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至关重要的口语交际

至关重要的口语交际

时间:2022-05-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至关重要的口语交际孩子在两岁左右的时候,就已经会咿咿呀呀地开始学语,这是孩子最初的“口语交际”,是孩子“交际能力阶梯培养”的嵌入阶段,这一点,在第二章的“如何教孩子咿呀学语”这一节中已阐述过,本节将不再啰唆。那一次的苏州之旅让我收获很大,不但欣赏到了美丽的风景,更重要的是让我学到了培养孩子口语交际的技巧与方法,以及老师的先进教学理念。

至关重要的口语交际

孩子在两岁左右的时候,就已经会咿咿呀呀地开始学语,这是孩子最初的“口语交际”,是孩子“交际能力阶梯培养”的嵌入阶段,这一点,在第二章的“如何教孩子咿呀学语”这一节中已阐述过,本节将不再啰唆。而孩子在步入社会之前,在试图与他人沟通交流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对孩子进行至关重要的口语交际培养,当然,这里的口语培养标准要比之前“咿呀学语”高很多,如同一个大学生即将毕业走入社会,老师向其培训必要的生存技能一样。这是对孩子交际能力一次本质上的提升。

一、不可不知的口语交际基础培养

2011年暑假的时候,我去了一趟苏州。这次是我一个人去的,因为除了考察南方孩子交际能力的培养方式外,我还有一个目的就是旅游。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所以,苏州是我一直想去的地方,当然,费用是我自理。

我上大学的时候有一个同学老家是苏州的,她毕业之后就回到了苏州,在一家规模比较大的幼儿园当老师。这次来苏州,我也是“投奔”她来的。

来到苏州后玩了两天,这里空气宜人,风景也非常好。第三天的时候,我要求同学带我到她的幼儿园看看,并说明了我的目的,同学也很爽快地答应了。这天,她专门带着我听了她们学校老师培养孩子交际能力的一堂课。

只见老师在黑板上整齐地写下了“mā、má、mǎ、mà”四声音节,接着,她又分别在各个音节下面写上了“妈、吗、马、骂”四个字。起初,我搞不懂老师这是什么意思,培养孩子的口语,为什么要写上拼音和汉字呢?

这时老师问孩子们:“认识这四个字吗?”

孩子们齐声说道:“认识。”

接着,老师叫了几名孩子进行了提问,孩子们说得也都非常正确。然后,老师又在这四个字后面分别写了一句话:“我妈妈很爱我”“你好吗”“小马跑起来很快”“骂人是不对的”。与前面的拼音字连在一起,带着孩子们一起阅读。

这时,我才明白了老师的真正意思。下课后老师对我解释说:“由于幼儿园的孩子说话还不太完整、不规范,经常会说错话,所以,教孩子口语的时候还需要从教他们拼音开头,然后顺势教他们口头表达的语言,这样的效果会更好一点。”

听了老师的解释,觉得老师的方法很奇特,同时也感受到这种方法确实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孩子的口语交际能力。因为之前没有听说过这种教育方式,于是我问同学:“这种培养孩子交际能力的方式是你们老师自创的吗?感觉很有创意哦!”

同学说:“其实这种方式也是老师从他同学那里学过来的,不过在我们这里用了之后效果非常好,所以就成为了我们幼儿园培养孩子交际能力标志性的方式。”

那一次的苏州之旅让我收获很大,不但欣赏到了美丽的风景,更重要的是让我学到了培养孩子口语交际的技巧与方法,以及老师的先进教学理念。

其实,我认为,培养孩子口语交际能力的方法还有很多很多,只是需要我们去不断地学习和实践。作为老师、家长,在孩子刚上幼儿园口语表达还不是很好的时候,我们同样可以用这种方法引导、培养孩子的口语交际,无论在家里还是学校,运用起来都比较方便。

二、让孩子无所顾忌地说

我所在的学校是在城市与县城之间,有一部分孩子来自城市,有一部分孩子来自农村。在我带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可能是因为生活环境及语言环境的影响,有很大一部分农村来的孩子变得胆小、害羞。当我在课堂上提出问题时,积极举手的往往都是城市中的孩子,当我无奈地叫到某个农村来的孩子回答问题时,他总是低着头,表达含糊不清。有些孩子习惯了用方言说话,当我要求其用普通话回答问题时,他便不再说话,而且以后也很少会与其他城市中的孩子交流。当然,城市中的孩子也有类似的问题。这几年,通过对孩子们这些口语交际问题的分析研究,我总结了以下几条,相信对同行老师、父母培养这类孩子的口语交际有一定的帮助。

第一,懂得欣赏孩子。无论孩子说得对还是不对,普通话说得标准还是不标准,首先我都会用一种欣赏的眼光去赞扬孩子。因为我发现,孩子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出现表达问题时,如果我第一时间纠正孩子的错误,那么他下次回答问题或者表达时就会变得不积极、胆怯,或者说是更加小心,这必然影响到孩子的表达能力。为此,孩子在回答完问题之后,不管他说的是普通话还是家乡话,我都会对他说:“你说得真好”“这个词用得太好了”“你的声音很洪亮”等。对于一些表现好的孩子,我还会让他到讲台上朗读一些名家文章,来感染教室的口语表达气氛,影响表达能力不是很好的孩子。

