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雷德尔和希特勒的战争

雷德尔和希特勒的战争

时间:2022-05-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939年10月10日,雷德尔元帅向希特勒提出了占领挪威的建议,但当时波德战争刚刚结束,希特勒显然无暇顾及这件事情。雷德尔元帅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之后,立刻向希特勒汇报了这个情况。∧德国海军元帅雷德尔 埃里希·约翰·阿尔伯特·雷德尔,是纳粹德国的一名海军元帅,为继阿尔弗雷德·冯·提尔皮茨后德国第一位获此头衔者。1939年12月11日,雷德尔元帅和吉斯林举行了会谈。雷德尔将这些重要情报告诉了元首希特勒。

威悉河演习

时间:1940年4月9日至6月9日地点:挪威、丹麦

结果:德国占领挪威和丹麦

指挥官和领导人

挪威、丹麦:哈康七世(挪)

   约翰·尼高斯沃尔(挪)

   克里斯蒂安十世(丹)

德国:尼古拉斯·冯·法尔肯霍斯特

   汉斯·斐迪南·贾诗乐

   刚瑟·吕特晏斯

实力对比

挪威、丹麦:6.5万人

德国:12万人

伤亡情况

挪威、丹麦:伤亡1300余人

德国:   阵亡1300余人、失踪2300余人

斯堪的纳维亚局势的发展使得我们必须准备武力占领丹麦和挪威。这样可以使我们在斯堪的纳维亚和波罗的海问题上抢得先机,可以确保瑞典的铁矿石供应,而且可以使得海军和空军拥有更多的基地来发动针对英国的行动。

——“威悉河演习”指导方针

战前的北欧诸国

攻占波兰之后,希特勒就将魔爪伸向了北欧的丹麦和挪威。他表面上开展声势浩大的“和平运动”,在电台或报刊上滔滔不绝,声称德国将会维持现状。然而,背地里他加紧了对西线的进攻准备。截至1939年11月,德国已将47个师(其中9个坦克师,4个摩托化师),集结在德国西部边境。希特勒决定先消灭丹麦和挪威,这样,他就解决了入侵西欧的北部威胁。

丹麦位于北海和波罗的海之间,扼守着海上交通要道。而挪威则位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北部,西邻太平洋,北接巴伦支海,南濒北海,是波罗的海通往北海和大西洋的必经之地。两国的战略意义十分重要。占领这两个国家之后,德国就能限制英国舰队在波罗的海和大西洋之间的活动。同样重要的是,这样也能保障德国从瑞典输入铁矿砂。据统计:德国每年要消耗1500万吨铁矿砂,其中1100万吨要从瑞典进口。每逢隆冬季节,波罗的海封冰之后,铁矿砂就要经由陆地,从瑞典的耶利瓦勒矿场,运到挪威的纳尔维克港口,再用船只辗转运回德国。因此,德国早就对挪威垂涎三尺。鲁尔夫·卡尔斯海军上将曾经数次给雷德尔元帅写信,强调德国占领挪威海岸的重要意义。1939年10月10日,雷德尔元帅向希特勒提出了占领挪威的建议,但当时波德战争刚刚结束,希特勒显然无暇顾及这件事情。

英法两国也并非没有意识到北欧的重要战略意义。早在波德战争初期,丘吉尔就试图说服内阁,同意在挪威领海内布雷,封锁住德国的铁矿砂的航运线。然而,首相张伯伦和外交大臣哈利法克斯始终奉行着绥靖政策,同时也不愿侵犯挪威的中立,因此错过了大好时机。

处于大国环伺之下的丹麦和挪威的命运则显得悲惨而尴尬。它们面对咄咄逼人的德国和西方盟国,进退维谷,惶恐不安,自身的兵力也十分弱小。丹麦仅有5个师和1支小舰队;挪威兵力稍强,但也仅仅有6个师,共计15500人,另有30艘小型驱逐舰、4艘岸防舰、9艘小型潜艇、11艘布雷舰和190架老式飞机。

