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提高果实质量

提高果实质量

时间:2022-11-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苹果生产要获得高效益,不仅要求产量较高,更重要的是果品质量要好。果实品质主要包括果实大小、形状、色泽、含糖量、含酸量、风味、硬度等性状,这些性状都是在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与品种特性、环境条件、栽培措施都有着密切关系。要生产出高档优质苹果,必须做好以下工作。果树生产和结果的空间范围是有树高和冠径决定的。晚霜过后则要尽早进行定果。因此,可依据干周为基础确定留果量。

三、提高果实质量

苹果生产要获得高效益,不仅要求产量较高,更重要的是果品质量要好。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果品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果实品质主要包括果实大小、形状、色泽、含糖量、含酸量、风味、硬度等性状,这些性状都是在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与品种特性、环境条件、栽培措施都有着密切关系。要生产出高档优质苹果,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1.栽植优良品种

苹果品种较多,不同的品种所生产的果实的品质也不同。为了增强市场竞争力,建园时首先要考虑的是选择适宜当地条件的优良品种,如新红星、红富士、红乔纳金、新嘎拉等。

2.改善树体结构

苹果生产是群体生产,果园的大群体是有一个个单株组成的。生产上既要保证合理的群体结构,又要有合理的个体结构。实践证明,优质丰产的成龄果园的树体结构必须符合如下要求:

(1)骨干枝要少,枝条角度开张。矮化密植果园树体较矮小,中心干明显,主枝上侧枝少或不留侧枝,直接着生结果枝组,枝条分枝角度大。树到成年形成“上稀下密、外稀内密、大枝稀小枝密”的三稀三密树冠。

(2)改善树体的枝类组成。苹果树的枝类组成随品种、树龄和立地条件而变动。一般幼树长枝比例大,普通型比短枝型长枝比例大,平原地果树又比山地果园长枝比例大。据测定,建成同样大小叶面积的叶片,用于短枝叶片的营养要比用于建造长梢叶片的营养节约一半,而且短枝叶片积累时间较长。在树体管理中,要及时调节枝类组成,通过刻芽等措施提高中短枝的比例。应注意:不能忽视长枝,长枝有养根的作用,应占有一定的比例,以10%~15%比较适宜。

(3)控制冠径与树高。果树生产和结果的空间范围是有树高和冠径决定的。密植果园由于株行距较小,果园容易封行郁闭,造成光照恶化,降低产品质量。因此,应及时采取控冠措施,防止树冠交接郁闭,控制树高不超过行距,行间冠间距控制在1~1.5米范围内。

(4)适宜的亩枝量。枝量是结果的基础,亩枝量是指一亩地一年生枝中长枝、中枝、短枝的总和。总枝量不足,难以丰产,总枝量过多造成树冠郁闭,果实着色差,冬剪后的果园适宜的亩枝量为8万~10万条。

3.合理控制负载量

(1)疏花。开花要消耗大量的贮藏营养,及早疏除过多的花,把更多的贮藏营养用到留在树上的花芽上,对开花坐果有积极意义。疏花在时间上要抓一个“早”字,不仅能节约树体内的贮藏营养,还能促进枝、芽、叶按时萌动和所留花果获取更充足的营养,保证发育良好。疏花包括疏花芽和疏花朵,疏花芽是指在冬季修剪或早春花前复剪时,疏除多余的花芽。疏花朵应从花蕾分离期开始到盛花期结束时进行。早疏花、早定果,提前到什么时间适宜,应根据品种特性、树势和花序的质量来进行。对于树势弱、坐果率高的品种植株应少留花,而对树势强、坐果率低的品种应适当多留花。宁夏晚霜为害时有发生,花期疏除要留有余地,适当多留。晚霜过后则要尽早进行定果。具体方法是:

①花前复剪。大年时,花多的树在4月发芽前后,能准确识别花叶芽时进行复剪。主要是对串花枝适度回缩,长、中、弱果枝破顶短截,以减少多余花量,增加预备枝量,达到以花换花和适宜的枝果比及叶果比。

