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黎族的原生地

黎族的原生地

时间:2022-03-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生产习俗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黎族人民经过生产实践,逐步形成了以畜耕农业为主,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采集业和狩猎为辅的生产方式。但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在黎族聚居的山区仍广泛存在。新中国成立初期,黎族地区根据不同的田采用不同的耕作方法。
生产习俗_中国黎族

第一节 生产习俗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黎族人民经过生产实践,逐步形成了以畜耕农业为主,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采集业和狩猎为辅的生产方式。部分地区还发现了带有浓郁原始社会遗迹的“合亩制”生产方式。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黎族的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一、农业生产

新中国成立前,黎族地区的农业生产水平处于十分低下的状态,大致可分为刀耕火种的“砍山栏”与水稻种植两种类型。到近代,已基本实现以种植水稻为主的生产方式。但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在黎族聚居的山区仍广泛存在。

新中国成立前,黎族地区的生产工具,除了本民族独有的耕牛和自制的木犁、木耙、木铲、木锹外,还有从汉区买进来的铁犁、铁耙、锄头、钩刀、镰刀、铲、铁锹、铁爪、斧头、尖刀等。其中,耕牛在黎族传统观念中,既是财富的象征,又是农业生产的主力军。因而,耕牛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重要的生产工具。这种生产工具以水牛为主,黄牛为辅(因黄牛较少)。

木犁或铁犁是黎族地区民间普遍使用的耕作工具。根据它的使用范围,分坡地犁和水田犁两种。木犁用硬木制作,犁壁也是木制的,因吃土的能力与铁犁比较差,基本已经淘汰;铁犁的犁头是用生铁铸制的,吃土的能力比较强,甚至红黏土深田也能犁。

(一)砍山栏

黎族山地耕作法之一。流行于海南省黎族地区。因海南岛气候炎热湿润,植物繁茂,宜于农耕。黎族的先民居住在靠近河流、港湾的山冈、台地上,使用磨制锋利、牢固地装在木柄上的石斧、石锛等工具,在森林密布的地带把林木砍掉,用“钻木取火”之法将砍倒晒干的枝叶烧光,待下雨后播种。近现代的耕作法与古代大同小异:在季节上,夏历正月选地(一般选择林木茂盛、土层潮湿松软且表土呈黑色的山地),并在被选好地的四周挂上“草标”,以示本地已有主人;二月砍伐(届时,全家男女老少带足口粮上山安营扎寨,把竹木、藤草统统砍倒晒干);三月用火将晒干的竹木藤草烧掉,清除残烬,雨后下种。砍山栏所使用的工具有钩刀、斧头、锯子和尖木棍。播种时,男子持尖木棍在前面后退戳穴,腰篓装满种子的妇女跟在后面向前走播种,一个洞里一般只放5~6粒种子,边放种子入洞边用脚板填土。播种后不施肥,也不再翻土、中耕,其间只铲除两三次草。到稻熟时用手捻小刀逐穗收割,整穗晾干储藏。

(二)水稻耕种

黎族主要生产活动之一。根据不同的稻种,采取不同的方法。例如种早稻(亦称“小春”),一般在春节前后浸种。种子放在竹筐里,竹筐周围事先用芭蕉叶或树叶围起来,不让种子漏掉,然后把它放到小溪或水沟里浸泡。稻种发芽后,把它播到秧地里。春节后犁田、耙田(牛踩田除外),多为一犁一耙。正月底或二月初拔苗、插秧;待禾苗长到膝盖高时,除草;四月初抽穗扬花;五月前后便可收割。

晚稻(亦称“大春”),每逢农历四月初犁田、耙田,然后用一块田做秧田,将浸过数日后发芽的种子撒播到秧田里,待秧苗长到18厘米时拔种、插种,一个多月后,禾苗长到约33厘米时,除草,10月收割。

旱稻种于七八月,秧苗长到约33厘米时除草,九月抽穗、扬花,十月底或十一月初开镰。

(三)玉蜀黍耕种

黎族生产活动之一。每年二三月种植,一般种在坡地上。种前,男人先犁地、耙地,多为一犁一耙,少数二犁二耙,然后由妇女负责点种。具体操作是:将种子放在竹筐里,系在腰间,一手持尖棒戳小洞,一手将种子放到小洞里,每小洞只放2~3粒种子。点种几天后,种子便发芽破土而出。中间除草2次,六或七月成熟、收割。