然而,等到1939年11月30日,苏芬战争爆发之后,形势发生了根本转变。法国和英国在苏格兰成立了远征军,想要援助芬兰,然而远征军必须借道挪威和瑞典。聪明的德国人立刻意识到,如果盟军经过这两个北欧小国,很可能会对德国产生致命的威胁:首先,盟军很可能借故驻守此地,并在必要时切断德国的铁矿砂供应线;其次,西方盟国能够从北方向德军发起攻势。

雷德尔元帅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之后,立刻向希特勒汇报了这个情况。此时,希特勒已经在西线部署好防守英法两国的军队,因而,他转而开始考虑丹麦和挪威的问题。

∧德国海军元帅雷德尔
埃里希·约翰·阿尔伯特·雷德尔,是纳粹德国的一名海军元帅,为继阿尔弗雷德·冯·提尔皮茨后德国第一位获此头衔者。在挪威问题上,雷德尔认为取得挪威除了可控制其附近海域,也可作为未来对英国作战的基地,由于陆空军不同意这个想法,希特勒并未采纳雷德尔的意见。

∧德国人安葬“阿尔特马克”号上的死者
“阿尔特马克”事件,带来的后果是希特勒认为挪威已经投向了英国的怀抱,雷德尔元帅当时的想法再次在希特勒的脑中浮现,攻打挪威和丹麦已成定局。这张照片上,死者的棺木上覆盖着德国国旗,如此隆重的葬礼蕴含着希特勒的野心。

最初,希特勒希望挪威保持中立,德国并不出兵侵占该地区,这样,德国就能集中兵力对付西欧诸国。碰巧,这时候雷德尔在挪威找到了个同盟者,这便是挪威前国防部长劳里茨·吉斯林。1939年12月11日,雷德尔元帅和吉斯林举行了会谈。这个卖国求荣的挪威少校告诉了雷德尔英国人的行动计划,并建议德国先发制人。雷德尔将这些重要情报告诉了元首希特勒。希特勒十分重视这些情报,连续两次找吉斯林谈话。他告诉吉斯林,挪威最好是保持中立,但倘若英国将战火烧到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以用来威胁德国的话,德国将会先发制人。为了奖赏吉斯林,并向吉斯林提供活动的经费,希特勒拨给吉斯林20万帝国马克。希特勒还许诺说,从1940年3月15日开始,德国每个月支付给吉斯林1万英镑,将连续支付三个月。

而此时,盟国也在紧锣密鼓地准备发动北欧军事行动。1940年2月5日,盟国最高军事委员会决定,派出3~4个法国师和英国师,以给芬兰提供军事援助的名义,顺道占领瑞典北部的矿山。英国外交部长向挪威和瑞典的驻英大使宣布了盟国将切断德国铁矿砂航线的意图,法国总理达拉第也力主尽快出兵挪威北部,以牵制西线德军的对法攻势。

就在德国和盟国双方都力图抢占先机之时,挪威领海内发生了著名的“阿尔特马克”事件。

“阿尔特马克”事件

“阿尔特马克”号是德国袖珍战列舰“斯佩尔伯爵”号的补给船。1939年12月,在拉普拉塔河口海战前夕,它给“斯佩尔伯爵”号补给了大量燃料和粮食,然后载运着“斯佩尔伯爵”俘虏的300多名英国船员,在南大西洋躲藏了两个月之久。

当“阿尔特马克”号确信英国搜索舰已经离开之时,它才重新露面,试图高速返回德国。在浓雾的掩护下,“阿尔特马克”号在1940年2月14日驶入挪威领海之后,才被英国舰队发现。当时,“阿尔特马克”号打着海军辅助船的特别旗号,向挪威当局申请豁免权,后者不知真假,因而没有按惯例对它进行检查。

