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欧洲人的远洋航行

欧洲人的远洋航行

时间:2022-05-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对金银的渴望使欧洲人走向了广阔的海洋,期盼在海洋的另一头找到一处充满香料和黄金的地方。在16世纪,航海术不断提高,欧洲人走向海外的条件成熟了。在15世纪,各国用于海上航行的船只,排水量大多在15吨至100吨之间,船体短而宽,装有主帆以提供驱动力。而从葡萄牙航海学校出来的领海员成为16世纪欧洲探险各国竞相聘用的人才。

对金银的渴望使欧洲人走向了广阔的海洋,期盼在海洋的另一头找到一处充满香料和黄金的地方。然而,要想越过大西洋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在16世纪,航海术不断提高,欧洲人走向海外的条件成熟了。

远洋航行的可能

1410年,欧洲人在文艺复兴的浪潮下,见识到了公元2世纪地理学者托勒密的地理著作《地理学指南》,该书第一次从阿拉伯语译成拉丁语在西欧出版。这部堪称古老的著作,在那时仍是对世界地理情况的最佳指南,几乎所有的西欧航海家都研究过他的著述。欧洲人从《地理学指南》中学习制图方法,从此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经度、纬度等制图方法为以后航海地图的制作提供了典范,人们一直沿用了近2000年。除了地图之外,古希腊的“地圆说”、大地球形说使欧洲人打消了航海家如果穿越海洋将会从地球摔向地狱的担忧。最有实力的证明是,公元14世纪初,在中国生活了17年的马可·波罗带着大量财富又回到了欧洲。意大利的学者们则认为,如果由欧洲一直向西走就可以到达远东,尽管他们大大低估了这段航程的距离。不过,在中世纪,人们对远洋航行仍旧很害怕,在航海技术尚未达到远洋条件之前,没有人会打算到世界“边缘”去冒险,欧洲的船只最多也只是在大西洋周边作近岸航行。在这段时期内,一方面不断出现有利于远洋航海的器具和理论,如指南针、罗盘、六分仪、海图,以及利用星象来推算经纬度,等等;另一方面,欧洲沿海国家的船只吨位也越来越大,从1200年至1350年左右,欧洲普通船舶的吨位普遍增加了一到二倍。在15世纪,各国用于海上航行的船只,排水量大多在15吨至100吨之间,船体短而宽,装有主帆以提供驱动力。由于船上空间有限,所携带的给养不多,并不适合远洋航行。

托勒密像
托勒密(约90~168),希腊裔埃及天文学家、地理学家。

为航海而做的准备

15世纪初期,在一切条件具备的情形下,葡萄牙若昂一世第一次将海外扩张确立为国家政策,率先走上了海洋扩张之路。在攻占休达之后,葡萄牙亨利王子为进行远洋航行作了一番开创性的工作。他在萨格里什开办了航海学校,聘请当时最有经验的航海家和最知名的地理学家、天文学家、数学家、制图家、造船家、仪器家等专业人士作为老师,大力招募学员培养本国水手。他们共同研究并制订航海计划,广泛收集地理、气象、信风、海流、造船、航海等种种文献,再加以分析整理,为己所用。制图术在这里得到了重要的进步。制图家们改进和完善了当时最好的珀托兰航海地图。此外,亨利王子大兴土木建造船厂与舶坞,以及用于出航的海港、码头等,此外,他还采取优惠政策鼓励造船。1440年,葡萄牙人建造出灵活坚固的“卡拉维尔”轻帆船。这种多桅三角帆船,只需要调整帆的角度就可以使船舶在逆风的情况下也能行驶,极大地改变了以往船只对于风向的依赖。船体小,吃水浅,速度轻快,转向灵活的特点,使之可以在靠近海岸的地方航行,极大地增强了远航的安全性,非常适合在大西洋上航行。当“卡拉维尔”与新的航海仪器,如指南针、象限仪(一种测量高度,尤其是海拔高度的仪器)、横标仪(一种简易星盘,用来测量纬度)等相结合时,欧洲人的远洋梦想正式插上了飞翔的翅膀。而从葡萄牙航海学校出来的领海员成为16世纪欧洲探险各国竞相聘用的人才。

是以,葡萄牙首开地理大发现之先河,从远洋中的殖民扩张获得了极大的甜头,他们几乎凭着手中的火器横扫了黑非洲,从此财源滚滚而来。而与之相近的邻国西班牙不甘示弱地加入到远洋探险的行列之中,他们改进了船只的构造和航行技术,使风帆系统更为复杂,不仅能提供更大的驱动力,还能更好地适应不同的气候和风向。到16世纪中期,西班牙的船体更趋于流线型,不仅外观更为好看,而且功能更强。这种船被称做“西班牙大帆船”。随后,法国人和英国人在此基础上再作改进,使排水量达到500吨至1000吨,其航速比原来的西班牙横帆商船提高两倍,既可用于商业,还能装备成战船,更多的则是集两者于一身。

正是在这样的前提下,欧洲葡、西、英等国在16世纪的地理大发现中得以写下人类探险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地理学指南》中的世界地图
这是托勒密《地理学指南》早期版本中的插图,图中绘有经纬度和周围以人脸形象出现的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