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简化太极拳(24式)的套路介绍

简化太极拳(24式)的套路介绍

时间:2022-07-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全套共分24个姿势动作。为此,打太极拳时,必须以腰为轴,手脚的许多动作都是由躯干来带动,并且互相呼应。初练太极拳的人,很容易忘掉这个“用意”的要求。这也是太极拳的“中正安舒”的基本要求。正常练习简化太极拳速度为4~6分钟。

一、简化太极拳(24式)的套路介绍

24式太极拳是国家体委1956年编发的。动作简单,左右相对称,易学易懂。全套共分24个姿势动作。

(一)太极拳的特点、技术要领、注意事项

1.太极拳的特点:

(1)轻松柔和:太极拳的架式比较平稳舒展,动作要求不僵不拘,符合人体的生理习惯。一般说来,没有忽起忽落的明显变化和激烈的跳跃动作。

所以,不同年龄、性别和体质的人,都可以从事锻炼,尤其是对体弱和患有某些慢性病的人,更是一种较好的体疗手段。

(2)连惯均匀:整套太极拳动作,从“起势”到“收势”,不论动作的虚实变化和姿势的过渡转换,都是紧密衔接、连贯一气,速度均匀,“像行云流水,绵绵不断”。

(3)圆活自然:太极拳的动作不同于其他拳术,它要求上肢动作处处带有弧形,这是符合人体各关节自然弯曲状态的。通过弧形活动进行锻炼,有利于动作的圆活自然,体现出柔和自然的特点,也能使身体各部分得到均匀的发展。

(4)协调完整:太极拳的动作,不论是整个套路,还是单个动作姿势,要求上下相随,内(意含、呼吸)外(躯干、四肢动作)一体,身体各部分之间要密切配合。

为此,打太极拳时,必须以腰为轴,手脚的许多动作都是由躯干来带动,并且互相呼应。

2.技术要领:

(1)意识引导动作:练习太极拳的全部过程,要求用意识(即指想象力)引导动作,把注意力贯注到动作之中去。如做太极拳“起势”两臂慢慢地前举,从形象上看同体操中的“两臂前平举”的动作相仿,但在太极拳的练习中,不是随便地把两臂举起来,而是首先要求想着两臂前平举的动作,随而慢慢地把两臂抬起来。意欲沉气,就要有把气沉到腹腔深处的想象。意不停,动作也随至不停,就好像用线把各个动作贯串起来一样。正如练拳人所讲:神为主帅,身为驱使”,“意动身随”,就是这个意思。为了掌握这种要领,必须注意以下两点:①安静:练习拳时以准备姿势开始。首先要从心理上安静下来,然后按动作要求检查,头是否正直,全身是否放松了;呼吸是否自然畅通等。当这些动作都符合要求时才能做以下的动作。这种安静的心情应贯彻到练拳套路的全部动作中去。打太极拳要求“以静御动,虽动犹静”,“动中求静”;②要集中注意力:在心理安静条件下,还要把注意力放在引导动作和考虑要领上,专心致志地练拳。初练太极拳的人,很容易忘掉这个“用意”的要求。

(2)注意放松,不用拙力:“松”是要求练拳时在身体自然活动或稳立情况下,使某些可能放松的肌肉和关节做到最大限度的放松,动作时避免使用拙力和僵劲。在练习中,要求人体的脊柱按自然的形态直立起来,使头、躯干、四肢等部分进行舒松自然的活动。

太极拳姿势要求上体正直安舒,不要前俯后仰或左右偏斜;两臂该圆的就必须做到圆满;腿该屈的,就必须屈到所要求的程度。除按照所要求部位用力外,其他部位肌肉要尽量放松。为此,要求先注意“松”,而后由“松”再慢慢地使力量再集中起来,达到式式连贯、处处圆活、不僵不拘、周身协调的要求。