②疏除花蕾。苹果树尽早疏蕾,能节省营养,利于坐大果,促果高桩。同时,增强树势,促使春梢生长,弥补冬剪不足,起到节省工时、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作用。即于4月中下旬,花序露红伸出至花序分离期(中心花含苞待放)按间距20厘米选留母枝两侧和背下的花,除保留中心花和一侧花外,多余花全部疏除,但必保留“簇叶”。据有关资料报道,对红星品种,在显蕾期疏成单蕾定果,坐果率高达95%以上;盛花期疏成单花定果,坐果率40%~50%;而不疏花的对照,坐果率则为0%~10%左右。由此可以看出,疏芽比疏蕾好,疏蕾比疏花好,疏花比疏果好。为了最大限度地节约树体营养,可以将疏花工作提前到花序分离期,根据树体状况(树势、树龄、品种特性、物候期),先疏花序,后疏花蕾,并注意保留莲座叶和需留有一定数量的余地。

③以花定果。在气候比较稳定,花期无低温冻害和沙尘的果区,对授粉树配备合理或进行人工辅助授粉,树势强健、花芽优质饱满、生理落果不太严重的品种,可提倡“以花定果”技术。一是按距离留花。首先疏除病虫花和瘦弱花序,大型果按20厘米左右留一个花序;小型果按15厘米左右留一个花序。二是按花序质量优劣留花。将花序分为三类,第一类花大、花序下叶片多、叶片大的为优质花序,在不超负荷的情况下要优先保留利用。每个花序大年时留一朵花,小年时可留1~2朵花。第二类花序属于中等花,如果一类花序不足,可以用二类花序代替,一般每个花序留一朵花。第三类属劣质花序,花小而弱,花序下叶片少而且小,质量差,除非花序不足,一般应疏花留叶。

(2)疏果。坐果多的树一定要及时进行疏果,疏果从谢花后一周开始,在一个月之内完成。疏果过晚不仅因坐果太多,消耗树体大量养分,而且抑制花芽的形成。所以疏果一定要早疏,疏果方法主要有叶果比、枝果比、干截面积、间距法、干周法、按树定产等,各种方法均有优缺点,生产上常可按下列方法确定适宜留果量。

①按距离定果法。在花后10~20天,幼果子房膨大期进行定果。疏果时要先疏去畸形果、病虫果和小果,再疏去弱果、边果,尽量保留中心果。按距离留果法,即根据果型、品种、树势等,每隔一定距离留1~2个果。一般小果型品种每15~20厘米留1~2个果。树势旺的近些,树势弱的远些。果台副梢壮的留双果,弱的留单果。大型果则每隔20~25厘米留一个果,留单果,即“一花(序)留一朵,一拃留一果”。另外,一般中果枝上的果、下垂方向的果,个大、果正、果形指数高,尽量保留。

②按干周定果法。树干是树体地上部与地下部物质运输的通道,主干的粗度基本上可以代表树体大小和营养状况。因此,可依据干周为基础确定留果量。在同一片果园中,干周粗的适当多留果,反之干周细的适当少留果。可用下列公式计算:

Y=0.2C2(Y为单株适宜留果数,C为干周,单位:厘米,0.2为常数)

例如,量取树干中部干周长度为40厘米,代入式中:

Y=0.2×40×40=320(个果)

为了留有余地,需加总量的10%作为保险系数。则:

单株实际留果数=320+320×10%=352(个果)

③按果台副梢定果。果台副梢的有无、多少和生长的好坏,直接反映树体的营养状况。因此按副梢的有无、多少和长短留果,容易达到适宜的叶果比,其原则是:坐果量超负荷的树,无副梢的不留果,有副梢的留单果,副梢多的小型果品种可留双果;坐果量不足的树,无副梢的留单果,有副梢的留双果。

