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园林植物病虫害预测预报技术

园林植物病虫害预测预报技术

时间:2022-11-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田间调查结果,运用所学病虫害预测预报方法,对重要病虫害进行准确测报,并根据测报结果确定防治时期和防治对象。预测预报是园林植物病害防治时判断病害发生情况、制订防治计划和指导防治的重要依据。病害预测预报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病害防治效果的好坏。在园林植物病害预测预报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传播方式选择不同的测报方法。根据预测圃植物发病情况,可推测病害发生期,便于及时组织防治。

项目4 园林植物病虫害预测预报技术

学习内容

了解园林植物病虫害预测预报的内容和种类,掌握园林植物病虫害主要的测报方法。

教学目标

学会最常用的园林植物病虫害预测预报方法,能够独立对重要病虫害进行测报,为病虫害的防治打下坚实的基础。

技能目标

根据田间调查结果,运用所学病虫害预测预报方法,对重要病虫害进行准确测报,并根据测报结果确定防治时期和防治对象。

防治病虫害同与敌人作战一样,只有掌握敌情,做到胸中有数,才能抓住有利时机,做到主动、及时、准确、经济、有效。病虫害的发生与消长都有它的规律性,所以,我们要结合历史资料和天气情况,对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加以估计。

任务1 园林植物病害预测预报技术

知识点:园林植物病害预测预报的方法和内容。

能力点:能根据测报结果独立确定病害防治时期和测报发生趋势。

任务提出

预测预报是园林植物病害防治时判断病害发生情况、制订防治计划和指导防治的重要依据。病害预测预报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病害防治效果的好坏。实践证明,只要搞好病害测报,就可以做到防在关键上、治在要害处,会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那么,病害测报该如何进行呢?

任务分析

不同的园林植物病害会有不同的规律,病原的传播途径各有不同,病害在发生过程中会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所以在测报方法也会各有不同,一定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预测预报。该任务就是掌握预测预报的种类和内容,学会预测预报常用的方法,要完成此任务需要熟悉不同病害的病原传播方式和环境对病害的影响。

任务实施的相关专业知识

1.园林植物病害的传播与测报

在园林植物病害预测预报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传播方式选择不同的测报方法。病原物的传播有主动传播和被动传播两种。

1.1 主动传播

主动传播指病原物依靠自身的活动传播,如线虫的蠕动、真菌孢子的弹射、细菌的游动等,其传播的范围很小。

1.2 被动传播

被动传播相对主动传播,其传播距离比较远,范围比较广,是传播的主要方式,在病害的蔓延扩展中起重要作用。其中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中以风、雨水、昆虫和其他动物传播的作用最大;人为因素中以种苗和种子的调运、农事操作和农业机械的传播最为重要。

1.2.1 气流传播

气流传播是病原物最常见的一种传播方式。气流传播的距离一般比较远,很多外来菌源都是靠气流传播的,如白粉菌类、锈菌类。

1.2.2 雨水传播

植物病原细菌和真菌中的黑盘孢目和球壳孢目的分生孢子多半都是由雨水传播的。在暴风雨的条件下,由于风的介入,往往能加大雨水传播的距离。

1.2.3 生物介体

昆虫,特别是蚜虫、飞虱和叶蝉是病毒最重要的传播介体,病原物存在于植物韧皮部的筛管中,它的传播介体是在筛管部位取食的昆虫。

1.2.4 土壤传播

土壤是病原物的重要的越冬和越夏场所,很多为害植物根部的兼性寄生物能在土中存活较长时间。在土壤中存活的病原物还可以通过自身的生长和移动接触健康植物,从而产生侵染,根部的外寄生线虫可以在土壤中靠自身的运动到达寄主植物的根部。

1.2.5 人为因素

人们在引种、施肥和农事耕作中,经常造成植物病害的传播。人为传播不像自然传播那样有一定的规律性,它是经常发生的,不受季节和地理因素的限制。

2.环境条件对病害测报的影响

环境条件中的温度、湿度、光和风都对病原物的生长和侵入及在植物体内的扩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其中温度、湿度影响最大。许多真菌孢子要在有水的情况下萌发率才能达到最大。因此,对于绝大多数气流传播的病原物,湿度越高对侵入越有利。但在土壤中情况则正好相反,因为土壤湿度过高,会影响大多数病原物的呼吸,同时还会导致对病原物有颉颃作用的腐生菌大量繁殖。

