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必要性

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必要性

时间:2022-11-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针对我国生态环境状况,站在国家和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高度,着眼于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全局做出的重大决策,是防治长江、黄河水患的治本之策,是西部大开发的根本性措施和重要内容,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然而由于各方面原因,西部地区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破坏,许多地区已经成为不毛之地。因此,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已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第二章 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必要性

一、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的必要性

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针对我国生态环境状况,站在国家和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高度,着眼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全局做出的重大决策,是防治长江、黄河水患的治本之策,是西部大开发的根本性措施和重要内容,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

历史上,西部地区曾经水草丰盛,林木繁茂,经济文化繁荣。然而由于各方面原因,西部地区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破坏,许多地区已经成为不毛之地。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制约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目前,每年因上游水土流失而进入长江、黄河的泥沙量达20多亿吨,导致江河湖库不断淤积抬高,水患不断加重,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危害,而且这种危害正在日益加剧。因此,必须采取果断措施,切实保护好天然林资源,从根本上扭转两大流域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状况,而改善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恢复植被既要靠造林绿化,更要靠保护现有森林资源。保护现有林是改善生态环境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因此,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已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就隆德县而言,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实施,有着重大而现实的意义。

首先,隆德县7大水系12条流域均发源于六盘山区,全县内中西部水量供给的多少,中西部人畜用水、农田灌溉、县城居民生产生活用水及工业用水,都直接受六盘山水源涵养林区水源及地表径流的影响。同时,按大流域划分,隆德县地处葫芦河上游,葫芦河流入渭河后,最后汇入黄河。从全流域流程看,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不但对全县工农业用水,乃至黄河水量的补给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据水资源状况分析,全县年均地表径流为1.41亿立方米,径流的特点一是以大雨成洪形式出现,二是多集中于6~9月份,并在短时间内流失,因此,地表径流夹带大量泥沙流入下游(最终流入黄河),不但造成下游淤积,而且造成大面积的水土流失。另一方面,随着近年来气候持续干旱,全县降水量明显减少,县内季节性河流全部干涸断流,造成的直接后果,一是全县工农业及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用水发生困难,二是给黄河的供水量减少。而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实施,则是改变上述现象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和办法。

二是隆德县动植物资源种类多,生物基因库丰富。就六盘山植被类型而言,包括7大类型(温性针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竹类灌丛、落叶阔叶灌丛、草原、荒漠草甸),32个群系,89个群丛。共有野生高等植物788种,隶属113科,382属。其中属国家重点保护的稀有植物2种(桃儿七、黄芪)。就六盘山区陆栖动物类型而言包括4大类型(次生落叶阔叶林动物群、灌丛草地动物群、河谷动物群、田舍动物群),共计207种,亚种2种,隶属24目,60科。其中国家特有种类有六盘山齿突蟾等15种(而六盘山齿突蟾为六盘山特有动物)。列为国家级保护的动物有金钱豹等17种;列为“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的保护动物有狼、豺、豹猫3种;列为“中日候鸟保护协定”的鸟类有草鹭等36种。因此,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不但改善了隆德县生态环境(从根本上改善中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而且也保护了种类繁多的动植物资源,对生物基因库多样性的维护、保存以及生物基因的利用都将产生十分重要而深远意义。

二、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的有利条件

(一)林地资源较为丰富,有大面积的宜林荒山荒地可供封育和进行人工造林

(二)领导认识到位,群众对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有很高的积极性。

(三)有上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有一定的资金来源,保证该工程的顺利实施

(四)有一支素质较高的林业技术队伍和职工队伍,是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主力军。

(五)有切实可行的生态环境建设总体规划以及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方案

(六)有近年来全县及邻县林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可供借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