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曾铣祸从天降

曾铣祸从天降

时间:2022-05-1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朝廷命曾铣负责处理这起事件。曾铣下令将为首作乱的罪犯斩杀,在辽东各边防城镇悬首示众。曾铣见到明世宗这一批示后,更加锐意进取。曾铣当即下令将该卫兵斩杀。曾铣指挥将士把鞑靼骑兵击败。不久,曾铣又上书弹劾仇鸾不法,明世宗下令将仇鸾逮捕。明世宗听信严嵩谗言,随即责令夏言退休、下令将曾铣逮捕。明穆宗朱载垕下令为曾铣平反昭雪,追授他为兵部尚书。

曾铣祸从天降

曾铣祸从天降

曾铣是明(都北京,位于今北京市区)江都(位于今江苏省扬州市)人,考中进士后受任长乐(治所位于今广东省五华县西北)知县(行政长官)。任职期满后,朝廷将他调任御史(最高监察机关官员),巡按(派驻地方巡视军政)辽东(即辽东镇,治所位于今辽宁省北宁市)。

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右副都御史(最高监察机关副长官)、巡抚(行政长官)辽东吕经将驻军的牧马场收归官府,又强令军士修筑边防高墙,激起辽阳(治所位于今辽宁省辽阳市)兵变。吕经被乱兵囚禁。曾铣闻讯通知副总兵(驻守某地军事副长官)李鑑,要他向辽阳官兵宣布废止吕经的各项不合理规定。同时,他上书朝廷,请求宽赦参与兵变的军士。朝廷命曾铣负责处理这起事件。曾铣下令将为首作乱的罪犯斩杀,在辽东各边防城镇悬首示众。辽东得以安定。

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四月,曾铣以兵部侍郎(朝廷主管军事的部门副长官)总督陕西三边[34]军务。八月,鞑靼(部族名,游牧区位于今内蒙古及其以北地区)出动十万骑兵侵入延安(治所位于今陕西省延安市)、庆阳(治所位于今甘肃省庆阳县)境内,大肆掠夺。曾铣率领数千名骑兵迎击,捣毁鞑靼军设在马梁山(其地不详)北面的军营,鞑靼军北逃。曾铣对鞑靼占据河套[35](位于今内蒙古中南部黄河南岸及宁夏回族自治区、陕西省北部黄河流域),长年侵扰北部边区,深为忧虑。

十二月,曾铣向明世宗朱厚熜上书说“:靼鞑占据河套,侵扰北部边区将近一百年了。孝宗皇帝(1487年—1505年在位)想恢复这片失地而未能实现,武宗皇帝(1505年—1521年在位)想讨伐靼鞑而没有结果。陛下即位以来,封疆大臣中没有人建议收复这片失地,大概是因为出征任务太繁重了,且稍有挫折就会受到弹劾诬陷、严刑处罚。臣不是不知道打起仗来就是出生入死。自从受命镇守陕西三边以来,我一直是驰马迎战,枕戈而眠,深为没有收复河套而切齿痛心。臣请求拨给六万名精兵、二千名枪手,供给五十天军饷,于来年春夏之交,分水陆两路进军,直捣靼鞑的老巢。这是一劳永逸之举,可保世世代代国泰民安。”曾铣在该奏书后面附上八条进军建议,包括计划修筑一道西从定边营(位于今陕西省吴旗县西北),东至黄甫川(位于今陕西省府谷县北麻镇)全长一千五百里的长城御敌,请拨数十万金币,预期三年完工。

明世宗看了曾铣的上书,交付兵部及边防诸镇文武将官讨论。随后,明世宗对曾铣的奏书作了批复,称靼鞑占据河套,长期以来一直侵扰我边境,朕日夜为之忧虑,边境守臣中过去没有人为我分担这一忧患。如今曾铣提出收复河套的建议十分豪壮。明世宗令曾铣和诸边将精心研究,上奏御敌方略,并特批拨修筑边城费二十万。曾铣见到明世宗这一批示后,更加锐意进取。

曾铣富有胆略,善于用兵。他身任镇守边防的主将,时时保持高度警惕。有一年除夕之夜,将领们正准备饮酒过年,曾铣突然下令诸将领兵出击。当时,边防前哨没有传来御敌警报,将领们给了曾铣侍卫兵一些钱物,请他向曾铣之妾要求暂缓出兵。曾铣当即下令将该卫兵斩杀。将领们只好停止酒宴,披甲上马,领兵跟随他出征。行不多远,果然遇上鞑靼骑兵来犯。曾铣指挥将士把鞑靼骑兵击败。第二天,众将领去给曾铣拜年,问他怎么知道昨夜会有敌人来。曾铣笑着回答:“乌鸦不该在夜间惊叫,我料定是敌人来了。”众将领对曾铣明于判断深为佩服。

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五月,曾铣率部出边塞袭击靼鞑部,将其逐往北方。甘肃总兵仇鸾行动迟缓,曾铣大为不满。