3.病害测报的分类

常见植物病害测报按预测内容和预报量的不同,可分为流行程度预测、发生期预测和损失预测等。流行程度预测是最常见的预测种类,预测结果可用具体的发病数量(如被害率、严重度、病情指数等)做定量的表达,也可用流行级别做定性的表达。流行级别多分为大流行、中度流行(中度偏低、中等、中度偏重)、轻度流行和不流行。病害发生期预测是估计病害可能发生的时期。损失预测主要是根据病害流行程度预测减产量。

病害测报按照预测的时限,可分为长期预测、中期预测和短期预测。

4.病害主要预测方法

病害预测的方法因病害流行规律的不同而不同。病害预测的主要依据是:病原物的生物学特性、病害侵染过程和侵染循环的特点、病害发生前寄主的染病状态、病原物的数量、病害发生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当地的气象历史资料和当年的气象预报材料等。对这些情况掌握得越准确,病害预测就越可靠。目前,病害主要是根据病原物的数量和存在状况、寄主植物的染病性和发育状况,以及病害发生和流行所需的环境条件的三个方面的调查和系统观察进行预测的。病害预测的方法可分为数理统计预测法和实验生态生物学预测法两种。

4.1 数理统计预测法

数理统计预测法是指在多年试验、调查等实测数据的基础上,采用数理统计学回归分析的方法,找出影响病害流行的各主要因素,即寄主植物的染病性、病原物的数量和致病力、环境条件(特别是温度、湿度、土壤状况等)、管理措施等因素与病害流行程度之间的数量关系。在回归方程中,设上述某个因素(或多个因素)为自变量,建立回归方程后,输入自变量调查数据就可预测出病害发生情况。

4.2 实验生态生物学预测法

实验生态生物学预测法是运用生态学、生物学和物理学的方法,通过预测圃观察、绿地调查、孢子捕捉和人工培养等手段,来预测病害的发生期、发生量及危害程度的一种预测方法。此法较烦琐,但准确性较高,仍是目前病害预测的常用方法。

4.2.1 预测圃观察

在某病害流行地区,栽植一定数量的染病植物或固定一块圃地,经常观察病害的发生发展情况,这就是预测圃观察。根据预测圃植物发病情况,可推测病害发生期,便于及时组织防治。

4.2.2 绿地调查

在绿地内选择有代表性的地段进行定点、定株和定期调查,了解病害的发生情况,分析病害发生的条件,这样有助对病害未来发生情况做出准确的估计。

4.2.3 孢子捕捉

孢子捕捉的季节性比较强。靠气流传播的病害,如锈病、白粉病可用孢子捕捉法预测病害发生情况。其做法是:在病害发生前,用一定大小的载玻片,涂上一层凡士林,放在容易捕捉孢子的地方,迎风放或平放于一定高度,定期取回做镜检计数,进行统计分析,推测病害发生时期和发生程度。

4.2.4 人工培养

在病害发生前,将容易染病或可疑的有病部分进行保湿培养,逐日观察记载发病情况,统计已显症状的发病组织所占有的百分数,就可以预测在自然情况下病害可能发生的情况。针对不同的病害,其测报方法也有所不同,有些在病残体、种苗、土壤、粪肥等处越冬的病原物,常常需要进行组织加强培养,所以要针对不同的病原物,准备不同的培养基。

任务实施

1.材料及工具的准备

1.1 材料

材料为数理统计模型、病害发生严重的典型园林绿地、参考文献等。

1.2 工具

工具为计算机、放大镜、孢子捕捉器、培养基制作材料、培养箱等。

2.任务实施步骤

2.1 准备工作

同时准备计算机、放大镜、记录本、笔等其他材料。

2.2 孢子捕捉器的安置

不同的捕捉器安装安法不同,可以根据说明书具体实施。

2.3 病害测报实施

2.3.1 根据菌量预测

菌量的测定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①对于细菌性病害可以通过测定噬菌体激增的数量来预测细菌数量;②对于种子表面带菌的病害可以通过检查种子表面带有的菌量来预测次年田间被害率;③用孢子捕捉器捕捉空中孢子预测菌量。