(3)花、果的疏留技术。在疏花疏果过程中坚持两个原则:第一,认真克服惜花轻疏行为,切实按照指标要求严格进行。有经验的管理者可根据距离定果法。不能正确把握留果量而技术不熟练的人,按照单位面积产量标准进行,正常果园每亩留果量10000~12000个,逐株逐分解,要有单株单枝留果概念。第二,坚持质量第一,正确安排留果位置,保证果实健康生长。实际操作中要把握:多留外围果,少留内膛果;多留枝条两侧果,少留背上和背下果;留用顶花芽果,少用腋花芽果;留用有果台副梢的果,不用或少用无果台副梢的果;留用莲座叶多的果,不用莲座叶少的果;尽可能留用中心花、中心果,不用或少用边花边果;选用大花朵、大幼果,疏去小花朵、小幼果;选用长柄果,疏去短柄花果;选用端正健康果,疏去畸形、偏斜、受伤果。

注意:为防花期霜冻为害而影响产量,疏花疏果一般分三步走:第一步,疏花序。花序显现伸长后,按照留果指标要求,把在生长位置不适当的花序整序疏除,为保险起见可多留10%~20%作为机动果;第二步,疏果。落花后基本能判定坐果时,将留用的整序果疏为单果,同时将多留用的机动果下降为5%左右;第三步,定果。生理落果期以后(6月中旬~7月上旬),根据幼果生长发育状况,最后确定其留用与否。此次定果要严格按照指标要求选留幼果,宁可少留,也要把那些不能生长发育为优等果实的“胎里坏”去掉。总之,应把握以下疏留技术。

①根据市场需求和品种特点,灵活掌握留果指标。果个大受市场欢迎的品种,如红富士,绝不多留,一般每亩留下10000~11000个幼果,红星可适当放大,每亩留用12000~13000个幼果;中、小型果,如嘎拉,一般每亩留果量为12000个左右。

②根据品种习性。先疏开花早、坐果率低的品种,后疏开花晚、坐果率高的品种。可按元帅系(包括短枝型)、乔纳金系、王林、津轻、金冠系、富士系等品种,依次进行。

③根据果园管理水平以及树龄和枝势,适当调整留果指标。管理水平高、树龄小、树势强,应当多留,否则少留。特别是老弱树则应以提高树体长势为前提,尽量少留果,甚至不留果。一般品种,短果枝多留,中、长果枝少留;红富士品种,应多留中、长果枝果和有一定枝轴长度的短果枝果,以利生产端正的下垂果。

④在一株树或一个枝上留果的原则。骨干枝上少留,辅养枝上多留;强枝多留,弱枝少留;外围多留,内膛少留;骨干枝先端少留或不留(强头除外);一个枝组上留前疏后,以增加预备枝量。待全树果实调整后,再绕树。仔细检查,对漏疏部位进行补疏。

4.科学施肥灌水

(1)有机肥与果实品质。土壤中有机肥含量高,各种元素含量完全,有利于提高果实风味,果实着色鲜艳。据实验测定,施绿肥或厩肥比施氮、磷钾化肥的果实品质明显提高。

(2)矿质元素与果实品质。影响果实品质的主要矿质元素有:氮、磷、钾、钙和硼。氮决定果实的大小,氮过量时,果实虽大,但果实硬度小,着色差,含糖量低,风味淡,不耐贮藏。磷的含量与果实的硬度成正相关。磷充足时果面光洁,果锈轻。钾有利于果实增大,提高果实着色。若钾肥过多,特别是果实发育前期,会引起果实绵化,降低耐藏性。因此,前期要注意追施氮磷肥,果实发育后期,追施钾肥或连续喷布磷酸二氢钾,对果实的优质发育有利。钙素可增加果肉硬度,促进红色发育,延缓果实衰老,增加果实的耐藏性。缺钙时苹果易生苦痘病、水心病等,严重影响果实贮藏性。钙主要在花后4~5周内吸收,并在果实中积累,此后果实中的钙含量不再增加。因此,土壤追肥增钙必须在花后4~5周内进行。缺钙严重的园片,也可以在果实发育后期每隔20天左右喷布0.5%的氯化钙,连喷3~5次,直接喷到果实上,喷到叶片上难易运往果实。硼能促进花粉发芽和花粉管伸长,提高坐果率。缺硼时坐果率低,使果实变扁,严重缺硼时发生缩果病。缺硼果园可在秋后土壤施硼,或在第二年春天根外喷硼进行矫正,但5月以后到采收前喷硼会降低果实的耐藏性。