(3)上下相随、周身协调:太极拳是一种使身体全面锻炼的运动项目。要求习拳时全身“一动无有不动”,“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成一气”,这些都是要求“上下相随,周身协调”的。

(4)虚实分清、重心稳定:习拳时由一个姿势到另一个姿势、位置和方向的改变,处处都贯穿着步法的变换和转移重心的活动。要求身法、手法的运用,由虚到实,或由实到虚,既要分明,又要连贯不停,做到势断意不断,一气呵成。有人说:“迈步如猫行,运动如抽丝。”以达到习拳时注意脚步轻灵和动作均匀,虚实分明,重心稳定。这也是太极拳的“中正安舒”的基本要求。

(5)呼吸自然:习拳时要求呼吸自然。练习者应按照自己的习惯和当时的需要进行呼吸动作和呼吸不要互相约束。可根据个人锻炼的体会的程度,毫不勉强地随着速度的快慢和动作幅度的大小进行。按照起吸呼落、开吸合呼的要求,使呼吸与动作自然配合。

3.初学太极拳的注意事项:

(1)速度要均匀:初学太极拳时宜慢不宜快,从慢上练功夫,打基础,先把动作学会,把要领掌握好。当熟练后,不论速度快慢,都要求从头至尾保持均匀。正常练习简化太极拳速度为4~6分钟。

(2)架式不可忽高忽低:初学或体弱者架式可稍高一点。但在“起势”地就要确定高低程度,以后整套动作(除下势以外)要大体上保持同样的高度。

(3)要适当掌握运动量:由于太极拳动作缓慢,姿势、重心不断地转换,这就大大增加了下肢的负荷量。初练太极拳者,往往会感到两腿酸痛。这是正常生理现象。

每次锻炼的长短、趟数多少、运动量大小,要因人制宜,因病制宜,不应贪多求快,急于求成。

(4)要持之以恒:练习太极拳同其他体育锻炼,贵在坚持。否则,不仅不能逐步提高太极拳的技术水平,不能做到精益求精,而且更重要的是不能更好地收到坚持练太极拳增强体质和治病防病的效果。

(5)有条件的最好能在清晨或晚间,到公园树林、广场、河边、空地等空气清新和环境安静的地方练习。

(二)动作说明

1.起势:

(1)身体自然直立,两脚开立,与肩同宽,两臂自然下垂,两手放在大腿外侧,眼向前平视(图3-36-1)。

要点:头颈正直,下颏微向后收,不要故意挺胸或收腹,精神要集中。

(2)两臂慢慢向前平举,两手高与肩平,手心向下(图3-36-2~3)。

(3)上体保持正直,两腿屈膝下蹲,同时两掌轻轻下按,两肘下垂与两膝相对,眼平视前方(图3-36-4~5)。

要点:两肩下沉,两肘松垂,手指自然微屈,重心落于两腿中间。屈膝松腰,臀部不可突出,两臂下落要和身体下蹲的动作协调一致。

img557

图10-18 起势

2.左右野马分鬃:

(1)身体微向右转,重心移至右腿上。同时右手收在胸前平屈,手心向下;左手经体前向右下划弧放在右手下,手心向上,两手相对成抱球状。左脚随之收到右脚内侧,脚尖点地。眼看右手(图10-18-1~2)。

(2)上体左转,左脚向左前方迈出,右脚跟后蹬成左弓步。同时左右手慢慢分别左上右下分开,左手高于眼平(手心斜向上),肘微屈;右手落在右胯旁,手心向下,指尖向前。眼看左手(图10-18-3~5)。

(3)上体慢慢后坐,重心移至右腿上,左脚尖跷起微向外撇,随即左腿慢慢前弓,身体左转,重心再移到左腿上。同时左手翻转向下,收在胸前平屈,右手向左上划弧放在左手下,两手心相对成抱球状。右脚随之收到左脚同侧,脚尖点地;眼看左手(图10-18-6~8)。

