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黏孢子虫病

黏孢子虫病

时间:2022-11-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黏孢子虫病是由孢子纲黏孢子目中黏孢子虫引起的,它们几乎能在各种鱼的各个器官和组织寄生。发病严重的鱼池,感染的病鱼可达95%以上。孢子虫的寄主主要是鱼类。

十一、黏孢子虫病

黏孢子虫病是由孢子纲黏孢子目中黏孢子虫引起的,它们几乎能在各种鱼的各个器官和组织寄生。孢子虫包括黏孢子虫、球虫、微孢子虫、单孢子虫、血孢子虫和簇虫等,现将生产上危害较大的几种介绍如下。

1.病例

(1)碘孢子虫。

流行情况:全国各地都有此种病流行,尤以广东、广西、浙江、上海、江苏、安徽、湖北、湖南、江西、东北等地为甚。在两广地区,主要危害鲮鱼苗及鱼种,特别是1个月左右的鱼苗感染最为严重,2龄以上的大鱼较为少见,流行季节为5~10月份。在浙江、上海、江苏、湖北、东北等地则主要危害鲤鱼和鲫鱼

病原体:碘孢虫孢子呈卵形或椭圆形,由两块几丁质壳片缝合而成,前端有两个极囊,极囊内有盘曲成螺旋形的极丝,孢质内有一个明显的嗜碘孢,可以寄生在鱼的各种器官组织上。

症状:饲养6~7天的鲮鱼苗即会被感染。病原体主要侵袭鲮鱼的皮肤和鳃,形成一个小白点(胞囊)。随着病程的发展,胞囊越来越大,数量也逐渐增多,鱼苗体表出现许多小白点,或像块状的小瘤;病鱼因组织被破坏,影响生长发育。同时,因胞囊越长越多,负担加重,以致鱼体逐渐消瘦,较为迟钝地在池边游动,是广东鲮鱼“埋坎病”的四种主要病原体之一。发病严重的鱼池,感染的病鱼可达95%以上。有时也可能与鳃霉病、车轮虫病、颤动隐鞭虫病、口丝虫病等同时并发,引起鱼苗大批死亡。当碘孢虫寄生在鲢鱼中枢神经系统,可引起疯狂病,病鱼头大尾细,在水中狂游乱窜,似疯狂状,此病在湖北、浙江、江苏、安徽均有发现。鲤鱼和鲫鱼的肌肉被大量的碘孢虫寄生时,形成鱼体体表高低不平,好似长出一个个小瘤,严重时可引起鲤鱼鱼种死亡。对鲫鱼主要是影响生长及食用。近几年,在安徽一些地区发现草鱼、鳙鱼夏花患碘孢虫病,死亡率比较高。见图5和图6。

img12

图5 碘孢子虫

1.鲢碘孢虫 2.饼形碘孢虫 3.野鲤碘孢虫4.鲫碘孢虫 5.异形碘孢虫

(2)脑黏体虫病。

病因及症状:脑黏体虫孢子壳面呈椭圆形或圆形,缝面呈纺锤形。寄生于鲢、鳙、鲤、鲫的脑部、脑神经、脊椎、心脏、肾脏、膘、膀胱等处。病鱼的中枢神经系统遭到破坏,病鱼头部脑廓外观显黄色,头大尾小,尾部极度上翘,严重时在水中狂游乱窜,不断地转圈子,一会儿沉入水底,一会儿又躺在水面上,可引起大批死亡,从鱼种到成鱼都有可能患上此种病。

img13

图6 鲫碘孢虫

1.寄生于东北银鲫背部的大胞囊 2.孢子缝面观 3.孢子壳面观

流行情况:该病又称晕眩病、疯狂病。从鱼种到大鱼都有可能患此种病,主要危害鲢、鳙、鲤、鲫等鱼种,严重时可引起大批死亡。浙江、安徽、湖北、东北等地区都有此种病发生,主要流行于夏、秋两季。

(3)中华尾孢子虫病。

病原体:中华尾孢子虫孢子呈长梨形,每一壳片后面延长为一尾巴,前端有两个极囊,孢质内有一个嗜碘泡,寄生在斑鳢、乌鳢的皮肤、鳃、肠、胆、肾、脾、鳔、膀胱、脑、生殖腺、脂肪组织等处。孢子往往在寄主组织里的微血管附近,用渗透的方式沿微血管向四周扩散,因而胞囊的形状和大小都不一样(图7)。

