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沙鲁克·汗与阿米尔·汗简介

沙鲁克·汗与阿米尔·汗简介

时间:2022-07-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沙鲁克·汗出生在印度的首都新德里,家族信仰是伊斯兰教。沙鲁克·汗在1992年出演《疯狂》之后一路走红,在印度沙鲁克·汗多次获得FA的影帝称号以及其他一些奖项。沙鲁克·汗的婚姻成分与他的代表作《我的名字叫可汗》中似乎有着类似的情节。但是如果将沙鲁克·汗和阿米尔·汗的电影放在一起比较,就能发现,沙鲁克·汗的影片中,类似的主题并不是很多。

沙鲁克·汗为印度头号男明星,父母双双早逝的沙鲁克·汗1992年在电视连续剧露脸后立刻得到关注,在1992年出演的电影中更是获得了最佳新人奖,第二年1993年开始获得最佳男演员奖。在之后拍摄的历史题材影片《阿育王》中,这位男演员更是使世界开始关注。沙鲁克·汗出生在印度的首都新德里,家族信仰是伊斯兰教。

沙鲁克·汗在1992年出演《疯狂》之后一路走红,在印度沙鲁克·汗多次获得FA的影帝称号以及其他一些奖项。沙鲁克·汗的电影如《勇夺芳心》(1995),《怦然心动》(1998),《加油印度》(2007),《再生缘》(2007)和《天生一对》(2008),至今仍在宝莱坞观影排行榜的前列,而另一些作品,如《有时快乐有时悲伤》(2001),《爱,没有明天》(2003),《爱无国界》(2004)和《我的名字叫可汗》(2010),在印度电影海外市场的票房收入上名列前茅。这些成就助就了他成为印度最成功的演员。

沙鲁克·汗的婚姻和阿米尔·汗的第一段婚姻有着类似的经历,在沙鲁克·汗的感情生涯里,沙鲁克·汗的妻子是一名印度教徒,所以在沙鲁克·汗的家里,也是有着两种不同的宗教信仰,这种状况很有趣,在沙鲁克·汗和阿米尔·汗的身上,似乎人们印象中的印度宗教冲突并没有那么强烈的反应。沙鲁克·汗的婚姻成分与他的代表作《我的名字叫可汗》中似乎有着类似的情节。在沙鲁克·汗的代表作《我的名字叫可汗》中,沙鲁克·汗饰演的正是一位有着自闭症的穆斯林,而与可汗在美国走到一起的女主角,也正是一位在美的印度教徒。

在这章里,将阿米尔·汗与沙鲁克·汗放在一起,并不是为了展示他们对印度影视业做出的贡献,而是要对比两位当今印度最有影响力的男星所拍摄电影主题的不同。在上一节里,阿米尔·汗的电影中多数是有着反映社会现实问题的因素的,就如举出的例子《芭萨提的颜色》、《未知死亡》等,也有反映殖民时期爱国色彩的如《印度往事》、《抗暴英雄》等。但是如果将沙鲁克·汗和阿米尔·汗的电影放在一起比较,就能发现,沙鲁克·汗的影片中,类似的主题并不是很多。如果非要从沙鲁克·汗的电影中找到一些与殖民文化有关的影片典型,那么《我的名字叫可汗》可能才算得上是一个例子。

《我的名字叫可汗》讲述的是一位患有自闭症的孩子瑞兹瓦罕,有着爱心和聪明的头脑,但是母亲对他的格外照顾,使得嫉妒的弟弟远赴美国,在母亲去世后,瑞兹瓦罕来到美国寻求弟弟的照顾,在美国他认识了单身母亲梅蒂蕾,在两人相处过程中产生爱情,并走到一起,但是美国的9·11事件,却使得美国上下充满了对穆斯林的仇恨,这种仇恨迁移到了梅蒂蕾年幼的儿子身上,使得儿子在球场被杀害。伤心夹杂着愤怒的梅蒂蕾,把一切罪过迁移到瑞兹瓦罕的头上,认为是瑞兹瓦罕的姓氏害死了自己的儿子,在梅蒂蕾的气话的驱使下,瑞兹瓦罕登上了觐见总统的道路,一路上瑞兹瓦罕的充满爱的举动,赢得了美国对他的尊重,而瑞兹瓦罕对总统要说的话,也很简单:我的名字叫可汗,我不是恐怖分子。

一、“9·11”事件的影响及与后殖民文化的关联

首先了解一下轰动世界的9·11事件,9·11恐怖袭击事件是指美国东部时间2001年9月11日上午,由基地组织劫持的4架民航客机撞击美国的世贸中心和五角大楼的历史事件,一系列的袭击使得3000多人死亡,23座建筑物被摧毁,给美国造成数千亿美元的经济损失。主导此次恐怖行动的基地组织,原本是美苏冷战的产物,早期的基地组织是用来训练抵抗苏联入侵的阿富汗义勇军的,但是当苏联撤离之后,组织的目标却转为美国及伊斯兰世界的“腐败政权”。9·11事件也直接催生了美国长达10年之久的世界反恐行动,以及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

