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资本充足率的含义

资本充足率的含义

时间:2022-02-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资本充足率的含义所谓资本充足率,是指一家金融机构资本对其风险资产的比例,用公式来表示即:资本充足率=资本基础总额/风险加权资产总额×100%商业银行的资本金大致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功用:第一,设定风险偏好。因此,资本充足的确切含义是“适度”,而不是多多益善。同时,银行在实际的经营活动中,影响银行资本充足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一、资本充足率的含义

所谓资本充足率,是指一家金融机构资本对其风险资产的比例,用公式来表示即:

资本充足率=资本基础总额/风险加权资产总额×100%

商业银行资本金大致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功用:第一,设定风险偏好。银行资本充足率的要求是改变银行的动机,使之从事低风险活动的一个办法(Mishkin,2001)。第二,显示市场声誉。不管是家庭部门还是企业部门,总是愿意与拥有更多自有资本的银行打交道,因为资本金在很大程度上限制着银行的机会主义行为空间。第三,防止破产倒闭。就银行自身而言,持有更多资本金可以减少资不抵债从而破产倒闭的可能性。第四,减少转换成本。当资本金因贷款损失而出现短缺时,银行就得做出减少资产的选择。而减少资产,无论是削减信贷还是卖出证券,银行都需要支付相应的转换成本。

资本充足率是衡量商业银行业务经营是否稳健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反映了商业银行的资本既能经受坏账损失的风险,又能正常营运、达到盈利水平的能力。一般情况下,只要一家商业银行总的现金流入超过其现金流出,它就具备了清偿能力。由于商业银行的债务利息支付是强制性的,而资本能够通过推迟支付股票红利而减少强制性的现金流出,因此商业银行资本构成了其他各种风险的最终防线。一家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越高,能够承受违约资产风险的能力就越大,其资本风险也越小。但从盈利角度看,资本充足率并非越高越好,在银行的各种资金来源中,资本的成本是最高的,股东所要求的最低回报率往往要大大高于存款和各种借款的利率,因此,资本比例过高会加重银行的经营负担。而且,过多的资本还意味着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较差,缺乏存款等筹资渠道,对银行的信誉和经营活动同样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资本充足的确切含义是“适度”,而不是多多益善。

可以用下图来说明资本适度的原理。为了剔除银行规模大小对资本量的影响,我们采用资本比例R作横轴,用银行经营成本C作纵轴(包括机会成本),这样就可以画出资本/资产比率与其经营成本C之间的U型关系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当资本很少时,因为其信誉低下,筹资能力很低,资金成本较高,其亏损、倒闭的概率也很大。随着银行资本比例的提高,银行信誉上升,银行的筹资能力增强,筹资成本下降。但当银行资本太多时,由于其必须承担大量的资本成本和机会成本,经营成本又开始上升。所以,在资本很少和很多之间存在着某一点,银行经营成本最低,该点所代表的资本量就是适度资本量。

图6—1 资本/资产比率与其经营成本之间的关系

微观经济学角度考虑,确定适度资本充足率的基本原则是:在一定的风险条件下,增加银行资本所引起的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相等的资本充足率为适度资本充足率。从纯粹经济理论的角度来界定银行适度资本充足率,是单从银行本身的风险收益角度来考虑的。实际上,一家银行倒闭所引起的社会成本远远大于银行本身的损失。这是各国银行监管当局严格规定各种银行资本充足比率的根本原因所在。同时,银行在实际的经营活动中,影响银行资本充足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银行的规模、银行资产的风险程度以及一国经济金融环境等。一般来说,大银行资产种类较多,风险相对分散,并且大银行实力雄厚,抵御风险能力较强,信誉较好,所以,大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可以比小银行小一些。资产风险较大的银行无疑要比资产风险较小的银行所需资本充足程度要高。一国的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程度弱一些,风险程度就小一些,所需的资本充足程度可以相对低一些,等等。这些动态风险变量是纯粹经济理论不可能完全包罗的。因此,在确定银行适度资本量时,应在基本原则指导下结合国情多方面综合考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