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成吉思汗与蒙古人的历史历程

成吉思汗与蒙古人的历史历程

时间:2022-07-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蒙古帝国的开创者成吉思汗国家的统一、制度的完备,有利于蒙古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为蒙古的对外征服铺垫了基础。在南征的过程中,蒙古也向西扩张,并与中亚强国花剌子模遭遇。经过三年多的征战,蒙古摧毁了花剌子模帝国;花剌子模城被夷为平地,10万工匠被送往东方,5万壮丁充军,妇孺尽为奴婢,其余人等悉数被杀。不久,该驻军被埃及马木路克王朝歼灭,蒙古西征就此终止。

蒙古初称“蒙兀室韦”,属室韦部一支,原居于贝加尔湖东南和黑龙江上游一带,8世纪开始西迁,散居于东起贝加尔湖、西至额尔齐斯河、南抵万里长城、北连西伯利亚的广阔高原地区。10—12世纪,高原上部落林立,他们先后依附于辽、金政权;11世纪,曾建立统一联盟,以“鞑靼”之名通称各部;随着成吉思汗的统一,各部又都被称为蒙古。

蒙古各部多数在草原地区从事游牧,畜养马、牛、羊,以肉类、马乳为食。在与南方先进农耕文化接触之后,他们生产力和社会形态都得到较快发展,铁器普遍使用,从原始部落状态向阶级社会过渡。传统的集体游牧方式逐渐被一家一户的个体游牧方式代替,社会分化加剧。部落首领(“汗”)和贵族拥有大量牲畜和牧地,并且豢养一批不事生产专以战争为业的亲兵。多数氏族成员只拥有少量牲畜,虽然是自由人,却要向氏族贵族纳贡服役。各部落之间为争夺牧场、牲畜和人口,相互厮杀,弱肉强食,出现了走向统一的征兆。金王朝担心蒙古崛起,便对各部落进行挑拨分化和定期剿杀,将铁木真(1162—1227年)的曾叔祖蒙兀国汗王俺巴孩处死。一盘散沙的蒙古各部族面临着摆脱外来统治、实现统一和安定的历史任务,铁木真顺应时代潮流肩负起了这一历史任务。

铁木真降生于孛儿只斤部的酋长家庭,父亲也速该为蒙兀国末代汗王;然而,他的早年经历却极为不幸。八岁时,父亲被敌对的塔塔儿部毒害,他和家人也遭到仇家迫害甚至追杀;铁木真多次陷入险境,却幸免于难。生存环境的险恶,锻炼了铁木真的意志,也培养出了他刚毅却又残忍的性格

最后,铁木真寻得克烈部首领王罕和札只剌部首领札木合的支持,几经努力,使得孛儿只斤部重新强大,并于1189年自立为汗。1202年击败塔塔儿,凡是身高超过车轮的男子通通被处死;札木合和王罕与之反目后,都被击败。1204年,铁木真击杀太阳汗。至此,蒙古草原诸部基本上都依附于铁木真。1206年,蒙古各部酋长在斡难(鄂嫩)河畔举行大会,公推铁木真为全蒙古大汗,上尊号“成吉思汗”(意为无比强大的或海洋般的大汗),结束蒙古各部彼此仇视、相互攻伐的混乱局面;在东起大兴安岭、西到阿尔泰山、南抵阴山、北接贝加尔湖这片广大的草原上,建立起一个统一的蒙古国家。

成吉思汗立即对蒙古进行改革,建立以大汗及其亲属(“黄金家族”)为顶点的金字塔式权力结构。其一,先前的部落成员按照万户、千户、百户和十户等单位编户入籍,建立军政合一组织;每户战时提供一名士兵,随贵族出征。这些贵族以万户长、千户长、百户长和十户长的身份充任国家官吏,并接受相应封地。其二,扩建大汗亲卫军(“怯薛”),由贵族子弟精选而成,大汗亲征时作为主力军参战。其三,完善国家司法制度,编订成文法典,设置断事官(“达鲁花赤”),审理民事、刑事案件。其四,命维吾尔人塔塔统阿用维吾尔字母拼写蒙语,创制蒙古文字,加强草原各部落之间的文化凝聚力。其五,实行宗教宽容政策,允许蒙古人信仰的萨满教之外的其他宗教自由传播,以达到“因其俗而乘其人”的统治目的。