流行情况:主要是危害1~2个月的小鳢鱼,严重时可引起病鱼消瘦以致死亡。流行于两广、江苏、上海、浙江、安徽等地区。5~7月份为主要流行季节。

(4)单极虫病。

img14

图7 中华尾孢子虫

1.孢子壳面观 2.孢子缝面观

病原体:单极虫病多数会发生在鲤、鲫、鲮、金鱼的体表和体内各处器官。单极虫的孢子比较大,呈梨形或枣形,壳面和缝面的阔度相差甚小,故其横切面几乎为圆形,与碘孢虫的差别只有一个极囊,故名为单极虫。

症状:当单极虫大量寄生于鱼的体表时,由于病原体的胞囊逐渐增大,迫使被寄生处的鳞片竖起,多数称为黏孢子虫性竖鳞病。这种病对鱼的生长和发育都有一定的影响,但不会引起大批死亡。

(5)艾美虫病。

病因及症状:我国淡水鱼体内寄生的艾美虫有30多种,常见的有青鱼艾美虫、鳙艾美虫、鲤艾美虫、中华艾美虫和住肠艾美虫。它们主要寄生在青鱼肠道内,严重破坏肠细胞。打开肠道可见前段的肠壁上有很多白色小结节病灶,肠管较为粗大,比正常肠管要大2~3倍,用放大镜可看到这些小结节就是由艾美虫的卵囊群集而成。严重时肠壁出现溃烂穿孔,肠的外壁也可形成结节状病灶。病原体有的还会蔓延到鱼的肝、肾、膀胱、胆囊、生殖腺和心脏等器官。肉眼可见病鱼鳃瓣苍白,体表发黑,腹部膨胀,食欲减退,游动缓慢。此种病从夏花青鱼到成鱼都有发生,造成大量死亡的多数是2龄青鱼。

流行情况:从目前看,主要流行地区是福建、江西、浙江、上海、江苏、安徽,较为严重的是江苏和浙江一带,多数是青鱼艾美虫危害。因适合艾美虫大量繁殖的水温为22~28℃,每年4~9月份是该病的流行季节,主要通过卵囊传播。

(6)微孢子虫病。

病因及症状:该病是一种个体微小的孢子虫寄生于鱼类细胞内所致。据材料介绍,目前发现的有40多种,但常见的有赫氏格留虫、长丝匹里虫、异状格留虫和肠格留虫等。胞囊为白色,球形,肉眼可见到。这类虫主要寄生在鲤鱼、银鲫、草鱼的性腺、肝脏、胆管、脂肪组织、肠道等处。使鱼体细胞肿胀,使器官出现功能障碍,引起鱼类逐渐死亡。

流行情况:流行季节主要是4~10月份,全国各地都有发生,多数发生在池塘、水库和湖泊。主要危害斑鳢、白鲢、鲤鱼、草鱼鱼种。

(7)鲤黏孢子虫病。

病因和症状:该病是由鲤黏孢子虫寄生在鱼的体表或鳃部所致。该孢子呈圆球形,外围有一层透明的膜;孢子内偏中心位置有一个大而折光的折光体,呈圆形,折光体与胞膜之间有一个球形的胞核,孢子的直径在6.8~11.2微米。胞囊肉眼可见,病灶周围的组织充血发炎并腐烂,严重时病鱼的皮肤、眼眶、鳃瓣、尾鳍等处都布满了胞囊,鱼体外表发黑、消瘦,渐渐死亡。

流行情况:该病流行期为4~7月份,曾在上海、江苏、山东等地区发现过鲤鱼患此种病并死亡。

以上几种孢子虫的生活史分营养期和孢子期。营养期在寄主体内生长,发育长大。进入孢子期后就能繁殖,从而传染或侵入其他寄主。孢子虫的寄主主要是鱼类。孢子虫进入孢子期后就形成外壳,在壳片内有极囊,极囊内有螺旋状的极丝。孢子虫的形态多种多样,比较复杂。孢子虫的传染途径均为孢子从病鱼体上落至池底或悬浮在水中被鱼吃入;或孢子与鱼体接触而黏附在体表和鳃上,受寄主刺激后侵入寄主的特定组织定居下来,进行繁殖发育形成胞囊。生于体表的胞囊被成熟的孢子挤破后,孢子就直接散入水中。在肠壁上的孢囊,孢子则可以随粪便排入水中。而在鱼体的其他器官及组织内,只有待病鱼死亡腐烂以后,孢子才逐渐散放出来,并侵袭新的寄主。患有该病的死鱼,千万不能随手到处乱丢,要彻底深埋于地下。