六月,曾铣上书弹劾仇鸾不听调遣。明世宗下令扣罚仇鸾半年俸禄。仇鸾领兵守边期间,恣意贪赃,横行不法,受到处罚后,不仅不思悔改,反而更加肆无忌惮。不久,曾铣又上书弹劾仇鸾不法,明世宗下令将仇鸾逮捕。

十一月,曾铣综合诸边将的建议,向明世宗呈奏十八条进军方略和营阵八图。明世宗赞赏曾铣所奏收复河套十八条方略和营阵八图,批令朝廷大臣讨论。朝廷众臣见皇帝态度鲜明,便都赞成曾铣的方略,大学士(宰相)夏言尤其支持曾铣的意见,首辅(首席宰相)严嵩也没有提出异议。

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正月,在群臣一致称赞曾铣锐意收复河套之时,明世宗突然改变态度。他拿出亲手写的诏书质问辅政大臣:“今天去驱逐河套的敌人,果真是师出有名吗?军粮果真有余、出征必定能成功吗?不能只听曾铣一个人说,当地老百姓遭受战争苦难又怎么办?”众臣见皇帝意向转变,随即亦跟着转变态度。夏言大为惊骇,不敢提出异议。

明世宗自从将章圣太后(明世宗之母)安葬(嘉靖十八年,即1539年)后便不再上朝听政。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宫女杨金英等人谋杀明世宗未遂。从此,明世宗移居万寿宫,很少接见众臣,唯有严嵩能经常在他身边出入。

严嵩与夏言不和,极力宣称不可能收复河套,借以排斥夏言。兵部尚书(朝廷主管军事的部门长官)王以旂随之改变原来的观点,附和严嵩。明世宗听信严嵩谗言,随即责令夏言退休、下令将曾铣逮捕。

严嵩见明世宗无意将曾铣处死,不肯就此罢休,决意要将夏言和曾铣置于死地。严嵩是仇鸾的老朋友,他知道曾铣是夏言后妻之父苏纲的同乡好友。严嵩指责夏言草拟诏书时有意褒奖曾铣,把眼下靼鞑部众再次南下说成是“曾铣开边启衅所致”,又指使人代仇鸾从狱中上书,诬告曾铣克扣巨万军饷,且派其子曾淳通过苏纲去贿赂当权大臣。尽管仇鸾所告曾铣犯罪查不出任何证据,但由于严嵩一口咬定,明世宗亦深信不疑。于是,明世宗又下令将曾淳、苏纲逮捕入狱。

当年(1548年)三月,曾铣被从陕西三边押回京都北京。司法机关无法给他定罪,只好以“交结近侍”律给他论罪。明世宗随即以“交结近侍”罪,下令将曾铣斩首。之后,明世宗又以“纳铣金,交关为奸利”的罪名,下令将夏言从返乡途中抓回京都处死,而将仇鸾释放出狱。

曾铣为官一向清廉。他被杀后,严嵩派人抄了他的家,没有抄出一点余财。他的妻子被株连流放到二千里以外的地方。人们听说曾铣无罪被杀,无不为他鸣冤叫屈。

隆庆初年(1567年),给事中(侍从皇帝协理监察事务)辛自修、御史王好问上书为曾铣申冤,称曾铣“志在立功,身罹重辟,识与不识,痛悼至今”。明穆宗朱载垕下令为曾铣平反昭雪,追授他为兵部尚书。

《明史》卷二百四《曾铣传》

卷二百三《吕经传》

卷一百九十六《夏言传》

卷三百八《严嵩传》

《明通鉴》卷五十六明世宗嘉靖十四年

卷五十八明世宗嘉靖二十五年

卷五十九明世宗嘉靖二十六年

明世宗嘉靖二十七年

《明史纪事本末》卷五十八《议复河套》

【简评】

《明史》作者张廷玉等人认为:“世宗威柄自操,用重典以绳臣下,而弄权者借以行其私。”“出力任事之臣亦中危法受戮,边臣不得自展布,而武备隳矣。”“铣复套之议甚伟。然权臣当轴,而敌势方强,虽颇、牧[36]乌能有为。”(《明史》卷二百四)

笔者认为,曾铣长年戍守边防,锐意为国效力,为收复被鞑靼侵占的河套之地以解除边患,他上书明世宗,称“封疆之臣曾无有以收复为陛下言者,盖军兴重务也,小有挫失,媒孽踵至,鼎镬刀锯,面背森然。臣非不知兵凶战危,而枕戈汗马,切齿痛心有日矣”。其耿耿丹心跃然纸上。明世宗开始称“铣倡恢复议甚壮”,为时不长突然变卦,对曾铣动议横加责难,严嵩乘机投井下石,致使收复河套计划半途而废,曾铣蒙冤被杀。明世宗对臣下向来残酷无情。即位不久,为尊其生父兴献王朱祐杬为皇考,他挑起“大礼仪”之争,下令将持有异议的一百三十四名朝臣逮捕入狱、十六名朝臣活活打死。他“营建繁兴,府藏告匮,百余年富庶治平之业,因以渐替”(《明史·世宗本纪》)。曾铣的失误在于对明世宗残忍昏庸的本性缺乏认识,更没有认识到昏君奸臣当朝,矢志报国不可能有所作为,以致惹祸上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