(4)右腿向右前方迈出,左脚跟后蹬成右弓步;同时左右手分别慢慢向左下右上分开,右手高于眼平(手心斜向上),肘微屈;左手放在左胯旁,手心向下,指尖向前。眼看右手(图10-18-9~10)。

(5)与(3)解同,惟左右相反(图10-18-11~13)。

(6)与(2)解同(图10-18-14~15)。

img558

图10-19 左右野马分鬃

要点:上体勿前俯后仰。两手分开要保持弧形,身体转动要以腰为轴,做弓步与分手的速度要一致。做弓步时,迈出的脚脚跟先着地,然后慢慢踏实,膝盖不要超过脚尖;后腿稍后蹬,使该腿与地面保持约45°,前后脚的脚跟在直线两侧,两脚横向距离应为10~30厘米。

3.白鹤亮翅:

(1)上体微向左转,左手翻掌向下在胸前,右手向左上划弧,手心转向上,与左手成抱球状(图10-20-1)。

img559

图10-20 白鹤亮翅

(2)右脚跟进半步,上体后坐,重心移至右腿上;左脚稍向前移,脚尖点地,同时两手慢慢地分别向右上左下分开,右手上提停于头部右侧(偏前),手心向左后方,左手落于左胯前,手心向下。眼平看前方(图10-20-2~5)。

要点:胸部不要挺出,两臂上下都要保持半圆形,左膝要微屈,体重后移和右手上提要协调一致。

4.左右搂膝拗步:

(1)右手从体前下落,由下向后上方划弧至右肩部外侧,臂微屈,手与耳同高,手心斜向上;左手上起由左向上向右下方划弧至右胸前,手心斜向下,同时上体微向左再向右转。眼看右手(图10-21-1~3)。

(2)上体左转,左脚向前(偏左)迈出成左弓步。同时右手屈回由耳侧向前推出,高与鼻尖平;左手向下由左膝前搂过落于左胯旁。眼看右手手指(图10-21-4~6)。

(3)上体慢慢后坐,重心移至右腿上,左脚尖跷起微微外撇;随即左腿慢慢前弓,身体左转,重心移至左腿上,右脚向左脚靠拢,脚尖点地。同时左手向外翻掌由左后向上平举,手心斜向上;右手随转体向上向左下划弧落于左肩前,手心斜向下。眼看左手(图10-21-6~9)。

(4)与(2)解同,惟左右相反(图10-21-10~12)。

(5)与(3)解同,惟左右相反(图10-21-13~15)。

(6)与(2)解同(图10-21-16~18)。

img560

图3-21 左右搂膝拗步

要点:①手推出后,身体不可前俯后仰,要松腰松胯;②推掌时须沉肩垂肘,坐腕舒掌必须与松腰、弓腿上下协调一致;③做弓步时,两脚跟横向距离一般不少于30厘米。

5.手挥琵琶:右脚跟进半步,上体后坐,身体重心移至右腿上,左脚略提起稍向前移,变成左虚步,脚跟着地,膝部微屈,同时左手由左下向上举,高与鼻尖平,臂微屈;右手收回放在左臂肘部。眼看左手食指(图10-22-1~3)。

img561

图10-22 手挥琵琶

要点:①身体要平稳自然,沉肩垂肘,胸部放松;②左手上起时不要直向上挑,要由左向上向前,微带弧形;③右腿跟进时前脚掌先着地,再全脚掌落实;④体重后移和左手上起要协调一致。

6.左右倒卷肱:

(1)右手翻掌(手心向上)经腹前由下向后上方划弧平举,臂微屈;左手随之翻掌向上,左脚尖点地,眼随着向右转体先向右看再转看左手(图10-23-1~2)。

(2)右臂屈肘回收,右手由耳侧向前推出,手心向前;左手回收经左肋外侧向后上划弧平举,手心向上;右手随至再翻掌向上。同时左腿轻轻提起向左后侧方退一步,脚尖先着地,然后慢慢踏实,重心在左腿上,成右虚步。眼随转体左看再转看右手(图10-23-3~6)。