在9·11事件的介绍中,不难发现,这次的恐怖袭击对于印度人来说,似乎没有什么必然或者直接的联系,但是在《我的名字叫可汗》中,为什么瑞兹瓦罕在美国会受到如此遭遇呢。

首先,这种遭遇有着英印殖民历史的直接关系,在影片开头的部分中,当瑞兹瓦罕准备乘飞机去华盛顿的时候,在机场瑞兹瓦罕受到了警察的严格搜身,当然这个情节是属于倒叙中的一个部分,但是从警察搜查瑞兹瓦罕的神态上不难看出,美国人对这个穆斯林的态度是很瞧不起很轻视,在没有任何理由的情况下,就强行搜查瑞兹瓦罕。按照故事的时间表,当时9·11事件应该是已经发生了的,作为美国警察要搜查一名穆斯林的行李似乎在影片的故事中还说得过去,但是在搜查完毕之后,警方的恶劣态度,以及与瑞兹瓦罕半嘲笑的对话中可以看出,当时美国人在盲目警惕伊斯兰世界的同时,也带着一种不屑与嘲笑的态度。

二、瑞兹瓦罕对后殖民文化的理性对待

这时影片进入倒叙的故事情节中,在瑞兹瓦罕小的时候,他的母亲对于瑞兹瓦罕的一句话,在影片中是很重要的: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一种是做好事的好人,一种是做坏事的坏人。这句话放在瑞兹瓦罕后来的遭遇中更加凸显其价值,在美国9·11事件爆发之后,美国政府的行为并没有对所有美国的穆斯林做出正确的行动,对于美国人来说,他们所见的所有穆斯林都是卑鄙的恐怖主义分子。犹如影片中的商店员工,他只是戴着一顶象征他宗教信仰的白色帽子,但是路过的美国人对他的态度,是很恶劣的,嘲笑他,辱骂他。瑞兹瓦罕,商店的穆斯林员工,还有梅蒂蕾的儿子都不是什么十恶不赦的人,他们在影片中没有做任何的坏事,但是他们得到的美国的待遇是什么呢?瑞兹瓦罕的行动在美国人看来他就像是一名恐怖分子,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就可以施以他牢狱之灾,商店员工本本分分地做着自己的工作,但是却无端受到美国人的侮辱,极端点的,如梅蒂蕾的儿子,竟然只是因为瑞兹瓦罕的形式,就被殴打致死。那么这些好人在瑞兹瓦罕的世界里受到的完全就是坏人的待遇。正是因为美国的这种做法,催生了瑞兹瓦罕的行动,他选择的并不是报复,而是很理智的觐见之路。那么如果把这部影片中的瑞兹瓦罕让阿米尔·汗去扮演,会是什么样的剧情呢?看看《芭萨提的颜色》中,DJ等人的做法,可不是像瑞兹瓦罕这样理性了。

