陵园布局和唐陵一样分上宫和下宫,分别为上陵谒拜祭祀和日常供奉起居的场所,所不同的是唐代下宫建筑在陵墓南面偏西处,而宋代建筑在陵墓北面偏西处。宋代建造陵墓相风水堪舆(看风水),流行“五音姓利”的说法,把姓氏归于古代五音,再按音选定吉利的方位。宋代皇帝姓赵,属于“角”音,利于丙壬方位(北方偏西的方位)。由于北宋营建帝陵时间短促,运料、营建以及入葬工程量都非常浩大,因此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例如,建造赵匡胤父亲赵宏殷的永安陵时,仅被压死者就达200多。

巩县的北宋陵园有统一的布局,陵园正中为高宗的陵台,象征着帝王“丰业”和尊严。陵台四周,柏树成林,纵横如织,故有“柏城”之称。宋时皇陵均设有专门负责培育柏苗、养植柏林的“柏子户”。而今,宋陵的柏树已不复见。陵台经近千年的风雨剥蚀也失去了当年的雄姿。陵台之下为皇堂,是安放皇帝棺椁的地宫,全部用条石镶砌。整个布局给人以方正端庄、拱卫森严的感觉。陵台到神墙南门中间的空地为献殿的遗址,是举行祭祀大典的地方,诸陵的献殿建筑全部毁于元朝。据说,嵩山中岳庙大殿前的铺地石,就取于这里。

从陵台南神门沿神道两侧排列有整齐对仗的精湛石雕,由北往南有宫人与内侍石雕各一对,侍立于南神门西侧的为宫人,陵台左右的为内侍。宫人雕像眉目细长,双肩削瘦,束发簪珥,拱手而立,女性的特征惟妙惟肖。内侍雕像体态微胖,神情拘谨,手持体现他们身份的球仗和拂尘。四门有石狮各一对。其中尤以神宗永裕陵南门石狮雕像最为精美。武士雕像各一对,为神道两侧立像的排头兵,虽经一千多年的风雨剥蚀,但雕像甲胄的纹饰仍然细腻传神。文武朝臣雕像各两对,文臣持笏(hù),武臣拄剑,恭立神道两旁,象征着宫廷百官朝仪。

南宋陵

南宋是北宋亡国之君所建的偏安王朝。皇帝昏庸无能,苟且偷安,朝政腐败,有诗讽刺:“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南宋九个皇帝中的六个都葬在绍兴,后人称为“攒宫”。南宋的陵园建筑大体沿袭了北宋的风格,但是规模已经远远不如巩县宋陵,既没有高崇的陵台,也没有神道两侧精美的石雕,加上千百年来的破坏,现在陵区已经荒烟蔓草了。原有的诸陵只剩下几个土墩头和明代以后所立的碑石,刻有帝名和陵名。

明陵

明朝是由朱元璋建立的,朱元璋就是明太祖。为了推崇皇权,朱元璋恢复了预造寿陵的制度,并且对汉唐、两宋时期的陵寝制度作了重大改革。这些改革表现在很多方面。首先,陵墓形制由唐宋时期的方形改为圆形,以适应南方多雨的地理气候,便于雨水下流不致浸润墓穴。所以,这一时期非常讲究棺椁的密封和防腐措施,墓中的尸体一般都保存得比较好。其次,陵园建筑取消了下宫建筑,保留和扩展了谒拜祭奠的上宫建筑。相应地取消了陵寝中留居宫女以侍奉亡灵起居的制度,这是对陵寝制度的重大改革,说明随着社会的发展,陵寝中原始迷信的方式不得不逐渐废止,这样就更加突出了朝拜祭祀的仪式。明朝特别注重三叩九拜的祭祀排场,这是统治者推崇皇权、巩固统治的一种手段。

随着南方园林建筑艺术的发展,明代陵园建筑的艺术风格比较以前历代都有较大的突破,形成了由南向北、排列有序的相对集中的木结构建筑群,这是明清陵寝制度的一个显著特点。明成祖迁都北京后的明代皇帝的陵墓区大都集中在北京的天寿山,统称为“明十三陵”。

明代前期,由于皇权专制,从明太祖朱元璋起就严禁后妃参政,这个政治特点在葬制上也有所体现。在明英宗以前,除皇后附葬帝陵以外,其他宫妃大多殉葬而死。据史书记载,在宣宗的嫔妃殉葬队伍中,有一名宫廷女官叫郭爱,擅长诗文,入宫才二十天就被迫去殉葬。她临死写了一首绝命诗曰:“修短有数兮,不足较也。生而如梦兮,死则觉也。先吾亲而归兮,惭予之失孝也。心凄凄而不能已兮,是则可悼也。”据《李朝实录》记载:殉葬的那一天,殉者先要赴宴,宫内摆设宴席,这时哭声震天,她们被迫站在小木床上,将早已准备好的绳索套在脖子上,活活吊死,惨不忍睹。明朝这种残酷的人殉制度一直到明英宗后才被废除。