(四)薯类耕种

黎族生产活动之一。根据不同的薯类,采取不同的种植方法。例如,种番薯时,先由男人犁地、平地,将土块打碎,犁成一垄垄土埂,然后妇女们将一条条的番薯秧,从埂土顶端斜插到土里,用手扒土盖住按实,一头露出地面。常在头年八月插种,次年三月挖收。

大薯常在每年的三月种植。一般都种在坡地或山栏地里。种植时,前者戳洞,后者种薯盖土,并将土堆成垄,10多天后发芽。芽稍高时插攀缘木棒,便于大薯藤绕木而上。次年三月挖收。

木薯种于农历三月。多数种在沙质坡地或山栏地里。种植时,先将地挖成沟,然后将一节节的木薯秆平放在沟里,上肥、盖土。10天后发芽,不定期地除草2~3次,当年十二月挖收。

(五)稻田耕作法

稻田土壤表层的处理方法。新中国成立初期,黎族地区根据不同的田采用不同的耕作方法。一是正常田,一般采用犁耕,种植前20~30天进行,犁田入土的深度约10厘米,一个劳动力一天能犁8分田。二是深泥土田,约占稻田的15%,因泥土深而用3或5头牛在田中踩踏,将泥土踩烂后,再用木制手耙把泥土耙平,之后可播种。三是更深的田,田数不多,用锄头翻地,效率更低。随着生产工具不断改进和对低产田的改造,现在,大面积稻田可用机耕法,以牛拖犁耕地的方法同时并存,其他效率低的耕作法基本消失。

(六)干播

黎族播种法之一。流行于海南省东方黎族自治县。其法有两种:一种是将未经浸泡过的干稻谷种,播到已耙平的泥浆尚未下沉的水田里,待泥浆把谷粒染成黄色,芽长到一定高度时,再灌水入田,水深约一厘米(以灌过泥面为宜)。以后,随着禾苗长高而不断加水,直至成熟。收割时将水排干。另外一种作法是播种时不需田中有水,只要泥土不太干就行。因为播种以后,不是依靠泥浆来掩盖谷粒,而是以犁耙翻土掩盖。此法在没有降雨和比较旱的情况下,都可以下种。在一定程度上,它能抗拒自然对生产的约束。干播比插秧程序简便,能省出浸种和催芽的时间,在速度上,要比插秧快得多。

(七)休耕制

没有水或肥力不足的田地便丢荒不种,待天下雨和地有肥力时才耕种。20世纪50年代前,由于水利条件差,灌溉不便,天不下雨时,土地干旱,这种田地便不耕种,让其闲置荒芜。闲置的时间长短不定,有的两三年,有的一年半载。一有水就耕种。但有些田尽管有水,如果肥力不足,收成不好的,也得丢荒一造或二造,待肥力具备了才耕种。20世纪50年代后,这种被动(靠天吃饭)状况已得到解决。其解决的办法是:兴修水利,引水入田;在休耕地里种植花生、绿豆、鸭脚粟等杂粮,或者田菁、太阳麻、狗扑豆等。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是充分利用有限耕地,达到肥田目的。

(八)休闲

收获后的庄稼地不继续使用,让它闲着,若干年后再使用。适用于种植山栏地。在黎族地区,除了耕种水稻外,有一少部分庄稼种在山地上,俗称“种山栏”。整个过程是:正月,选择林木茂盛、泥土深厚湿润、表层呈灰黑色的松软山地;二月,用钩刀将树木、藤、竹和野草等砍倒;三月至四月间,待砍倒的树木、藤、竹和野草干枯后,烧成灰烬,用尖棍戳穴下种;九月、十月庄稼成熟,收获后即丢弃其地,至第二年另找新地砍伐种植。待12年、13年或20年,原种植的山地重新长起与原来一样茂盛的树木、藤、竹、野草等,再砍伐种植。

(九)轮荒

“轮荒”就是砍了种、种了丢的种植法,这种种植法旧时在黎族地区较多见。那时,黎族农民在山坡上种植山栏稻、玉米、粟类等旱地作物时,常常采用这种办法。即选择肥沃的灌木林地,经过砍光、烧净,然后种上庄稼,一两年后,这块地“瘦”了,又再找别的地来种植。如此砍了种,种了丢的做法,对林木来说损失非常严重。新中国成立后,绝大多数群众认识到封山育林的重要性。因此,除极个别地区尚有沿袭外,绝大多数地区的群众都主动放弃了这种耕种法,以实际行动来维护封山育林政策。