三、关于后殖民文化的情节体现

瑞兹瓦罕在觐见总统路途中的遭遇,可以反映出,这部影片中美国政府对伊斯兰世界看法的改变。首先,当9·11事件发生之后,美国上下对伊斯兰世界充满了仇恨,这种仇恨甚至在影片中的一个镜头中是这样表现的。一名大胡子的穆斯林,在镜子面前拿着剃须刀犹豫,是否刮掉了胡子,就能免去美国人对穆斯林的仇恨,美国对穆斯林的仇恨,是完全没有理由的,因为在之前的介绍里,9·11事件和基地组织,与穆斯林是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的。当瑞兹瓦罕出发之后,在一次为非洲难民的捐款情节中,收银员却因为瑞兹瓦罕的宗教信仰,而想要拒绝瑞兹瓦罕的捐赠,但是瑞兹瓦罕展现出的那种纯真的爱,却又让收银员不能拒绝。在瑞兹瓦罕的举动中,无论地处何方,无论你的宗教信仰是什么,但这些都不是阻碍爱心的障碍。这也表明了,虽然在美国政府的歧视之下,但是散播爱,却能超出这种歧视。在瑞兹瓦罕在群众中大喊“我的名字叫可汗,我不是恐怖分子”的时候,他旁边的那个美国人的反应就有些典型,在离着如此近的情况下,既然那名美国人能听到“恐怖分子”的字眼,难道就不能听到这些字眼前面的“我不是”吗?这反映出两个问题,一种是当时美国人对待穆斯林的态度,无论你是干什么的,在哪里出现,你的目的是什么,美国人给你的第一定位就是有关“恐怖主义”的,这种想法在公园父子的镜头中也有着体现,美国父子与一名穆斯林在一条长椅上,而美国父亲竟然有意将自己的孩子放在自己的另一侧,让孩子远离那名穆斯林,无疑这位美国父亲认为,穆斯林是有着危险因素的。另外一点就是美国人当时恐惧心理的体现。在他们心中“恐怖分子”就像是一颗原子弹,只要有这个字眼的出现,就必然会引起轰动,当美国人高呼“他是恐怖分子”的时候,整个场面在没问出青红皂白的情况下,瞬间的就混乱了。而美国的警方也二话不说采取了暴力的手段。瑞兹瓦罕在监狱里的遭遇更是无理。首先他受到了非人的待遇,在没有证据证明他是恐怖分子的情况下,美国警方的举动就是要逼他说出有关基地组织的情报,这是很可笑的,影片中的美国人甚至认为,只要是穆斯林就一定知道基地组织和恐怖行动的情报,而瑞兹瓦罕也用了一句隐晦的台词嘲笑了美国政府“早知道这样,我就多了解一下基地组织了”。监狱里的情况充分说明,如果瑞兹瓦罕真的是一名恐怖分子,真的知道基地组织的情报,或许他还能少受点苦,但是清白的他却因为自己什么也不知道,在美国的极度恐惧之下而受到了残忍的对待。而有人想要弄清瑞兹瓦罕事情真相的时候,众多的美国记者的反应也是“或许他真的是恐怖分子,我是不会报道这件事”的冷漠态度,这使得提倡民主自由的美国精神在影片中蒙上了一层灰色。但是瑞兹瓦罕得以清白的转折,也就是美国政府对瑞兹瓦罕态度的转变,确实因为瑞兹瓦罕在监狱中告诉了,有关穆斯林人预谋恐怖事件的情节。这个情节中,瑞兹瓦罕在觐见总统的途中来到一座清真寺,在清真寺内,他得知了几位穆斯林想要制造恐怖事件的预谋,而瑞兹瓦罕当时的反应就是很强烈的反对。也正是他的反对情绪,使得他在警局有了证明自己清白的机会,和得到美国政府的认可。这件事表明了什么,首先是,当时美国政府对穆斯林的仇恨其实已经引起了穆斯林的不安和极端主义的想法,美国政府的做法只能激化美国人和穆斯林的仇恨使得恐怖主义有机可乘。另外在瑞兹瓦罕因为这件事获得自由的情节中,不难看出,美国政府,对于一名穆斯林是否是清白的,他们不愿意去调查,他们的依据就是这个穆斯林是否为美国政府服务,以及他对美国政府的态度,而瑞兹瓦罕的举动也说明他想要重新得到尊敬的手段是一种非抗争的手段,非极端的举动。在这件事之后,美国方面开始认可瑞兹瓦罕,对于他觐见总统的举动又开始走向理解的态度。通过记者对于瑞兹瓦罕与受灾的美国人一起抗灾的多次报道,就能看出美国人开始关注瑞兹瓦罕,也开始重新思考自己对于穆斯林的态度。

四、被殖民者的团结精神

另外在这部影片中,或多或少有着受苦受难同胞大团结的意味,为什么这么说,当瑞兹瓦罕来到一个小镇的时候,这个小镇上虽然都是美国人,但是他们却没有表现出对于穆斯林的歧视态度,反而是很欢迎和友好的,而瑞兹瓦罕也在小镇的教堂中的一次讲话中爆发自己压抑的情感。但是大家是否发现,这个小镇是贫穷的,或者说是远离美国都市喧嚣繁华的一个所在,整个小镇有着不到300的人口,资产就是100多头牛而已,而且小镇的居民多数也以黑人为主,这就能让人想到美国的种族歧视问题。另外教堂讲话中,黑人小孩对于自己哥哥的思念展现无遗,而思念的原因就是哥哥参加了美国的对伊战争,并且牺牲在战场上。小孩的这段讲话,不仅仅是对美国对伊拉克无理由战争而带来的无数家庭毁灭的控诉,也能与瑞兹瓦罕同样因美国政府的非正常政策而失去亲人产生共鸣。在影片后半部分中,当小镇发生自然灾害的时候,瑞兹瓦罕又一次与这些受苦受难的黑人站到一起,而且这次,不仅仅是他一个人,他的举动牵引了更多的人来帮助这些人。这也是美国对于黑人和穆斯林态度转变的一种体现。

在影片结尾,历经千辛万苦的瑞兹瓦罕终于见到了新一任美国总统奥巴马,而奥巴马却对他先说出了“我知道,你的名字叫可汗,你不是恐怖分子”。这句话,已经没有了任何的讽刺味道,反而在这句话中体现着美国当局对他们做法的歉意,这或许是沙鲁克·汗电影中最直接的一次,西方代表向穆斯林代表低头的体现。

