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区域公益微电影的价值诉求和话语表达

区域公益微电影的价值诉求和话语表达

时间:2022-07-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而聚焦于特定区域的公益微电影,也蓬勃发展,成为区域借助于微电影和互联网迅速扩大影响力的路径。在实践的探索中,微电影逐渐显露,成为解决区域公益困境的有效手段。对于微电影的时长,并没有十分严格的界定。区域公益微电影往往着眼于该区域发展重点,在题材上,具有非常鲜明的区域特殊性。

曾祥敏 王嘉婧

内容提要 公益微电影为区域发展与形象传播赋予新的活力,如何把区域性的题材与表达诉求融入微电影中,如何凭借微电影获得更大的传播影响力,本文结合笔者在“南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纪实”、公益微电影“爱的重量”、纪录片“走进和田”等的创作实践,提出自己的思考与探索。

关键词 区域 公益微电影 价值诉求 话语表达

公益微电影近年来发展迅速,公益的诉求点也不仅仅局限于宣传公益活动和好人好事,而是渐渐地辐射到帮若扶贫、亲情友情、环境保护、社区互助等众多领域,对于公益微电影的理解范畴越来越开阔。而聚焦于特定区域的公益微电影,也蓬勃发展,成为区域借助于微电影和互联网迅速扩大影响力的路径。不同区域的题材有自身的重点和特点,如何针对区域特点进行公益制作,如何让传播效果突破区域的阻隔,唤起更大范围人们的价值共通与情感共鸣,成为目前区域公益面对的重要问题。在实践的探索中,微电影逐渐显露,成为解决区域公益困境的有效手段。

公益,事关着每一个人。但是部分公共利益在个人生活中体现不明显,反应周期长,常与短期的个人利益相抵触,这些特点让公益概念在实际的生活实践中常被人们忽视。因此,公益需要在传播渠道中被反复地强调、提醒和深化,并渗透在民众的生活中。而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国、大爱、奉献等主流价值理念往往是公益题材重要主题,如何在今天互联网个人化、个性化、私密化的语境下获得传播效果,的确值得仔细探究。

长篇大论式的传播方式可以承担大规模的公益叙事,但微电影的形态更容易与公众形成长期、高频次的传播交流。碎片化的时代中,部分阅读时间变得极其短小,如果在这样的情况下接受长故事,故事就会被无形地隔断成很多部分,破坏了观赏的整体性。为了顺应阅读习惯的改变,微电影日渐流行起来。对于微电影的时长,并没有十分严格的界定。在实践方面,制作者会根据故事的内容、播出的平台等确定时长,但一般将上限设定为25分钟。这种时长的设置更符合当前受众碎片化的信息需求习惯。

在传道、树立典型、宣扬正面力量方面,公益借助微电影,可以形成广泛式的传播,是经济社会效率最大化的手段。微电影的时长较短保证了收视者在任何的时间都可以对其进行完整的观看,精悍的内容结构适合在社交媒体传播,便于获得的观看模式降低了用户的收看成本,丰富的发布渠道手段提升了传播到达率。

公益的核心思想大多已经将价值观融入教育体系中,民众在长期的学习浸泡过程中,对于公益的理念熟知,但却因为概念化的符号而忽略了真正的价值内涵。如果希望通过宣传刺激公众的公益行为,制作者就应该控制对于教育式的话语使用,而是以情动人、以故事感人,化抽象为具象,这正是微电影善于承担的功能。“核心价值体系与大众文化的融合程度取决于它与大众生活的关联程度”,“若要核心价值体系对利益多元化的公民实现全覆盖,需将核心价值重塑为‘生活政治’语境下的公共诉求。核心价值体系与大众文化融合的过程就是让价值观在真实生活中找回生命力的过程……”[1]微电影对于公益的表达,类似于春秋笔法,长于“微言大义”。它擅长将题材大而化之的分解,要言不烦,含蓄有力。在明道、明理、教化育人上面,可以起到以一当十的作用。