(十)凿穴点种

旧时,黎族农民在山坡上种植玉米、山栏稻时,普遍采用凿穴点种的办法。作法是:先将需要种植的山地,用砍刀砍掉树木和杂草,经晒干后,测准下雨时机,提前一两天将晒干的树木和杂草烧掉,除去烧剩下来的树枝木头后,就进行凿穴点种。点种时,一般是两人一组,一前一后,前边的人挥锄凿穴,后边的人往穴里撒种子,边撒种子边用脚拨土盖上。也有的每人手执一米多长的尖木棍,边往地上凿穴,边往穴里撒种子,边用脚板拨土盖上。下雨后,土地湿润,种子就破土而出。经过锄草、逐兽,庄稼就慢慢地成长、开花、结果、成熟,然后收割回家储存、食用。这种耕作习俗,至今仍有不少地方在沿袭着。

(十一)堆的呣咑

黎语duisduuemdax[tui11timg42:m53ta55]的音译,意为“牛踩田”。黎族农田耕作法之一。流行于海南省黎族地区。黎族地区不少地方因地势和山泉的作用,形成了许多“深脚田”和“泥肉田”,田泥深达40~70厘米,不易犁、耙,只能用牛踩烂后播种。过程是:由一个大人或小孩用丈许长的藤鞭赶打牛群(少者10头,多者几十头以上)在田中反复周转踏踩,将泥块和杂草踩烂,然后播种、插秧。这种耕作方法,随着农田水利设施的不断改善,耕作制度的逐年改革,堆的呣咑的做法已很少见,而在较偏僻的山区农村,现在仍有不少农民还沿用这一耕作方法。

(十二)掺插

黎族地区比较原始的耕作法之一,流行于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黎区。具体的作法是:将早、晚两个季节种的谷种,掺在一起播种育秧,同时进行插植。在早稻收割后,留下稻根不犁掉,让它长出再生稻,到晚稻时再收割。这种掺插法,是对长年积水难排的深脚田所采取的一种耕作方法。这种掺种法,多见于光雅、狮球等地。由于产量低,不利于发挥土地的肥力和人的积极因素。后来,在推广科学种田、改革耕作制度中,已被新的耕作法所取代。

(十三)穗选法

黎族选种法之一,流行于海南省侾黎地区和杞黎纹茂地区。一般在稻谷刚成熟时,趁清晨谷粒还含有露珠时,到田里去选择长得最饱满的稻穗,逐穗地摘割。太阳出来、露珠被晒干时停止选种。种子选够后不马上脱粒,要等到晒干时,用绳子捆好吊于谷仓梁上储存。此选种法比较先进,不易掺入其他品种。

二、狩猎、采集与捕捞

(一)狩猎

1.狩猎工具。黎族民间狩猎工具主要有弓箭、粉枪、捕捉器、尖刀、绳网、长矛、铁钩、竹扦等。其中,弓箭、粉枪、捕捉器的使用情况如下。

(1)弓箭。“弓箭”由弓和箭两个部分组成,是狩猎不可缺少的工具之一。用富于弹性的树木或竹片做弓,弓长1.5米,宽2~3厘米;弓的两端削平,在弓的两端靠里约0.5厘米处刻上浅槽,用麻绳将弦在浅槽处扎紧,使弦固定在浅槽处不随便移动;弦用竹片、藤条或麻绳做材料制成,长约1.4米;箭,由长70~80厘米的竹枝与长约20厘米的薄铁矢构成,也有用竹子削尖做箭头的箭。箭尾无羽毛。弓箭作为武器和生产工具,有着极其悠久的历史。清人屈大均在《广东新语》卷七《人语》“黎人”条中说:“男亦如弦子弓不离手,以藤为之,藤生成如弓,两端有稍可挂弦。弦亦以藤。箭镞以竹为羽,但三丫为菱角倒钩,入肉必不能出……熟黎弓则以杂木若担竿状。棕竹为弦。筋竹为箭干,而不甚直。铁镞锋锐有双钩,一小绳系之,临射始置箭端,遇猛兽,一发即及,首跑而绊于树,乃就获焉。”清人张庆长在《黎岐纪闻》中写道:“深山多恶兽,能伤人,黎人每出门必带弓箭佩小刀,所以防也。其弓屈木为把,剖藤为弦,箭用竹为之,铁镞无羽,弓短而劲,箭利而准。”