另外,跳出这部电影故事本身,在当这部电影选角的时候,导演首先相中的就是当时已经有了巨星头衔的沙鲁克·汗,演绎瑞兹瓦罕的故事对于沙鲁克·汗是一件具有突破意义的事情。在这部电影之前,沙鲁克·汗的多数电影是商业片的成功为主,但是瑞兹瓦罕的诱惑使得沙鲁克·汗难以拒绝。本片的核心场景是公路旅行,在美国真正的民间的行走过程,这种演绎在印度电影的体现是少之又少的,瑞兹瓦罕对于美国事物、精神和生活的体会与认知,会提供很大的视觉可能,来表达本片的主旨思想。在镜头的选取上,以往的印度电影如果要在美国选景一般都会选择绚烂的都市,但是《我的名字叫可汗》却把多数镜头对准了美国的乡间,这种宁静的镜头,赋予了瑞兹瓦罕在旅途中宁静质朴的特点。另外在服装上,导演也是费尽心思,在底层黑人的身上,观众一般看不到华丽的衣着,在梅蒂蕾的身上由于要凸显梅蒂蕾的性格与生活,于是导演在多数情况下,让梅蒂蕾的衣着是职业装。不仅服装能表现人物的生活和性格。另外在影片中,瑞兹瓦罕的弟妹将自己附有穆斯林风格的服饰传统融入了美国生活,这使得本片的主旨,又一次得到体现。

这部影片中导演通过瑞兹瓦罕的故事,把印度与西方的宗教,人际关系,和国家间的态度表现得淋漓尽致,但是本片也有着不足的地方,本来在影片前半部分,瑞兹瓦罕的爱情故事充满着轻松与娱乐,但是在后来的觐见总统的路上,似乎又在过分渲染瑞兹瓦罕的精神崇高。

在沙鲁克·汗的电影中很少有如阿米尔·汗的电影中反殖民精神的体现,沙鲁克·汗的电影中更多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反映印度本身社会问题和与西方融合的题材的。

在印度电影蓬勃发展的今天,印度电影业中涌现出很多世界电影爱好者所熟悉的著名演员,如阿米尔·汗,沙鲁克·汗,卡卓尔等。他们这些优秀的电影演员,不仅把好的电影内容呈现给了各国观众,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印度电影业的发展。除了这些电影工作者对电影业的贡献之外,这些演员通过自己所演绎的影视作品,也将当代印度的一些思想文化传播了出来。

阿米尔·汗(Aamir Khan)印度宝莱坞著名演员、导演、制片人。8岁时就出演了轰动印度全国的电影,是公认的很有前途的童星,但是对于阿米尔·汗来说,成为一个瞩目的电影明星,并不是他童年的梦想。阿米尔·汗一心想要去打网球,而且打得还不错,曾经获得过马哈拉施特拉邦的网球冠军。随着年纪的增长,才抛弃网球重回大银幕。不同于其他电影人沉迷于票房与奖项之中,他说他的梦想是通过电影去影响他人的人生。他的电影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感动,更多的是让我们有所启发。勇于用不同的角度去抨击社会黑暗的他让我们看到了世界电影的希望!对于阿米尔·汗的这句话,在其很多电影作品中都有着反映,如涉及克什米尔地区问题的《为爱毁灭》,反抗英国殖民者殖民统治以及殖民反抗精神觉醒的《印度往事》、《抗暴英雄》。有关反映爱国色彩的《芭萨提的颜色》以及涉及现代印度拐卖妇女问题的《未知死亡》等,阿米尔·汗的电影不会只是简单的爱情肥皂剧,在其电影中,各种反映现实问题的例子数不胜数。

阿米尔·汗出生在印度一个有阿富汗血统的穆斯林家庭,是电影世家。父亲TahirHussain是著名的电影制片人,而叔叔NasirHussain则身兼演员导演制片数职。我国观众熟知的印度电影《大篷车》即是阿米尔家族的作品。《大篷车》这部影片情节曲折,构思巧妙,引人入胜,它讲述了一个工厂主的女儿苏尼塔,在新婚之夜发现杀害父亲的凶手竟然是自己的丈夫,影片用过大篷车队的故事和背景,向观众展示了吉普赛人民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的优秀品质。在1986年10月份的《文汇报》上,也指出了这部影片的弊端,这部电影中过分表现当时人们的团结向上,但是对当时阶级问题,种族问题,宗教问题却只字未提。但是上面提到的阿米尔·汗的叔叔纳西尔·胡塞因正是这部广为中国观众熟知的电影的导演。

阿米尔·汗的家庭大部分是穆斯林,但是有趣的是,阿米尔·汗的第一段感情,却是发生在一名穆斯林和一名印度教徒的身上,邻家女孩在阿米尔·汗21岁的时候,两人走到一起,甚至不顾宗教原因所带来的双方家长的反对,毅然决然私奔,并且当时印度政府,甚至将夫妻二人的结合作为宗教和平共处的典范。