1940年2月16日,英国的维安上校率领着英国驱逐舰分舰队,奉命在挪威约星峡湾截击“阿尔特马克”号,维安坐镇“哥萨克”号,派出2艘驱逐舰靠近“阿尔特马克”号,要求登船检查。正在此时,2艘挪威炮艇突然驶过来,通过旗语告诉英国人,“阿尔特马克”号已经接受过检查,没有携带武装,而且已经得到挪威当局同意,通过挪威领海驶往德国。维安于是命令驱逐舰撤回,但他很快就接到了丘吉尔的电报。丘吉尔指示他立即派人登上“阿尔特马克”号,必要时可以诉诸武力。维安立即命令驱逐舰再次靠近“阿尔特马克”号,毫不顾及挪威炮艇的再三辩解。此时,“阿尔特马克”号对英国驱逐舰的信号置之不理,继续向前航行。维安当机立断,命令驱逐舰立即强行靠拢“阿尔特马克”号,同时组织精干的突击队,强行登上德舰。“阿尔特马克”号船员拒不投降,双方经过短兵相接的激烈肉搏战之后,英国水兵最终控制了这艘德国船只,救出被监禁在船上的300多名英国俘虏。检查过后,英国人发现“阿尔特马克”号配置有2门高射炮和4挺机枪,维安于是俘虏了该船。

这个事件令希特勒十分恼怒。它表明英国当局无视挪威的中立,而挪威当局却态度暧昧。而几个月前,挪威在本国领海内放走了被“德意志”号袖珍战列舰俘获的美国货船“大燧石城”号。希特勒将这些新旧账算在一起,认为挪威已经倒向了英国,因而下定决心:德军必须先下手为强。

“威悉河演习”计划

3月1日,希特勒以三军统帅的身份,发出“威悉河演习”的绝密指令。其主要内容如下:

斯堪的纳维亚局势的发展,要求我军准备好占领丹麦和挪威。该作战行动可以防止英国对斯堪的纳维亚和波罗的海的侵犯。此外,它还可以保证我们的铁矿来源……原则上,我们应当竭力和平占领这些国家,以武力维护斯堪的纳维亚各国的中立。必要时我军将举行海、空军示威,以起威慑之效。如果示威无效,遇到抵抗,就用军事手段击败任何顽抗者。

该入侵计划的要点是:陆军采取欺诈、突袭等手段,越过丹、德边境,占领丹麦;同时,登陆兵和空降兵夺取挪威的机场和重要港口,然后再进攻内地,占领挪威全境;航空兵则用来对付英、法海军,避免大规模的海上战争。法尔肯霍斯特被任命为远征军总司令。然后希特勒在1940年4月2日正式下达指令,将“威塞尔演习”的开始时间定为4月9日。德军最高统帅部集结了7个步兵师、1个摩托化旅,以及若干个独立坦克营、摩托化营,共14万兵力,计划用其中2个师和1个旅来进攻丹麦,其余兵力则用来夺取挪威。此外,第5航空队派出1300架飞机,负责支援和保障德军步兵的行动。

∧哥本哈根街头巡视的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十世
当德军兵临哥本哈根城下,丹麦政府不得不签下城下之盟,与德国“合作”。但是老国王克里斯蒂安十世并没有放弃,他没有离开他的国家和国民。纳粹德军侵占丹麦期间,克里斯蒂安十世每天骑马巡视哥本哈根,以宣示丹麦主权,激励丹麦人的民族意识和国家意识。

德军总司令部也迅速组成了5个战斗群。第1战斗群进攻纳尔维克,包括“沙恩霍斯特”号、“格奈森瑙”号战列巡洋舰、10艘驱逐舰和2000名士兵;第2战斗群进攻特隆荷姆,包括“斯佩尔伯爵”号重巡洋舰、4艘驱逐舰及1700名士兵;第3战斗群进攻贝尔根,包括“科隆”号、“柯尼斯堡”号轻巡洋舰、“牛虹”号旧式巡洋舰、2艘驱逐舰、7艘鱼雷艇和900名士兵;第4战斗群进攻克利斯蒂安桑和阿伦达尔,包括“卡尔斯鲁厄”号轻巡洋舰、3艘驱逐舰、7艘鱼雷艇和1400名士兵;第5战斗群进攻奥斯陆,包括“布吕歇尔”号重巡洋舰、“德意志”号袖珍战湾舰、“艾姆登”号轻巡洋舰、3艘驱逐舰、8艘鱼雷艇及2000名士兵。