(2)粉枪。粉枪亦称“戈耶卜枪”,是一种原始的前装式枪,一般买自汉区。用牛皮做火药袋,火药收藏在水牛角里,铜火帽则藏在特制的小骨管里。小骨管用近似圆筒形4~5厘米长的骨筒制成,底部用薄铜片封住,骨管用缀有玻璃珠的链子拴在腰带上或挂在脖子上。火药多为自己配制,原料从汉区购买,火药配制的过程是:将硝和木炭磨成粉末,加上饭汤搅匀,干后再加入硫磺舂匀,晒干后便成火药。是黎家狩猎、护家园的好武器。

(3)捕捉器。用来捕捉小动物,如老鼠等的器具。这种捕捉器有大的,也有小的。捕捉小动物时,把捕捉器打开,在张紧了的弓中放两块木板,小动物触动机关后,就被夹在两块木板之中。

img43

img44

粉 枪

img45

捕鼠器

2.狩猎方法。即黎族猎手们根据各种野兽生活的习性和规律,采用挂枪、陷阱装竹签、装活套、装山猪炮、放置毒饵和巡山狩猎等方法捕捉野兽。狩猎的组织形式,分集体放狗围猎和单个人巡猎两种,以后者为多。集体放狗围猎,多在春节期间或九十月份进行。届时,全村所有能够参加劳动的男子,都带着粉枪、弓箭、标枪、尖刀和猎狗等,由“带狗头领”率队上山,指挥围猎活动。狩猎开始,神枪手们分头埋伏在山的一头,聚精会神地等待着“带狗头领”纵狗从山的另一头将野兽赶向伏击点,以便射击。狩猎结束,猎手们聚集在“带狗头领”屋前的空地上分配猎物。

(1)放狗围猎。“放狗围猎”即“狩猎”。黎族狩猎方法之一。新中国成立前,流行于海南省黎族地区。农闲或节假日,以村或固呣(峒)为单位进行。届时,参加围猎的男人,带上猎枪和猎狗聚集到一块,通过特定的宗教仪式选出一个首领,即“带猎狗的人”,黎语称“俄巴”,由他指挥整个围猎活动。上山后,部分猎手埋伏在野兽经常出入的路口,另一部分猎手放狗进入山林驱赶野兽。顿时,整个山林回荡着各种各样的吆喝声和猎狗的狂吠声。受惊的野兽乱蹦乱跳,有的甚至窜进村寨,便被安排守寨的妇女、老人和儿童逮住。通常从清早一直进行到夕阳西下方结束。所获之猎物,按照原始社会平均分配的原则进行,先将兽头分给“俄巴”,然后把猎物的一条腿分给打中第一枪的猎手,其余的切成小块,按人口或户平均分配。这时,不论是探亲、游客或过路的人,还有猎狗也各得一份。

img46

出 猎

(2)挂枪。黎族狩猎方法之一。流行于海南省黎族地区。有三种方法:第一种,在野兽经常出入的地方,察看其脚印,判断是何种野兽。根据野兽的类别确定要装枪的瞄准方向和枪口高低,然后把粉枪安装在挂枪架上,绑紧扳机,装上系有承针的拉弓木。利用拉弓木的弹力,使承针顶起拍盖头;再从控制承针的卡套上拴一条绳索,把绳索沿着枪口拉至野兽通过的路口上。当野兽从路口经过、绊上绳索时,就会立即将粉枪拉响,就地击中野兽。在安装挂枪的周围,应打上醒目的草结做记号,以免误伤。第二种,利用弓弦的弹力将粉枪击发。安装时弓要张开,用钩将弦拉住,钩与横过道路的绳子连接,利用动物前冲的力量带动绳子把钩拉脱,弓弦弹回将粉枪击发,枪口一般与野兽走过的道路保持一定角度。第三种,在地面上埋一块薄板,薄板的一端用绳系着并连接到枪扣,野兽踩住薄板,绳子牵动粉枪,猎物即被打中。

img47

挂 枪

(3)套鸟架。黎族捕捉器具之一。流行于海南省黎族地区。制作方法简单:用绳索或马尾儿制作活圈套,平放在地上,活圈套前设置受压力后能自动脱落的承针架,架上挂着小青蛙或山果作诱饵。活圈套的另一头拴在能弹起的弹木上。当鸟儿啄吃食物时,承针架受到压力便脱落下来弹木弹起,把活套圈拉紧,套住鸟儿。

