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柞蚕病害及其防治

柞蚕病害及其防治

时间:2022-11-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柞蚕病害是影响柞蚕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该病危害柞蚕历史长久并分布广泛,世界上凡有柞蚕生产的国家均有此病发生。柞蚕脓病是由杆状病毒侵染的一种传染性病害,一旦暴发将带来毁灭性危害。②严格消毒,控制病原,预防传染:卵面消毒、蚕室蚕具消毒是防治柞蚕脓病极其重要的措施,应认真执行。病蚕出现症状到死亡一般历时1周左右。因此,在高寒凉冷山区和柞叶易老化地区,此病发生较重。

(一)柞蚕病害及其防治

柞蚕病害是影响柞蚕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以病原的不同可分为病毒性病害、细菌性病害、原生动物病害、真菌病害等。

1.脓病

脓病学名为柞蚕核型多角体病,属病毒病,俗称“老虎病”、“黄烂”、“水眠子”、“花斑狗”等。该病危害柞蚕历史长久并分布广泛,世界上凡有柞蚕生产的国家均有此病发生。在辽宁省一般年份蚕期和蛹期发病率在5%~20%,发病重的年份高达50%。彻底消毒,特别是进行柞蚕卵面消毒,对此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但不能根治。

(1)病症。脓病主要发生在幼虫期和蛹期,蛾期在自然情况极少发病,但在人工接种情况下也能发病。幼虫1~2龄发病较少,多数发生在3龄至结茧前,尤以5龄发病最多。不同龄期发病症状不一样,但其共同特点是全身肿胀,狂躁,体壁易破、流脓汁,最后腐烂。

①蚕期症状:“半脱皮或不脱皮蚕”。在孵化出蚁时,如果蚁蚕啃食卵壳上的大量病毒,就会在1龄眠中发病,表现体弱无力、体色变暗、全身肿胀,呈不脱皮或半脱皮状死亡。“水眠子蚕”。蚕眠后身体肿胀,体内充满水分,外表呈水浸泡状,体壁一触即破流脓汁。“嫩起子”。眠蚕虽能脱皮,但体壁柔嫩,迟迟不硬化,体色暗淡,体内水分增多,全身肿胀,有时尾部三角板变黑,至流脓而死。“黄烂蚕”。多发生在2~4龄蚕,以3龄最多。初期体色变淡,体壁柔软,全身肿胀,血液混浊并集结成“豆腐脑”状,体壁逐渐溃烂,尤以背部最烈,慢慢流出脓水而死亡。“老虎病”。多在5龄4~5天至结茧前发生。发病初期体节肿胀,背部疣状突起或气门线下侧疣状突起的皮下组织首先出现症状,透过体壁可见许多灰色或褐色点,并逐渐扩大变成黑色或深褐色斑块,单个小斑连成大斑,形似黑纹状虎皮斑,故俗称“老虎病蚕”。老虎病蚕多发生在5龄期,蚕体型大,全身肿胀,如有外力触动,常由病斑处破裂,脓汁在较大压力下喷出,脓流如注。“里倒山”。蚕在结茧时发病,病蚕在结茧前外部病症不明显,多数能吐丝结成薄茧,病蚕死在茧壳内,尸体变黑,迅速溃烂,有的变黑尸干,有的流有脓汁污染茧壳,俗称“油烂茧”。这种内有黑褐色病蚕尸体的蚕茧被称为“里倒山”。

②蛹期症状:柞蚕结茧化蛹后,由病毒侵染的病蛹体色暗,体壁变黑且脆,颅顶板由白色变成灰黑色,一经触及就流出脓汁,浸透茧皮,污染呈“油烂茧”状。有的脓蛹流脓后慢慢阴干黏附在茧壳内,摇晃无声响,称为“空瓤茧”。病蛹在低温下可保存很长时间,如加温或温度自然升高,病蛹即变黑或腐烂流脓形成病死蛹。

(2)传染途径。柞蚕脓病是由杆状病毒侵染的一种传染性病害,一旦暴发将带来毁灭性危害。蚕农总结出该病的发病规律,“二眠见一面,老眠死一半”,“放蚕别欢喜,但看老眠起”。在实际生产中1~2龄发生脓病较少,但1~2龄蚕零星发病便是大蚕大量发病的预兆。卵面病毒微量感染、小蚕微量感染都可导致大蚕发病。