明代对陵寝的保护比以前更加严密和制度化。比如,图谋要毁山陵的,以“大逆”罪论,不分主谋、从谋一律凌迟处死;偷盗大祀神祗中御用的祭器、帷帐等一律斩首;在山陵内盗砍树木的斩首,家属发配边军。另外,明代专门设有神宫临军专门掌管陵寝保卫。还设有一卫驻兵屯军保卫陵寝外部,真可谓壁垒森严。

孝陵

孝陵是明太祖朱元璋和其皇后的合葬陵,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紫金山独龙阜玩珠峰下。紫金山巍峨峻秀,从六朝以来就流传有“钟阜龙盘,石城虎踞”的诗句,所以有“虎踞龙盘”之说。玩珠峰下泉壑幽深,紫气蒸腾,云气山色,朝夕多变。朱元璋登基不久,就选中这里为其陵址。

孝陵规模宏大,建筑突出了献殿,以示推崇皇权,企图达到巩固封建统治的目的。陵园最前面是下马坊,碑刻“诸司官员下马”六个大字,是陵寝威严的标志,陵前的神道两侧排列着石兽十二对,有石狮子、石獬豸、石骆驼、石麒麟、石象和石马各两对,相立对峙,造型生动,比唐宋帝陵的石雕体态显得更为壮观。其中石象和石骆驼最为高大,是明初石雕艺术的代表作。陵前还有四对石翁仲,体态高大,身手不及腰,它们和石兽一起威然列队,长达一公里,象征着朱元璋生前拥有的仪仗和侍卫,有“石马嘶风翁仲立,犹疑子夜点朝班”的诗句。

孝陵的神道由石望柱开始北拐,呈月牙形,半抱一座小山,名曰“孙陵岗”。神道转弯,这在帝王陵寝中是不多见的。孝陵的神道之所以绕过孙陵岗,是因为岗上有三国时吴大帝孙权的陵墓。根据史籍记载,修陵时有人曾建议将孙权墓迁走,但朱元璋未准,说:“孙权也是条好汉子,留为门主。”这样,神道只好绕行而过。

十三陵

十三陵位于北京市昌平县北十公里天寿山南麓,是明朝最大的陵墓群。十三陵有明成祖朱棣的长陵、仁宗朱高炽的献陵、宣宗朱瞻基的景陵、英宗朱祁镇的裕陵、宪宗朱见深的茂陵、孝宗朱佑樘的泰陵、武宗朱厚照的康陵、世宗朱厚璁的永陵、穆宗朱载厚的昭陵、神宗朱翊钧的定陵、光宗朱常洛的庆陵、熹宗朱由校的德陵、思宗朱由检的思陵。陵区范围约四十多公里,东、西、北三面群山耸立,重峦叠嶂,如拱似屏。南面为蟒山与虎峪山相峙扼守,气势磅礴的大宫门坐落在两山之间,为陵区的门户。整个陵区得天独厚,雄伟壮观。从明成祖朱棣选为陵址开始,一直到明朝灭亡,历经200余年,陵园经过不断修建,成为一座规模宏大、建筑完美的陵墓建筑群。

长陵

长陵是燕王朱棣与徐皇后的合葬陵。长陵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布局合理,是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杰作。陵园纵贯南北,由三个院落组成。第一个院落从石碑坊到棱恩门。石碑坊位于十三陵神道最南端,为汉白玉雕刻而成,晶莹光洁。六根大柱排空屹立,上系蓝天,下接白云,远远望去犹如天地间浮沉的一朵彩云,好似神话传说中的南天门。石碑坊北是大红门,它是陵园的门户,坐北朝南,共三洞,丹壁黄瓦,单檐歇山顶,庄严雄伟,浑厚端庄。黄色的琉璃瓦顶与朱红色的门墙交相辉映,色彩协调,诱人遐想。大红门北面是长陵碑亭,有一通龙首龟跌石碑,记叙了明成祖一生的简历,都是歌功颂德之词。十三陵中,唯长陵碑亭有文字可寻,其他诸陵皆无。碑亭四角各有一个华表,底座和表身浮雕蟠龙纹和流云纹,叫做“望天吼”,又叫“望君归”,其意是希望君王不要贪恋深宫,应该走出去了解民情,又盼望君王不要在外面流连忘返,早日归朝,免得国事无人处理。

第二个院落是棱恩殿。这是十三陵中最雄伟的建筑,它是“藏衣冠几杖,起居荐藏物”的地方。大殿全部用珍贵的楠木所造,经过五百多年风雨剥蚀,尚未倾斜变形,这表明中国古代工匠高超的建筑技术。

第三个院落由内红门与明楼等组成。内红门是棱恩殿和宝城之间的一座门楼,因为接近朱棣的陵墓,所以内红门的彩绘色调显得深沉、肃穆,使谒陵的官员走进门内即产生一种诚惶诚恐的感觉。

长陵建筑雄伟,肃穆幽深,它以独特的建筑艺术反映了明代初年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一个侧面。

清陵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入关以后共有十个皇帝,除末帝溥仪没有设陵外,其他九个皇帝都分别在河北遵化县和易县修建有规模宏大的陵园。由于两个陵园各距北京市区东、西一百里,故称“清东陵”和“清西陵”。