(1)田间菌量调查 可以采用田间调查记数法,如噬菌体数的测定;如种子和苗木等部位表面病原数量的测定可用镜检法;对于靠气流传播的病害,用捕捉器捕捉孢子,然后计算孢子数量。

(2)测报 根据计算的菌量,按不同病害的测报标准,确定发生时期和防治田块。

2.3.2 根据气象条件预测

多循环病害的流行受气象条件影响很大,而初侵染菌源不是限制因子,对当年发病的影响较小,故通常根据气象条件预测。

2.3.3 根据菌量和气象条件预测

综合菌量和气象因子的流行学效应,作为预测的依据。有时还把寄主植物在流行前期的发病数量作为菌量因子,用以预测后期的流行程度。

2.3.4 根据菌量、气象条件、栽培条件和寄主植物生育状况预测

有些病害的预测除应考虑菌量和气象因子外,还要考虑栽培条件、寄主植物的生育期和生育状况。

2.3.5 根据培养预测法预测

在病害没有发生前,将作物容易染病或疑为有病部分放在适于发病条件下,进行培养观察,以提前掌握病害发生的始期。由于病菌的生长、发育和繁殖都要求较高的湿度,所以,通常是用保湿的方法进行培养。

2.3.6 根据病圃观察法预测

在大田外,单独开辟出一块地,针对本地区为害严重的某些病害,种植一些感病品种和当地普遍栽培的品种,经常观察病害的发生情况,预测圃里容易发病的感病品种,由此可以较早地掌握病害开始发生的时期和条件,有利于及时指导大田普查。

任务考核

园林植物病害预测预报技术任务考核单如表4-1所示。

表4-1 园林植物病害预测预报技术任务考核单

img94

思考问题

(1)孢子捕捉器的原理是什么?

(2)在预测预报园林植物病害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拓展提高

新测报技术和手段的应用

1.可视预测预报技术

从20世纪50年代开展病虫预测预报工作以来,直到21世纪初,病虫预报一直沿用“病虫情报”的方式进行发布,在当时的历史和农业生产条件下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农业生产形式的不断变化,尤其进入到21世纪信息时代后,继续沿用“病虫情报”的形式发布病虫预报,很显然不适应当今社会的需要:发送“病虫情报”到区(县)、乡(镇)农技部门,再传播到农民这种形式,导致发送速度慢,传播范围窄,病虫发生情况和防治技术不能直接、及时地被最终使用者(广大农民)所接受使用;以单一文字形式的“病虫情报”不能表现病虫为害的症状、病虫形态等,导致部分农民不能及时对症下药,其结果乱用药,防治成本增加,环境污染严重,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直接危害广大人民的身体健康,为此必须改革农作物病虫预报手段,提高病虫预报水平,更好地为广大农民服务。所以,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可视病虫测报应势而生,农作物病虫可视预报就是把农作物病虫发生情况和防治关键技术制作成电视节目,应用电视这一最广泛的传播媒体向广大农民进行发送,使广大农民能及时、准确、直观接收到农作物病虫发生和防治的信息,指导农民进行大面积的病虫防治工作。

2.异地预测法

一些远距离迁飞性害虫和大区流行性病害,其菌源可随气流迁往异地。如黏虫、褐稻虱、稻纵卷叶螟等害虫是逐代呈季节性往返迁移,其迁移的方向和降落区域的变动,又受随季风进退的气流和农作物生长物候的季节变换制约。因此,可根据发生区的残留虫量和发育进度,结合不同层次的天气形势以及迁入区的农作物长势和分布,来预测害虫迁入的时间、数量、主要降落区域和可能的发生程度。对植物病害,也可根据发生区的菌源量、气流方向以及农作物抗病品种的布局和长势,来预先估计可能的发生区域、发生时间和流行程度,并可应用综合分析、预测模型和电算模拟等手段进行。

