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德昂族的佛教典籍是自己写吗

德昂族的佛教典籍是自己写吗

时间:2022-03-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民间教育无论哪个民族自古以来都有繁衍生息教育后代的责任,作为古老而优秀的德昂族自然也不例外。在我们了解到德昂族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我们无疑可以看得出德昂民族对自己民族的教育是坚定和注重的。佛教的文化和意识渗透到德昂族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并构成德昂族文化的重要特征。
民间教育_中国德昂族

第一节 民间教育

无论哪个民族自古以来都有繁衍生息教育后代的责任,作为古老而优秀的德昂族自然也不例外。新中国成立前,尽管德昂族只有本民族的语言而无本民族的文字,更没有专门的教育机构和人员。但是德昂族人为了继承传统的民族文化和精神,坚持以“刻木结绳记事”和口传教育等方式进行信息传递和文化传承。

纵观德昂族的传统教育,主要以家庭教育为主,辅以社会教育及佛寺教育诸方面,其历史也可谓源远流长,而且一直都保留至今,是德昂族的传统文化教育最具有民族特性的方式之一。在我们了解到德昂族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我们无疑可以看得出德昂民族对自己民族的教育是坚定和注重的。

一、家庭教育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是传统教育和文化传承的基本单位。在新中国成立以前,德昂族社会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和封建领主制并存的时代,经济发展缓慢,教育形式极其原始落后,主要通过家长言传身教的方式在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中进行,没有专门的教育机构和专职教育人员。

德昂族家庭教育内容十分广泛,一是传授生产生活技能,如教会男孩子如何饲养牲畜、种植庄稼、砍柴打猎,教会女孩子如何操持家务、纺线织布、抚养孩子等;二是学习社会规范和礼仪道德。平时家长经常告诫自己的子女要讲究礼仪,尊敬老人,乐于助人,不打架、不偷盗,宁愿挨饿也决不乞讨等。因此,至今在德昂族村寨很少听到有人大声喧哗,打架骂人,小偷小摸的现象就更为少见。

德昂族的小孩,在父母的带领下,很早就参加生产劳动,做些辅助性的活计,亲历劳动的各个环节,并自然形成性别的自然分工。男孩学会放牛、套牛、牵牛以及与犁耕有关的技能,稍大些时还要学会犁田、耙田;女孩除了帮助母亲做各种家务外,也学一些农活,如撒种、收割、打谷、种菜等,许多姑娘还未成年就已学会纺线、织布了。德昂族的性格非常善良,家庭和睦、热情好客、尊长爱幼,邻里互助蔚然成风,这与德昂族良好的家庭道德教育是分不开的。

德昂族是一个非常善良而又热情好客且重礼仪的民族。从孩子牙牙学语的那天起,家长就要教孩子认亲识戚,呼姐唤哥,不能直呼别人的名字;教育孩子要尊老爱幼、团结互助,赡养无依无靠孤寡老人;在节庆的日子里,要为佛爷、和尚洗手,为村中老人洗手、洗脚;在“尝新”的日子,要把第一包新米饭先给老人吃。

千百年来,德昂族的先民们将他们的智慧结晶、人生观、世界观、行为准则等内容有效地融会到各种神话传说、寓言、童话、叙事诗、民歌之中,再由家长传给晚辈,成为本民族团结、凝聚的源泉,充分显示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

二、社会教育

德昂族的社会教育是在家庭教育的基础上,通过村落和社区的交往和社会联系,对本民族成员进行的文化传统和伦理道德教育、知识技能的教育,这种教育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是在公共场合进行的。

如围坐在火塘边,通过老人讲古道今,在潜移默化中认识和感知本民族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通过佛爷讲经或参加宗教文化活动,让年轻一代了解宗教仪规、习俗,同时也使宗教本身所蕴涵的丰富文化知识深入人心;通过婚丧嫁娶和集体性的生产活动,培养人们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观念和意识;在串姑娘时所进行的恋爱婚姻教育,在婚礼上进行的家庭伦理道德教育;在泼水节、出洼、进洼等宗教节日进行的宗教知识教育等。

这类活动,有些是由社区的青年组织或老年组织的,而这些活动在使人们的思想情感得以充分交流、释放的同时,也有机地宣传了本民族传统的美德,弘扬了民族的文化传统;经常性的歌舞表演,给年轻人提供了学习各种民歌演唱技巧和舞蹈表演的机会。而所有这些社会关系和交往活动所形成的教育活动,都最终使民族的认同感和凝聚力得到增强和深化。