(4)筒箭。古代黎族射刺器械之一。流行于海南省三亚市藤桥镇保境村。用山竹(黎语称“唠”)2~3节,去掉节间的自然节,用烧红的铁条将捅掉的竹节烙平,使2~3节竹子连通,作为吹筒。箭头用小钢(或“铁”)条的一头磨尖,另一头扎上羽毛制成。射击时,将其放到吹筒里,箭头朝外。瞄准所射之物,用口吹出去,可偷射5~6米远之鸟或小动物。南亚地区也流行此箭法。

(5)竹尖刺山猪。新中国成立前,黎族猎取山猪方法之一。流行于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黎族地区。猎人在庄稼地周围插上竹尖。竹尖长约0.5米。一半斜插到地里,一半露出地面,长约25厘米。山猪来吃庄稼时,经人一轰,急忙逃跑,就会被竹尖刺伤流血,猎人沿着血迹去向,跟踪追捕。

(6)装山猪炮。新中国成立前,黎族狩猎野猪方法之一。流行于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黎族地区。在庄稼地周围埋上自制的野猪炮。野猪来吃庄稼时,一旦踩上野猪炮,就被炸成重伤或死亡。为了防止人畜误踩野猪炮,一般都在埋有野猪炮的周围用树枝或秸秆等围上一圈,防范人畜进入。

(7)装活套。新中国成立前,黎族狩猎方法之一。流行于海南省黎族地区。在野兽经常出入的山路口,挖上1米深、1米宽、1.5米长的土坑,在土坑口装上受压力后会自动脱落的承针架和活结圈套,然后把土坑伪装起来。套头拴在弯下的弹木顶端的藤条上。当野兽路过此地时,踩到伪装的陷穴上时,承针架被踩脱,弹木立即向上弹拉,把活结套拉紧,便套住野兽的腿脚。野兽悬吊在弹木上,无法逃脱,活活被擒。

(8)装活套捉山鼠。黎族狩猎法之一。流行于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黎族地区。在斜坡不大的山坡上,山鼠较多,黎族猎人就砍一些小木棒依次插在山腰之间作为木栏。每隔2~3米处留有一个三四厘米宽的小缺口。缺口处装上用牛尾制成的活套。山鼠出入寻找东西吃时,撞到用小棒依次插成的木栏,过不去,便沿着木栏向左或向右行走。走到缺口处时,便往里钻,即被活套套住逃不掉,被活活地捉住。

(9)挖陷阱。在野兽经常出没的地方,挖一个长1米、宽0.4米、深1米左右的土坑,在坑底部插上9支至11支尖利的竹扦,以细树枝铺在坑口上,用土掩盖好。野兽出没时不小心便掉入坑中被竹扦刺伤或刺死。

(10)装打棒。“装打棒”,有的写做“装柴打”,又名“雷打头”。制作的过程是:选择野兽经常来往的下坡路段,用一根长2米、直径5厘米的木棍横过路面,横木中间安一根高约0.5米的木桩,木桩顶部挂上横担,横担的一端挂上打棒木条,另一端用绳拴住连接到安有重物的地方,在重物处拉一条绳过路面,野兽路过时撞着连接重物的绳子,重物砸下,木棍即被牵动横打,造成猎物惊慌,向前蹿跳。这一蹿跳,正好撞到事先已安在前面的尖利竹扦上而受重伤或死亡。

(11)安网。“安网”,即将绳索织成的网,安放在山口处捕捉猎物。此网一般有40米长,2米宽。网安装好后,安排两个猎手在附近守候。守候者备有扎枪或长矛。其他猎手在安装网的另一头放狗驱赶猎物,猎物听到狗的叫声便惊慌地逃窜,撞入网中被擒或被刺死。

