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学前儿童常见传染病

学前儿童常见传染病

时间:2022-02-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常见病毒性出疹性传染病1.水痘水痘是由水痘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较强。4)给学前儿童勤剪指甲、防止儿童搔抓皮肤,引起感染。2.急疹幼儿急疹又称婴儿玫瑰疹,是由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不强。6个月~5岁内的学前儿童多见,病后终身免疫。3)保护易感者 接种麻疹疫苗,麻疹流行期间少带学前儿童去公共场所。

(一)常见病毒性出疹性传染病

1.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较强。以发热,皮肤黏膜分批出现斑丘疹、疱疹、结痂且各期皮疹同时存在为特征。

(1)流行特点

水痘多发于冬春季,水痘患者为主要传染源,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当皮肤疱疹溃破后,可经衣物、玩具、用具等传播。易感者多为6个月以上的婴儿。病后终身免疫。

(2)症状

1)潜伏期 12~21d,平均14~15d。

2)前驱期 学前儿童常无症状或病初有1~2d低热、食欲缺乏等症状。随后出现皮疹。

3)出疹期 1~6d。皮疹先见于躯干,头皮,逐渐延及面部,最后到达四肢。最初皮疹为细小的红色斑丘疹,1d左右变为水疱,3~4d后水疱干缩,结痂,脱落。干痂脱落后皮肤上一般不留疤痕。皮疹为躯干多、四肢少、成对出现。在患病的一周内,由于新的皮疹不断出现,而旧的皮疹已经结痂,也有的正处在水疱阶段,所以患儿的皮肤上可同时见到三种类型的皮疹,斑丘疹、水疱、结痂。在出疹期间皮肤瘙痒,若因患儿抓挠继发感染,可在皮肤上留下轻度凹痕。

(3)护理

1)发烧时要卧床休息,多喝水。

2)保持皮肤清洁,勤换洗内衣、被单。

3)皮肤瘙痒,可用止痒药液涂擦皮肤。

4)给学前儿童勤剪指甲、防止儿童搔抓皮肤,引起感染。

(4)预防

1)控制传染源 隔离患儿至皮疹全部干燥、结痂、没有新皮疹出现。隔离时间不少于2周。接触者检疫观察3周左右。

2)切断传播途径 加强对空气和物品的消毒。如室内紫外线灯照射,每天1次,持续1h为宜。患儿停留过的房间开窗通风3h等。

3)保护易感儿 没有出过水痘的孩子要避免和患儿接触。

2.急疹

幼儿急疹又称婴儿玫瑰疹,是由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不强。以小儿突发高热,热退出疹为主要特征。

(1)流行特点

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尤以秋、冬两季较为普遍。多发于6~18个月的学前儿童。

(2)症状

1)潜伏期 7~17d,平均10d。

2)发热期 起病急,突发高烧可达40℃,食欲缺乏,但精神较好。

3)出疹期 高烧3~4d后,体温骤降,随之出现玫瑰红色斑疹或斑丘疹,1~3d皮疹全部退尽。

(3)护理

高热期间应卧床休息,多喝白开水,适当服退热药降温,以免因高热而惊厥。

3.风疹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以发热、皮疹及耳后、枕后淋巴结肿大为主要特征。

(1)流行特点

多发生于冬春季。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也可间接传染。6个月~5岁内的学前儿童多见,病后终身免疫。孕妇早期感染可致胎儿畸形,

(2)症状

1)潜伏期 14~21d。

2)前驱期 症状较轻,表现为低热、咳嗽、流鼻涕、乏力、咽痛、结膜炎、食欲缺乏等症状。

3)出疹期 发热的1~2d内开始出现细沙样淡红色斑丘疹,从面部、颈部开始,24h内遍及全身,手心、脚心少见皮疹。常伴有耳后及枕部淋巴结肿大。

4)恢复期 皮疹一般在3d内消退,无脱屑和色素沉着。

(3)护理

1)发热时需卧床休息,多喝水,给予营养丰富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等。

2)注意保持皮肤卫生。

(4)预防

1)控制传染源 隔离患儿至出疹后5~7d。密切接触者检疫观察21d。

2)切断传播途径 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3)保护易感者 风疹流行期间,少带易感儿去公共场所。孕妇早期应避免接触风疹患者。

4.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很强。以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颊黏膜上有麻疹黏膜斑及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为特征。