对于广大的中国观众之所以了解阿米尔·汗,并且对其开始重视,大多数人是因为2009年的一部《三傻大闹宝莱坞》,这部影片通过阿米尔·汗及其他几名演员诙谐幽默的表演反映出当代印度社会存在的教育压制问题。这部影片中,阿米尔·汗的演技简直无可挑剔,当时的阿米尔·汗已过不惑之年,但是出演二十几岁的学生角色依旧游刃有余,在《三傻大闹宝莱坞》引起全球的轰动之后,阿米尔·汗的其他电影,如《未知死亡》、《芭萨提的颜色》、《地球上的星星》、《印度往事》也逐渐被人们所重视,甚至是阿米尔·汗早年间拍摄过的影片也被重新搬上大荧幕。

五、成名之作《印度往事》

阿米尔·汗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我觉得无论我的职业是什么,我坚守的东西都不会变。正是因为这句话,使得阿米尔·汗在这篇文章里值得有一个单独的章节。阿米尔·汗这名电影演员坚持的东西是什么?他的另外一句话就给了我们充分的解释:拍摄电影不是用来迎合谁的,其实当你拍摄了一部对自己国家有一定批判意义的电影时,这对国家就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所以批判自己和自己的国家是我们进步的第一步。没必要为自己祖国被放在聚光灯下而羞耻,应该羞耻的是我们的国家在那一方面有欠缺。阿米尔·汗的这句话,在他的电影中有着很大分量的体现,在其2001年拍摄的《印度往事》被誉为一部伟大的史诗,阿米尔·汗通过剧中角色Bhuvan向观众演绎了,殖民时期的印度底层民众的饱受压迫,以及这种压迫下的反抗,《印度往事》这部电影在球赛起始过程的情节上,其实也在向人们展现,当时印度人反抗意识的觉醒,萎缩,主动出击的过程,在主角所在村子因为大旱而交不上英国殖民者的粮食税的时候,Bhuvan站出来进行反抗,虽然反抗的形式,是以游戏的方式,但是在电影中角色身份的限制下,这种反抗的举动,已经就是很有意义的了,但是当Bhuvan答应英国的人挑战的时候,村长的态度是坚决反对,认为这种举动会害了全村,村长的角色意义就是殖民时期一些印度人的典型反应,认为印度本身就无法与英国抗衡,认为反抗只是无谓的牺牲。但是影片中另外一个角色伊丽莎白,却从殖民者的身份展示了殖民时期一些西方人对印度的热爱以及对印度反抗运动的帮助,在伊丽莎白的讲解和帮助下,Bhuvan的球队艰难战胜了英国球队。这部影片其实和多数印度影片有着相似的地方,都会反映当时印度人的反抗意识,而阿米尔·汗的出色表演,也将印度运动题材的电影带入了宝莱坞。

《印度往事》出现之前,关于印度运动的电影在印度和国际上是不受欢迎的,而且当时阿米尔·汗家族旗下的公司正处在长期延工和票房低落的处境中,但是由于《印度往事》的拍摄成功,一切都改变了。没人想去演这部戏。没人想制作这部戏。在印度,运动主题的电影从未成功,历史主题当时也不受重视。但是这个剧本打动了阿米尔的心。“我认为,如果印度往事是个必须要讲的故事的话……只有我会讲述他”并且令他开心的是,他制片人父亲的反应迎合了阿米尔的期待。“这是一个好故事” ,他父亲说:“一定要讲的好故事”。之后《印度往事》获得了巨大的成功,阿米尔·汗制片公司的名气就此打响。《印度往事》开创了宝莱坞印度反殖民运动题材电影先河,罕见的史诗级巨制,还是三十年来宝莱坞首次尝试同步录音。印度历史上首次得到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的杰作。《印度往事》从两个方面改变了印地电影产业的主流体制,首先,它开创了同期声,另外,还坚持了按照单线计划完成了电影拍摄。

《印度往事》这部三个小时四十四分钟的片子,将印度人民反抗殖民者暴戾统治的精神演绎得淋漓尽致。不论是演员,剧情,还是歌舞,都算得上是印度影片之中的佼佼之作。

首先说音乐,这部影片颠覆了观众以往对于印度歌舞片的看法,歌舞的叙事性极强,而且音乐也很优美,能给观众带来在不腻烦的情况下的赏心悦目。

影片之中将殖民时期的印度人民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表现得尤为明显,在影片之中,拉凡和高莉两人,一位是在组建球队时希望得到村民的认可的举动,另外一位希望意中人能够明白和接受自己的爱意,两个人为了自己的生活目标各自奋斗的过程中,有些片段都会令人忍俊不禁。

阿米尔·汗在这部影片中一如既往地塑造了一名机智勇敢的反殖民先锋形象,在影片所展示的艰苦的生活条件之下,拉凡在影片开始的时候,面对罗素的狩猎,感到反感,并且用自己的行动干扰罗素的狩猎,在环境和拉凡的行为对比之下,阿米尔·汗塑造的拉凡形象的伟大之处就被体现了出来,在之前的内容中,我们可以知道,阿米尔·汗的大部分电影都和反殖民题材相关,这部影片可以说是阿米尔·汗此类电影中的代表作品,另外阿米尔·汗塑造的主人公拉凡,把反殖民的手段脱离了暴力,而是用一种人们意想不到的手法来体现反殖民。虽然影片的故事路线还是不能完全摆脱爱情故事辅助的路线,但是在内容上已经可以说是有很大的创新,对比《芭萨提的颜色》、《抗暴英雄》,反殖民已经不仅仅局限在杀戮和流血之上。