按照这个军事计划,德军将在1940年4月9日凌晨,同时登陆挪威海岸由北至南的各个港口点。步兵站稳脚跟后,海军则建立起海上补给线,将物资通过卡特加特海峡或斯卡格拉克海峡运送到奥斯陆。为了保护这条补给线,陆军还必须占领丹麦,海军则须占领哥本哈根港和大贝耳特海峡。

进攻前夜

对德国的战争准备,英国政府早有察觉,意识到德国的下一个目标就是挪威。挪威虽然是中立国,但惧于德国的雄厚兵力,因此进退维谷,不敢公开和英法结盟。英法两国出于自身的利益,首先向挪威示好,表示愿意在挪威海域布雷,以阻止德军舰队的大规模侵入。这自然是挪威政府求之不得的事情,挪威海军立刻派出护卫艇和驱逐舰,前往途中迎接英国布雷舰船。

4月初,英国皇家海军派遣“野狼”号布雷舰和“萤火虫”号等4艘驱逐舰,前往挪威海区执行布雷任务。8日上午,天气十分恶劣,海上风急浪高,为了抢夺先机,布雷舰仍然冒险出征。11时,“萤火虫”号驱逐舰发现了德国驱逐舰的踪影,双方随即开战。交战后不久,“萤火虫”号便遭德舰重创,鲁普舰长抱定拼个鱼死网破的决心,向德军的“希佩尔海军上将”号巡洋舰撞去。巡洋舰受到了重创,而“萤火虫”号弹药舱起火爆炸,很快就葬身海底。

海上激战未能阻挡希特勒的登陆计划。当天晚上,德国“德意志”号袖珍战列舰、“布吕歇尔”号重巡洋舰和“埃姆登”号巡洋舰等,乘着暮色的掩护,护送着登陆输送队向挪威首都奥斯陆进军。舰队经过奥斯陆峡湾时,遇上了挪威的巡逻舰。领头的鱼雷艇很快就将巡逻舰击沉了。爆炸声惊动了港内的挪威潜艇U-2。潜艇忙乱地发出鱼雷,却没有命中目标。这时,德国战列舰和重巡洋舰开始重重地还击挪威潜艇。实力悬殊之下,U-2潜艇只好浮出水面向德军投降。

战斗仍然继续着。挪威布雷艇“奥拉夫”号和扫雷艇“劳马”号在击沉3艘德国运兵船后,遭受到德舰“埃姆夫”号的炮击,“奥拉夫”号受到重创,只好仓皇撤出战斗。

占领丹麦

∧驻扎在布雷泽瓦的丹麦军队
这支驻扎在布雷泽瓦的小部队,曾和入侵的德国军队展开激烈交锋,在战斗中,他们所处的那个师击毁了三辆德军坦克。这七个稚气未脱的英俊少年,其中有两个人在战斗中为国捐躯。

∧挪威纳尔维克海域的德国军舰
纳尔维克是挪威北部城市,在奥福特峡湾东端的半岛上。因北大西洋暖流经过,为不冻港。1883年起为瑞典铁矿砂的主要输出港。因此,这里就成了德国海军舰队进攻的主要目标,纳尔维克战役打响之后,由于英国的介入,德国海军进展并不是很顺利,从照片上可以看出这里曾经发生过激烈的交锋。

4月3日,德国海军的首批舰艇快速出发,悄悄向丹麦和挪威驶去。为了防止引起挪威人的注意,德国海军将自己的军舰和运输舰伪装成英国船只,必要时甚至悬挂上英国国旗。德国海军的绝密档案中记载:所有舰只在航行时都必须熄灭灯光,而对挪威船只用莫尔斯电码发出的信号盘问,德舰必须使用英语回答,回答时也应使用英国军舰名称。

4月6日,担任主攻任务的德国舰队离开了基地,悄无声息地开进挪威领海,隐蔽起来。4月8日,英国舰队在挪威领海布下水雷,然而这为时已晚,德国军舰已经在此前到达了各自的作战地点。4月9日凌晨零时20分,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将这两个小国的外交部长从睡梦中唤醒,要求两国完全放弃抵抗,接受“德国军队的保护”并宣称“德军的目的在于保护北方,以阻止英法对挪威的占领”。