(二)采集

“采集”,即收集和搜罗。海南岛地属热带,长夏无冬,雨量充沛,十分适宜各种植物生长。这些植物,有木本的,草本的,藤本的,还有各种各样的野菜、菌类、果类等。可以说,这里一年四季树木挂果,野菜满山,山药遍野,为黎族群众的采集活动提供了有利的物质基础。这些物质基础也是黎族人民衣食住行不可或缺的部分。例如山薯,属于根茎植物。新中国成立前,黎族百姓在荒年时就是靠采集山薯充饥的。又如茅草,它是黎族百姓船形屋苫背不可缺少的好原料,还有红藤和白藤,它们是黎族人民编织藤箱、藤萝、藤椅的最佳原料等。采集的形式分专门采集和随手采集两种。

“专门采集”是有目的性的采集。例如,人们为了交换日常用品和物品,必须到山林中去采集白藤、红藤、木棉、山桂皮、药材等;有时候,在天灾之年农作物种类少,产量低,人们也要上山采摘可食用的野果、植物根茎、野菜等作为食粮的补充。

“随手采集”是在平时的生产生活中,人们随手采摘的一种采集。一般人们在干农活时,腰间往往挂一个腰篓,见到可以食用的野生植物就将其采摘回来辅助生活;小孩上山放牛时随身带着钩刀、竹篓,见着野菜就采集装到竹篓里;女孩儿走在山涧田野时,见到可以食用的野菜、野果等或可以用来喂猪的植物,也随手采摘放到腰篓里。这便是随手采集。

(三)捕捞

“捕捞”即捕捉和打捞。新中国成立前,黎族地区森林茂密,雨水丰富,河流众多,大部分地区河水终年不断流,给黎族人民的捕捞活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也给黎族人民经济生活的改善提供一些补给。

新中国成立前,捕捞的形式分集体和个人两种。其中,集体捕捞有以峒为单位的、几个村联合为单位的、以村为单位的、几户联合为单位的。这些组织都是临时性的,既没有固定的组织,也没有固定的负责人,一般是谁倡议的,谁就是带头人。捕鱼的时间,一年有两三次,常在农历三月或五月进行。捕鱼的工具有:渔网、渔笼、渔栅、渔标、弓箭、钓钩等。捕鱼的方法有垒石捕鱼、瀑布底下捕鱼和钓鱼等。个人捕捞一般为单家独户进行。捕捞的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有如下几种。

1.钓鱼。分岗位钓鱼和游动钓鱼两种。岗位钓鱼,即选定好水位位置,然后在岸边或湖边坐着或站着垂钓;游动钓鱼,即渔人手持钓竿,顺流缓步向前走,边走边前后拉动钓竿,以诱引鱼儿。

2.垒石捕鱼。垒石捕鱼,即人们掌握了山区昼夜温差大,某些鱼类爱钻隙取暖的习性,白天在河溪急流处垒起一堆堆石头,中间放置一些水草,待鱼儿进去,次日黎明扒石捕鱼。

3.瀑布底下捕鱼。瀑布底下捕鱼是人们利用环境突变,鱼类易惊慌失措而朝着逆流逃窜的特性来捕鱼。从数十米高的水源狭窄处,沿着山坡开辟一条小水沟,蜿蜒通向深潭。水沟开好后,迅速将深潭的水源截断,使之改流水沟。这时,鱼儿感到生活环境突变,便惊慌地跳跃,争相沿着新开的水沟逆流而上,拼命逃生。这时便将深潭与新开水沟接连处用渔网或渔栅截住,然后扒开瀑布水源的堵塞物,使水流复原。新沟很快干涸,便可“竭泽而渔”。

4.拦河捕鱼。拦河捕鱼是人们利用鱼儿喜欢来回游动寻食的习性,用各种杂物将河道拦住,只留一个通口,在通口处安上渔笼,鱼儿在游过这个通口时就钻进渔笼了。

5.抛网捕鱼。抛网捕鱼即双手把好渔网,站在架好的竹竿上或岸边,或走在河中,看见鱼觅食时,就马上抛出渔网将鱼罩住。

6.射鱼。射鱼主要是对付比较大的鱼,射者手持弓箭,轻步走在河中,看到鱼在水中漫游,就将箭头瞄准游鱼射击。清代张庆长在《黎岐纪闻》中写道:“黎岐无不能射者,射必中。中可立死。每于溪边伺鱼之人,射而取之。以为食。其获较网罟为尤捷云。”