蒙古帝国的开创者成吉思汗

国家的统一、制度的完备,有利于蒙古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为蒙古的对外征服铺垫了基础。并且,这一时期草原的气候也在恶化,气温下降导致牧场逐渐缩小,使得周边农耕文明区域的富庶更具诱惑,蒙古人最终冲出大草原。

蒙古人自1205年起,向南依次攻灭西夏、金、南宋三个政权,并且成吉思汗、拔都、旭烈兀先后领导了三次西征,建立起一个睥睨四方的庞大帝国,疆域一度东起太平洋、西至俄罗斯第聂伯河、北接北冰洋、南达马六甲。

成吉思汗首先征服西夏政权,自1205年起多次用兵,迫其纳贡求和;1211 年誓师攻金,1215年占领金中都(北京),控制了华北、东北广大地域。在南征的十年间,蒙古不仅掠夺了大量金银、牲畜和人口,还获得了不少的军事器械匠师;原来只知草原野战的蒙古人掌握了火器、攻城器械的制造方法和攻城技术,为进一步扩张提供了利器。

在南征的过程中,蒙古也向西扩张,并与中亚强国花剌子模遭遇。花剌子模初为塞尔柱帝国属地,1138年成为独立王国,并不断向外扩张。到阿拉乌丁·摩诃末统治时期(1200—1220年),花剌子模达到鼎盛,疆域广阔,北至锡尔河、咸海、里海,南至印度河、波斯湾,东至帕米尔,西至阿塞拜疆、库尔德山区和卢里斯坦。最初,双方还能保持着通商友好关系,但这种关系却缺乏诚意。1218年,花剌子模将一支五百人的蒙古商队以间谍罪处死;成吉思汗遣使责问,而使者被杀、从者受辱。

1219年,成吉思汗亲率近20万大军,四路出击。经过三年多的征战,蒙古摧毁了花剌子模帝国;花剌子模城被夷为平地,10万工匠被送往东方,5万壮丁充军,妇孺尽为奴婢,其余人等悉数被杀。1222年,蒙古铁骑翻越高加索山进入俄南草原;1223年5月在卡尔卡河畔几乎全歼突厥部波洛伏齐人(又称“钦察人”)和俄罗斯联军,随后直抵第聂伯河和克里米亚半岛,年底撤兵东归。成吉思汗东归后,将领土分赐给长子术赤、次子察合台、三子窝阔台和幼子拖雷。

第一次西征结束后,蒙古又于1227年攻灭西夏,1231年征服高丽,1234年灭金。在西夏灭亡前夕,成吉思汗病逝,窝阔台1229年继承汗位。1235年窝阔台决定西征,由术赤之子拔都为帅,主攻方向为俄罗斯。1241年初,在蹂躏了俄罗斯大部分地区之后,蒙古西征军兵分两路。拔都率主力南下,进入匈牙利,焚毁布达佩斯等城,直逼维也纳。北路军进入波兰境内横冲直撞,随后南下与拔都会师,准备发动新的攻势。年底,窝阔台病故,拔都闻讯罢兵。

1241—1251年,蒙古内部陷入汗位纷争。最后,拖雷长子蒙哥在兄弟忽必烈、旭烈兀、阿里不哥和拔都的支持下,登上汗位。1253年,蒙哥派二弟忽必烈南下、三弟旭烈兀西征。旭烈兀一路西进,1258年攻占巴格达城灭掉阿拔斯朝;1260年占领叙利亚的阿勒颇和大马士革后后,准备进军埃及。但蒙哥死讯传来,旭烈兀留下五千人驻守,率主力东归。不久,该驻军被埃及马木路克王朝歼灭,蒙古西征就此终止。忽必烈1253年灭掉大理;1257年进兵安南,迫其臣服。1258年,蒙哥任命阿里不哥为监国,自己亲率军对南宋发动总攻,1259年在四川合州为矢石重伤不治。

在湖北鄂州作战的忽必烈听闻蒙哥去世、阿里不哥欲称汗,立即北上,并于1260年首先称汗,双方随即爆发战争。1262年,旭烈兀与金帐汗别儿哥则为争夺高加索地区大打出手。尽管忽必烈在斗争中获胜,蒙古诸部落尊其为正统,使蒙古帝国维持着表面的统一,但是,这一系列战争却标志着帝国走向了分裂。