(3)与(2)解同,惟左右相反(图10-23-7~10)。

(4)与(2)解同,(图10-23-11~14)。

(5)与(2)解同,惟左右相反(图10-23-15~18)。

img562

图10-23 左右倒卷肱

要点:①前推的手不要伸直,后撒手也不可直向回抽,随转体仍走弧线;②前推时,要转腰松胯,与两手的速度要一致;③退步时,脚掌先着地,再慢慢全脚掌踏实,同时把前脚扭正,退左脚略向左后斜,退右脚略向右后斜,避免使两脚落在一直线上;④后退时,眼神随转体动作先向左右看(约90°),然后再看前手。

7.左揽雀尾:

(1)身体慢慢向右转。左手自然下落经腹前划弧至右肋前,手心向上;右臂屈肘,手心转向下,收至右胸前,两手相对成抱球状。同时右脚尖微向外撇,左脚收回靠拢右脚,左脚尖点地(图10-24-1~2)。

(2)左脚向左前方迈出,上体微向左,右脚跟向后蹬,脚尖微向里扣成左弓步。同时左臂向左棚出(即左臂平屈成弓形,用前臂外侧和手背向左侧推出),高与肩平,手心向后;右手向右下落放于右胯旁,手心向下。眼看左前臂(图10-24-3~4)。

要点:棚出时两臂前后均保持弧形,分手与松腰、弓腿三者必须一致。

(3)身体微向左转,左手随至前伸翻掌向下,右手翻掌向上,经腹前向上向前伸至左腕下方;然后两手下捋,上体稍向右转,两手经腹前向右后方划弧,直至右手手心向上,高与肩齐,左手手心向后平屈于胸前,同时重心移至右腿上。眼看右手(图10-24-5~6)。

要点:下捋时,上体不可前倾,臀部不要突出。两臂下捋时须随腰旋转,仍走弧线。

(4)上体微向左转,右臂屈肘收回,右手附于左手腕里侧(相距约5厘米),双手同时向前慢慢挤出,左手心向后,右手心向前,左前臂要保持半圆。同时身体重心前移变成左弓步。眼看左手腕部(图10-24-7~8)。

要点:向前挤时,上体要正直,动作要与松腰、弓腿相一致。

(5)右手经左腕上方向前右伸出与左手齐,手心向下;左手翻掌向下,两手向左右分开,宽与肩同。然后上体后坐,重心移至右腿上,左脚尖跷起。两手屈肘回收至胸前,手心向前下方。眼向前平看(图10-24-9~11)。

(6)上式不停,两手向前,向上按出,手腕部高与肩平,同时左腿前弓成左弓步。眼平看前方(图10-24-12)。

图10-24 左揽雀尾

8.右揽雀尾:

(1)上体后坐并向右转。重心移到右腿上,左脚尖里扣。右手向右平行划弧到右侧,然后由右下经腹前向左上划弧至左肋前,手心向上;左手翻掌向下平屈胸前与右手成抱球状。同时再移至左腿上,右脚向左脚靠拢,脚尖点地(图10-25-1~4)。

(2)同左揽雀尾(2)解,惟左右相反(图10-25-5~6)。

(3)同左揽雀尾(3)解,惟左右相反(图10-25-7-8)。

img564

图10-25 右揽雀尾

(4)同左揽雀尾(4)解,惟左右相反(图10-25-9~10)。

(5)同左揽雀尾(5)解,惟左右相反(图10-25-11~13)。

(6)同左揽雀尾(6)解,惟左右相反(图10-25-14)。

要点:均于左揽尾相同,惟左右方向相反。

9.单鞭:

(1)上体后坐,重心逐渐移至左腿上,右脚尖里扣;同时上体左转,两手(左高右低)向左运转,直至左臂平举于左侧,右手经腹前运至左肋前(左手心向左、右手心向右后上方)。眼看左手(图10-26-1~2)。