(1)流行特点

病毒大量存在于发病初期患儿的眼泪、鼻涕、唾液中,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1~5岁儿童发病率最高,病后终身免疫。

(2)症状

典型麻疹的病程可分为潜伏期、前驱期、出疹期、恢复期4个阶段。

1)潜伏期 一般为6~18d,平均为10d左右。有轻度体温上升症状。

2)前驱期 一般为3~4d。主要症状为发热、咳嗽、流涕、流泪、怕光。发烧2~3d后在两侧乳磨牙旁的颊黏膜上可见麻疹黏膜斑,为灰白色小点,周围有红晕,并有黏膜充血。这是早期诊断麻疹的重要依据,皮疹出现后逐渐消失。

3)出疹期 发热3~4d,开始出疹,3~5d出齐。皮疹自耳后、颈部沿着发际边缘,24h内向下发展,遍及面部、躯干及四肢,最后手心、脚心出疹。皮疹初为稀疏淡红色斑丘疹,逐渐疹数增多,融合呈暗红色,但疹间可见正常皮肤。随着皮疹的出现,全身症状加重,体温可高达40℃,患儿常伴有惊厥。

4)恢复期 出疹3~5d后皮疹开始消退,消退顺序与出疹时相同,体温渐恢复正常。在无并发症发生的情况下,食欲、精神等其他症状也随之好转。疹退后,皮肤留有糠麸状脱屑及棕色色素沉着,7~10d可恢复正常肤色。

(3)护理

1)维持正常体温,卧床休息至皮疹消退、体温正常为止。

2)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避免直接吹风。

3)注意患儿的皮肤、眼睛、鼻腔、口腔的清洁。勤洗脸、勤漱口。

4)饮食以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的流质、半流质食物为主,多喝白开水。

5)注意观察病情,及早发现并发症。麻疹常见并发症有肺炎、喉炎、心肌炎及脑炎等。

(4)预防

采取以预防接种为主的综合性预防措施。

1)控制传染源 麻疹流行期间要加强晨检,及早发现患儿,隔离患儿至出疹后5d,合并肺炎者延长至10d。接触者应检疫观察3周。

2)切断传播途径 患儿所在的幼儿园、班级、应彻底消毒。

3)保护易感者 接种麻疹疫苗,麻疹流行期间少带学前儿童去公共场所。

5.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传染性强。以手、足、口腔疱疹为主要特征,故称手足口病。

(1)流行特点

夏秋季多发,通过直接接触传染源感染或病毒通过食物、水、唾液、空气等媒介经肠道、呼吸道传播。5岁以下的儿童多见。

(2)症状

1)潜伏期3~7d。起病急,患儿常有发热,口痛,厌食。

2)发热1~2d后,口腔可见小疱疹或溃疡,舌、颊黏膜、硬腭等处为多,手、足掌背可见几个至几十个斑丘疹,后转为疱疹,比水痘疹小,2~3d后吸收,不留痂。也可见于臂、腿及臀部,躯干少见。

3)病程短,症状轻,多在1周内痊愈。少数患儿可发生脑膜炎、脑炎、心肌炎和肺炎等重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

4)成人感染后大多不发病,但能够传播病毒。

(3)护理

1)患儿发烧时应卧床休息,多饮水,吃有营养、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

2)饭后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4)预防

1)控制传染源 发现患儿应立即隔离治疗至皮疹消退,一般须隔离2周,

2)切断传播途径 保持良好通风。对患儿的鼻咽分泌物、粪便及污染物随时消毒,病愈后进行终末消毒。

3)保护易感者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足。

学前儿童常见出疹性传染病的鉴别要点见表6-3。

表6-3学前儿童常见出疹性传染病的鉴别要点

(二)其他病毒性传染病

1.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以发热,一侧或两侧耳下腮部肿大,疼痛为主要特征。

(1)流行特点

流行性腮腺炎多发于冬春季节,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也可经直接接触唾液污染的食具、玩具等途径传播。本病好发年龄为5~15岁及2岁以下儿童。病后终身免疫。

