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四期工程规划的总体思路

四期工程规划的总体思路

时间:2022-11-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隆德县森林分类区划界定,在今后的林业建设生产过程中,按照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两类林分的主要功能不同,采取与之相适应的经营措施,因此,在“三北”四期防护林工程建设中,规划的人工造林面积7 500公顷。

第四章 四期工程规划的总体思路

一、规划的依据

(一)宁林发(2001)364号文件《关于编制“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规划方案的通知》;

(二)《隆德县森林分类区划界定报告》;

(三)《隆德县“九五”森林资源清查报告》;

(四)《隆德县“十五”林业发展总体规划》。

二、指导思想

根据当前隆德县林业建设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结合“三北”防护林一二、三期工程建设的经验与教训,按照“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的总体要求与生态公益林建设标准,在规划的指导思想上以“增资源、增活力、增效益”,“绿起来、富起来、活起来”为目标,以县内中西部黄土丘陵区治理为重点,面向市场,优化结构,合理布局,提高质量,构筑隆德县林业生态体系和产业体系,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林业经营体制,充分发挥林业的三大效益。

三、基本原则

(一)坚持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统筹兼顾的原则

林业的规划设计不考虑生态效益便丧失根本,不注重经济效益则没有出路而不坚持社会效益便无立足之地,三者同等重要不可偏废。从隆德县的实际出发,合理调整林种和树种结构,把防护林体系建设同振兴县域经济,加快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相结合,以市场为导向,把林业资源优势进一步转化为经济优势,同时依靠科技进步,使隆德县的林业发展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坚持农、林、牧三者相统一的原则

隆德县林业的发展史证明,没有发达的林业,便没有丰收的农业和兴旺的畜牧业。同样,没有丰收的农业和兴旺的畜牧业,林业的发展便丧失活力与后劲。因此,“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的规划设计同隆德县的产业结构的调整相结合,从宏观上使四期工程布局合理,结构优化。

(三)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

一切树种的正常生长和发育必须与一定的立地条件相适应,这是进行造林规划设计最基本的原则,遵循这一基本规律,对四期工程在规划设计上考虑布局、结构的同时,依靠科技,按照树种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征,根据不同立地条件选择适宜的树种,提高造林质量和造林保存率,进而达到提高林分质量之目的。

四、工程建设期限

“三北”四期防护林工程建设规划年限为10年,即2001~2010年。

五、建设任务与目标

(一)工程建设任务

规划在“三北”四期工程建设10年内,完成人工造林7 500公顷;新建采种基地1处,面积100公顷;新建标准化苗圃1处,面积20公顷;完成育苗480公顷;科技支撑体系建设中,完成林业科技成果及适用技术推广20 873公顷。

(二)工程建设目标

规划实施后,新增森林面积7 500公顷,全县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4.2%,增加7.6个百分点;采种基地年平均提供灌木(山毛桃、大果沙棘)种子1.6万公斤,标准化苗圃和国有苗圃年平均提供各种苗木500万株;通过科技支撑体系建设,林业科技成果和适用技术得到进一步应用,林业生产建设中科技含量得到增加。

六、森林分类经营区划

根据隆德县森林分类区划界定,在今后的林业建设生产过程中,按照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两类林分的主要功能不同,采取与之相适应的经营措施,因此,在“三北”四期防护林工程建设中,规划的人工造林面积7 500公顷。其中,生态公益林5 500公顷,占人工造林面积的73.3%,商品林(经济林)2 000公顷,占人工造林面积的26.7%,林种结构和树种配置比例趋于合理。同时,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按照两类林分的功能和特点,采取不同的经营措施和办法,在优先体现林业生态效益原则的前提下,使林业的三大效益得到全面发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