公益性的传播大多不涉及经济利益的获取,依靠无回报的投入才可以实现制作。大规模的投入只能依靠政府、有资金支持的公益性组织或者有绝对经济实力的个人完成。高昂的成本成为公益内容制作的阻碍,也影响了公益传播的大规模形成。

互联网时代给予了公益传播一次大规模生产的机会。“微电影”从制作到传播,其制作成本低于长片的拍摄,便于更多的人(甚至是当地的民众)进入到制作大军当中。微电影通过社交媒体、视频网站等便捷的渠道进行传播也降低了制作的传播成本。比如,俄罗斯一位车主将其行车记录仪拍摄到的路途中感人的画面剪辑到一起,形成了一段微电影。视频在发布之后,不仅在俄罗斯国内传播,在全世界都形成了不小的“温暖”效应。整个视频几乎没有任何的投入,但却可以获得国际传播中对于区域形象的认可。

对于区域公益而言,成本的降低是一次良好的传播契机。区域公益带有地域性,是个性化的内容。如果个性化的内容不能够覆盖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之时,外部的资金会平衡投入与收效,减少对于区域性公益的投入,而去转向涉及更多人利益的题材。这是正常的市场平衡行为,但却束缚了公益的内容范围,使得更多具有魅力、感情的公益故事不能得到挖掘和表现,长此以往,会引起公益题材内容的同质化,多元化降低。“微电影”成为对这一缺憾的补足,较低的拍摄成本让地方或者个人有能力承担,便于区域题材的挖掘。微电影传播基于的互联网,可以拓宽区域公益故事的传播范围,通过低廉的成本,突破地域的阻碍,让区域公益可以被推向全国,甚至世界。公益包含着众多的内涵,环境保护、民风建设、社会秩序等,区域公益影像的宣传,塑造了地区的形象,在旅游、经济发展方面也具有潜移默化的推动作用。

区域内容为公益的整体传播带来的新鲜血液。公益题材因为其教化意义,如果总是重复题材,就会在观众心中形成刻板印象,会产生麻木甚至是抵触的情绪。突破刻板印象的关键是利用个性化的内容作为支持。微电影的多元化创作主体带来了公益题材视角的多样性。通过众多微电影的共建,形成整体公益传播的发展向前。

区域公益微电影往往着眼于该区域发展重点,在题材上,具有非常鲜明的区域特殊性。但是题材的特殊性不等于极端性和孤立性,无论在选题和表达上恰恰要寻找到社会共通共鸣的价值趋向和审美意趣。比如,温暖、关爱、幸福、发展、坚持、道德向善等对人类共同正能量诉求的宣扬。比如,在南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微电影《一个都不能少》,把南阳人民为了南水北调工程的奉献与牺牲聚焦到一位独臂老人日复一日地执拗与坚守,把大爱化为个体生命的坚持中。

在微电影的概念出现之前,视频领域用“短片”统称篇幅较短的影片。篇幅较短的概念是与90分钟的标准影片长度做对比,各类影展对于短片的时长规定是40分钟以内,一些影展会划分更为精细的类别。例如,1分钟、5分钟、10分钟等。短片是微电影的雏形,但是彼时网络并未兴起,短片的创作风格两极化严重。一种是按照电影创作手法,但是时间缩短;另外一种是实验风格作品。微电影在诞生初期与短片的思路一致,沿用传统的叙事手法,只不过是将篇幅缩短。随着对于网络传播特性的逐步理解增强,微电影拥有了其更加鲜明的特性,而不只是对于传统视频的简单模仿。与公益相结合的微电影,也有着自身独特的叙事策略。