(3)灌水与果实品质。水分是影响果实生长的重要因子,缺水限制果实生长,特别是果实发育的前期不能缺水,中期则需要控水排涝,维持一定的土壤湿度。果实成熟期则要控水,避免水分多,影响果实着色和风味,降低果实贮藏性。

5.果实套袋栽培

(1)苹果套袋的优点。

①着色艳丽。套袋可明显提高果实着色,果面光洁美观,无果锈,外观好,据实验测定,套袋后果面着色大于75%的比例占86.7%。

②提高果面光洁度。套袋后果实处于果袋内较稳定的环境中,不易发生果锈。同时,套袋减少了尘埃、煤垢等污染和农药的刺激,使果皮细嫩,果点小,果面光洁美观。

③减少病虫害。套袋后,果实与外界隔离,切断了白粉病、轮纹病、霉心病、早期落叶病等病害和食心虫、蚧壳虫、红蜘蛛、金纹细蛾等虫害对果实直接造成危害的途径,有效减轻了病虫危害,防治效果非常明显。同时,可减少打药次数,降低用药成本。不套袋果园一年需打农药7~8次,套袋果园一年需打农药4~5次即可。这样,减少了果实中的农药残留量,有利于生产绿色食品。

④商品果率高。没有套袋果园,优质果率为30%左右,而套袋果可达50%~70%以上,市场需要量大,供不应求。

⑤经济效益高。自果品套袋大面积推广以来,套袋果品价格显著提高,并且比较稳定,未套袋果品市场的占有率和价格逐年下降。以2005年和2006年为例:红富士75毫米规格套袋苹果均价为2.4元/千克和2.6元/千克,未套袋果75毫米规格均价仅为1.0元/千克和0.8元/千克,价格比成倍增长。

(2)苹果套袋存在的问题。通过近几年的研究,苹果套袋技术也显示出了一些缺点和不足,需要在管理过程中加以注意。

①日灼。日灼与袋纸的透光性、透气孔、套袋时果子是否悬于果袋之中以及高温有关。应注意选择质量高的果袋,套袋时不要让果实贴在纸壁上,应将果实放置果袋中间。高温天气须注意给果园喷水,剪大透气孔。

②果实有斑点。主要是因土壤粘重,通风透光不好,引起轮纹病菌浸染、康氏粉蚧危害,苦痘病发生。应注意合理修剪,增施有机肥,套袋前喷药喷肥。

③果实失水。主要是因高温干旱,蒸腾加剧,叶片、枝条内汁液浓度升高,导致“库”“源”逆转,果实内水分、养分倒流于枝叶中引起的。应注意给果园少量多次灌水,如有喷灌、滴灌设施最好。

(3)果袋选择。苹果袋的好坏直接影响套袋的效果,用袋不当不仅不会提高果实品质而且会严重损伤果实,还会造成一些虫害的发生(康氏粉蚧)。优质纸袋,应具有良好的抗水、抗晒、抗菌、抗虫、抗风性能,并要求有较强的密封性、遮光性等。果袋的质量决定于袋纸的质量和制作工艺,外袋纸质要求能经得起风吹日晒雨淋,透气性好,不渗水,遮光性强;内袋要求不褪色,蜡层均匀,日晒后不易蜡化。在制作工艺上要求果袋有透气孔,袋口有扎丝,内外袋相互分离。目前我国生产中应用的果袋有进口袋和国产袋两大类,分单层和双层两种。进口袋优于国产双层袋,双层袋优于单层报纸内黑袋(内面用油墨刷成黑色),报纸内黑袋好于乳白单层袋。由于进口袋价格高,最好是选用质量可靠的国产袋。苹果套袋已成为当前提高果品质量的重要环节,要想获得套袋成功,首先是要科学挑选果袋。