清东、西二陵在规制上基本沿袭明代,所不同的是陵冢上增设了月牙城。另外,明十三陵中,只有长陵有“圣德神功碑”,而清东、西二陵中则有数座碑。陵园的布局与明代相比也发展到更成熟的阶段,按照从南到北的顺序,都由石像生、大牌楼、大小石桥、龙凤门、小碑亭、神厨库、东西朝房、隆恩门、东西配殿、隆恩殿、琉璃门等大小建筑组成。每座帝陵附近一般都附有皇后和嫔妃的园寝。

东陵

东陵在河北省遵化县的昌瑞山下,是清朝入关以后营建的最大的陵墓区。整个陵区划分为前圈和后龙两部分,前圈是陵园建筑区,后龙是衬托山陵建筑的北隅,范围很广。

孝陵

孝陵在昌瑞山的主峰下,是顺治皇帝的陵墓。孝陵是清东陵的主体建筑,陵园前矗立着一座石牌坊,全部是由汉白玉制成的,上面浮雕着“云龙戏珠”、“双狮滚球”和各种旋子大点金彩绘饰纹,刀法精湛,气势雄伟,成为清代石雕艺术最有代表性的作品。紧靠石牌坊是大红门。大红门是孝陵也是整个清东陵的门户,红墙迤俪、肃穆典雅。门前有“官员人等到此下马”的石碑。

穿过大红门,迎面是碑楼。碑楼中立有两通高大的“圣德神功碑”,碑上分别用满文和汉文两种文字镌刻着顺治皇帝一生的功绩。它是清初政治、军事的一个侧面,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满清统治者入关后统治政策的方略和顺治其人。

龙凤门位于神道中间,包括三门、六柱、三楼,彩色琉璃瓦盖,龙凤呈祥花纹装饰,富丽多彩,显示了神道的悠远和风光的优美。过了龙凤门是七孔桥,它是东陵近百座石桥中最大的一座,也是最有趣的一座。桥身全部用汉白玉石拱砌成,选料奇特,如果顺栏板敲击,就会听到五种音阶金玉般的声响,人称“五音桥”。

神道北端是巍峨的隆恩殿,是举行祭祀活动的主要场所,也是陵园的主体建筑。为了推崇皇权,清朝统治者不惜工本,极力装修隆恩殿,金龙环绕,富丽堂皇。

裕陵

清东陵中的地宫情况以乾隆的裕陵最有代表性。裕陵地宫是拱券式结构,全部用雕刻或加工过的石块砌成,布满了与佛教有关的各种经文和图饰雕刻,犹如一座地下佛教艺术石雕馆。地宫内尽管图文繁多,但并不显得杂乱,相反给人一种相互衬托、浑然一体的感觉,充分反映了清代石雕工艺水平的高度发展。

定东陵

慈禧的定东陵是我国现存规制豪华,体系比较完整的一座皇后陵寝建筑群。定东陵一直修建了十年,但慈禧总觉得不称心,不惜劳民伤财,拆除重建。重建后的隆恩殿气概非凡,金碧辉煌,使人仿佛进入黄金世界。殿内有六十四根金龙盘玉柱,用极为珍贵的黄花梨木构成。金龙用弹簧控制,龙头龙须可随风摇动,金光闪闪,似真龙凌空,扶摇直上。隆恩殿前有龙凤彩石,慈禧役使工匠用突雕的手法,使凤在上龙在下,构成一幅金凤戏龙的景象,充分反映了这位政治野心家的独到用心。

清西陵

清西陵在河北易县城的永宁山下,东距北京市120多公里,是清入关后营建的又一处规模较大的陵墓区,也是历代帝王陵园建筑保存比较完整的一处。陵域北起奇峰岭,南到大雁桥,东自梁各庄,西止紫荆关,方圆800平方公里。

陵区内共有帝陵四座:雍正帝的泰陵、嘉庆帝的昌陵、道光帝的慕陵、光绪帝的崇陵。另外还有不少后陵、妃陵、公主墓等。清西陵的开辟始于雍正皇帝。

清西陵还有一座没有建成的帝陵,是中国末代皇帝傅仪的陵墓。傅仪去世后,骨灰曾归葬于八宝山公墓;1994年,傅仪的骨灰又葬入清西陵。

泰陵

根据“子随父葬,祖辈衍继”的制度,雍正本应当随父葬,但雍正却另辟兆域,在距离东陵数百里以外的易县营建了泰陵。其原因相传是他篡改康熙的遗诏,皇位得之不正,心怀内疚,因而不愿葬在其父旁。

泰陵的建筑历时八年。泰陵是清西陵中规模最大的一座陵墓,也是西陵陵园的核心部分。前后有三座高大精美的石牌坊和一条宽达十多米、长五公里的神道,贯通陵区南北。神道两侧的石像生有石兽三对、文臣一对、武臣一对。泰陵石像生采用写意的手法,以浓重粗大的线条勾划出人物和动物的形象,再用细如绣花的线刻表现细节、花纹,体现了清代石雕艺术独到的雕刻技法。