三、口传文化教育

德昂族没有本民族文字,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是通过口头代代相传的。口传文化教育有的在家庭火塘边,有的在奘房,有的在田间地头举行,在没有学校教育和现代传媒之前,这是传播民族文化的最有效途径。口传文化教育的内容比较丰富,一类是民族历史故事,主要讲述人类的起源,民族的迁徙历史,古战争故事,民族英雄人物等。还有一类是民族口头文学,这一类内容和形式比较丰富,有反映人类起源的《宝葫芦》《洪水的故事》《达古达楞格莱标》和《龙女的故事》,有反映民族习俗的《神女浴》《不献坟的传说》,有歌颂忠诚善良美德的《金凤凰》《松鼠和老虎的故事》,有反映忠贞爱情的《芦笙哀歌》。还有在不同场合唱的民歌,如在婚礼上唱的《迎亲调》、在野外劳动时对歌的《隔山调》、小伙子串姑娘时唱的《串调》、奘房做贡时唱的《做摆调》,记叙历史的《泪水调》也叫《历史调》等。

这些口传文学作品,有的传授了本民族的历史文化知识,有的讲授了做人做事的道理,使人们在娱乐的同时受到了启迪和教育。这种传统的教育和娱乐方式流传数千年,在20世纪60~70年代仍然深受人们的喜爱,但是现在年轻人主要接受学校正规教育,同时由于广播电视等现代传媒的冲击,民间口头文化传承已基本失去了传统的市场,德昂族口头文化的传承面临着断裂的严重后果。

四、寺院教育

德昂族的教育除上述之外,还有寺院教育。寺院教育是德昂族传统教育的又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德昂族与傣族一样信奉南传上座部佛教(俗称小乘佛教),因此在较长的历史时期一直存在着寺院教育。佛教的文化和意识渗透到德昂族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并构成德昂族文化的重要特征。

img52

奘房内讲授经文

过去大多数德昂族村寨都设有佛寺,据傣文和汉文史料记载,佛教传入德宏并成为普遍信奉的宗教,其时间大约在15世纪中叶。在16世纪以后,佛教的发展达到鼎盛时期,明万历年间成书的《西南夷风土记》曾记载,芒市及其附近地区“俗尚佛教,寺塔遍村落,且极壮丽”。佛教传入后,为了使信教群众能够读写经文,一些奘房办起了寺院教育。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在佛爷指导下系统地接受宗教文化教育,学习傣文、佛教经典、教义、教规和历史、人生哲理、道德规范以及天文历法等方面的知识。经过寺院集中学习,一部分人还俗后就成为社会上的知识分子。

当时在政教合一的封建制度下,人们为了学习傣文和文化知识,出家当和尚是唯一途径,因此在傣族地区有“佛寺即学校,佛爷即老师,和尚是学生,经书是课本”的说法。在德宏地区,寺庙和学校也统称为“奘”,两者是同义语。德昂族的宗教信仰受傣族的影响。过去傣族要求每一个男子在一生中要出家过一段僧侣生活,摆脱人间烦恼,实践佛教戒律,这样才有成家立业的权利,否则会被社会歧视,因此,许多男孩从六七岁开始就被送入佛寺当小和尚,接受佛教知识和启蒙教育。德昂族的习俗也与此相似,儿童一般在10岁左右,就由家长向主持和尚和村社首领提出申请,得到批准后,就送孩子到寺院学习经文和佛教常识。见习期满后(一般半年,多者一至两年),佛爷认为合格者,可以剃度成为和尚。但小和尚到了20岁左右,大多数还俗,娶妻生子,参加生产劳动。也有个别终生为僧的。在德昂族社会,许多50岁以上的男子由于有入寺院学习的经历,因此,他们都懂一些傣语傣文和佛教知识。

在学校教育出现以前,寺院教育是德昂族人主要的文化教育方式。对于德昂族的青少年来说,寺院是较发达和完备的学校,是他们能系统地学习知识、接受本民族文化传统教育的场所。入寺当过和尚的人,在社会上有地位、有威望,并受到社会的普遍尊敬,许多精通傣文和民族传统文化并通晓天文历法的人,在参与村社事务和传授民族文化知识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对于德昂族妇女来说,虽然她们不能得到文字以及各种系统知识的教育,而且在寺院中她们的活动亦受诸多限制,但是她们一年中仍有不少活动是在寺院中。如成年妇女除关门节期间和开门节在寺院中做佛事外,每个月都有几天须到寺院听佛爷诵经、讲经、礼佛和做佛事。她们接受的主要是基本教义和仪式礼仪等方面的传承和熏染;她们须对清规戒律进行了解,以便参与社会监督;对宗教文化的习得主要是通过社会监督和内心的感悟实现的。

总之,在德昂族的传统教育中,寺院教育具有高度的社会整合功能,由于其影响的广泛性,所以在维系社会人际关系的和谐稳定、保持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现在,在傣族地区,仍有部分群众坚持把孩子送到寺院学习一段时间,那种学龄儿童披袈裟当小和尚的事情时有所闻。但是在德昂族地区,送孩子到寺院学习的做法已经基本绝迹了。对于德昂族来说,寺院作为学习文化的教育功能已基本消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