另外在这部影片之中印度和英国之间的关系也很有看头,印度既然是反殖民,但是手段却是模仿西方的板球,然后再用西方的板球击败对手,或许因为自己内心觉得不如对方,所以才会努力去学对方的本事,希望能跟对方站在同一个高度去对话。相比中国清末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手法,似乎很是相似。

在这部影片中印度人对英国人的形象塑造,一方面是欺压,但另一方面却又是公平而守信用。这点在反殖民的影视作品中并不是很常见的,相比某些国家的反殖民电影里面的人物设定几乎都是一边倒。不过这应该也和历史有关,似乎是因为英国人是撤离的,所以印度人觉得他们还算有良心,而侵略者的战败,不能是被侵略国家感觉如此,在印度电影中,一边倒的人物设定是很少见的,《印度往事》中的伊丽莎白,《抗暴英雄》中的戈登,印度人民并没有完全抹黑殖民者,这是在具有教育意义的影视作品中值得某些国家学习的。这也许也是印度人本身也是矛盾的,一方面觉得自己学对方的本事显然低人一等,另一方面又感谢对方能够提供一个平等公平的对话平台。

六、《为爱毁灭》的思想意义

近年来,印度电影产业飞速发展,尤其是印度电影主产地,宝莱坞的飞速发展,与上个世纪印度被英国殖民的历史比较,当今的印度电影更像是一种面对好莱坞电影文化殖民的反倾销现象,大多数的青年或者是中年的中国观众真正接触到、认识到印度电影还是从前几年的《三傻》进行的,通过《三傻》这部优秀的印度影片,使得多数的中国观众认识了阿米尔·汗,随后才在阿米尔·汗的电影作品中慢慢发掘出更多的优秀作品,阿米尔·汗的电影主题,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就是有关于反殖民题材的,后殖民问题在当今的印度也是影响颇深,如印巴问题、克什米尔地区问题,由阿米尔·汗和印度女星卡卓尔共同主演的电影《为爱毁灭》就是反映克什米尔地区问题的优秀之作。

在《为爱毁灭》之中,故事的主线依旧是宝莱坞万年不变的爱情故事,由阿米尔·汗出演的恐怖分子瑞汗和由卡卓尔出演的印度盲女祖妮爱情反映当今克什米尔地区问题对于印度社会的影响,影片中虽然故事的主线缺乏新意,但是故事的主体构思确实很新颖,在一个令人悲伤的爱情故事中,阿米尔·汗的精湛演技让人佩服,同样,女星卡卓尔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

首先在这里要说的是《为爱毁灭》这部影片的外部制作方面《为爱毁灭》,制作和拍摄手法完全可以和好莱坞大片相提并论,在这部长达三个小时的影片之中,影片运用各种拍摄手法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和细节表现出来,在故事的梗概上,在前一个小时的时间里,导演先是为男女主人公的悲剧爱情做了一个先前美好的铺垫,通过一名恐怖分子伪装的导游与一位盲女的生活故事为两人做了慢慢的抒情。同样,恐怖分子的身份,也在暗示着结局的悲剧。

两人在这一个星期的浪漫的经历,足以把整部电影构造成一部完美的爱情影片,如果将整部电影分割为两个部分,前一个半小时足以成为一部爱情影片,而后半部分则可以单看作是一部反映克什米尔地区问题的影片。

关于影片的名称是为爱毁灭,那么爱为谁毁灭呢,在这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中,来观看这部影片,究竟是什么能让爱情去毁灭美好的生活呢,在影片开头,祖妮在国旗下唱起的国歌就说明了一切,当爱情的故事上升到国家层面,爱情才是最值得人牺牲的。而祖妮父母的话:今天的选择会影响明天的发展;有两种选择时,选择更好的或不太坏的!充满智慧和哲理!这个片子的主题都是围绕这个开头来发展的。

印象中的印度电影,很多人会说起《大篷车》、《阿育王》、《可汗》、《宝莱坞生死恋》,看了《三傻》和《为爱毁灭》之后,会对这个南亚人口大国、观众就会把曾经的友好邻邦、总是以大国自居的国度刮目相看,和一些国家的电影一比较,突出了其优秀之处,值得一提的是,印度电影的题材及话语权的开放性,这是很可贵的。在印度电影里,可以抨击自杀率、交通、寡妇生活、教育、政治等。并且通过幽默的表演方式,让人能够在笑中思考各种深刻的问题。

特别值得提一提的是,在《三傻》和《为爱毁灭》中,涉及了班公措和克什米尔地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这两个地区的归属性相当的敏感!而在电影中,似乎都属于印度了,影片全球传播,潜意识里会有很多人认可这种观点!印度电影的诉求,值得深思!