“微电影”被划分为两种不同的制作策略。第一种制作策略,故事从设计层面是以“微电影”为出发点,并且微电影是唯一构成故事的形式。故事总体时长偏短,从制作层面限制的故事长度。例如,南阳市在南水北调中扮演着中线渠首的重要角色,为了将南阳人民的牺牲与奉献让全国更多的民众知晓,明晰水源的来之不易。笔者所在团队与南阳市合作制作了微电影系列短片,这些短片在制作前就已经明确要通过短小的篇幅进行故事的叙述,以适应目前互联网化的传播环境。这些系列短片后来在人民网、新华网、腾讯网、优酷、爱奇艺等各大网站推出,迅速铺开传播渠道,形成立体的传播层次。

第二种制作策略是从“母故事”中脱离而出的“微电影”,将传统时长的“长故事”通过剪辑,构建出“微电影”版本进行播出。对“母故事”的片段化截取,构成了“形式化”的微电影,而故事生产的过程中并没有以“微电影”为制作理念。纪录片《走进和田》是一部全景式反映和田的4集纪录长片,但是其中护林员孤独守护绿洲的故事被单独摘取出来,放置在网络上进行传播,就成为有关和田公益的微电影题材。

区域型公益一般都会被赋予较为宏大的命题,但微电影并不擅长展现过于庞大的题材。因此,制作团队需要在前期对于命题进行拆解、选择与提炼,抽丝剥茧,切中要害,抓到具体的小主题。制作团队需要深入到民众的生活中做出较为全面的调研,在当地寻找切合主题的题材。题材的选择应该具有故事思维,选择某一主体承担某一事件,该事件可以唤起观众的情感,以形成关于公益主体的共鸣。通过小主题的表现,反映大精神,大层面的思想。比如,上文提及的南水北调系列微电影,对与南水北调这一宏大命题进行了仔细和审慎的选择与提炼。

由于时长较短,微电影需要用直观、简单的逻辑呈现故事脉络。制作者需要按照逻辑关系明确主要的情节点,对其进行扼要的说明,将故事“说清楚”。事件的足够信息量可以维持观众在短时间内保持观看兴趣,再通过预叙等事件表达手段,可以塑造更加有戏剧冲击力的微电影。比如,央视的公益微电影,“再来一次,为平凡人喝彩”,作品抓住数个人物的两个核心点:受到挑战的彷徨,再来一次的坚持终获新生,很好地完成了价值表达。

即便篇幅短小,也应做到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对于起承转合与篇幅的对应更应该进行合理的设计。对于事件的起因、发展铺垫、转折点和结果进行分析,通过前期的拍摄和后期的编辑予以捕捉。微电影应学会使用故事的叙事手法,在短小的篇幅中集中发力,产生集中并突出的故事效果。

“微电影”的“微”字限制了故事的时间元素,故事时长的缩短意味着故事内容的减少,但仍必须保证故事的完整性,而不能以牺牲故事质量为代价。微电影是对应着碎片化时代而生,因此需要满足观众在碎片化环境下的观看需求。在相对简短而独立的环境中,观众更倾向于爆发力的信息呈现,而非铺陈式的娓娓道来。为此,笔者归纳了微电影的两极故事建构策略:少而精、多而浅。在较短的时间内讲好一个故事、表达一个主体,主体的单一性和短平快的制作风格符合新媒体时代用户的收视习惯和需求[2]

少而精是指在微电影之中,即便是繁杂的枝节,也有一个明确且独立的线索,主题要集中。此外,主角、事件、空间至少有一个保证集中。主题必须要集中是因为在故事的开展中,一个主题必须通过一个故事完成,一个故事很难进行多主题的表现,在故事的时长被压缩后,如果希望在短时间内讲明很多主题,会导致每一个主题的表现时间变得更短,很难阐明。观众的观赏体验中,也习惯于从一个故事提取出一个主题,设置过多的主题会让观众在观赏中迷茫和混乱。对于其他故事元素的塑造,标准就是设置集中点。例如,只在故事中表现一个主角,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便事件、空间较多,也可以使得故事有提纲挈领的主干;或者事件单一,即便主角很多,也有围绕着开展的原点。例如,中央电视台的《真诚沟通》系列是公益微电影的品牌性栏目。在《爱的重量》一期当中,凝练出自行车这一物件为连接多年父子情的贯穿线索,通过时间跨度中,自行车载人和被载的角色变化,讲述了两代人在不同的时间阶段互相扶持的感情。节目选取一个悬念系扣,形成了这个微故事的叙事张力。

