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获得性免疫缺陷病的抗体检测

获得性免疫缺陷病的抗体检测

时间:2024-02-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二、获得性免疫缺陷病的抗体检测AIDS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清中抗-HIV抗体、HIV抗原、HIV核酸以及淋巴细胞尤其是CD4+T淋巴细胞的数量的检测,其中最为常用的是抗-HIV抗体检测,分为初筛试验和确诊试验两个步骤。在检测前,所有标本均应视为“阳性”标本即生物危险品。②符合试剂盒提供的阳性判定标准。

二、获得性免疫缺陷病的抗体检测

AIDS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清中抗-HIV抗体、HIV抗原、HIV核酸以及淋巴细胞尤其是CD4+T淋巴细胞的数量的检测,其中最为常用的是抗-HIV抗体检测,分为初筛试验和确诊试验两个步骤。

(一)初筛试验

目前常最为用的标准初筛试验为ELISA。

【原理】

采用间接ELISA或双抗原夹心ELISA。用基因工程或人工合成的HIV-1和HIV-2多肽抗原合理地组合(如HIV-1 gp4l,HIV-1 gp24,HIV-2 gp36)包被反应板微孔,若待测血清中存在抗-HIV抗体,则与固相抗原结合,洗去未反应物,再加酶标记的抗人IgG(双抗原夹心法采用的是酶标记HIV多肽抗原组合)使酶底物显色。显色程度与待测血清中的抗-HIV抗体水平呈正比。

试剂与器材】

(1)筛查试剂必须是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注册批准,批检合格,临床评估质量优良,在有效期内的试剂。

(2)酶标仪、微量移液器、吸水纸等。

【操作方法】

具体方法参照各种试剂盒的说明书,一般步骤如下:

(1)试剂自冰箱取出后恢复至室温,取出已包被HIV抗原的微孔反应板,分别将已稀释的阴性对照、阳性对照和待测血清加入微孔,每孔100μL,37℃温育1 h。

(2)甩尽孔内液体,将洗涤液注满各孔,洗涤5次。

(3)每孔加最适浓度的酶标记抗人IgG抗体(或酶标记HIV多肽抗原组合)100μL,37℃温育1 h,同上洗涤5次。

(4)每孔加酶底物溶液100μL,室温避光反应30 min。

(5)每孔加入终止液(2 mol/L H2SO4)50μL,30 min内于酶标仪450 nm波长测吸光度A值。

【结果判断】

以P/N≥2.1为阳性。有的试剂盒是以待测标本A值≥CO值为阳性(CO值=阴性对照平均A值+0.1)。

【注意事项】

(1)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操作,不得擅自更改。

(2)待测血清应在采集后即时检测,否则应置-20℃冻存(不宜超过l周)。在4℃保存时,超过48 h会使一些弱阳性标本转为阴性。

(3)实验操作中洗涤应彻底,以避免假阳性结果发生。

(4)防止交叉污染。在检测前,所有标本均应视为“阳性”标本即生物危险品

(5)检测对象如为高丙种球蛋白血症、自身免疫病和某些肿瘤患者,血样污染,待测血清反复冻融或有免疫复合物存在均可造成假阳性结果。

【临床应用】

抗-HIV抗体检测的特异性强、敏感性高,方法简便、成熟,而且在HIV感染后除早期短暂的“窗口期”外,长期稳定地存在并可被检测到,适用于初筛检测,凡初筛结果阳性者,需要进一步确证。

(二)确证试验

确证试验方法有免疫印迹技术、放射免疫沉淀技术及间接免疫荧光技术等。其中免疫印迹技术敏感性高、特异性好,是目前最常用的抗-HIV抗体确证试验,其流程见图10-1。

图10-1 抗-HIV抗体确证试验流程

【原理】

先将HIV蛋白质抗原裂解,通过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离各抗原组分,形成按相对分子质量大小依序排列的区带,再转印至NC膜上,加待测血清与NC膜反应,如血清中有抗-HIV抗体,则可与膜条上对应的抗原结合,加入酶标记抗人IgG反应后,再加入酶底物显色,膜条上出现呈色的特异性条带,而无关的抗原条带不呈色。

【试剂与器材】

(1)此试验在艾滋病确认实验室进行,使用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注册批准、检查合格、在有效期内的试剂。

(2)待测血清、质控血清。

(3)温箱、小型摇床、反应槽、吸管、微量移液器、滤纸等。

【操作方法】

具体方法参照各种试剂盒的说明书,一般步骤如下:

(1)自冰箱取出试剂盒,恢复至室温,配制所需试剂。

(2)将已转印HIV抗原的NC膜自试剂盒中取出,置反应槽中,加3 mL洗涤液,室温振荡5 min。

(3)加入30μL待测血清,同时设阴性、阳性对照,室温中振荡30 min。

(4)吸弃槽内液体,加5 mL洗涤液,室温振荡5 min。此步骤重复1次。

(5)吸弃槽内液体,加3 mL酶标记抗人IgG抗体,室温振荡30 min。

(6)重复步骤4。

(7)吸弃槽内液体,加3 mL酶底物溶液(含稳定剂DONS),室温振荡10 min。

(8)吸弃槽内液体,加5 mL蒸馏水,室温振荡5 min。再用DONS水溶液浸膜。此步骤重复2次。

(9)移膜片至滤纸上,观察结果。

【结果判断】

检测结果的判断是根据呈色条带的种类和多少,与试剂盒提供的阳性标准比较,并按试剂盒说明书的规定综合判断。一般判定标准如下:

(1)抗-HIV抗体阳性(+),有下列任何一项阳性即可确认。①至少有2条env带(gp41和gp160/gp120)出现。②至少有l条env带和p24带同时出现。

(2)抗-HIV-2抗体阳性(+),同时符合以下两条标准即可确认。①符合WHO阳性判定标准,即出现至少两条env带(gp36和gp140/gplO5)。②符合试剂盒提供的阳性判定标准。

(3)抗-HIV抗体阴性(-) 无抗-HIV抗体特异带出现。

(4)抗-HIV抗体不确定(±) 出现抗-HIV抗体特异带,但不足以判定阳性。

【注意事项】

(1)只有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的确认实验室才能进行确证试验。

(2)待测血清应在采集后即时检测,否则应置-20℃冻存(不宜超过l周)。在4℃时保存,超过48 h会使一些弱阳性标本转为阴性。

(3)不同试剂盒对抗-HIV抗体测定的敏感性不同,故有的试剂盒在待测血清与NC膜反应时,应过夜温育。

【临床应用】

抗-HIV抗体阳性提示如下:

(1)感染了HIV,可作为传染源将HIV传播他人。

(2)18个月的婴儿除外,5年之内将有10%~30%的人发展为艾滋病。

(3)对抗-HIV阳性的母亲所生的婴儿,如18个月内检测血清抗-HIV阳性,不能诊断为HIV感染,尚需进行抗体HIV核酸检测或18个月后的血清抗体检测来判断。

知识与技能拓展

ToRCH的由来

ToRCH是引起围产期感染的一组病原体的英文名称的字头组合,“To”即Toxoplasma(弓形虫),“R”即Rubevirus(风疹病毒),“C”即Cytomegalovirus(巨细胞病毒),“H”即Herpesvirus hominis(单纯疱疹病毒)。这组病原体常导致胎儿宫内感染,造成致流产、死胎、胎儿畸形,或出现婴儿智力低下、视听障碍等远期严重后果。为引起围产医学家和优生优育学家的关注,人们将这几种病原体组合在一起,以ToRCH(Torch,火炬)命名,并列为产前检查的重点监测项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