在影片中,当祖妮问妈妈“如果王子对我朗诵诗歌我该怎么办”时,这句话是很让人动容的。可以说,祖妮和瑞汗的爱情这是一场错误,错误的开始,错误的相遇,错误的结局。在繁华都市的背景之下,在两人美好浪漫的经历之中,都是无法抵挡两个心中拥有不同国家利益的人走到一起的悲惨的结局。

影片中,导演用插叙的手法,为观众展示了,瑞汗在遇到祖妮之前的人物特点,瑞汗的身份是一名背负特殊使命的克什米尔地区的印度人民心中的“恐怖分子”,他在多年的时间里运用多种身份在不同的城市里和不同的女人逢场作戏。而此时的祖妮,一直在寻找自己心目中的爱情,于是便有了影片前中期的印度式的歌舞闹剧。瑞汗在遇见祖妮之后也被深深地吸引,于是爱情在两个人的构筑下,慢慢成长,最终两个人走到一起,但是瑞汗的特殊身份却成为了两个人幸福的阻碍,瑞汗在爱情故事中却不停地提醒自己是个军人,情感也在这种提醒中发生变化。

在瑞汗回归到为了执行各种任务而变得无情冷酷的七年之后,影片又将两个人的命运相遇在一起,瑞汗和祖妮的爱情,又回归到了温情的时代,但是美好总是被一种残酷的东西摧毁,在影片中,祖妮和瑞汗最终还是为了各自的国家利益和荣誉做出了抉择,在影片的结尾中,甚至就可以直接地说,就是当今仍然困扰世界和平的克什米尔地区问题,使得这种“爱”毁灭,造成了影片中的悲剧。

七、言语风格

一个民族,它的文化的承载体就是它的语言,一种语言它在世界上的使用是否广泛,这体现着一个民族在世界舞台上的影响力的大小。早在印度独立之前,就有很多印度的学者认识到了印地语对于印度文化的特殊意义,在独立之前,甘地一直主张将印地语作为印度的国家语言。1949年9月14日,印度立法会议通过决议,将印地语作为印度的国语。和其他国家一样,印度的领导人在致力于印度的经济政治发展的同时,也曾经想让印地语成为世界性的语言。并且,还主张领导人在国际场合下尽量使用印地语,这其实就是印度潜移默化地将印地语推广向世界。上个世纪70年代,印度总理英拉和甘地共同举办了第一届“世界印地语大会”。大会上首先决定的就是:让联合国接受印地语为工作语言。但是,从那之后的许多年过去了,世界上将近有5万人使用的印地语,在印度这个国家只能是在名称上被称为国语,但是实质上,印地语在印度的使用人数并不是那么让人乐观。而且,联合国也没有接受把印地语作为工作语言的要求。

印地语的使用率为何如此低下,其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归结到一起,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在历史上,印度和其他亚非拉地区有着几乎相同的命运,都受到过西方列强的入侵和殖民,在外族入侵的同时,印度本土的土著语言发生了很多变化,在许多细小的变化结合在一起之后,如今的印度语言已经变得很复杂了,印地语如今已经超出了语言研究的范畴,在政治、经济、历史的各种矛盾中,印地语成为了他们的聚焦点。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印度不可避免地要融入世界大市场之中,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印地语又要面对以往和现在以及外来的多重压力和问题。

首先就是印地语要面临英语的冲击。英语对印地语的冲击问题,要追溯到英国殖民印度的时间段上,这是英国殖民统治印度时,强迫印度居民使用英语,并且,在当时印度上层社会中,英语的使用率完全超过他们使用印地语的频率,而且,在殖民统治时期,英国在教育上,也要求印度的儿童要学习英语。这其实就是在瓦解印度的传统文化,瓦解一个国家的文化,首先就要征服它的语言。虽然印度在后来摆脱了英国殖民的命运,并且在独立之后将近20年之后,议会决定将印地语作为印度的官方使用语言,希望印地语能通过法案的作用来取代英语在印度的地位,但是这个决议却遭到了非印地语各邦政府和人民的反对,所以将印地语作为印度的官方语言的行动至今都未取得良好的结果。比如说,如果现在的印度政府要出台一项法案,那么必定是先用英语来起草,在发布的时候,再翻译成印地语,虽然这种做法是没有硬性规定的,但是却依旧说明了英语在当今印度依旧占领着语言的主导地位。如果大家经常观看印度的影片就会发现,在影片之中的人物台词中,经常会出现印地语和英语结合使用的“二不像”语言,经常是一句印地语的台词中充斥着几个另类的英文单词。

而且,当今的印度社会之中,上层人民和下层人民使用的印地语在语法和词汇上竟然会出现差异,在文人和文盲之间这种差异也是存在的,在世界各种语言的影响之下,印地语出现了混乱、失真的现状,这是令许多印地语研究学者堪忧的情况。