img48

射 鱼

7.装渔笼捕鱼。“装渔笼捕鱼”,渔笼用竹片编织而成,编织的程序是:先把竹子破开成一根根的竹片,削成篾条,然后编成长圆状,长圆状的前端口张开,端口大;在前端口至腰部收紧,洞口一般比前端口小1/2或1/3,并用坚硬耐用且已编好的如漏斗状的篾条塞到里面,以起到鱼能进不能出的作用;自腰部到长圆状中间处约2/3处;到长圆状尾端口最小,端口一般设为仅能伸进大人的拳头,用编好的竹罩扣住;渔笼篾条之间留有半厘米的宽度,这样,小鱼儿即可游出,而大鱼则留在笼中了。要捉鱼时,先把渔笼放在水沟里,用木桩加固,两边用石头泥土堵住,鱼随着水流,就游进笼里了。收笼时,将渔笼尾端口打开,取出鱼后再放回原处。

img49

竹编捕鱼笼

img50

制 陶

img51

烧 陶

三、陶器制作

海南省黎族地区旧时副业生产之一。该业主要操作者为黎族妇女。她们可以制作碗、菜盘、缸、陶锅、锅盖、陶罐和蒸酒甑等。制作过程:首先将陶土(一种灰白色的泥土)挖出晒干,用臼舂碎,用米筛筛3~4次,去粗粒,剩下细末,用适量的水调匀成泥浆,置于阴湿处,过四五天后,泥土自生黏性,即可取用。制陶器时,取一块黏土放在平滑的木板上压成扁平,切成圆形,作为底部,再用手将黏土搓成长条,围于圆形底部四周之上,视陶器的大小、高矮而定,在围了3~5层或6~7层以后,切成圆形作为底部,再用手将各层泥围的相接处捏严实。接着,一手伸入容器内,另一只手拿一块形如乒乓球拍的长木板,内外“夹攻”,将各层黏土向上慢慢拍平,使其成为空心的圆柱形。然后用海螺壳伸入器内,将容器中部向外压成拱形。同时用小泥条捏成口边,再用弯藤豆或其他平滑的东西将容器外表磨光,至此垒筑过程结束。最后,将制好的陶器放到柴架上,覆以稻秆烧灼约煮一锅饭的时间,逐个挑出来放置在地上,再用捣烂的苦麦树皮液汁往器身上轻轻地拍打,直至冷却,便可收藏使用。

四、纺织

海南省黎族地区副业生产之一。纺织原料的来源,主要靠野生植物纤维,如木棉和各种野麻等。其次是以汉区或向汉商买来的色线和色布,将其拆线使用。妇女们一般都能纺织男子上衣、吊檐和女子上衣、筒裙、胸挂、头巾以及麻被等。筒裙和头巾一般纺织精美,色泽绚丽、花纹精美。筒裙上的花纹,多为动物纹或植物纹,也有少数人物纹或用具花纹。由于纺织品多产于民间,没有专门的机构和组织,所纺织的成品,都是在不脱离农业生产劳动的条件下单独进行的,所以效率很低。据调查,织1块吊檐需要10天,1块头巾10天,1件无袖男子上衣40天,1件女子上衣45天,1条无花纹筒裙1个月,1条有花纹筒裙50天,1条麻被(长近4米,宽2.4米)一年。纺织品一般均为自用,极少出售或交换。

img52

纺 织

五、藤竹加工业

黎族传统工艺生产之一。黎族群众历来有采割野生藤竹编制竹笠、簸箕、米筛、箩筐、谷围等生活用品的习惯。据此,建州后,便在通什、陵水、三亚、东方等地建立起4个藤竹制品厂。根据工业的发展和对外贸易的需要,不断革新工艺,研制新的花色品种。陵水县藤竹厂自1980年以来,创新花色品种29个,参加广州出口商品交易会和杭州工艺交易会展出。其中,半月香水架和猫头鹰杂架受到外商的特别赞赏,荣获海南区工艺科艺成果奖。产品畅销美国、日本、德国和加拿大等国及香港地区。1981年以来共生产出口40多万件,被评为广东省先进企业,获得省人民政府嘉奖。