与此同时,德国空军开始轰炸哥本哈根、奥斯陆和挪威西海岸的重要城市。2个装甲旅也侵入丹麦边境,在空军的掩护下长驱直入。同时,为了向丹麦施加心理压力,强大的德国轰炸机群,遮天盖地地盘旋在哥本哈根上空,喧嚣不已……

大兵压境之际,年逾70岁的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十世赶紧召开内阁会议,决定丹麦的前途。陆军总司令普莱奥尔将军在4月8日听到德军入侵的消息之时,就立即请求进行全国总动员,誓死也要保家卫国。但是,首相施道宁和外交部长门契都表示反对。老国王只好做出投降的决定。当天上午8时,丹麦的无线电广播中播出“丹麦已接受德国保护”的消息,丹麦人都感到震惊而又悲痛。广播还声称:德国将保证丹麦领土的完整,丹麦的经济也将和德国进行友好合作,荣辱与共。

当天下午2点,国王克里斯蒂安十世忍受着巨大的耻辱,会见了德国的西迈尔将军。老国王竭力保持着自己的尊严,宣称他和他的政府将尽可能地维持国内的秩序,消除德军与丹麦之间的所有摩擦。西迈尔将军允诺丹麦国王,他仍然可以保留自己的卫队。此后,希特勒也给了这个国王民族很大的自由,允许其政府、法院、议会和新闻界相对独立,甚至当他灭绝犹太人之时,居住在那里的7000名犹太人仍然安然无恙。丹麦变成了德国的“模范保护国”。整个占领丹麦的过程中,德军的损失微乎其微,仅仅有2人阵亡,10人受伤。

占领挪威

相比于德军在丹麦的轻易得手,挪威的战况则要曲折得多。1940年4月9日凌晨,德国在向丹麦下达最后通牒的同时,也向挪威政府递交了同样的通牒。同时,德国部队也侵入挪威的国界。德国动用了海、陆、空三军的大量兵力,齐头并进。登陆兵和空降兵在奥斯陆、克利斯蒂安桑等地登陆和空降,其余各主要港口,也同时受到德军的进犯。面对强大的敌军,挪威政府却表现得十分英勇,答复里宾特洛甫说:“我们绝不会屈服,战斗已经在进行。”

然而,挪威前国防部长吉斯林却积极策应着德军的入侵。作为内应,吉斯林在4月6日离开柏林,赶回奥斯陆,并立刻将他的同伙召集起来。德军入侵当天的头个小时,他们把挪威的海军防务出卖给了德国人。天色微微亮时,当首批德国士兵降落在奥斯陆的弗内波机场之时,停泊在荷顿的三艘挪威军舰正要向敌军发起进攻之时,将士们忽然接到奇怪的电报,命令他们到达峡湾,并立即全部上岸,不准携带任何武器。挪威军队误以为这道命令是科特本人所签署的,因而执行了命令。等到上岸之时,这些手无寸铁的将士们才发现:德国的陆战队已经登陆,并占领了荷顿。通往奥斯陆的道路从此畅通无阻,德国陆军乘坐着征用的挪威公共汽车和载重汽车长驱直入,趾高气扬地驶进了奥斯陆。

此外,吉斯林们还在挪威峡湾的峡口,有效地控制了水雷的区域。4月9日上午11点30分,在吉斯林及其同伙的谋划下,德罗贝克中心的电源被切断,于是那些水雷全部变得毫无用处。德国的巡洋舰自然顺利地突破了峡口。

∧在挪威奥普兰郡邦恩山区作战的德国士兵
德军相继占领挪威的一些大城市之后,开始向挪威的纵深挺进。小城邦恩是德军占领挪威奥普兰郡的必由之路。这里山高水深,林木茂盛,加上当时大雪封山,挪威军队依托有利地形进行节节抵抗,德军在这里进展十分缓慢。

奥斯陆失守之后,挪威政府和国王哈康七世拒绝投降,皇室、政府和阁员撤离了首都,20辆卡车满载着黄金储备,另有3辆卡车载着政府的机密文件,向白雪皑皑的哈马尔转移。就在混乱之际,吉斯林领导的通敌组织“第五纵队”趁机夺权,闯入电台,发布广播讲话,宣布成立新的挪威政府,并自封为政府首脑。他下令全国停止对德军的抵抗,并与德国缔结合约。因为吉斯林此前请求过希特勒尽快出兵挪威,并协助希特勒制订侵略方案,挪威人拒绝承认这个亲纳粹政府的合法性,但他的篡权却加剧了挪威局势的混乱。