2.预防

(1)鱼池在使用前,一定要用生石灰清塘消毒,特别是培育银鲫的鱼苗和鱼种的池塘必须彻底进行清塘。

(2)可采用混合堆肥育苗法,在一定程度上可抑制黏孢子虫大量繁殖,减少此种病的发生。

(3)实行鱼池轮养,更换放养品种,也可采用成鱼池和育苗池轮换养殖的方法。例如:在20世纪90年代,合肥地区有个渔场鱼种池培养的草鱼鱼苗因感染上碘孢子虫,死亡率很高。第二年改放罗非鱼,第三年又重新培养草鱼鱼苗,成活率达60%以上。

(4)在鱼苗下塘的第三天,开始投喂盐酸环氯胍药饵,连续喂7天,每天每万尾鱼苗用药0.2克。方法:把药物先溶于少量水中,然后拌入饲料投喂,待鱼苗长到3厘米后,再进行一次预防。越冬期的鲮鱼苗在分塘时,可采用该种方法防治,有效果。平时如发现病鱼要立即捕起深埋土中,以免传染。

(5)严格检疫制度,发现有此种病原体的鱼种,禁止运出,防止带有病原体的鱼种放入大水体。

3.治疗

(1)每5千克饲料中加0.5~1千克食盐,拌和均匀,做成药饵投喂,连续投喂一周。

(2)每万尾鱼苗,用1.5~2克的人用抗疟药物(盐酸环氯胍),拌到饲料中投喂,连续7~8天。

(3)首先每亩水深1米鱼池用90%晶体敌百虫750克,溶水后全池泼洒,主要做池水消毒;再用盐酸环氯胍拌饲料投喂,第一天用2克药,第二天至第四天,每天用1克药,效果较为显著。

(4)用1%的晶体敌百虫(含量为90%)浸洗病鱼5~10分钟,而后再按每立方米水体用0.2克晶体敌百虫全池泼洒,对治疗鲮鱼鱼体黏孢子虫病效果较好。如治疗鲢、鳙鱼的鳃部和体表黏孢子虫病,用90%晶体敌百虫,每立方米水体用0.6~0.7克,全池泼洒1~2次。

(5)把磷酸佰氨喹啉药片捣碎后,与黄豆浆调和均匀,泼洒池中喂鱼。每万尾鱼苗每天用药4~5克,拌豆浆10千克,连喂1周。

(6)食盐和敌百虫溶液浸洗鱼种。首先每立方米水体用60克食盐,溶化后,浸洗鱼种3~5分钟;然后每立方米水体放90%晶体敌百虫25~30克,溶化后均匀倒入食盐溶液中混合,继续浸洗鱼种5~10分钟,但要以鱼种不浮头为宜。

(7)内服盐酸左旋咪唑。按每100千克鱼用药150~200毫升计算,把药均匀拌入饲料中,连喂3~5次,有效。

(8)用0.3毫克/升的晶体敌百虫(含90%)全池泼洒,3~5天后胞囊将会自动脱落。

(9)可把病鱼捕入水槽中,将水温提高到30℃左右,几天后胞囊自然破溃,并逐渐消失,得到治疗的效果。

(10)发病时,可采用90%晶体敌百虫加硫酸铜溶水后全池泼洒,用药量为每立方米水体用敌百虫0.5克、硫酸铜0.5克,以后每隔半个月泼洒1次,效果很好。

(11)盐酸环氯胍和亚甲基蓝药饵投喂鱼。每千克饲料拌入盐酸环氯胍0.5克和亚甲基蓝0.25克。用法:先在盐酸环氯胍和亚甲基蓝中加入适量的温水溶化药物,再将药液混合饲料拌匀,待1小时后投喂鱼,一般连喂1周为一个疗程,相隔1周后再投喂第二个疗程,有效果。

(12)每100千克鱼用4%碘液50毫升,拌入饲料(最好是豆饼)中喂鱼,每天喂1次,连续5天有效果。或每100千克鱼,用硫黄粉50~80克同面粉调成药糊,拌入豆饼制成药饵,每天喂1次,连续5天,有一定的疗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