神道北延是泰陵神道碑亭,碑亭内矗立着一座用满、汉、蒙三种文字镌刻的雍正皇帝谥号的石碑。碑亭北是东、西厢房,是制作和存放蔬菜、瓜果、点心的膳房。东、西厢房北,过隆恩门就是泰陵的主体建筑——隆恩殿。隆恩殿由东西配殿和正殿组成,东殿是放置祝板的地方,西殿为喇嘛念经的场所。正殿在正中的月台上,巍峨高大。殿内明柱贴金包裹,顶部有旋子彩画,梁坊装饰金线大点金,金碧辉煌。

慕陵

慕陵是道光皇帝的陵墓,是清西陵中最西面的一座帝陵,形制别具一格。根据清代规制,帝名、陵名一般是由后代皇帝敬定的,但是慕陵的陵名据说是道光皇帝亲自拟定的。他临终前曾说:“敬瞻东北,永慕无穷,云山密迩,呜乎!其慕与慕也”,而后把谕旨存放在大殿的东暖阁。道光皇帝死后,咸丰即位,重读遗诏,见“其慕与慕也”一句,心领神会,于是命名为慕陵。

慕陵在清代帝陵中规制最为简约,没有方城、明楼、地宫和神德神功碑、华表及石像生,但工程质量坚固精细。隆恩殿都是用金丝楠木构造,不施彩绘,以蜡涂塘,精美异常。整个天花板上,都用香气馥郁的楠木以高浮雕的手法,刻成向下俯视的龙头。众龙吞云喷雾,栩栩如生,使人们走进殿内仿佛置身于“万龙聚会、龙口喷香”的艺术境界。

慕陵的围墙不挂灰、不涂红,磨砖对缝,干摆灌浆,墙顶亦以黄琉璃瓦覆盖,灰黄相映。随山势起伏,把殿亭、宝顶环抱在陵墙内,显得清明、肃穆。尤其龙凤门前两棵枝叶繁茂、造型独特的迎客松,为慕陵增添了诗一般的韵味。一棵主干微斜,枝叶向上呈圆形,边缘翻卷,形似彩盘,犹如侍女顶盘祭奠;另一棵弯腰颔首,彬彬有礼,像在恭谦地迎接来客。

崇陵

崇陵是光绪死后开始修建的,到清朝灭亡时尚未建成,后来由大臣梁鼎芬向满清遗老捐集款项继续修建方得以完成。

崇陵地宫虽规制并不宏大,但工料之精、耗银之多也是相当可观的。墓道有四重石门,每重门由两扇整雕的清白玉石合成。上面有菩萨浮雕一尊,菩萨头带佛冠,身披袈裟,足登莲花座,善心善面地恭身挺立在石门上,护门念经。

地宫内床为青石雕成的须弥座,上面左右并排停放着光绪皇帝和隆裕皇后的棺椁。棺椁四周镌刻有藏文和梵文经咒。隆裕后棺盖顶有一幅精美的石雕线刻画,整个画面布局紧凑,造型生动,刀法精细,线条镀金。

崇陵地宫曾被盗掘,当年盗墓留下的残迹还在,四重石门洞开,光绪皇帝的棺椁被用刀斧凿成一个大洞。隆裕皇后的棺椁盖也被撬开,隆裕皇后口中的珠宝被盗贼取出,地宫内随葬物品被洗劫一空。幸而盗贼未发现光绪皇帝的棺椁底下的“金井”,后来我国考古工作者,从中掘出珍珠、翡翠、玉石、子母铁球等珍贵文物二百多件。

名词解释

博山炉 博山炉是古代焚香用的香炉,用来熏衣物或清洁室内空气。炉上有盖,盖上雕镂成山峦形,山上雕有人物鸟兽,下有底盘,有的遍体饰云气纹,有的加鎏金或错以金银。这种样式的香炉盛行于汉晋。所以东汉画像石上常出现博山炉的图案。

享殿 帝王陵寝内祭祀的殿宇和帝王祭天祀祖的殿堂,如太庙、天坛中都有。

宝顶 墓室之顶,有券式、圆形或攒尖等。

宝城 帝王陵墓“地宫”上面的城楼。

宝盖、华盖 古代神话传说中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常有五色云气、金枝玉叶、如花状之物出现在黄帝头顶上,称作华盖。后世帝王用的伞,别称华盖。在古建筑中,如经幢、石塔的顶上有雕刻精细如伞状之盖,亦称华盖,又称宝盖。

墓圹 即墓穴,亦指墓,如圹志,即墓志。

寝宫 古代宫室,前堂后寝。宫殿的后宫,作帝王后妃起居者谓之寝宫。宗庙后殿藏先人衣冠者亦称为寝宫。后来城隍庙等庙宇之后殿,置城隍夫人等塑像,作为内室,亦称寝宫或寝殿。