六、手工业

黎族人擅长利用自然资源制作手工产品。从生产目的上划分,以自用的居多,出售的次之,公共服务性的最少。因而,黎族手工业长期以来未脱离农业,是农闲时人们才从事的工作。旧时,在手工制品生产过程中,男女有严格的分工,男子专门制作藤器、渔网、竹笠、织布机、铁器等产品,女子则专门负责织染、制陶、编席、酿酒等工作。由于生产工具简陋,自然资源有限,一件手工制品的完成要耗费许多时间,很难形成大规模的生产。即便是在这样的条件下,黎族的织染工艺和编织工艺仍有令人瞩目的成绩。黎族纺织业起步很早,人们利用当地生长的木棉和“中棉”为原料,以竹弹成绒,再捻绒成线,又杂以山麻,纺织成布。成品有黎单、黎幛、黎锦等种类,其中的黎锦在汉代时已是宫廷岁贡之珍品,宋代驰名,明清时期更有长足发展。与纺织技术相匹配的黎族染色技术亦有着悠久的历史。人们从山上采来染色的原料,以大青叶为主。经过捣烂、发酵等过程,制成染料。用自制染料染成的布,久不褪色。黎族地区生产的藤、竹,为编织业提供了原始材料,常见的编织品有藤椅、藤凳、藤席、竹席、渔篓、箩等物品,编织十分精细。目前,位于海南省通什市的黎锦研究所,对传统的纺织工艺进行了发掘、研究,并有所改进,还进行了小规模的生产。其他手工业仍有待发展。

img53

编 织

七、采掘业

1940~1945年,日本侵略者为掠夺海南的资源在田独铁矿开采了260多万吨铁矿石,在石碌铁矿开采了69万吨铁矿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投入大量建设资金,并从全国各地调来大批技术力量和先进设备,加强对石碌矿山的开发建设。现在,全矿有1万多名职工、400多名工程技术人员和大批专业干部,资金雄厚,机械化程度高,固定资产总值1.87亿多元,年产铁矿石375万吨。1957年7月1日投产以来,共开采铁矿石6700多万吨,利润总额7亿多元,相当于国家总投资的3倍。目前加上其他铁矿、铅锌矿、铜矿等,年产值达1.18亿元。

八、基建行业

黎族地区基建行业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后。随着工农业和各项建设事业的发展,基本建设规模越来越大,速度越来越快。20世纪50年代,每年的基建投资仅2000万元左右,但从60年代到80年代,整个黎族地区基建投资总额达8亿多元,年均4000多万元。自1958年州、县组建基本建设企业和建筑工程队以来,现已有基本建设施工企业10个,设计室3个,工程技术人员280人,固定职工2200人。这些年来,不仅建设了大批学校、医院、工厂,而且所有的城镇机关、企事业单位基本实现了办公和住宅瓦房、楼房化,广大农民居住条件也得到了改善。

九、建材工业

海南省黎族地区有丰富的石灰石、珊瑚、贝壳、黏土和石英石等,具备发展建材工业的有利条件。从20世纪50年代起至1994年末,先后建成水泥制造厂13个,年产水泥63.98万吨;砖瓦厂10个,年产砖91703万块,瓦9470万块,为民族地区的住房建设提供了物质保证。

十、民族特需品工业

海南省政府在保亭县创办纺织厂,生产民族裙布、蚊帐布、纱布和毛巾等纺织品,年产蚊帐布100万米。在崖县创建三亚工艺品加工厂,生产民族工艺品,如椰雕、贝料、塑料、手镯和银项圈等。在陵水、保亭2县办起陶器厂,生产陶器。在白沙县办起陶瓷厂,生产大型的(40厘米左右)蒜头型、孔雀型花瓶和各种形状的灯座、茶壶、糖缸、乳缸、咖啡杯、茶盅、斗碗、花碟、胶杯等,年产100多万件,畅销全岛各地。

十一、制糖业

制糖业是海南省的重要轻工行业之一。各市、县均宜种植甘蔗,尤其是沿海地区甘蔗产量更高,产糖率达13%。20世纪50年代初期,自治州内仅有30多个设备极为简陋的土糖寮,年产糖几百吨。1956年建成机械化的藤桥糖厂,1958年续建利国糖厂。接着,在乐东、崖县(三亚)、陵水、昌江、白沙、东方6县建成抱由、崖城、羊栏、陵水、大风、白沙、感城、木棉等8个中小型地方国营糖厂,加上藤桥、利国糖厂在内,共10个糖厂。日处理甘蔗达5850吨,年可产糖8万多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