(2)身体重心再逐渐移至右腿上,左脚向右脚靠拢,脚尖点地。同时右手向右上方划弧至右侧方时变勾手,臂与肩平;左手向下经腹前向右上划弧停于肩前,手心向后。眼看左手(图10-26-3~4)。

(3)上体微向左转,左脚尖向左侧方迈出,右脚跟后蹬成左弓步。在身体重心移至左腿同,左掌慢慢翻转向前推出,手心向前,手指与眼齐平,臂微屈。眼看左手(图10-26-5~6)。

img565

图10-26 单鞭

要点:上体正直,松腰。左肘稍下垂,左肘与左膝上下相对,两肩下沉。左手向外推时,要随转随推,不要翻掌太快。全部过渡动作,上下协调一致。

10.云手:

(1)重心移至右腿上,身体渐向右转,左脚尖里扣。左手经腹前向右上划弧至右肩前,手心斜向后,同时右手变掌,手心向右。眼看左手(图10-27-1~3)。

(2)身体重心慢慢左移。左手由面前向左侧运转,手心渐渐转向左方;右手由右下经腹前向左上划弧至左肩前,手心斜向后,同时右脚靠近左脚,成小开立步(两脚距离约10~20厘米)。眼看右手(图10-27-4~5)。

(3)右手继续向右侧运转,左手经腹前向右上划弧至右肩前,手心斜向后;同时右手翻转手心向右,左腿向左横跨1步。眼看左手(图10-27-6~8)。

(4)与(2)解同(图10-27-9~10)。

(5)与(3)解同(图10-27-11~13)。

(6)与(2)解同(图10-27-14~15)。

要点:①身体转动要以腰脊为轴,松腰松胯,避免忽高忽低;②两臂随腰运转,要自然,圆活,速度要缓慢均匀;③下肢移动时,重心要稳定。眼的视线要随左右手而移动。

img566

图10-27 云手

11.单鞭:

(1)右手继续向右运转,至右侧方时变成勾手,左手经腹前向右上划弧至右肩前,手心向后。眼看左手(图10-28-1~3)。

(2)上体微向左转,左脚向左侧迈出,右脚跟后蹬成左弓步。在身体重心移向左腿的同时,左掌慢慢翻转向前推出,成单鞭式(图10-28-4~5)。

要点:与前单鞭式相同。

img567

图10-28 单鞭

12.高探马:

(1)右脚跟进半步,身体重心移至右腿上。右勾手变成掌,两手心翻转向上,两肘微屈,同时身体微向右转,左脚跟渐渐离地成左虚步。眼看左手(图10-29-1)。

(2)上体微微左转,右掌经耳旁向前推出,手心向前,手指与眼同高;左手收至左侧腰前,手心向上,同时左脚微向前移,脚尖点地。眼看右手(图10-29-2)。

要点:上体自然正直,双肩要下沉,右肘微下垂。

img568

图10-29 高探马

13.右蹬脚:

(1)左手手心向上,前伸至右手腕背面,两手相互交叉,随即两手分开自两侧向下划弧。手心斜向下;同时左脚提起向左前方进步成左弓步(图10-30-1~4)。

(2)两手由外圈向里圈划弧合抱于胸前,右手在外(手心均向后);同时右脚向左脚靠拢,脚尖点地。眼平看右方(图10-30-5)。

(3)两臂左右分开平举,手心均向外,同时右脚提起向右前方慢慢蹬出。眼看右手(图10-30-5~7)。

img569

图10-30 右蹬脚

要点:身体要稳定。两手分开时,腕部与肩齐平。左腿微屈,蹬脚时脚尖回勾,劲使在脚跟,分手和蹬脚须协调一致。右臂和右腿上下相对。

14.双峰贯耳:

