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东征高丽的意义

东征高丽的意义

时间:2022-06-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东征高丽1225年,蒙古使者著古出使高丽,但在返回的途中被人杀害。到1257年止,蒙古先后遣军七次征伐高丽,给高丽人民带去了很大的灾难。入侵高丽的蒙古军队十分残暴,对高丽进行极大的破坏,使高丽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1259年,蒙古与高丽和解并达成协议,蒙军撤出高丽,高丽王室也答应移居陆地,两国之间的战事终于结束。这次废立事件是高丽内部亲蒙和反蒙势力斗争的充分体现。

东征高丽

1225年,蒙古使者著古出使高丽,但在返回的途中被人杀害。到底谁是凶手,史书中没有记载,也许此事是出自高丽人民的自发行为。蒙古人把仇恨记在了高丽的头上,但当时蒙古西征兵力不足,再加上成吉思汗逝世,蒙古没有立即对高丽展开报复。1231年,蒙古大军兵临高丽,撒礼塔率军进攻高丽,蒙军屡战屡胜,直逼高丽王城。高丽高宗无奈只好派使者议和,蒙古军队索要了巨额财物后退军。但按照惯例,在高丽的各京、府、县留下了七十二名达鲁花赤(镇守者),对高丽进行监临统治。就是这监临统治,为再一次征讨高丽埋下了伏笔。

高丽也曾向辽金称臣,但辽金并不干涉高丽的内部事务,因此,高丽朝廷对蒙古人的监临统治十分不满。高丽权臣崔怡决定迁都江华岛,一来可避兵乱,二来也显示与蒙古人的不合作态度。朝廷的行动表明了政府的立场,高丽民间百姓开始大规模反蒙,许多地方的达鲁花赤被杀。这些事使蒙古极为愤怒,自然会对高丽进行报复,蒙古大军又一次入侵高丽。高丽朝廷抵抗蒙古的态度很坚定,虽然多次派使者与蒙古议和,但就是不出江华岛。蒙古擅长陆战,不悉水战,对高丽朝廷无可奈何,因此反复袭击高丽陆上国土。到1257年止,蒙古先后遣军七次征伐高丽,给高丽人民带去了很大的灾难。

入侵高丽的蒙古军队十分残暴,对高丽进行极大的破坏,使高丽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有些城池居民实在是不堪忍受蒙古军的长期破坏,于是献城归附蒙古。

同时,蒙古也策划另立在蒙古为人质的高丽王子为新君,高丽朝廷面临被边缘化的危险。1258年,高丽朝臣发动政变,诛杀主张弃陆保岛的权臣崔氏,准备出陆向蒙古投降。1259年,蒙古与高丽和解并达成协议,蒙军撤出高丽,高丽王室也答应移居陆地,两国之间的战事终于结束。此时,两国的最高统治者高丽高宗和蒙古大汗蒙哥都相继去世,这一段征战历史遂告终结。双方的新统治者上任后,两国关系有了新的局面。

1259年,高丽世子王在蒙古的要求下入朝,投奔正在四川前线督战的蒙古大汗蒙哥。当高丽王到达六盘山时,传来蒙哥去世的消息,于是向南改道,与从前线班师回朝的忽必烈不期而遇,高丽王顺势朝拜忽必烈。忽必烈正打算回去与阿里不哥争夺汗位,高丽世子此时前来拜见,无疑是一个吉兆。他十分高兴,对部下说:“高丽远在万里之外,即使是英明如唐太宗,亲征也不能使其臣服。现在高丽世子主动来归附于我,这岂不是天意让我即大汗之位。”于是,忽必烈让高丽王与自己一起北行,一起到达开平。

六月,高丽高宗去世。蒙古朝廷知道后,立世子为王,护送他回高丽即位,这就是高丽元宗。元宗虽能顺利即位,但回国后的统治并不稳固。原因有三:首先,高丽历来有武臣干政的传统,当朝武臣林衍和金俊飞扬跋扈,处处为难元宗,欺凌王室;其次,尽管王是世子,但却是第一位由蒙古直接册封的高丽国王,这似乎成为他出身合法性方面的污点;另外,由于近半个世纪以来遭受蒙古的侵略,高丽人民的生产生活破坏严重,人口凋残,田地荒芜。忽必烈南征南宋的时候,又命令高丽制造战舰,提供粮草,这无疑给高丽带去了沉重的负担。高丽国内的反元情绪不断高涨,而亲元的元宗王自然引起高丽国内的强烈不满。

1269年,元宗被高丽权臣林衍废掉,拥立安庆公为国王。忽必烈当然不会坐视不管这种随意地废立,立刻派使者前去责问。在忽必烈的强大压力下,林衍不得不拥元宗复位。元宗随后立即赴元朝拜忽必烈以谢恩。这次废立事件是高丽内部亲蒙和反蒙势力斗争的充分体现。随后,高丽又发生了武人崔坦杀西京留守附元及三别抄军反元的事件。这一系列的危机使高丽王氏统治的根基动摇了。

知识链接

朝鲜封建王朝之一的高丽,又称高丽王朝、王氏高丽。新罗末年,新罗王族弓裔建立泰封国,尚州土豪甄萱建立后百济国。918年,泰封部将领王建杀弓裔自立为王,建立高丽国。在清朝前,高丽国是中国的附属国。高丽于935年灭新罗,936年灭后百济,基本统一朝鲜半岛。首都开京(今开城),1392年被朝鲜王朝取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