任务2 园林植物害虫预测预报技术

知识点:掌握园林植物害虫预测预报的方法和内容。

能力点:根据测报结果,能独立确定园林植物害虫防治适期和防治方法。

任务提出

园林植物害虫预测预报是同害虫做斗争时判断害虫发生情况、制订防治计划和指导防治的重要依据。预测预报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害虫防治效果的好坏,对保证园林植物健康成长具有重大作用。实践证明,搞好害虫测报,就可以做到防在关键上、治在要害处,达到投资用工少、收效大的作用。

任务分析

不同的昆虫为害特点不同,发生时期也千差万别,在防治中,一定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预测预报。该任务就是掌握预测预报的种类和内容,学会预测预报常用的方法。

任务实施的相关专业知识

1.预测预报的意义

园林植物害虫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规律性,认识和掌握其规律,就能够根据现在的变动情况推测未来的发展趋势,及时有效地防治害虫。害虫预测预报是实现“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植保方针、正确组织指导防治工作的基础。

2.预测预报的内容

2.1 发生时期的预测

防治害虫,关键在于掌握好防治的有利时机。害虫发生时期因地方不同而不同,即使是同种害虫、同一地区也常随每年气候条件而有所不同。所以,对当地主要害虫进行预测,掌握其始发期、盛发期和终止期,抓住有利防治时机,及时指导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2.2 发生数量的预测

害虫发生的数量是决定是否需要进行防治和判断危害程度、损失大小的依据。在掌握了发生数量之后,还要参考气候、栽培品种、天敌等因素,综合分析,注意数量变化的动态,及时采取措施,做到适时防治。

2.3 分布预测

分布预测主要是预测病虫可能的分布区域或发生的面积。对迁飞性害虫和流行性病害还包括预测其蔓延扩散的方向和范围。

2.4 危害程度预测

在发生期预测和发生量预测的基础上,结合品种布局和生长发育特性,尤其是染病、染虫品种的种植比重和易受病虫危害的生育期与病虫盛发期的吻合程度,同时结合气象资料的分析,预测其发生的轻重及危害程度。

病虫害的发生轻重程度可分为小发生、中等偏轻发生、中等发生、中等偏重发生和大发生五级。

3.预测预报的种类

预测预报分为定期预报、警报和通报三种。

3.1 定期预报

定期预报一般分为短期、中期和长期三类。

3.1.1 短期预报

短期预报是预测近期内害虫发生的动态,如某种害虫的发生时间、数量及为害情况等,在害虫发生的前几天或十几天内进行。

3.1.2 中期预报

中期预报一般是根据近期内害虫发生的情况,结合气象预报、栽培条件、品种特性等综合分析,预测下一段时间的发生数量、危害程度和扩散动向等。中期预报的预测时间和范围依害虫种类而定。对于在全面发生期的重点害虫,都应进行中期预测,一般在发生前一两个月进行。

3.1.3 长期预报

长期预报一般是属于年度或季节性的预测,通常是在头一年的年末或当年的年初,根据历年害虫情况积累的资料,参照当年与害虫发生有关的各项因素,如植物品种、环境条件、存在数量及其他有关地区前一时期害虫发生的情况等,来估计害虫发生的可能性及严重程度,供制订年度防治计划时参考。长期预测由于时间长、地区广,进行起来较复杂,需有较长时间的参考资料和积累较丰富的经验,同时对害虫发生的规律要有较深刻的了解,一般在害虫发生前半年进行。

短期预报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中期和长期预报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3.2 警报

警报是属于紧急性质的预报。当所预测的虫情已达到防治指标时,要立即发出警报,及时组织开展防治工作。

3.3 通报

通报的内容主要是一个市或地区害虫发生和发展及防治动态,主要针对某些重要害虫在进行预测分析之后,编写出害虫情报,印成书面材料,通报出去。其目的是让有关单位能事先了解到害虫发生情况和发生趋势,有更多的时间做好预防准备,并为编订或修订防治计划、安排防治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4.园林植物害虫预测方法

4.1 发生时期预测

发生时期预测主要是预测某种害虫在某一虫态出现的始盛期、高峰期和盛末期,以便确定防治的最佳时期。一个虫态在某一地区出现14%的时间,称为始盛期;出现数量达一个虫态总数的50%时,称为高峰期;一个虫态出现86%的时间,称为盛末期。