(1)右腿收回,膝盖提起,左手由后向上向前下落,右手心也翻转向上,两手同时向下划弧分落于右膝盖两侧,手心均向上(图10-31-1~2)。

(2)右脚向右前方落下变成右弓步,同时两手下垂慢慢变拳,分别从两侧向上向前划弧至脸前成钳形状,拳眼都斜向后(两拳中间距离10~20厘米)。眼看右拳(图10-31-3~4)。

img570

图10-31 双峰贯耳

要点:头颈正直,松腰,两拳松握,沉肩垂肘,两拳均保持弧形。

15.转身左蹬脚:

(1)重心渐渐移至左腿上,右脚尖里扣,上体向左转,同时两拳变掌,由上向左右划弧分开平举,手心向前。眼看左手(图10-32-1~2)。

(2)重心再移至右腿上,左脚靠近右脚内侧,脚尖点地。同时两手由外圈向里圈划弧合抱于胸前,左手在外,手心均向后。眼平看左方(图10-32-3~4)。

(3)两臂左右分开平举,手心均向外,同时左脚提起向左前方慢慢蹬出。眼看左手(图10-32-5~6)。

img571

图10-32 转身左蹬脚

要点:与右蹬脚式同,惟左右相反。

16.左下势独立

(1)左腿收回平屈,右掌变成勾手,然后左掌向上向右划弧下落,立于右肩前。眼看右手(图10-33-1~2)。

(2)右腿慢慢屈膝下蹲,左腿向左侧(偏后)伸出成左仆步,左手下落向左下经左腿内侧穿出。眼看左手(图10-33-3~4)。

要点:①右腿全蹲时脚尖微向外撇,左腿伸直时脚尖向里扣,脚掌全部着地,左脚尖与右脚跟在一条直线上;②上体不可过于前倾。

图10-33 左下势独立

(3)以左脚跟为轴,脚尖向外扭直(略外撇),随着右腿后蹬,左腿前弓,右脚尖里扣,上体微向左转并向前起伸,同时左臂继续向前伸出(立掌)。眼看左手(图10-33-5)。

(4)右腿慢慢提起平屈(成独立式),同时右勾手下落变成掌,并由后下方顺右腿外侧向前摆出,屈臂立于右腿上方,肘与膝相对,手心向左;左手落于左胯旁,手心向下,眼看右手(图10-33-6~7)。

要点:上体正直,独立的腿微屈,右腿提起时脚尖自然下垂。

17.右下势独立:

(1)右脚下落于左脚前,脚尖点地,然后以左脚掌为轴向左转体,左脚微向外撇。同时左手向后平举变成勾手,右掌随着转体向左侧划弧,立于左肩前。眼看左手(图10-34-1~2)

(2)、(3)、(4)同“左下势独立”(2)、(3)、(4)解,惟左右方向相反(图10-34-3~7)

img573

图10-34 右下势独立

要点:右脚尖触地后必须稍微提起,再向下伸腿,其它均与“左下势独立”相同,惟左右相反。

18.左右穿梭:

(1)身体微向左转,左脚向前落地,脚尖外撇,右脚跟离地成半坐盘式,同时两手在胸前成抱球状(左上右下)。然后右脚向左脚内侧靠拢,脚尖点地。眼看左前臂(图10-35-1~4)。

(2)右脚向右前方迈出成右弓步,同时右手由面前向上举并翻掌停在右额前,手心斜向上;左手先向左下再经体前向前推出,高与鼻尖平,手心向前。眼看左手(图10-35-5~7)(3)身体重心略向后移,右脚尖稍向外撇,随即体重再移至右腿上,左脚跟进,附于右脚内侧,脚尖点地,同时两手在右胸前成抱球状(右上左下)。眼看右前臂(图10-35-8~10)