柞蚕脓病的传染途径是,病蚕尸体和病蚕流出的脓汁,污染蚕室、蚕具、柞枝柞叶、蚕场地面等都会有大量的核型多角体病毒存在,通过人们的作业,蚕具的接触,昆虫、风雨的传播,最后经蚕体创伤和食下传染。病毒被蚕食下,通过中肠壁细胞间隙进入体腔,侵染血液进而在蚕体各组织内繁殖危害致使发病。试验证明,通过各种渠道带到卵面上的病毒,被蚁蚕啃食传染后,在蚕期发病的达58.57%~71.37%。不论是食下传染,还是伤口侵染,病毒侵入蚕体后,都需经一段时间才能表现出症状来。一般病毒侵染到发病死亡,小蚕经7~10天,大蚕经10~16天。

脓病发生的原因很复杂,与蚕体本身的抵抗力及环境条件、生长发育阶段、品种等有密切关系。若用前代发病重的蚕场绑把子收蚁发病就重;不同品种对脓病抵抗力不同;同一品种小蚕抗力弱,大蚕抗力强,小蚕微量感染,大蚕大量暴发;饲养中叶质不好或缺食造成体质虚弱,种茧“伤热”,春制种过早,卵期低温控制过长,小蚕期低温寡照持续时间长,蚕吃水嫩叶过多,蚕场窝风、闷热等都能诱发脓病。

(3)防治方法。

①选用抗病品种、推广杂交种:青6号、柞杂7号、抗病2号等都是抗性强的柞蚕品种,各地可以因地制宜选用。柞蚕杂交种有抗病性强、生命力强的优势,在生产中要大力推广。对交种要选择生产性能好、抗病性强的品种。生产中的三元杂交种和四元杂交种都能提高抗病性。

②严格消毒,控制病原,预防传染:卵面消毒、蚕室蚕具消毒是防治柞蚕脓病极其重要的措施,应认真执行(详细内容见“柞蚕饲养技术“和”柞蚕制种技术”部分)。

③蚕期稀密要适当,做到良叶饱食。发现病蚕及时拣除,深埋土中或烧毁,防止扩大传染。蛹期防止“油烂茧”污染。

2.病毒性“吐白水”软化病

病毒性吐白水软化病是一种非包涵体病毒引起的柞蚕病毒病,多发生在高寒山区。辽宁省西丰、清原桓仁、抚顺、宽甸北部、岫岩西部、凤城北部、盖州东北部、海城东部都有发生,一般年份发病率为30%~40%。

(1)病症。此病多发生在5龄结茧前。蚕患病初期突然停止食叶,行动呆滞,常常趴在光枝上不食不动,排泄黑色污液,有时肠内围食膜也排出体外,出现脱肛现象。如病势加重,头胸紧缩,体色暗淡,稍加触动则口吐无色黏液,称为“吐白水”。病势重时肢脚把握力很差,有时胸足握枝呈垂吊状,大部分失去把握力落地而死。病死蚕尸体不溃烂,无腥臭味,逐渐萎缩变黄。病蚕出现症状到死亡一般历时1周左右。患病轻的个体仍能结茧化蛹。

(2)发病条件。生产实践证明,蚕食适熟叶发病轻,食老硬叶发病重。添毒试验证明,低温区要比常温区发病高1~1.5倍。因此,在高寒凉冷山区和柞叶易老化地区,此病发生较重。其次是蚕种质量,如果上代轻微感染过此病,下一代发病率明显增高。

(3)防治方法。在寒冷无霜期短的地区,要选用无病的早熟品种饲养;不能用上茬“吐白水”软化病发病重的蚕场放养柞蚕;对卵面进行常规消毒后,再用“蚕得乐”8~32倍液浸卵10分钟,阴干后收蚁或秋蚕挂纸收蚁,在3龄盛食期用“蚕得乐”8~32倍液喂蚕24小时再换新叶,防治效果良好;饲养密度适中,不要食老硬叶,使蚕良叶饱食,增强抗病能力。