作为老师,在课堂上要让孩子敢说,不要有所顾忌地说,说完后要送上你欣赏的目光,给予一定的鼓励。作为父母,平时要与孩子多沟通,在孩子还咿呀学语的时候就开始着手去影响他,当孩子表达错误时,不可说教式地或者威胁、恐吓式地去改变孩子的错误,而是要引导,让孩子感受到正确的要比错误的好很多。

第二,我大学毕业刚到学校代课的时候,我们学校对老师曾有这样的潜规定,在与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沟通的时候,老师需要用儿童的语言。当时我并不知道为什么要用儿童的语言,怎么用儿童的语言。经过一段时间与学生交流后,我才真正明白学校的良苦用心。一方面,运用儿童化的语言可以更有效地与孩子沟通,更能融入到孩子当中,孩子们也更容易接受;另一方面,给孩子创造了一个宽松的语言环境,在引导孩子积极说话上有很好的作用。在家中,父母也需要积极运用一些儿童化的语言与孩子沟通,其实,这一点很多父母一直都在做。当然,随着孩子的成长、成熟,儿童化的语言可慢慢去掉。

第三,主动寻找话题沟通。对于一些刚上小学的孩子,大多看起来很活泼,但当让他们回答问题或者与其说话时,他们的表达能力却非常差,为此,我经常会在课间主动找一些孩子们感兴趣、熟悉的话题让他们进行讨论,比如“我喜欢看的动画片”“我喜欢吃的水果”“我的爸爸”“我喜欢玩的游戏”等,一说到这些,他们就会眉飞色舞、滔滔不绝地讲起来,有的孩子一边讲还一边用手比画,生怕别人不明白。

有一个孩子给我印象很深刻,他叫刚强,父母为他起这个名字可能就是希望他在人生的道路上刚强吧。在我看来,他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的确在班中很刚强。他喜欢看动画片,尤其是《 变形金刚 》 。那天在我提到“我喜欢看的动画片”这个话题的时候,他显得很激动,迫不及待地向我和其他同学们讲解片中谁怎么了、谁最厉害、谁是大坏蛋、谁是怎么与坏人斗争的等等。而且语言表达相当到位,精彩的语言不断喷出,一点也没有在课堂上回答问题的那种紧张。

事实证明,通过这样的训练,孩子们不仅会无所顾忌地说话,而且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也是我们学校让我最佩服的地方,它把孩子的特点与教育培养方法良好地融合到了一起。

三、创造口语交际的环境

全国著名的语文教育专家、儿童教育家李吉林曾说:“言语的发源地是具体的情境,在一定情境中产生语言的动机,提供语言的材料,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因此,要更加有效地培养孩子口语交际,需要注意影响语言动机的源头——交际环境。

对于孩子的交际环境,通常需要我们主动去创造。比如如果在家里,夫妻两人各拿一台笔记本工作,互不说话,孩子一人无聊地看着电视,在这种环境下,孩子当然没有交流的欲望,慢慢地会变得不喜欢交流,不善于交际,导致孩子口语交际能力低下。相反,如果我们能够给孩子创造一个有利于交际的环境,如前面提到的找一些孩子喜欢的话题,带孩子到他喜欢的地方去游玩,激发他们的交际欲望,让孩子无拘无束地进行交流,从而提高孩子的口语交际能力。为此,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第一,关注生活。每次开学给小学一年级的新学生代课的时候,第一节课我都会面带微笑着与同学们打招呼,“同学们早上好!”这时,一些陌生的眼睛也会向我投来友好的目光。然后我便开始作自我介绍,“我叫刘瑞琴,从今天开始我是你们的某某老师,也是你们的好朋友,大家愿意和我成为好朋友吗?”

这时,大家都会大声地说:“愿意!”

然后我会不失时机地走到同学们中间,先进行一对一的简单沟通,询问一些问题,比如:“你好,你叫什么名字?”“你的家住在哪里呢?”“你喜欢什么运动呢?”等等,这样,班里活跃的气氛便带动了起来。接着,我通常会让同桌相互沟通、交流,然后与我进行相互介绍。这样,本来彼此陌生的孩子就会熟悉起来,积极主动地进行口语交际,这一方面增进了彼此之间的友谊,另一方面也很好地锻炼了口语交际能力。

在家中,父母要经常带孩子去参加一些有意思的儿童派对及活动,比如五一、六一、十一的时候可以约上亲朋好友,带着各自的孩子一起去旅游,让孩子们的生活多彩的同时,在快乐中互相交流、沟通。

第三,角色扮演。角色扮演如同本书第二章第八节嵌入阶段的“和孩子一起过家家”,在嵌入阶段,主要目的是让孩子认识、理解交际。而此阶段的角色扮演是为了提升孩子的口语交际能力,比如我经常会带着孩子们表演一些儿童故事,根据课文或者孩子们喜欢的动画片,让他们出演故事中的角色,然后进行模仿式的对话,这样便加深了孩子们对角色的体验,对课文也会有更深层次的理解。更为重要的是,打开了孩子们的交际思路,使孩子们达到了想说并且会说的目的。

口语是走入社会的门票,交际是社会生存的保证,因此,具有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孩子走入社会的门票就有了保证。尤其是小学阶段,是孩子语言发展的黄金时期,除了我们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外,孩子的父母、长辈也需要相应地采取一些正确的方法与技巧,如我在前面所提到的一些方法。特别是对于农村孩子,受到很多父母都外出打工等家庭环境因素的影响,很多孩子在刚入学的时候口语交际能力都很差,对此,我们老师及父母都应该重视起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