多而浅是指,因为题材的需要,在微电影当中必须要对某些元素进行大量的表现。例如,一个事件中有多个主角,在表现的过程中,一定要集中表现每一个元素与主题相关的那方面,而不需要对于这一元素进行全方位的深挖。如果试图对多个事物面面俱到,结果就是在短时间的限制内面面不到。传统叙事中强调故事各环节的相互关联性,强调通过冲突的安排获得叙事的节奏,以期最后将叙事推向顶峰。多而浅的微电影策略颠覆了传统的叙事原则,情节在每一个事件中相对独立,事件之间多为平行的弱联系,而非因果、递进等强联系。

为了实现南水北调这一跨时代的生态工程,南阳的百姓付出了努力和辛苦,这其中的故事千千万万。如果在一个视频当中全部表现,就会导致容量不足。但是如果不予表现,又不能体现出当地人民对于这一工程宏观贡献。在系列微电影《暖流》中,使用的是北京女孩到达南阳的外部观察视角,通过她的讲述展现出她在南阳捕捉的众多感人事件,以“奉献”为故事的共性,每一个事件只用几句话进行描述其奉献精神的精华。虽然每一个故事都未展开表现,但是多样化故事的叠加展现出一副公益精神的普及图景,形成一个更为宏观的南阳奉献精神。

微电影的叙事注重短小精悍,节奏明快,“藏”和“露”的关系在微电影中尤其明显。“藏”和“露”主要服务于叙事的洗练与悬念、包袱的设置,让小故事产生最大的叙事张力。因此,什么信息重点突出,什么时候戛然而止,都要经过精心设置。而在形态上,更应注重声音(解说词、对话、独白、旁白)、文字、画面等各种信息时隐时现,交替补充与丰富,共同完成叙事。这样行文走板,才使微电影叙事张弛有度,紧凑有致。

如果要在微电影当中塑造主体,需要对主体的形象进行强化。在微电影的制作过程中,要对主体进行挑选并且有重点的表现。如果在时长较短的微电影中着力塑造过多的人物,会导致观众的关注重点失衡,其结果是对于每一个人物都没有清晰的印象。如果故事主体是群体性的,可以选择一个代表,或者将群体化作一个整体形象。例如,在央视播出的表现沙漠造林队的微电影短片中,影片的画面涵盖着造林队的所有队员,但是从故事叙述层面则是集中于队长张喜旺一人,以他为代表,使得整体的抽象形象在观众思维中形成了具象的呈现,并省去了认知多个主体的时间,而将精力主要集中于对于主体及主体所经历事件的关注,以更好地唤起情感。微电影《不老骑士》中,主体为多个骑行老人,在塑造过程中,制作者提取出“不老骑士团”的形象,着重塑造出一个有梦想的老人群体,不对任何个人进行过多地展开,方便观众记忆。

在微电影中,除了有重点地选择人物之外,还需要有重点选择人物的某一特性。人是具有多面性的,在微电影的简短篇幅中,无法对多重个性进行完整表达,所以需要挑选出呼应主题的主体的某一面或者几面。即便是以主体为本的微电影,也需要通过具体的事件承载人物形象,所以还需要满足上条所说的故事的清晰表达。事件的选择需要同制作者意图重点表现的人物个性吻合,即事件是人物个性的佐证。事件可以不只一件,但尽可能不同的事件不要重复地对某一性格面进行表现。