窝阔台汗国、察合台汗国、伊儿汗国和钦察汗国被称为四大汗国,虽然名义上尊继承法统的元朝为宗主国,实际上却自行其是,甚至公然对抗元朝。

窝阔台汗国原为窝阔台的封地,领蒙古西部、新疆北部、叶密立河一带,都城为叶密里。1229年,窝阔台即大汗位之后,将封地赐予长子贵由。1246年,贵由继承大汗位,两年后病殁。1251年,蒙哥继承大汗位之后,打压窝阔台诸子嗣。窝阔台嫡孙海都萌生反意,后反对忽必烈继承大汗位,数次兴兵攻打元朝。1301年,海都在攻元的战斗中负伤,不久去世。窝阔台汗国从此衰落,1309年被灭。

察合台汗国原为察合台的封地,领伊犁河以西、锡尔河以东之地,都城为阿力麻里。14世纪初,察合台汗国兼并窝阔台汗国大部分领土,国力达到极盛,疆域东起吐鲁番、西临阿姆河、北靠塔尔巴哈台山、南依兴都库什山。蒙古军事贵族与当地突厥贵族联合构成统治阶级,蒙古人逐渐突厥化,改信伊斯兰教。14世纪中期,汗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东察合台汗国占据察合台汗国旧地,16世纪向明朝宾服。西察合台汗国占据河中之地(即锡尔河与阿姆河之间),以撒马尔罕为都城。帖木儿为西察合台汗国突厥化的蒙古贵族后裔,生于1306年,为人机敏,通晓韬略。1370年,他自称是成吉思汗的继承人,夺取西察合台汗国汗位;随后率兵先后入侵伊儿汗国、钦察汗国、印度和小亚细亚等地。经过二十多年的征战,他建立起一个东起印度河、西接小亚细亚、北临咸海、南抵波斯湾的庞大帝国,史称帖木儿帝国。1405年,帖木儿率军东进,企图远征明朝,不料病死军中;帖木儿帝国由盛转衰,1500年灭亡。

1264年,旭烈兀被忽必烈册封为伊儿汗,伊儿汗国正式建立;疆域东起阿姆河、西临地中海、北接高加索、南抵印度洋,都城为伊朗西北部的大不里士。早期,统治者固守游牧生活方式,导致经济凋敝、社会动荡。1295年,合赞汗继位,进行全面改革。他率先改信伊斯兰教,并将其定为国教;大力推行阿拉伯传统的军事封土制度;统一币制和度量衡,鼓励工商业发展;奖掖文化,倡导学术。这些改革使得伊儿汗国的社会经济得到较大恢复,文化也有相当的发展。但是,随着1304年合赞汗的去世,伊尔汗国便陷入内忧外患的困境,1388年被帖木儿征服。

钦察汗国原为术赤的封地,领额尔齐斯河以西、咸海和里海以北以及花剌子模之地。1235年,拔都率兵西征又进一步将其扩大;1242年,他以伏尔加河下游的萨莱为中心,建立钦察汗国(又称金帐汗国)。金帐汗国的疆土大体分为两个部分,一为俄南草原等游牧区,一为俄罗斯平原等农耕区。游牧区由蒙古人直接控制,为汗国的统治重心;农耕区则留给原有诸王公,蒙古统治者对各地分而治之。最初百年,蒙古贵族与钦察草原各游牧部族贵族融合,改操突厥语,改信伊斯兰教,有效地控制着俄罗斯诸王公,并凌侵伊儿汗国。14世纪中期之后,在莫斯科公国和帖木儿帝国的打击下,国势渐衰;1502年,被割据政权克里米亚汗国攻灭。

蒙古征服给亚欧众多地区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除了嗜血好战,征服者在科学文化艺术、社会政治制度方面几乎毫无贡献可言。但是,这场征服旋风将原本相互隔绝的地区杂糅成一个整体,有利于促进人类文明的整体发展。蒙古统治者非常重视交通设施的修建和驿站制度的完备,从而使东西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空前繁荣,各国使节、商人、僧侣、旅行家穿梭往来,中亚和西方的药物、织品、历法等输入中国,中国的火药、纸币和印刷术等远传西方。马可·波罗等人将自己在中国、印度的见闻带回欧洲,寻找远东的财富成为后来欧洲开辟新航路的动机之一。同时,这一时期人口流动加剧,民族融合明显,促成了一些民族的消失和另一些民族的产生和发展;其中,一部分蒙古人的突厥化使突厥人在整个中亚、西亚地区逐渐占据优势,为后来的奥斯曼帝国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