(4)同(2)解,唯左右方向相反(图10-35-11~13)。

img574

图10-35 左右穿梭

要点:①推出后,上体不可前俯;②手向上举时,防止引肩上耸。前推时,上举的手和前推的手的速度,要与腰腿前弓上下协调一致;③做弓步时,两脚跟横向距离约30厘米为宜。

19.海底针:右腿向前跟进半步,左腿稍向前移,脚尖点地,变成左虚步。同时身体稍向右转,右手下落经体前向后、向上提抽起,并由右耳旁斜向前下方插出,指尖向下,手心向左;与此同时,左手向前、向下划弧落于左胯旁,手心向下。眼看前下方(图10-36-1~3)

要点:身体要先向右转,再向左转,上体不可太前倾,避免低头和臀部外凸,左腿要微屈。

img575

图10-36 海底针

20.闪通臂:上体稍右转,左脚向前迈出成左弓步。同时右手由体前上提,掌心向上翻,右臂平屈于头上方,拇指朝下;上起向前平推,高与鼻尖平,手心向前,眼看左手(图10-37-1~3)。

img576

图10-37 闪通臂

要点:上体自然正直。松腰松胯,左臂不要伸直,背部肌肉要伸展开,推掌和弓腿动作要协调一致。

21.转身搬拦捶:

(1)上体后坐,重心移至右腿上,左脚尖里扣,身体向右后转,然后重心再移至左腿上。在这同时右手随着转体而向右向下(变拳)经腹前划弧至左肋旁,拳心向下;左掌上举于头前方,掌心斜向上。眼看前方(图10-38-1~2)。

(2)向右转体,右拳经胸前向前翻转撇出,拳心向上,左手落于左胯旁,同时右脚收回后再向前迈出,脚尖外撇。眼看右拳(图10-38-3~4)。

(3)身体重心移至右腿上,左脚向前迈一步。左手上起经左侧向前平行划弧推出,掌心向前下方,同时右拳收到右腰旁,拳心向上。眼看左手(图10-38-5~7)。

(4)左腿前弓变成左弓步,同时右拳向前打出,拳眼向上,高与胸平,左手附于右前臂里侧。眼看右拳(图10-38-8)。

img577

图10-38 转身搬拦捶

要点:①右拳松握,前臂先慢慢内旋后收,再外旋停于右腰旁,拳心向上;②向前打出时,右肩随拳略向前引,沉肩垂肘,右臂微屈。

22.如封似闭:

(1)左手由右腕下前伸,右拳变掌,两手心向上慢慢回收;同时身体后坐,左脚尖跷起,重心移至右腿。眼看前方(图10-39-1~3)。

(2)两手在胸前翻掌,向前推出,腕与肩平,手心向前;同时左腿前弓变左弓步。眼看前方(图10-39-4~6)。

img578

图10-39 如封似闭

要点:①身体后坐时,避免后仰,臀部不可凸出;②两臂随身体回收时,肩、肘部略向外松开,不要直着抽回。两手宽度不要超过两肩。

23.十字手:

(1)身体重心移至右腿上,左脚尖里扣,向右转体。右手随着转体动作向右平摆划弧,与左手成两臂侧平举,肘部下垂;同时右脚尖随着转体稍向外撇,成右弓步。眼看右手(图10-40-1~3)。

(2)身体重心慢慢移至左腿上,右脚尖里扣,然后右脚向左收回与左脚成开立步,两脚距离与肩同宽;同时两手向下经腹前向上划弧交于胸前,右手在外,手心均向后,成十字手。眼看前方(图10-40-3~4)。

img579

图10-40 十字手

要点:两手分开和合抱时上体勿前俯;站起后身体自然正直,头微上顶,下颏稍向后收。两臂环抱时须圆满舒适,沉肩垂肘。

24.收势:两手向外翻掌,手心向下,慢慢下落于两胯外侧,左脚向右脚并拢。眼看前方(图10-41-1~3)。

img580

图10-41 收势

要点:①两手左右分开下落时,全身注意放松,同时气徐徐向下沉(呼气略加长);②呼吸平稳后,把左脚收到右脚旁,再走动休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