因果定袋。不同品种用不同的果袋,要求套袋果最好为80~85毫米果实。一般纸袋规格为内袋155~135毫米、外袋180~140毫米(外袋口粘有40毫米的扎口丝),纸袋下部两角有5毫米的通气孔。果实套袋要因品种、个头、果形等不同而选择相应袋种。

②红色品种。宜选用外黄白、内黑色的双层纸袋,或外层袋外面灰色、里面黑色,内袋为红色的双层袋。较难着色的红色品种(长富2、秋富1、早生富士、北海道9号、北斗等),宜用外袋外层为灰绿色、内层为黑色或内层为蜡纸红色袋,不封底;较易着色的红色品种(元帅系、嘎拉、乔纳金、津轻系、千秋、红王将等)可用单层袋(外面为灰、绿色,里表为黑色),也可用双层袋(外面为灰、绿色,内层为蜡质黑色)。对果面增红和光洁度都有较好效果。

③黄色品种。宜选用具一定透光性的黄色袋或自制的浸药(500倍甲基托布津和500倍甲胺磷)牛皮纸袋。品种以金冠系为主。主要目的是减少果锈和农药残留。

④绿色品种。如王林、青苹等,可用白色或浅色袋。

⑤早、中熟品种。为早上市,可全部套塑膜袋,效益较好。

(4)套袋技术规程。套袋果园应具备的条件:第一,需具备较高的土、肥、水管理水平。应控氮、增钾,多施有机肥,增加叶面喷肥。有条件的果园可进行生草或覆草,努力提高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第二,合理修剪。树冠必须通风透光,树体结构良好,枝组强壮、配备合理,负载适中。第三,疏花疏果。为确保套袋果能长大、长好,必须进行疏花疏果。红富士苹果进行套袋时必须疏成单果,留中心果、强壮枝上的果、下垂枝果。第四,病虫害防治。落花后至套袋前是防治病虫害关键期,也是发生病虫害第一个高峰期。轮纹病、炭疽病、早期落叶病等易在此期侵入叶片和果实内并潜伏,蚜虫、叶螨、康氏粉蚧、潜叶蛾、卷叶蛾、食心虫等易在此期并发。由于此期也是钙、硼、锌等多种微量元素的吸收高峰期,因而谢花后套袋前科学用药用肥非常重要。苹果套袋后,果品再不接触药肥,易造成病虫危害和缺素症,所以加强套袋之前的病虫防治和叶面喷肥非常重要,在这一时期至少喷两次杀虫、杀菌剂和微肥,以保证果实免受病虫危害以及对钙、硼、铁、锌等微量元素的吸收。

①套袋的时期。因不同地区、不同苹果品种、不同年份气候特点而不一。一般套袋时间越早,外在品质越好,脱袋果易上色,有利于提高果形指数,减少病虫害。若套袋过早,其内在品质下降大,日灼果也多。套袋时果个小,果柄细,不便操作,易掉袋也易使果面受损。套袋过晚,果柄粗壮牢靠,不易损伤,而果皮叶绿素和胡萝卜素含量高,若退绿不彻底,果皮底色易发黄绿,摘袋后上色慢。原则是:套在病虫入袋前,躲过高温天气后。套袋作业应在阴天或多云天进行为好。晴天宜在上午9∶00~12∶00时和下午3∶00~7∶00时进行套袋。套袋宜在6月生理落果结束后进行。

②套袋方法。套袋前先使袋口受潮发软,以利扎口,将袋子下部两角横向捏扁向袋内吹气,用两手的拇指和食指撑开果袋的同时,再用左手的中指和食指夹住果柄,使果实向外,将袋套上,左手拇指迅速伸入袋内顶住果实,让其位于袋内中央部位,果柄置于袋口中部(不要让果子和袋子摩擦,勿将枝、叶套入袋内),然后用两手将袋口从两侧向中间折叠,用左手食指顶住袋口折叠部分,右手食指和拇指把袋口铁丝折回成“V”字形即可。套袋顺序应先上后下,先内后外,逐枝逐果整株成片进行,以便管理,套时不要将铁丝扎在果柄上。