与此同时,德军冲破了英国的海上封锁,袭击纳尔维克、特隆荷姆等重大港口城市。当天中午,挪威海岸港口城市奥斯陆、贝尔根、特隆荷姆、纳尔维克等先后陷落。纳尔维克城区虽然有重兵把守,然而其驻军司令孙德洛上校是吉斯林的同伙,因此纳尔维克城未放一枪,就被拱手奉送给了德军。不过,附近水域的2艘海岸防御舰却进行了英勇的抵抗。当挪威装甲舰“艾得斯伏尔德”号发现10艘德国驱逐舰向长长的峡湾逼近之时,立刻发出火炮信号,予以盘查和拦阻。德军驱逐舰派人过来招降,碰壁之后,德军立刻开火。两艘装甲舰很快葬身海底,300多名挪威官兵几乎全部阵亡。

4月10日,德国政府派德国驻挪威大使勃劳耶前往国王哈康七世避难之地哈马尔,要求他任命吉斯林担任新政府首脑。德高望重的国王当即予以拒绝,说“不能任命人民在议会的代表所绝对不信任的人为首相”。希特勒还不死心,次日,勃劳耶试图再次游说国王,这次却完全被国王拒之门外。希特勒恼羞成怒,下令出动飞机,轰炸哈马尔,企图炸死国王和所有挪威政府成员。眨眼间,哈马尔就笼罩在火光和尘烟之中,幸好国王和政府成员早已有所预料,事先躲进附近的森林中,纳粹的阴谋才没有得逞。

∧途径南奥戴尔进军奥普兰的德军
南奥戴尔位于挪威中部,隶属于奥普兰郡,德军占领挪威首都奥斯陆之后,一方面派兵追击撤往哈马尔的挪威政府,一方面向着挪威中部的奥普兰挺进。这张照片拍摄于1940年4月18日,挪威战役开始后的第8天。

挪威面临着全面的陷落。那些人口最多的城市纷纷陷落,武器库、粮食和军方的作战资料全部落入敌军之手。在此危急关头,挪威军队改换将领,任命鲁格将军出任挪威总司令,然而,鲁格将军过于期望西方盟国的援助,因而命令挪威军队只进行有克制的抵抗。挪威第1师撤离奥斯陆之时,原本可以从侧翼进攻立足未稳的德国登陆兵,然而大量逃难的人群却使军心大溃,该师混在难民中间,一起涌往瑞典边境。途中,逃亡的士兵数也日渐增加,截至4月14日晚,该师虽然没有与敌军正面交锋,却只剩下1000人左右。当晚,师长认为该师已经丧失战斗力,下令残余官兵全部躲入瑞典。

负责守卫奥斯陆、克利斯蒂安桑、贝尔根的挪威第2、3、4师也没有对德军进行任何抵抗,就在指挥官带领下相继缴械投降了。而负责保卫战略要地的第5师,则响应吉斯林的号召,未经任何战斗,就向德军奉送上重要的维纳斯机场,然后向北部山区和瑞典边境溃逃。德军乘胜追击,数天之内就消灭了第5师主力。

∧在纳尔维克被俘的德军士兵
在挪威战役中的纳尔维克之战,是二战史上时间比较早的海陆空立体作战。参战部队除了德国和挪威军队之外,英国军队也加入了战团。在纳尔维克,由于挪威军队和英国军队的顽强抵抗,德国海军和德国陆军损失惨重。这张照片反映的是1940年5月同盟军占领纳尔维克后,被俘的德国士兵被押上纳尔维克街头。