方城 帝王陵寝中宝城的组成部分,上有明楼,下为方城。

地宫 帝王陵寝的地下宫殿,置棺椁和殉葬品;塔的底层地面下的小室,置佛经,佛像等物。

耳室 正屋两面的小室。宋代以前墓穴的砖室,两旁砖壁中有小室,亦称耳室。

“正藏”和“外藏” “汉代之法,人君在位,三分天下贡赋,以一分入山陵。”按两汉制度皇帝上任后立即建造陵墓。在墓室内放的物品叫“正藏”,对高寿皇帝而言,墓室远远不够“藏”陪品,故而在墓室之外大搞外藏。外藏就是在墓室之外另行挖坑埋入金银财宝。“外藏”贮存在专制的木箱里,叫“外藏椁”,它的单位以“具”计。“外藏椁”与墓室并不相通,埋藏时间先后不一,深浅不同,分布没有规律。

陵 西汉时,帝王墓被称为陵,后世一直沿用。陵的意思是“陵之为终”。陵成为人们一生的归宿。另外“陵”与“凌”谐音,含有凌驾之意。

方上 方上指的是封土为堆,截取顶部锥形后,成为方形,故称“方上”。它体现了汉代“以方为贵”的思想。

六、坛庙建筑

中国古代礼仪性的祭祀建筑。主体建筑是坛(露天的砖石台)和庙(殿宇),此外,还有安放神主牌位的享殿,斋戒的拜殿,储放祭器、祭品的神橱、神库,屠宰牺牲物的牺牲所或宰牲亭,以及门殿、配殿、井亭等附属建筑。祭祀礼仪是中国奴隶制和封建制王朝的重要政治制度,祭祀的对象有等级,礼仪也有差别,分为大祀、中祀、小祀三等。每一等级祀礼的祭品、仪仗、舞乐和建筑形式,都有严格、细致的规定。

原始社会已有祭祀活动。《史记》记载,黄帝轩辕氏多次封土为坛,祭祀鬼神山川,称为“封禅”,这应该是坛的开始。商周非常重视祭祀,祭礼是周礼的主要部分。《孝工祀》记载,夏有世室,商有重屋,周有明堂,都是礼制祭祀建筑。

汉代坛庙分开,也开始确立祭祀的礼仪等级。以后各代坛庙数量日益增多,制度日益完善,从礼制内容上祭祀性建筑可分为五大类。

1.明堂辟雍

是商周时期最高等级的礼制建筑,也是象征王权的纪念建筑。天子在明堂朝见诸侯、颁布政令、宣讲礼法,也祭祀祖先和天地。汉代明堂是十字对称的坛庙混合形式,周围环绕圆形水渠,称为辟雍。东汉以后各类礼制建筑基本完备,明堂辟雍的祭祀功能减弱,成为王权代表的象征性建筑,宋以后即不再建造。

2.宗庙

是祭祀祖先的庙宇。皇帝的宗庙称太庙,王公贵族官吏都有各自的祖庙,庶人只能在家中设祭。宗庙的等级限制很严,如《礼记·王制》规定,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历代对各种人的宗庙建筑都有详细的规定。

3.坛

又称丘,台而不屋为坛,是祭祀各类神灵的台座。祭祀的种类有天、地、日、月、星辰、土地、农神、谷神、蚕神、山川、水旱、炎戾等。京师有全套祭坛,除天、地、日、月外,府、州、县也有相应的一套。

4.祠庙

是列入朝廷礼制的祭祀庙宇。其中一类是祭祀朝廷表彰的历史人物,如北京历代帝王庙、山东邹县孟轲庙、山西鲜州关帝庙、四川成都武侯祠、山西太原邑姜祠(晋祠)等。由于儒学是封建礼制的理论基础,孔子在封建社会有特殊地位,所以孔庙在祠庙中规格最高。孔庙又称文庙,京师以外,各府、州、县也都建造地方性文庙。另一类是祭祀著名的山川,秦汉已专门祭祀泰山,以后固定五岳、五镇、四渎、四海为朝廷设祭。泰山在五岳中居于首位,所以东岳庙(岱庙)的规格也最高。

5.杂祀庙

是在城市和乡村中祭祀与人民生活有密切关系的神灵的小祠庙,一部分列入朝廷小祀等级,大部分只是民间祭祀,如城隍、土地、火神、马王、龙王、后土、天祀等。这类祠庙的形式比较自由,有些是风景名胜所在,有些是集市场所。

除了一些民间杂祀以外,坛庙建筑的艺术形式都是以满足精神功能为主,要求充分体现祭祀对象的崇高伟大,祭祀礼仪的严肃神圣。坛庙建筑的美学特征是:将丰富的艺术形式与严肃的礼制内容密切结合起来,通过感性的审美感受启示出对当代政治典章和伦理观念的理性皈依。坛庙建筑艺术的主要特征如下:

(1)加深环境层次。坛庙占地很大,但建筑相对较少,主体建筑布置在中心部分,外面有多层围墙,并满植松柏树。人们在到达主体以前,必须通过若干门、墙、甬道,周围又是茂密的树木,这就加深了环境的层次,加强了严肃、神圣的气氛。

(2)组织空间序列。建筑依纵轴线布置,轴线上安排若干空间,主体建筑前面至少有两三个空间作前导,到主体时空间突然放大,最后到小空间结束,使得多层次环境更富有序列性、节奏感。

