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第三十四节鼻孢子菌病鼻孢子菌病

第三十四节鼻孢子菌病鼻孢子菌病

时间:2022-04-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鼻孢子菌病是由西伯鼻孢子菌引起的鼻黏膜和其他黏膜的肉芽肿性感染。鼻孢子菌病最常见于印度和斯里兰卡,东非、中美洲、东南亚等地也有散在病例报道。鼻孢子菌病最常见的病变部位是鼻部,占所有病例的75%以上。鼻黏膜或结膜上出现有蒂或无蒂的息肉或结节时应考虑鼻孢子病的诊断,镜检组织内或分泌物中见圆形或卵圆形孢子囊,即可确诊。本病易复发,术后应定期随访。

第三十四节 鼻孢子菌病

鼻孢子菌病(rhinosporidiosis)是由西伯鼻孢子菌(Rhinosporidium seeberi)引起的鼻黏膜和其他黏膜的肉芽肿性感染。本病最常见的发病部位是鼻部,亦可见眼及尿道的黏膜感染,偶可播散至气管、阴道及肛门。

一、病因和流行病学

西伯鼻孢子菌可在其宿主组织中产生内孢子,此内孢子形成厚壁的孢子囊,孢子囊中再产生大量孢子,成熟后通过囊壁上的小孔释放出囊,每个孢子又可再发育形成一个新的孢子囊。

鼻孢子菌病最常见于印度和斯里兰卡,东非、中美洲、东南亚等地也有散在病例报道。本病最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男性多于女性;患者年龄在3~90岁间,平均年龄20~40岁,鼻损害者男性占,眼损害者女性多见,几乎所有尿道感染者均为男性。传染源是污染的水和土壤。传染方式不详。人类受感染的机制尚不清楚。

二、临床表现

鼻孢子菌病最常见的病变部位是鼻部,占所有病例的75%以上。起病隐匿,全身症状不明显。损害位于鼻部者,可有鼻阻塞症状,前鼻镜检查见鼻腔内息肉样新生物,呈粉色或红色,表面光滑或乳头瘤状,有时在息肉样新生物表面可见白点,此为该菌之菌落。基底可位于鼻中隔、鼻甲或鼻底黏膜上,质脆。新生物较大时可垂挂于前、后鼻孔。损害亦可侵及眼、尿道、阴道、肛门等部位,表现为不痛的息肉或扁平的赘生物。罕见于皮肤。

三、实验室检查

(一)真菌镜检

组织切片或处理后的组织及分泌物的湿片镜检,可见较大的孢子囊,呈圆形或卵圆形,直径约350μm,孢子囊中充满孢子。

(二)真菌培养

西伯鼻孢子菌至今尚未被培养分离出来。

(三)血清学检查

目前尚无特异性血清学检查辅助诊断。

(四)组织病理

取息肉样肿块活检,肿块表面的灰白色斑点为大的孢子囊。镜下可见此孢子囊,其内充满无数内生孢子,并可见到破裂的孢子囊。当内生孢子脱离孢子囊进入组织时,可引起周围组织多核白细胞浸润,并有组织坏死而形成脓肿,且常可见到浆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的炎症反应。在空的孢子囊周围有巨细胞和富于血管的肉芽肿组织及瘢痕。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

鼻黏膜或结膜上出现有蒂或无蒂的息肉或结节时应考虑鼻孢子病的诊断,镜检组织内或分泌物中见圆形或卵圆形孢子囊,即可确诊。

本病应与鼻咽纤维血管瘤、鼻硬结病、内翻性乳头状瘤、鼻息肉、鼻腔恶性肿瘤、恶性中线肉芽肿、结核、麻风病及隐球菌病等相鉴别。生殖器或肛门部位的损害应与疣、湿疣及痔等相鉴别。

五、治疗和预防

(一)治疗

本病迄今无特效疗法,首选手术治疗。术中切除病变组织,基底部辅以化学烧灼或激光治疗,可以降低复发率。局部注射两性霉素B可作为外科手术的一种辅助治疗,以防复发及播散。抗真菌药物治疗效果不确定,有学者试用酮康唑联合氟胞嘧啶能使病情好转。也有学者曾用氨苯砜治疗本病有效。本病易复发,术后应定期随访。

(二)预防

避免到流行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勤洗手,不掏鼻子等。

(袁绍辉 张革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