3.空胴病

柞蚕空胴病俗称“稀屎腚”、“皮条”、“倒流”,是一种柞蚕细菌病,在辽宁省发病较重。一般发病率在20%~40%。

(1)病症。

①蚕期症状:小蚕期发病初食量减少,不活跃,发育迟缓。随病势发展而停止食叶,排泄少量褐色稀粪,有的蚕体缩小,死后易被风吹落,也有尾足把握在柞叶上倒挂而死。大蚕期3~4眠起后发病蚕,少食或不食,蚕体消瘦,头壳大,刚毛长,排稀粪(有的呈黏稠状),消化道空虚有透明感,呈空胴状。重病蚕死后肛门外粪迹污染,头胸下垂,腹部变细,蚕体不溃烂,皮不破,无腥臭味。

②蛹期症状:轻病蚕尚有化蛹能力,患病蛹外部症状不明显,在蚕茧做成后的茧壳尾部有被稀粪液污染的痕迹。

③病蛾症状:患病轻的蛾外部看不出症状,病重的蛾子羽化晚,排泄灰色或灰褐色的屎(尿),蛾背血管两侧出现隐约不清的灰褐色双线。

(2)传染途径。柞蚕空胴病的病原是“柞蚕链球菌”。柞蚕链球菌是一种慢性致病菌,病重的蚕在蚕期死亡,病轻的能够结茧化蛹、化蛾。此病能随蚕的变态从蚕的中肠转移到蛹的中肠,由于蛹的中肠液为中性,链球菌在其中不适宜大量繁殖,仅潜存于蛹的中肠越冬。翌春暖种后,随着蛹体的发育,蛹中肠膨软后,柞蚕链球菌也开始活动,当蚕蛹化蛾之后,病菌便通过蛾肠壁细胞间隙进入蛾血液中,随着血液循环扩散到蛾体各组织中。柞蚕链球菌不分解脂肪,不水解淀粉,因此在蛾的脂肪体等组织中不产生病变。当蚕蛾卵巢管内壁p H值上升为8.0时,呈碱性,适合于链球菌的生长发育,此时链球菌便在蚕蛾的卵巢管和输卵管的腔、壁上大量繁殖,致使病蛾产下的蚕卵壳上黏附有大量的柞蚕链球菌。当蚕卵孵化时,蚁蚕啃食卵壳而传染上柞蚕空胴病。另外,蚕期食下被柞蚕链球菌污染的柞叶等都是感染柞蚕空胴病的重要途径。

(3)防治方法。

①卵面消毒:针对柞蚕链球菌喜碱忌酸的特点,用盐酸或硫酸对柞蚕卵面进行消毒效果好。如果是散卵,先用1%氢氧化钠洗卵1分钟,洗去碱液后,再用10%盐酸浸卵10分钟,捞起晾干效果更好。秋蚕一般采用纸上产卵,可用甲醛、盐酸混合液消毒(方法同柞蚕脓病防治法)。

②添食保蚕宁2号:保蚕宁2号是治疗柞蚕空胴病的良药。具体方法是,在蚕3龄起后,喷洒0.13%的保蚕宁2号溶液。即将每包保蚕宁2号(20克装)溶于15千克清水中,搅匀后喷洒柞叶,饲喂柞蚕10小时以上。如在10小时内遇雨可再喷1次,蚕吃下有药的叶子才能起作用。切记不能使用喷过农药的喷雾器,配药水质也要清洁。

③选用优良种茧:选择适合当地的优良柞蚕品种,适当稀放,发现病蚕及时拣除处理。

4.败血病

柞蚕败血病是多种败血性细菌侵入柞蚕血液中繁殖,造成蚕体严重损害的一种蚕病。这种病在生产中常有发生,但很少大发生。

(1)病症。

①蚕期症状:小蚕患病初期食欲减退,不爱活动,病势加重则停止食叶,蚕体瘦小收缩,口吐肠液和排泄稀粪,大多死在树叶上,也有少数倒挂在柞树枝上死去。死蚕体内水分蒸发后,尸体干枯贴附在柞叶上,故有“贴干蚁子”之说。大蚕期病蚕停止取食待在柞枝上呈苦闷状态,排泄稀粪,有时口吐肠液。病势发展较快,死蚕多数腹足或尾足挂住柞枝呈倒悬状,极易落地。死蚕很快变成黄褐色或赤褐色或黑褐色,呈溃烂,有腥臭味。