(3)突出整体形象。主体如是殿宇,它的体量、形式、色彩等级别很高,明显地与众不同;如是祭坛,则重点处理周围环境的陪衬,使它的形象引人注目。

(4)显示等级规格。坛庙是体现王朝礼制典章的重要场所,不但每一类每一等坛庙要按照制度建造,而且一组之内每个建筑的体量、形式、装饰、色彩、用料也必须符合等级规矩。这种主次分明的艺术形象,不但显示出礼仪制度的严肃性,也符合统一、和谐的美学法则。

(5)运用象征手法。为了启示人们对祭祀对象的理性认识,增加它们的神圣性,坛庙建筑中常用形和数来象征某种政治的和伦理的涵义。如明堂上圆象征天,下方象征地,设五室、五色、四门,象征五方、五行、五材、四神、四时等;明堂外环水呈圆形,象征帝王的礼器璧又象征皇道运行周回不绝。孔庙也是官学,是教化礼仪的中心,京师孔庙即太学,设辟雍象征教化圆满无缺,地方孔庙前设半圆形水池,名泮池,象征它们只是辟雍的一半,地方不能脱离朝廷独立存在。天坛以圆形、蓝色象征天(见北京天坛),社稷坛以五色土象征天下一统(如北京社稷坛)。天为阳,天坛建筑中都含有阳(奇)数;地为阴,地坛建筑中都含有阴(偶)数。某些建筑的梁柱、间架、基座等构件的数目、尺寸,也常和天文地理、伦理道德取得对应。这类手法增大了审美活动中的认识因素,也有助于加强建筑总体的和谐性和有机性。

七、园林建筑

中国园林是为游览观赏、起居理事、读书养性而建的,包括山、石、水、动植物和亭、台、楼、榭、馆、堂、轩、厅、路、廊、桥等各种建筑物的综合建筑群。大规模的苑囿还供渔猎。园林融建筑、绘画、雕塑、文学、书法、金石等艺术为一体,达到了完美的境界。

中国园林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相传黄帝时即有“囿”,供狩猎。周文王经营灵台、灵沼,其他诸侯也多建园囿、宫苑,并以之竞夸。此为我国园林之发轫时期,特点是以自然景色为主、少事人工。秦汉大筑宫苑,内蓄珍禽异兽,多植花木,凿池堆山,并有私人园林出现。此为我国园林奠基时期,开模拟自然山水先河。魏晋时期社会动乱,玄说受崇,士大夫多逃避现实,寄情山水,山水诗画的发展,推动了园林建筑。园林艺术从单纯模仿自然进而为对其作艺术加工,谓“竖画三寸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迴”,此为我国园林艺术转变时期。唐、宋无论皇家园林(如兴庆宫、艮岳)还是私人园林(如辋川别业、平泉山庄、丛春园、沈尚书园)都规模空前,使自然美与艺术美巧妙结合。此时为我国园林鼎盛时期。元以后,尤其是明清园林规模更前所未有,以圆明园、避暑山庄为代表的北方园林和以苏州、杭州、无锡等地的私人园林为代表的江南园林都发展起来,其造园艺术也臻于成熟,圆明园被称为“万园之园”,誉为“人间仙境”,并且出现了计成、张涟与张然父子、戈裕良等造园高手和构园专著,如计成的《园治》、李渔的《一家言》和文震亨的《长物志》等,此为我国园林的高峰。清末政局江河日下,园林艺术亦无进展。近代虽有构园,但鲜有为人称道者。

中国住宅建筑,特别是皇家宫廷建筑强调规范化、程式化,很难体现“个性”,而园林建筑正是对它的补充。“个性”在其中得到较充分的体现,正能够满足人们生活和心理的需要,这是园林艺术发展的重要动力。

中国古典园林属于写情自然山水型,即以客观存在之模山范水为蓝本,经过艺术的加工提炼,按照特定的艺术构思,“移天缩地”在有限的范围内,将水光山色、四时景象、贵贱僧俗等荟萃一处,“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烂漫”,以借景生情、托景言志、以情取景、情景交融,使人足不出户而得领略多种风情,于潜移默化中受到大自然的陶冶和艺术的熏染。这是一种中华文明的体现,与西方几何形规整的园林有显著区别。

中国构园有成法而无定式,基本准则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正确处理自然与人为的关系。要求“相地立意”、“构园得体”、“巧于因借”,因此,在整体布局上,园林建筑要求充分利用原有山水形胜,与环境和谐一致,这样也必然冲破其他建筑的突出中轴左右对称的格局,而显得活泼生动。在空间处理上,则追求分割、通连、伸缩、虚实等手法,以使大者不感其旷、小者不觉其促。造园追求“三境”,即生境、画境、意境三种艺术境界,而以意境为目标。在这一点上它与绘画、诗文有着共同的艺术追求。为此,无论叠山、理水、筑屋、铺路、架桥、砌墙、植花木、养鸟兽虫鱼,其形式、规模、用料、装修、体量、色彩、种类等都有种种讲究,甚至对方位、光线、风向等也能巧妙利用,再通过缜密,灵活的整体布局,往往采用借景、对景、障景、框景、夹景等手法,使各景区既自成一体又相互连通,以取“步移景异”之妙,组织成为一个包括起、承、转、合,有序幕、有高潮、有结束的建筑乐章。由“形”体现“神”,由“静”产生“动”,从而用具体的形象将诗情画意体现出来,“是凝固了的绘画与文学”,使游人在园中不仅感受到自然美、艺术美,而且能够领悟到造园者所要表现的情感和理想。

