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十二五”期间武汉市农科院的科技引领作用

“十二五”期间武汉市农科院的科技引领作用

时间:2022-11-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十二五”期间武汉市农科院技术示范项目的支持下,主要从节约水、电、木等资源以及减少空气污染、水资源污染等环境污染这几方面着手,我院畜牧所充分利用废弃秸秆等循环农业模式、林果所的节水灌溉技术、农机所研发的曝气增氧机等更是顺应“绿色、环保、高效”的生产理念,既能改善当地居民生活环境,又能为当地乃至国家有效节约稀缺资源,取得了良好的环境保护效果。

一直以来,在武汉市财政局的大力支持下,武汉市农业科学技术研究院(简称武汉市农科院)紧密结合当前实际国情,不脱离实际,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认真贯彻中央文件精神,落实农业实事,充分履行武汉市农科院作为科研院所对社会的公益性职责。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时期,农业生产技术的革新对于农业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尤其是在中国经济新常态下,农业科学技术的运用可以加快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为充分发挥“十二五”规划引领作用,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十二五”期间,本院蔬菜团队、畜牧团队、水产团队、农业科学团队、农机团队、林果团队六个科研团队严格遵照“十二五”规划宗旨,紧跟经济时代发展的潮流,科学合理地使用相应的财政资金,努力朝农业现代化方向发展,依托现有的学科基础和人才优势,充分发挥地区优势,结合实际国情,结合当前中国农业遇到的突出问题,提高农产品质量,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有效缓解农产品面临的生产成本高及国际低价农产品冲击的双重压力。从长期视角出发,坚持走生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产品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示范与推广

五年来,在财政示范项目的支持下,武汉市农科院与各大高校、各大龙头企业联系与合作,屡创佳绩,科技成果惠及整个武汉市乃至湖北省,各科研团队相继取得各种令人骄傲的成绩。六个科研团队共引进、研发并推广农业新品种100余种、农业新技术40余种、农业新模式近60种,给示范地农户以及公司共计带来约1.74亿元的增收效益,年创社会效益20亿元。

这在当下对于解决“三农”问题,改善农村环境,加速生态农业的发展,解决农业产业结构转型困难,提升农民生活收入水平,提高农民生活满意度等具有重大意义。最为重要的是,通过示范并推广适宜的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优化农业发展模式,突破农业发展瓶颈,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使选种、生产过程以及采收、出售等步骤得到最大优化,有效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其中,各大团队最突出的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及情况如下:

新品种:中薯3号马铃薯巨无霸莲藕,乌嘴江汉肉鸭,鄂西瓜16号,武农8号优质西瓜,先锋1号鲌鱼,紫珠、连蕊观赏性植物。

新技术:泥碳育苗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微生态技术、免疫程序优化技术、蛋(肉)鸭无公害养殖技术、西瓜水肥一体化栽培集成技术、优质瓜菜高效栽培集成技术、有机肥棒施肥技术、鳜鱼多季上市池塘高效健康养殖技术、手机远程诊断技术、葡萄标准化栽培技术、葡萄病虫害标准化绿色防控技术;曝气增氧机、渔药船、移动苗床技术。

新模式:快生蔬菜高效栽培模式、大棚土人参 + 生菜高效栽培模式、特色种养业相结合的循环农业模式、瓜—瓜—蒿模式、大棚一种多收模式、瓜棉套种模式、瓜—稻—菜模式、鲌鱼主养—混养模式、草型湖泊蟹—鳜生态健康养殖模式、花鲢和先锋鲌搭配养殖模式、低产池养殖品种放养模式、葡萄钢架大棚设施栽培模式。

二、基础设施的建设利于规模化生产

新品种的引入,新技术的运用都要靠基础设施的支持才能更好地发展,因此,武汉市农科院除了支持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研发、引入与应用外,也将部分财政资金投入到基础设施的建设中。只有不断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打好农业生产发展的基础,才能保障农业经济的发展,更好地推动武汉市农业生产结构的转型,促进本市经济的发展。同时,基础设施园区的建设也有利于农业生产的规模化,适度的规模化将有利于降低农业生产成本。除了滴灌设施和喷灌管道的基础设施以外,五年来六大科研所于武汉市及周边区域建立了多个种植或养殖园地。下面把五年来建设的主要基地列表如下:

续表

三、提高农民的科技素养

农民科技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科学技术在生产上的有效发挥,直接决定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因此,要想提高农产品质量,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必须提高农业生产力,必须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的新型农民。五年来,我院通过实施技术示范项目,提高了农民的技术水平和科技务农意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各科研团队按时间进度安排技术讲座、培训班、现场演示会等,了解并帮助农户解决技术性问题、实际性问题,给农户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提高了农户的科技意识与技术素养,让农户更有自信,对未来的农业生产充满希望。

各团队特邀专家长期深入示范点进行技术指导,培训项目示范区的技术人员和周边农户,成功培植了一批优秀示范户,提高了示范户的技术水平和科技务农意识,帮助示范户带来了良好经济效益,对周边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得到了广大农民的好评。

给农户免费发放农业生产物资、技术资料等,给农户提供物质与精神上的奖励与资助,缓解农户经济及知识上的压力,有利于调动农户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农户的生产效率,同时也为武汉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打好基础。更重要的是,逐步提高农民的种养水平,提高农业生产力和农业生产效率,有助于提高农产品质量,有效降低损失,大大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

四、建设环境友好型农业

进行农业生产时,对资源采取掠夺式、粗放型开发利用方式,虽带来了短期的经济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长期的环境破坏,这是极不明智的选择。以大量消耗资源、增加环境污染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是不科学的、短暂的,是饮鸩止渴的行为。长远的经济发展应该建立在生态文明的基础上。生态文明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面对如今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坚持生态文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曾呼吁:“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十二五”期间武汉市农科院技术示范项目的支持下,主要从节约水、电、木等资源以及减少空气污染、水资源污染等环境污染这几方面着手,我院畜牧所充分利用废弃秸秆等循环农业模式、林果所的节水灌溉技术、农机所研发的曝气增氧机等更是顺应“绿色、环保、高效”的生产理念,既能改善当地居民生活环境,又能为当地乃至国家有效节约稀缺资源,取得了良好的环境保护效果。

续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