(5)摘袋的时间与方法。

①时间。在采前30天左右摘袋。如果太早,果实暴露时间长,日灼和轮纹病易发生,且着色差。如果太晚含糖量低,风味淡,且采收后易褪色。如果单从着色考虑可稍晚(采前20天)一些摘袋。

②方法。先摘外袋,再摘内袋。最好在阴天摘除外袋,一般在袋内、外温差较小时摘袋,即上午10:00至下午4:00时摘除外袋,经5~7个晴天后开始摘除内袋。摘内袋时应于上午10:00~12:00摘树冠东、北方向的,下午2:00~4:00时摘树冠西、南方向的,这样可以减少日灼发生。摘除袋时应一手托果实,一手解袋口扎丝,然后从上到下撕烂外袋,这样可以防止坠落果子。

6.摘叶、转果、铺反光膜

(1)摘叶。一些品种果实靠直射光才能着色(如红富士、国光等),其果实阴面和内膛果不易着色。摘叶就是在果实着色期摘除果台基部或果实附近遮挡光照的叶片。摘叶必须把握以下四点:

①选准对象。密集叶和贴果叶片不仅遮挡果面,而且互相遮阴。摘除这些叶片,既能促进果面上色,又能促进剩余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小叶、薄叶及幼嫩叶片位于果枝基部,进行光合作用的功能较弱,都要摘除。摘叶时,多摘枝条下部的衰老叶,少摘枝条中、上部的功能叶。

②适时摘叶。中晚熟品种果实着色较快,应在采前10~15天摘叶;富士系宜在采前15~20天摘叶。新红星摘叶时期为8月中下旬,红富士为10月上旬。

③掌握方法。具体有整叶摘除和半叶剪除两种方法。当叶片较多、互相重叠时,不宜将叶柄从基部摘除,以免伤及母枝芽体。若功能叶只是部分遮光,可剪掉遮挡果面的部分叶片,使保留下的叶片继续进行光合作用。

④适量摘叶。摘叶量越大,果实着色越好,但同时对树体制造有机营养的影响也越大。因此,采摘叶片的多少要根据树体营养水平、土壤肥力状况及果实多少等因素而定。全树摘叶量应控制在14%~30%的范围内。

(2)转果。转果是促进果实阴、阳面均匀着色的一项技术措施。即当果实阳面着色后,转动果实120°左右,将阴面转向阳面,可使果实全面着色。除袋后经5~6个晴天,果实阳面即着色鲜艳,此时就应转果。转果迟了,阳面虽能着色浓红,但阴面转到阳面后着色缓慢,采收时果实两面红色浓度不匀、反差大。转果时,用左手捏住果梗基部,右手握着果实将阴面转到阳面,使其着色,如转动的果实缺乏依托,可用透明胶布加以牵引固定,保持到适期采收。

(3)铺反光膜。果园铺设反光膜是通过反光膜对阳光的反射、辐射,来改善整个果园尤其是树冠内膛、下裙枝等部位的光照条件,使这些部位的果实尤其是不易着色的部位(如萼洼、梗洼)充分着色,增加全红果数量,进而达到提高苹果外观质量的目的。一般选择用(双向聚酯)铝箔材料制成的反光膜。这种膜的反光率可达70%~80%,可连续使用两年以上。套袋果园一般可在去袋3~5天后进行,没有套袋的果园宜在采收前1个月进行。

①铺设反光膜前的准备工作。清除地面上的杂草、石块、木棍,用铁耙把树盘整平,将树盘修成中心高、外围低的凸面;套袋果园要先去袋后铺膜,并进行适当的摘叶、转果;去袋后至铺膜前要全树喷洒一遍杀菌剂;对树冠内膛郁密枝、拖地的下裙枝及遮光严重的长枝可适当修剪,包括回缩和疏除等方法,以让出光路。