盟军的救援

挪威战争爆发之后,西方盟国表现得惊慌失措。盟国并不想为了挪威而同德国交战,同时,盟国之间存在着利益分歧,又缺乏组织联合行动的常设机构,因此盟国行动迟缓,直到4月12日,首批苏格兰步兵分队才乘坐着巡洋舰开往纳尔维克。随后,英国本土第146步兵旅和法国第5阿尔卑斯山地旅也进军挪威。盟军登陆部队由迈克西将军统帅,而海军舰队则由科克将军统帅。然而,两人却接到了不同的作战命令:迈克西奉命要谨慎行事,不要冒险登陆,而科克则奉命不惜任何代价,立刻攻克纳尔维克。

尽管有这种种失误,在纳尔维克港还是发生了重大的海战。4月13日,5艘驱逐舰组成的英国舰队开进纳尔维克港口,袭击了港内停泊的5艘德国军舰,击沉2艘,重创3艘,还炸沉了港内所有的德国货船。此战英国舰队还击毙了德国海军部队司令邦迪海军少将,然后胜利返航。

∧被挪威军队击沉的德国“布吕歇尔”号重巡洋舰
“布吕歇尔”号重巡洋舰是纳粹德国海军的一艘“希佩尔海军上将”级重巡洋舰,也是二战爆发初期德国最新的一艘船。在“布吕歇尔”号服役后仅6个月,就在它入侵挪威的第一天,于德勒巴克海峡战役中被挪威岸防要塞火炮击沉。

然而,好景不长,英国舰队刚刚驶出纳尔维克港湾后不久,就与另外一支德国舰队狭路相逢,双方进行了激烈的海战。英国损失惨重,有2艘军舰被击沉,还有2艘受重创。英国海军大臣丘吉尔闻讯之后,立即组成了庞大的舰队,前来增援。4月13日,英国战列舰“瓦斯巴特”号与航空母舰“暴怒”号率领9艘驱逐舰,联合进攻,横扫纳尔维克的海面,击毁了10艘德国驱逐舰,还消灭了港内停泊的所有德国军舰。

4月20日,英法远征军兵分两路,分别在纳姆索斯港登陆和昂达耳斯港登陆,以夹攻挪威港口特隆荷姆。然而,德军掌握着制空权,猛烈轰炸英法军队后方,严重影响了英法远征军的增援和后勤工作。德国陆军虽然处于劣势,但借助于空军的强力支持,于是大胆进攻,迅速出击,致使英法联军伤亡惨重,节节败退。迫于形势,英法远征军只好撤离这两个地区,转而与挪威军队会师,重点进攻北方的纳尔维克。

纳尔维克是德国运输铁矿砂的必经之道,丘吉尔深知该港口的重大意义。他说:“如果我们无法夺占纳尔维克,那将是重大的不幸,因为德国将会控制铁矿区。”因此,5月12日,英、法、波兰和挪威四国,总共出动了25万兵力,对纳尔维克发起强大的攻势。经过15天的浴血奋战,盟军终于攻克了这座城市。

∧纳尔维克之战中德国第3山地步兵师的士兵
第3山地步兵师由爱德华·迪特尔将军率领,起初这是一支拼凑起来的部队,但是在纳尔维克之战中,该部队迅速成长为一支能征善战的劲旅,此战之后,该部队有2755人获得了“纳尔维克战役盾”勋章。

然而,西欧的形势已经日益恶化,德军已攻入比利时、荷兰和法国北部,40万英法联军被包围在敦刻尔克。盟军决定破坏并放弃纳尔维克港口,然后将优势兵力集中到法国战区。6月7日,英法远征军撤出纳尔维克,哈康七世与政府成员乘着英国巡洋舰“德文郡”号,撤退到伦敦,并在伦敦成立了流亡政府。

次日,德军重新夺回纳尔维克,2天后完全占领了挪威。吉斯林政府落得个兔死狗烹的下场。德国驻挪威大使勃劳耶拒不承认吉斯林政府,并在使馆门前布下卫兵,严禁吉斯林出入。法尔肯霍斯特总司令也宣布不再支持他。他很快就被免职,职权被德国派出的“挪威占领区德国专员”特波文取代,直到两年后,即1942年,德国才重新恢复他的首相职位。

挪威战役保障了德国铁矿砂供应通道的安全,巩固了德国北部的安全。同时,它也打开了德国海军通往北海和大西洋的大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