②蛾期症状:病蛾不活泼,多静伏在蚕筐底部,交尾慢,开对快,腹部松软。死后变色溃烂,翅、足易脱落。

(2)传染途径。败血病细菌主要通过伤口侵入蚕体。病菌进入消化管后,在蚕生长正常时不发病,当蚕体生理机能发生障碍时,由于消化管抵抗力减弱,细菌便大量繁殖,穿过肠壁进入血液导致发病。蚕期放养过密、移蚕等操作粗放以及制种捉蛾时操作粗放等,都易给蚕体造成伤口,则给败血病菌侵入提供机会而引起发病。另外,高温多湿也易发病。

(3)防治方法。

①全面消毒:要严格进行卵面消毒。对蚕室、蚕具都要进行彻底消毒后再行使用。

②制种期防止蚕蛾相互抓伤,出蛾时要随出随捉,随捉随晾,及时交配和拆对,防止蚕蛾抓伤。

③在蚕期饲养不宜过密,剪移时要带小枝,移蚕筐中不要放蚕过多,以防抓伤蚕体。

5.微粒子病

柞蚕微粒子病俗称“锈病”,是当前危害柞蚕生产较为严重的慢性传染病。该病在全国各地均有发生,且近年有日趋加重的势头。每年都有母种检出率超过1%的蚕种场,大茧抽样检出率常在50%~70%。这种现象说明蚕种质量存在问题。

(1)病症。微粒子孢子虫在蚕体各个发育阶段都可侵染,蚕、蛹、蛾都有表现症状,其中蚕期发育不齐,病蚕全身呈“锈色”是重要特征。

①蚕期症状:小蚕体患病个体初期外表看不出明显症状,随着病势发展可逐渐看出蚕体虚弱瘦小,发育不齐,体色变淡,足把握力差,死亡后常被风吹落。也有一些蚕体生长发育不齐且体瘦毛长,大小差异甚大。在蚕期病蚕长得明显瘦小,体壁呈“锈色”,在气门线上下及胸、腹足基部长有黑褐色小渣点,蜕皮时脱掉,但新皮长成后又长出斑点,蚕体刚毛常脱落形成半截毛或黑根毛等。5龄蚕患病轻者可结茧化蛹,但多为小茧和薄茧。

②蛹期症状:患病轻的蛹肉眼不易识别,病重的蛹腹部和尾部都有黄褐色渣点,腹部收缩。随病情发展颅顶板呈暗灰色。从蛹背面撕开或剖开观察,一般病蛹血量少、黏度小,脂肪体疏松、颜色变黄、其间有很多大小不等的黄色小渣点,以背血管两侧为多。病蛹中肠形不正,失去白色与光泽。

③蛾期症状:微粒子病蛾通常呈畸形、拳翅,腹部细小,鳞毛稀薄不新鲜、易脱落。前翅缘脉细而软,腹部背血管两侧有密集黄色渣点。病蛾不活泼,交尾力弱,寿命短,血液混浊,蛾尿为黄褐色或灰褐色。另外,病蛾产卵少,外形难以辨认,但多为凹陷的不受精死卵和重叠多的黑色卵。

(2)传染途径。柞蚕微粒子病主要通过母体传染和食下传染两个途径。其中母体传染是最主要的,患病轻的病蚕既能化蛹也能羽化,病蛾产下的病卵胚胎上寄生有微粒子病原,重者死亡不能孵化,轻者孵化后蚁蚕发病为母体胚种传染。食下传染是指患病的卵、蚕、蛹、蛾的脱离物及排泄物都带有微粒子孢子,如果它们污染了蚕室、蚕具、蚕场、柞叶,特别是黏附在卵壳上被蚕食下,经肠液到血液中,再侵染各组织引起发病。母体传染途径就是通过蚕种传染,如果蚕种病毒率高,特别是母种和原种感染微粒子病较重的,繁育出的普通种病毒率也高,大茧则大量发病。另外,湿度大,种茧受潮是易发此病的外因。柞蚕场柞树栎粉舟蛾、梨刺蛾微粒子病也可传染给柞蚕。