中国园林主要分布于两类地区:一是历代都城及其附近,二是经济文化发达地区或大都会附近。

中国古典园林依性质分类可分为皇家园林、私人园林和宗教园林。其规模、功能与艺术境界各不相同。

皇家园林

皇家园林起源最早,约在奴隶社会便出现了,称作“囿”,是专供帝王游猎的场所,同时也带有炫耀武功的政治色彩,因此常设在政治军事要地。一般面积很大,保持自然景色,多有鸟兽。商代以后人工建筑成分逐渐增多,以适应帝王起居、理事、观景的需要,但力求人工建筑与自然景观的和谐统一。进一步的发展则利用自然条件,以人工建筑为主体,其名称上也多有变化,称“苑”、“宫”、“园”、“城”、“山”、“庄”等。

私人园林

又称“府宅园林”。文人雅士,尤其是官吏富豪,为了美化生活环境,多在府邸宅院内特辟富于艺术欣赏价值的园地。这种倾向随着城市的发展而受到重视,汉、唐时期发展迅速,明代达到高峰。此种园林多为主要建筑物的附属部分,但后来也有的反客为主。由于地处城市,环境受到限制,个人财力也有限,故规模一般较小,然而营造精心,故艺术水平较高。全依个人志趣,故多别具一格,或以花木取胜,或以布局见长,或以巧用借景出众,或以人造山水冠群。

宗教园林

附属于宗教建筑、祭祀场所和陵寝的园林。多选址于空旷处,以获得静穆优美的环境。总体布局最具匠心,并广植特定品种的树木,以充分体现主体建筑所需要的特殊气氛,一般多追求肃穆、庄严、神秘色彩,以达到对人产生强烈的感应的目的。

依艺术风格分类,我国古典园林既植根于自然,强调与所处环境和谐一致,因我国南北自然景观相去甚远,以及与之密切相关人们的生活习俗民情的差别,再加上各地的经济、文化、民族因素,便形成了风格各异的四种流派。

北方园林

风格粗犷、多野趣,各种人工建筑厚重有余,委婉不足。这类园林多为皇家园林,其规模宏大,其政治活动区金碧辉煌,其他景区常仿造江南景色或模拟江南名园。以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最为著名,其中许多景区富有江南园林特色。然而颐和园的万寿山部分、避暑山庄的山区部分却比较明显地表现出了北方园林的风格。

江南园林

多属私园,规模小而多奇石秀水,玲珑纤巧,轻盈秀丽,清雅平淡,韵味隽永,富有田园情趣,身入其境舒适恬淡,称之为“城市山林”最为贴切。然而,多属达官巨富、文人骚客为颐养晚年而筑,故意境多趋消沉。苏州、杭州、无锡、扬州、镇江以“园林城市”而闻名,南京、成都亦有名园。江南园林的艺术造诣最高,常被作为我国园林的代表,成为后人效法的范例,其影响渗透到各种类型、各种流派的园林之中。

岭南园林

其发展历史较晚,曾师道北方园林和江南园林,因而风格在二者之间,近代又受到外国构园方法的影响。受到地理因素影响而具有明显的热带自然景观特征,建筑物也洗练简洁、轻盈秀雅,室内造景,内外呼应。广州、潮州、番禺、佛山、顺德、东莞皆有名园。

少数民族园林

拉萨的罗布林卡为此类园林之杰作,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与宗教气象。

八、中国民居建筑

中国传统民居的历史非常悠久,从先秦发展到本世纪初,其基本特点始终是以木构架为结构主体,以单体建筑为构成单元。尽管随着历史的推移,在不同的朝代、不同的地区具有不同的风格特点。传统民居具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显露出中国的思想内涵。中国地域辽阔,粗略统计民居形式不下四十余种。概约地划分为七大类,即:庭院式民居、窑洞式民居、干阑式民居、毡房和帐房、藏族民居、维吾尔族民居及其他特殊类型民居。庭院式民居应用最为普遍,是汉族、回族、满族、白族、纳西族,甚至包括部分蒙古族长期采用的民居形式,有着悠久的历史。所谓庭院式民居即是以单间组成的条状单幢住房为基本单位(一般为三间一幢),周回布置,组成院落,成为一种室内室外共同使用的居住生活空间形态。由于气候、传统及风俗习惯的不同,庭院式民居在具体表现上又可分成三种,即合院式、厅井式、组群式。

中国悠久漫长的建筑史的精神内涵,是人工和自然的因地、因时、因材制宜的完美应和。特别是中国民居所映射出的鲜明的地域特色,和人工建筑与自然生态的亲和性,是建筑样态的典范。