另外,造成印地语如此混乱现状的原因不单单是印度被英国殖民时期外来语种的长期干扰,早在英国来到印度之前,在印度历史上可以说几乎是没有完全地统一过的,马克思说过“英国在印度要完成他们的双重使命,摧毁和重组”,可以说是在英国来到印度之后,印度才有真正意义上的统一,这样就使得英国在印度殖民时期有着一种特殊的地位,英国似乎在这个时期在印度的功劳完全超过他们在印度破坏的原有的生活习俗和社会体系,在英国划分的印度不同统治地区的统治者们,几乎全部使用的都是英语,但是在这些印度人的不同分区里,又不是完全的同心协力的,不同的地区竟然还会出现英国人以外的政治斗争,在一定的时期里,语言成为了他们互相攻击的主要手段,即使是到英国人撤出印度之后,在上个世纪60年代印度曾经出台过将印地语作为印度官方语言的法案,但是地区权利的膨胀使得这个法案在施行上可以说是困难重重,这种困难的状况在一些地区取得邦权独立之后显得更加严重,他们认为英语的使用价值完全超过印地语,对于自己本民族的语言价值加以忽视。以上的内容足以说明,在印度,印地语的尴尬地位,不仅仅是由英语的干扰造成的,在民心并不统一的印度国土,政治间的相互斗争,使得不同地区的不同人民对于印地语也不是全部赞同,在后殖民问题克什米尔地区问题,印巴问题上,语言的问题一直都是这些地区相互攻击和无法统一的一个重要因素,可以说是,在英国来到印度之前,在印度各邦权力膨胀的时期,各邦就不是相互团结的整体,分崩离析,在英国来到印度殖民之后,由于语言的介入和对本地语言的影响,使得团结这个词语在印度人心中的地位越来越低,语言的日益差距加大,成为了印度国土内权力斗争的又一个绝佳的理由,这样,由语言加剧的印度内部矛盾就更加的难以解决,而语言的逐渐变化,不仅仅不能挽救这个现状,甚至会加剧,至少在当今是如此的,语言逐渐成为克什米尔地区,印巴问题中的主导因素。

以上的材料中,大家不难看出,其实影响印地语的主要因素,就是“英语”的问题,就如之前说过的,在印度本来的种姓制度下,印度人就很重视不同阶层的人不同涵养,而在英国来到印度之后,使用英语又是上层人民显示身份的一种象征,在本国糟粕的传统文化和外国语言的介入之后,在印度的上层社会就会出现一种结合的畸形心理,认为使用英语是尊贵的象征,使得心离本国语言越来越远。就算是在如今的中国,英语的高考成绩竟然是和本国语言汉语的成绩是一样的,这不能牵扯到什么政治的话题,但是足以使得学生在学习期间,最起码将本国语言和外来语中同等对待,而对于本国语言从小到大的心里优势,又会使得学生将重点的目光放在并不熟悉的英语之上,这种心理在世界各个国家和各个阶层恶性循环往复,使得英语作为西方文化的前哨已经占领了有利的地位,在文化殖民的程度上又加深了一层。如果说在印度,甚至在世界其他被文化殖民的国家,要想让本国语言重新占据主导的地位,那么就要抓住本国语言的教育,从小抓起,就如有人评价中国,在中国官方的语言就是汉语,学校的教学语言也是汉语,但是中国的发展速度是世界各国有目共睹的,反观印度,印度在各个方面都把英语作为主要语言,但是印度却并没有因为他们认为的高端大气上档次的英语而使经济飞速发展。

在未来的时间里,印地语还是不会在短时间内作为印度的国语,因为在印度,英语的使用程度已经完全成为了人们日常和工作的语言,心理上的默认是很难通过一些法案就能改变的,并且,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如果印度的官方硬性将印地语作为官方语言,那么试想一下,在印度流行使用了上百年的英语,不可能在一个法案出台之后就彻底消失在印度的语言使用之中,那么硬性规定的印地语使用又不能违背,很有可能就会出现英国殖民印度初期的那种现象,就是印地语和英语的“二不像”的结合体的出现,就如许多印度电影之中的台词那样,在一句印地语的句子之中,非要出现几个蹩脚的英文单词,这很像当今中国的一些年轻人在说话的时候,在词语的使用上非要加上点英语。另外还要说的是,之前提到过的,在印地语的使用阶层里,不同的阶层使用的印地语是不完全相同的,这种情况并不是,在中国那种各省方言间的差异,而是在教育根本上的差异,在城市和富裕的家庭之中,他们接受的教育是先进的,他们接触的语言是多种的,那么在他们的印地语之中就会吸收更多的外来语种的因素,而在一些农村或者是一些社会底层的人民,他们在印度当今并不公平的教育体制下,很难受到和上层社会人一样的教育,他们多是讲的最贴近原始的印地语,这样长期下去,二者印地语之间的差异会越来越大,最终成为两种完全陌生的语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