(3)防治方法。柞蚕微粒子病的防治,一是认真贯彻蚕种监管法规,一定要达到母种无微粒子病,原种秋用种微粒子病不得超过1%,普通种秋用种不得超过3%。二是在制种中实行目检和显微镜镜检相结合的技术规程,严格淘汰病蛾、病卵,并集中烧毁。具体做法和要求是,母种必须单蛾制种,原种和普通种首先要严格目选蛾,淘汰病弱蛾,然后再进行镜检,集中烧掉淘汰下来的蛾和卵。三是严格消毒,用3%甲醛对保种室、发蛾室、产卵室等及所有蚕具在24℃条件下密闭消毒10小时以上。用盐酸、甲醛混合液对蚕卵进行消毒(方法同脓病和空胴病的消毒法)。四是及时防治柞蚕场害虫,以免柞蚕被交叉感染。

6.白僵病

柞蚕白僵病是真菌寄生的病害。病蚕、病蛹死后身体僵硬,有的全身变白,有的在节间处长有白色绒状物,故称“白僵病”。也有人将真菌寄生、尸体变硬的病统称为“硬化病”。此病在病原密度大、高温多湿的情况下发病较多,在实行小蚕保护育中时有发生,野外饲养的柞蚕由于空气流通、光线充足则很少发生。但有些年份秋季阴雨连绵时也有发生。一般年份,真菌在5龄结茧前寄生,结茧后也有少量寄生形成干枯茧。

(1)病症。小蚕期此病很少发生,大蚕期如遇阴雨多湿、病原密度大时蚕场内易发生此病。感染初期的病蚕食欲减退,体色稍暗,活动和取食缓慢,行动呆滞;后期体节松弛,体变柔软,失去原有品种的色泽,体节上出现水渍状褐色斑点。病蚕死时身体变硬而弯曲,有时尸体上带有桃红色素。湿度大时尸体长白色绒状物,干燥时被覆白粉。结茧后发病者蚕体干缩,化蛹后发病者蛹体干缩形成干枯茧,即茧经手摇有响声,剖开茧内有白僵菌寄生的死蚕或死蛹,身上长有白色粉状物。自然界中病蛾很少见,有偶见病蛾其腹部干硬。

(2)传染途径。白僵菌须在70%以上湿度、15℃以上的温度才能发芽。生长繁育的适宜湿度在85%以上,适宜温度在25~30℃。在干燥情况下,不能生长发育,更不能形成分生孢子。自然界特别是有些野外昆虫自然被白僵菌寄生后形成大量分生孢子飘浮在空气中,落在蚕体的分生孢子如果湿度适宜,即可发芽长出芽管,并分泌几丁质溶解酶溶解体壁,芽管穿透体壁进入蚕体形成营养丝和短菌丝。它们在蚕体内大量繁殖并分泌白僵菌素。此毒素由环状多肽组成,可使柞蚕中毒。由于分生孢子量大体轻,可通过气流传播,传播距离较远,加上近期应用白僵菌剂生物农药防治果蔬害虫,致使白僵菌原的传播更加广泛。因此,柞蚕在野外饲养也较易感染此病。

(3)防治方法。在实行小蚕保护育时,由于在室内饲养、塑料薄膜内饲养、土坑内饲养,这些环境湿度较高,温度也高,易发白僵病。因此,在饲养中要特别注意通风换气,排湿降温。如果在小蚕期发病,可使用防病1号和漂白粉防僵粉喷撒蚕体(漂白粉防僵粉是用有效氯为25%的漂白粉1份加生石灰粉19份配制而成)。漂白粉防僵粉随配随用,不得隔日使用。其次,要及时防治蚕场及周围的害虫,特别是鳞翅目害虫,防止它们的交叉传染。第三,窝茧场要选在干燥通风处,防止后期感染白僵菌而形成干枯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