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现代电影观念的基本要素

现代电影观念的基本要素

时间:2022-08-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产生的现代电影观念就是以好莱坞为主要攻击目标而逐渐建立起来的一整套与传统针锋相对的美学思想。现代电影观念追求的最高目标是“真”,从影片拍摄过程的“真”、反映内容的“真”,直到非理性主义要求反映人们内心世界的“真”。

一、现代电影观念的基本要素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这里的人来自世界各地,他们带来了各国不同的文化传统。但这种传统在这片新土地上逐渐拉开了与本土传统的距离,使美国的文化显得既驳杂又浅显。电影是后工业时代的产物,它在好莱坞兴起以后,整个的美学方针都与强烈的商业特征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票房左右着好莱坞的美学思想,观众牵制着它的制片方向。美国大多数早期的电影观众都是文化层次较低的劳工和下层贫民,这也制约了电影美学向高层次发展。欧洲却不一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电影在欧洲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欧洲悠久的文化基础。电影的中心转移到欧洲以后,很快便与其他艺术形式相结合。有许多文学家、艺术家直接参与了电影的创作,因而许多现代派的文艺思想也渗透到电影美学中来。不仅如此,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风靡欧洲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潮也参与了电影新观念的形成。加上战后声音、色彩等技术的日益完善,一种新的电影观念和电影语言应运而生。

要想知道现代电影观念首先要了解什么是传统电影观念,这是两种既对立又统一,既有扬弃又有继承的观念。所谓传统的电影观念就是从卢米埃尔、梅里爱开始,经过格里菲斯、爱森斯坦、普多夫金等人不断深化,最后在好莱坞的电影实践中形成一整套美学模式的电影观念和电影语言。它以追求“美”为最高目标,以蒙太奇作为唯一的叙事语言,它的美学原则是表现而不是再现生活,它想通过表演、剪辑、化装、灯光、布景等一切人为的因素创造一个理想的世界。这一观念在好莱坞逐渐演化成一整套具体的制片方针和电影模式:即起承转合、首尾封闭的剧作理论,墨守成规的电影叙事语言,以制片人为中心的分工极细的制片制度,一成不变的类型样式,追求豪华的制片方针,明星制度以及脱离现实、平庸虚假、浅显易懂的内容。所有这一切形成了所谓传统的电影美学观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产生的现代电影观念就是以好莱坞为主要攻击目标而逐渐建立起来的一整套与传统针锋相对的美学思想。现代电影观念追求的最高目标是“真”,从影片拍摄过程的“真”、反映内容的“真”,直到非理性主义要求反映人们内心世界的“真”。从新现实主义不用职业演员,不用摄影棚,直接反映人们的现实生活,反对一切虚假和夸张,表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意大利人民贫困的真实生活,直到非理性主义表现现代人的孤独、苦闷的精神状态,可以看到现代电影观念的一切美学元素都是围绕着“真”展开,以“真”为最高目标的。电影语言中出现的“长镜头”理论也是为了真实地再现生活,反对“蒙太奇”使生活破碎。这一以“真”为最高目标的现代电影表现为以下3个特征。

“非戏剧性”是第一个特征,其具体表现就是提倡无情节和散文化的结构形式。这一倾向从新现实主义就开始了,柴伐梯尼说:“情节会抢先占去一个导演的全部银幕时间,使他只能偶尔有一两个场面去反映他所真正关心的东西,即从日常生活情境中发掘出来的事实、感情和思想。叙事的结构是不符合真实生活过程的。选择的原则是受制于情节结构的需要,而不是为求得准确地反映无限自由的真实生活。”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现代电影脱离了电影传统的线型结构,用事件的无逻辑组合或非理性的意识活动来代替或打乱有逻辑的情节,打乱作品的因果关系。具体表现就是在手法上使过去、现在和未来在时间上随意交织,使回忆与假想、真相与想象错乱,使声音与画面错乱等等。

“表现自我与自我表现”是第二个特征。为了反抗好莱坞式的制片制度,反对制片人的干预,在萨特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响下,现代主义艺术家鄙视人生,鄙视一切,要做一个唯我独尊的精神叛逆。因此在艺术创作中他们从“心理现实主义”角度去探索对象,去表现人生。在思维方式上,他们鼓吹用非理性的直觉、本能和潜意识表现或记录某种内心感受、某种主观意识和主观情绪。在“新浪潮”的影片中,主人公几乎都是一些整天无所事事、到处宣泄剩余精力、自我色彩极浓、蔑视一切道德规范的青年。导演通过他们的目光看到的世界完全是一种内心感受的主观世界。法国导演曾提出“作家电影”的口号,他们认为“生活就像个人的日记,一本笔记本和一段个人独白,它的作者在摄影机前力图为自己辩护”。有的导演不满足于表现主人公的主观情绪,甚至自己站到摄影机前夸夸其谈,极力展示自己的口才。

“重感觉,非理性”是第三个重要特征。它注重启发式的心理分析,导演使用各种如纯音画、意识流等技巧,着重体现一种情绪、一种感觉、一种气氛、一种心理状态、一种精神面貌。由于现代主义理解的人是变态的、压抑的、孤独的,所以影片画面的歪曲、变形,造型上线条紊乱,位置交错,都是他们用来造成强烈效果的手法。而这些时空交错和梦幻般的画面和音响,都带有象征意义和哲理性含义,有的还表达了作者神学和神秘主义的观点。如伯格曼的《野草莓》用一次旅行来象征一个人寻求自我的一生。阿伦·雷乃的《去年在马里昂巴德》把人物作为某种情绪或命运的象征。传统的好莱坞叙事方式是导演把一切都说得清清楚楚,观众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而现代主义常常把一些不确定的模棱两可的画面让观众去猜测和思考,正如伯格曼所说:“我拒绝向别人解释我的影片,我也不能指点评论家如何考虑,每个人都有权根据自己的观点来认识影片,或为它们所吸引,或对之产生反感。人们向我询问我那些影片的意图或目的,这是一个既难答复又有危险的问题。我的回答往往闪烁其词:我试图表现人生的真谛。这个回答似乎使人满意,但并不准确。我宁愿谈论我所期望达到的目的。”

以上这些美学观念的代表就是战后的非理性电影和法国新浪潮,但他们的开端却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