《真诚沟通》是每期1分钟左右的微电影系列节目,其中有很多“以主体为本”的微电影案例。其中一期是介绍做棒棒(重庆用肩挑扁担运货的工种)的郑定祥。制作者选择表达郑定祥人穷志不穷的品质,这一特点可以拆解成两点:一是人穷,二是志不穷。郑定祥叙述了自己因为爱人生病耗尽家产所以必须出来卖苦力和做棒棒,走50里路才能挣三元钱。这两个简短的故事勾勒出“人穷”的形象。之后又讲述了他一次和货主走散的经历,但他并没有听从别人的建议把货物卖掉赚取外快,而是用了14天的时间找回货主,并把货物还给了他,展现了主体“志不穷”的性格。3个简短的故事,由于选择恰当,通过建立3个故事之间的对比逻辑关系呼应了“人穷志不穷”的主体形象,使得故事的可看性更强,人物塑造令人印象深刻。

微电影因为篇幅短小,不具备铺陈叙事的条件。碎片化的观赏习性使得制作者无法预测用户的信息接收环境,不能要求每一个观赏碎片化的人都在安静的氛围中观看,更不用说像在电影院中聚精会神地凝视。因此,为了获得以一当十的效果,通常使用强势性的观点输出,“放大”画面的叙事功能,极致化地使用影像手段和叙事符号,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冲击,短时间内抓取注意力。保护国际基金会发起的公益项目《大自然在说话》,让著名演员扮演大自然中的一个角色,代表大自然发声。影片的脚本一改环保类影片温情的自然定位,而将大自然塑造成严厉,甚至残酷的角色,核心概念就是“大自然不需要人类,人类需要大自然”。强硬的观点伴随着演员的声音被观众接纳,让观众可以在1分钟的篇幅内清晰地理解故事的观点,形成对于大自然的敬畏感。

在简短的时刻,观众和视频中的人或事物很难建立深刻的情感。微电影可以通过唤起观众较为基础的、共鸣性强的感情作为联络。这并不代表微电影不能引起观众强烈的情感感受,如果事件具有很强的冲击力,如汶川地震等;或事件和人物由于错位而形成巨大的反差。例如,上文提到过的我国台湾一群60岁以上的老人骑摩托车环岛一周的“不老骑士团”,故事本身的张力会引起剧烈的情感召唤。但如果面对的是一个较为普通的故事题材,明确故事的情感诉求,进行集中的情感表达和引导,是帮助提升故事可看性的良好方式。

在公益性微电影中,有一些常被使用的情感点可被借鉴。例如,坚持、坚韧、牺牲精神等。愚公移山可谓是古代公益宣传的典范,这其中所体现的舍小家为大家的坚持让很多人感动。真诚沟通选择拍摄的库布其治沙工人张喜旺,就是因为他身上所具有的愚公精神。在荒草不生的沙漠中,凭借多年的努力,种出一片绿洲。这其中就暗含着牺牲、坚持美好的精神。但是在情感表现当中要注意用事实说话,基于事件和主体,不能过度煽情。

区域、核心价值观、微表达构成了区域公益微电影的3个核心要素,三者交集构成了区域公益微电影的独特性。创作者通过对于区域特点与公益精神的把握,并进行主题的分解,在区域中选择适当的主体和事件进行承载,通过故事化的手法在微电影中进行集中的体现,从而让区域内外的人可以形成情感的共鸣,以实践公益精神。区域公益微电影丰富了公益微电影的内涵和外延,借助微电影,不仅挖掘区域公益题材,深化区域公益主题,拓展公益传播效果,而且对网络文化的正向建树具有独特的作用。

(曾祥敏,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嘉婧,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2013级博士研究生)

注释

[1] 张丹:公益微电影:《文化建设的新力量》。《中国电视》,2012年第10期。

[2] 焦道利:《媒介融合背景下微纪录片的生存与发展》。《现代传播》,2015年第7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