②铺设方法。选择树体健壮、管理水平高的果园铺设反光膜。株间密植园可于树行两侧各铺一长幅银色膜。稀植正方形栽植园,可在树盘内和树冠投影下的外缘铺大块银色膜。一般每亩用反光膜400平方米左右。要顺着树行铺在树冠两侧,反光膜的外缘与树冠的外缘对齐。为防止风吹膜动需用泥土压膜,切勿弄脏反光膜,以免影响效果。

7.喷施稀土元素和苹果增色剂

果实生长发育期,喷布0.01%~0.1%的稀土元素,可促进果实着色,增加果实含糖量。喷普罗吗啉增色明显,尤其对新红星的效果特别明显。果实着色期喷0.2%~0.3%的磷酸二氢钾也有明显的增色效果。

8.提高果形指数

苹果的每个品种都有其固有的果实性状,通过疏果可疏去畸形果和小果,保留发育正常的大果。红富士果实容易偏斜,其偏斜程度与果实着生状况有关。一般中心果正,侧生果偏斜,每个花序留单果时果形最正,留双果时果实多数偏斜。果顶向下的正,果顶侧生的偏斜。因此,红富士一般每个花序留单果,留中心果。元帅系品种,从中心花开放到落花初期,喷布浓度为600倍的普罗吗啉,可得到五棱突起的高桩果。若盛花期,喷布30ppm的赤霉素或20ppm的6-苄基腺嘌呤也可显著提高果形指数。

9.防止采前落果

有些苹果品种,如元帅系,津轻等,采前落果比较严重,可在采收前45天和20天,各喷一次20~40ppm的萘乙酸,既可防止采前落果,又可促进果实着色。

10.适时采收

果实采收是果实生产的重要环节,采收期的早晚不仅影响果实产量,也影响果实品质和耐藏性。采收过早,产量低、着色差、风味淡,不能发挥该品种应有的特殊风味,降低商品质量。采收过晚,果实变绵,不耐贮运。因此,必须做到适时采收。

(1)判断果实成熟度的依据。

①果实的生长期。不同品种的果实在同一地区都有比较稳定的生长发育时期。果实从盛花到成熟大致也有一定的天数。一般早熟品种100天左右,中熟品种120~150天,晚熟品种160~175天。但因地区不同,果实生长期间的积温不同,采收期有所差异。各地应总结当地历年采收经验,灵活掌握。

②果实外观性状。看果实的大小、形状、色泽是否具备该品种固有的性状。色泽是个重要标志,一般果实底色由深变浅、由绿变黄,着色品种由绿色转为红色,果面出现蜡层并附有果粉,即为成熟。

③果肉硬度。随着果实的成熟,果肉硬度逐渐降低。例如,金冠成熟时其硬度为6.8千克/平方厘米,新红星为9.8千克/平方厘米。

④果实采摘的难易程度。果实成熟时果柄和果台之间形成离层,采摘时将果柄用手轻轻一压,果实随即脱落,表示果实已达到成熟。

⑤种子颜色。果实成熟后其种子由白色变成褐色,颜色由浅变深,表示果实成熟。

(2)果实采收日期的确定。根据成熟度、市场需求状况和天气变化情况确定采收日期。如果遇到有大风、暴雨、冰雹、降温等灾害性天气出现,则要提前采收。

(3)采收方法。我国生产的苹果多数是用于鲜食,为保证果品质量大多用手工采摘。

①采收工具。一般应配备采果篮、采果袋、采果筐、高梯、垫草和蒲包等。在矮化果园采收时,提倡用塑料周转箱。

②采收方法。采收时,手握住果实,用食指和拇指按压果柄,轻轻上抬便可摘下,采收果实应用双手。一手拖住果实,另一手逐果采摘。防止采掉果柄,采后应轻拿轻放。

(4)采后处理。目前采用现代化设备分级、涂蜡,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每小时可以处理果实20吨,包装后的果实在低温冷库中贮藏,可以贮藏较长的时间。在低温气调库中贮藏,既控制了温度,又控制了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浓度。因此,提高了贮藏效果,延长了果实贮藏寿命,保证了果实品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