中国建筑文化是礼与乐相统一的文化,是礼与乐(首先是诉诸情感的艺术与审美)的统一,是内在的令人精神意志肃整的伦理、发人深思的自然哲学与外在的令人心灵愉悦的情感形式的和谐,是天理与人欲的同时满足。

北京四合院

我国汉族地区传统民居的主流是规整式住宅,以采取中轴对称方式布局的北京四合院为典型代表。北京四合院分前后两院,居中的正房体制最为尊崇,是举行家庭礼仪、接见尊贵宾客的地方,各幢房屋朝向院内,以游廊相连接。北京四合院虽是中国封建社会宗法观念和家庭制度在居住建筑上的具体表现,但庭院方阔、尺度合宜、宁静亲切、花木井然,是十分理想的室外生活空间。我国华北、东北地区的民居大多是这种宽敞的庭院。

堂屋和土楼

我国南方的住宅较紧凑,多楼房,其典型的住宅是以小面积的长方形天井为中心的堂屋。这种住宅外观方正如印,且朴素简洁,在南方各省分布很广。

闽南、粤北和桂北的客家人常居住在大型集团住宅内,其平面有圆有方,由中心部位的单层建筑厅堂和周围的四、五层楼房组成,这种建筑的防御性很强,以福建永定县客家土楼为代表。在中国的传统住宅中,永定的客家土楼独具特色,有方形、圆形、八角形和椭圆形等形状的土楼8000余座,规模大、造型美,既科学实用,又有特色,构成了一个奇妙的民居世界。

福建土楼用当地的生土、砂石、木片建成单屋,继而连成大屋,进而垒起厚重封闭的“抵御性”的城堡式建筑住宅——土楼。土楼具有坚固性、安全性、封闭性和强烈的宗族特性。楼内有水井,备有粮仓,如遇战乱、匪盗,大门一关,自成一体,万一被围也可数月之内粮水不断,加上冬暖夏凉、防震防风的特点,土楼成了客家人代代相袭、繁衍生息的住宅。

皖南古村落

安徽南部山青水绿,民居以灰白的屋壁、高大奇伟的马头墙为基调,别具特色。最具代表性的两座古村落——西递、宏村被称为“中国明清民居博物馆”。西递、宏村位于安徽黟(yī)县境内黄山风景区,背倚秀美春山,清流抱村穿户,四百多幢明清时期的民居建筑静静伫立,高大奇伟的马头墙,灰白的屋壁,还有宗族祠堂、书院、牌坊和宗谱。走进民居,美轮美奂的砖雕、石雕、木雕装饰入眼皆是,门罩、天井、花园、漏窗、房梁、屏风、家具都在无声地展示着精心的设计与精美的工艺。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少数民族民居建筑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民居建筑也很多样,如西北新疆维吾尔族住宅多为平顶、土墙、一至三层,外面围有院落。藏族典型民居“碉房”则用石块砌筑外墙,内部为木结构平顶。蒙古族通常居住在可移动的蒙古包内。而西南各少数民族常依山面水建造木结构干栏式楼房,楼下空敞,楼上住人,其中云南傣族的竹楼别具一格。我国西南地区民居以苗族、土家族的吊脚楼最具特色,吊脚楼通常建造在斜坡上,没有地基,以柱支撑建筑,楼分两层或三层,最上层很矮,只放粮食不住人,楼下堆放杂物或圈养牲畜。

北方窑洞

我国地域宽广,民族众多,各地民居的形式、结构、装饰、艺术、色调等各具特色,其中北方窑洞个性鲜明。

我国北方黄河中上游地区的窑洞式住宅较多,在陕西、甘肃、河南、山西等黄土地区,当地居民在天然土壁内开凿横洞,并常将数洞相连,在洞内加砌砖石,建造窑洞。窑洞防火,防噪音,冬暖夏凉,节省土地,经济省工,将自然图景和生活图景有机结合,是因地制宜的完美建筑形式,渗透着人们对黄土地的热爱及眷恋。

古城民居

此外,我国还有保存较完好的古城,这些古城内均有大量的古代民居。其中,山西平遥古城和云南丽江古城均在199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平遥古城是现存最为完整的明清古县城,是我国汉民族中原地区古县城的典型代表。迄今为至,这座城市的城墙、街道、民居、店铺、庙宇等建筑,仍然基本完好,其建筑格局与风貌特色大体未动。平遥是研究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建筑、艺术等方面历史发展的活标本。

始建于南宋的丽江古城是融合纳西民族传统建筑及外来建筑特色的惟一城镇。丽江古城未受中原城市建筑礼制的影响,城中道路网不规则,没有森严的城墙。黑龙潭是古城的主要水源,潭水分为条条细流入墙绕户,形成水网,古城内随处可见河渠流水淙淙,河畔垂柳拂水。

另外,中西合璧、多元混杂的五邑桥乡,小桥流水人家的绍兴水乡,天然的律动灵性的皈依的滇中掌房,有干栏木楼和风雨桥的桂北山寨等等,真是不胜枚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