(2)症状

1)潜伏期 通常为14~25d,平均18d。

2)前驱期 有发热、头痛、咽痛、肌肉酸痛、食欲缺乏等症状。但多数患儿症状较轻、不明显。

3)腮肿期 1~2d后腮腺肿胀,常一侧腮腺先肿大,后波及对侧。肿胀以耳垂为中心向周围弥漫肿大,边界不清。表面灼热,有轻度压痛,张口或咀嚼时感到腮腺部位胀痛,尤以吃硬的或酸的食物时疼痛加剧。4~5d消肿。

4)并发症 睾丸炎、脑膜炎等。

(3)护理

1)注意口腔清洁,用淡盐水漱口。

2)饮食以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为宜,避免吃酸、硬、辣食物。

3)腮腺肿胀时,可局部冷敷,或用中草药外敷。

(4)预防

1)控制传染源 隔离患儿至腮腺完全消肿;对接触者检疫3周。

2)切断传播途径 注意通风,保持空气流通,托幼机构加强消毒工作。

3)保护易感者 按时接种腮腺炎疫苗。腮腺炎流行期间应尽量少带儿童到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

2.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的急性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以高烧、惊厥、昏迷为主要特征。

(1)流行特点

多发于夏秋季。传染源是被感染的人或动物,其中猪是重要的传染源,主要通过蚊虫叮咬而传播,人普遍易感,以10岁以下儿童居多。

(2)主要症状

起病急,主要表现为高热,体温可达39~40℃,伴有头痛、精神倦怠、恶心、呕吐和嗜睡等症状,重者可出现惊厥、昏迷,甚至出现呼吸衰竭而死亡。经治疗多数患儿能在2周左右恢复。严重患儿若发病半年后仍无法完全恢复者会留有痴呆、失语、瘫痪等后遗症。

(3)护理

患儿注意休息、饮食。病初饮食应清淡,以流质为主;恢复期应提供高营养高热量饮食,供给足够的水分,并密切注意患儿的病情变化。

(4)预防

1)控制传染源 隔离患儿至体温正常。搞好猪舍环境卫生、人畜居地分开,流行季节前给幼猪接种疫苗。

2)切断传播途径 主要采取防蚊、灭蚊措施。消灭蚊虫滋生地。

3)保护易感人群 在乙脑流行前1~2个月接种乙脑疫苗。

3.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不同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受损为主的一类传染病。以疲劳、食欲缺乏、肝大、肝功能异常为主要表现。肝炎病毒最常见的是甲、乙两型。

(1)流行特点

甲型肝炎主要经消化道传播。病毒存在于患者的粪便中,粪便污染了食物、食具、饮水,健康人不注意洗手,用了被污染的用品或吃了被污染的水和食物,都可造成感染。

乙型肝炎主要通过血液传播。病毒存在于患者的血液中,患者的唾液、鼻涕、乳汁等亦带有病毒。含有乙型肝炎病毒的极微量的血液就可造成传染。也可通过输血、注射血制品、共用针头等途径传播。由于患者的唾液和鼻咽分泌物中带有病毒,所以日常生活密切接触、共用牙刷、食具等,也是重要的传播途径。

(2)症状

感染了甲型肝炎病毒,约经1个月的潜伏期发病,多为黄疸型。病初类似感冒,相继出现食欲缺乏、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尤其不喜欢吃油腻的食物。精神不好、乏力。在发病1周左右,巩膜、皮肤出现黄疸,尿色加深,大便呈灰白色。肝功能不正常。出现黄疸后2~6周,黄疸消退,食欲、精神好转。肝功能逐渐恢复正常。

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经2~6个月的潜伏期发病,多为无黄疸型肝炎,主要表现为食欲缺乏、恶心、肝大、肝功能异常。

(3)护理

1)患急性肝炎应卧床休息。卧床可以减轻肝脏的负担,有利于肝功能的恢复。病情好转后应轻微活动,逐渐增大运动量,以不感觉疲劳为宜。患儿的生活要有规律。

2)饮食宜低脂肪,适当增加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多吃水果、蔬菜,多饮水。

(4)预防

1)控制传染源 隔离患儿不少于30d。接触者应观察45d。

2)切断传播途径 加强饮食、饮水、环境卫生管理。做好日常消毒工作。餐具、用具、玩具均应即时刷洗消毒,便盆用消毒液浸泡。加强血液制品的管理。

3)保护易感者 按时为儿童接种肝炎疫苗。

(三)细菌性传染病

1.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简称“菌痢”,以腹痛、腹泻,里急后重,黏液脓血便为主要表现。

(1)流行特点

多发生于夏秋季。主要通过带菌者的粪便污染了手、食物、饮水、日常用具等,经口感染。也可通过苍蝇污染食物而传播。学前儿童发病率最高。

(2)症状

典型急性菌痢患儿一般出现发热、腹痛、腹泻、每日排便10次至数十次,伴里急后重。初为稀便,后转为黏液脓血便,左下腹部有压痛感;中毒型菌痢多见于2~7岁儿童,肠道症状较轻,少数未见脓血便,就出现高烧、抽风、昏迷;若病程超过2个月,则为慢性细菌性痢疾。

(3)护理

1)速送医院治疗,按医嘱给患儿服药,配合医生治疗。急性痢疾治疗不彻底易转成慢性痢疾,较难治疗。久痢久泻还易导致学前儿童脱肛和营养不良。

2)注意饮食,以流质、半流质为主,忌油腻或有刺激性的食物。病情好转后逐步改为软食,并加强营养,多晒太阳。

3)便后温水清洗臀部。

(4)预防

1)控制传染源 早发现、早隔离患儿及带菌者。彻底治疗。

2)切断传播途径 注意个人卫生、饮食卫生、环境卫生。做好水源及粪便的管理工作,消灭蚊蝇。做好日常消毒工作,特别要加强食具、毛巾、杯子、玩具、厕所、便器、患儿吐泻物的消毒工作。

3)保护易感人群 加强晨检及全日观察。保教老师应观察儿童是否发烧,检查大便情况,加强卫生教育。

2.猩红热

猩红热是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以发热、咽喉肿痛、全身弥漫性猩红色皮疹和疹退后明显脱屑为主要特征。

(1)流行特点

常见于冬春季。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也可由被污染的用具、食物、玩具等间接传播,多见于3~7岁儿童。

(2)症状

1)潜伏期2~5d。发病急,病初以发热、头痛、咽痛、呕吐为主。

2)1~2d内出皮疹,从耳后、颈部、腋下、胸部迅速波及躯干、四肢。全身皮肤潮红、布满针尖大小的点状红色皮疹,疹间无正常皮肤,手压可褪色。在腋窝、肘弯、腹股沟等皮肤皱褶处,皮疹细密如一条条红线,称为帕氏线。

3)面部潮红,口唇周围皮肤苍白,称口周苍白圈。

4)病后2~3d,舌苔脱落、舌乳头肿大,呈紫红色,像杨梅,称“杨梅舌”。

5)皮疹3~5d后按发疹顺序先后消退,1周左右皮肤可有小片或大片的脱屑。

典型的皮疹、帕氏线、口周苍白圈、杨梅舌、脱屑均可有助诊断。

(3)护理

1)患儿须卧床休息,用淡盐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2)病后2~3周,要检查尿,因少数患儿可并发急性肾炎等疾病。

(4)预防

1)控制传染源 隔离患儿7~14d。接触者检疫,在检疫期间发现咽炎、扁桃体炎尽早用抗生素治疗。

2)切断传播途径 患儿居室要经常开窗通风换气,对患儿的分泌物及其用品进行消毒。

3)保护易感人群 猩红热目前尚无疫苗可预防,儿童要加强体育锻炼,不断提高自身的抗病能力。

3.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高热、头痛、频繁呕吐、皮肤黏膜瘀点、瘀斑及脑膜刺激征为主要特征。

(1)流行特点

多发于冬春季,主要经咳嗽、打喷嚏借飞沫由呼吸道直接传播。人群普遍易感。6个月~2岁学前儿童发病率最高。

(2)症状

潜伏期一般为2~3d,最长为7d。病初有低热、咽痛、鼻塞、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少数患儿因致病菌侵入血循环可发生败血症,出现头痛、全身乏力、肌肉酸痛和神志淡漠、哭闹不安、惊厥等症状;发病后数小时可出现皮肤黏膜瘀点或瘀斑。多数患儿发病后24h左右出现脑膜刺激征,表现为高热、头痛、频繁呕吐、颈强直。

(3)预防

1)控制传染源 隔离患儿至症状消失后3d。接触者检疫7d。

2)切断传播途径 注意室内卫生和个人卫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流脑流行期间,避免儿童到拥挤的公共场所。

3)保护易感人群 接种流脑疫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