这种方法常用于预测一些防治时间性强,而且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大的害虫,如钻蛀性、卷叶性害虫以及龄期越大越难防治的害虫。这种预测在生产上使用最广,而害虫的发生期随每年气候的变化而变化,所以每年都要进行发生时期预测。发生时期预测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4.1.1 物候预测法

物候是指自然界各种生物现象出现的季节规律性。人们在与自然的长期斗争中发现,害虫在某一虫态的出现时期往往与其他生物的某个发育阶段同时出现,物候预测法就是利用这种关系,以植物的发育阶段为指标物,对害虫在某一虫态或发育阶段的出现期进行预测。“桃花一片红,发蛾到高峰”就是老百姓根据地下害虫小地老虎与桃花开放的关系来预测其发生期的。

4.1.2 发育进度预测法

发育进度是指某种害虫的某一虫态个体数量在时间上的分布。人们通过对害虫发育进度进行观察,结合当地气象预报的日、旬平均温度和相应的虫态历期,推算以后虫态的发育期,即为发育进度预测。发育进度预测法可分为历期预测法和期距预测法。

(1)历期预测法。历期预测法是对前一虫态发育进度(如化蛹率、羽化率、孵化率等)进行调查,当调查虫口数达到14%、50%、86%即分别为始盛期、高峰期、盛末期的数量标准时,结合当时气温下该虫态的发育历期,即可推出后一虫态的相应发生期。

(2)期距预测法。害虫由前一个虫态发育到后一个虫态或由前一世代发育到下一世代,都要经过一定的时间,这一时期所需的天数称为期距。通过调查研究掌握害虫发生时期加上期距天数,推断出后一阶段害虫的发生时期,称为期距预测法。测定期距常用的方法有以下三种。①田间调查法:在调查对象田块内选择有代表性的样方,针对刚出现的某种害虫的某一虫态进行定点取样,逐日或每隔2~3d调查一次,统计该虫态个体出现的数量及百分比。通过长期调查掌握各虫态的发育进度后,便可得到当地各虫态的历期。②诱测法:利用害虫的趋性及其他习性(如趋光、趋化、趋色、产卵等)分别采用各种方法(如灯诱、性诱、食饵诱集、饵木诱集等)进行诱测,逐日检查诱捕器中虫口数量,就可了解本地区各虫态的始盛期、高峰期和盛末期。有了这些基本数据,就可推测以后每年各虫态或为害可能出现的日期。③饲养法:对于一些难以观察的害虫或虫态,可从野外采集一定数量的卵、幼虫或蛹,进行人工饲养,观察其发育进度,求得该害虫各虫态的发育历期。人工饲养时,应尽可能使室内环境接近自然环境,以减少误差。

4.1.3 计算机预测法

应用电子计算机技术和装置,将经研究得出的有害和有益生物发育模型、种群数量波动模型、作物生长模型、防治的经济阈值和防治决策等存入计算机中心,通过各终端系统输入各有关预报因子的监测值后,即可迅速预报有关害虫发生地点、危害程度和防治等的预测结果。

4.2 发生数量预测

发生数量预测法又称猖獗预测或大发生预测,主要是预测害虫未来数量的消长变化情况,对指导防治数量变化较大的害虫极为重要。发生数量预测常用的方法有以下三种。

4.2.1 有效虫口基数预测法

有效虫口基数预测法是目前采用较多的一种方法。害虫的发生数量往往与其前一世代的虫口基数有着密切关系,基数越大,下一世代发生量可能就越多;反之,则越少。其方法是:对上一世代的虫态,特别是对其越冬虫态,选有代表性的,以面积、体积、长度、部位、株等为单位,调查一定的数量,统计虫口基数,然后再根据该虫的繁殖能力、雌雄性比及死亡情况,来推测下一代发生数量。

4.2.2 气候图预测法

气候图预测法就是利用害虫与环境条件中温、湿度的相关性,预测某种害虫的发生趋势。应用该法预测害虫的发生数量,针对的必须是以温、湿度为其数量变动的主导因素的害虫。另外,还必须积累相当多的历史资料(至少要有五年以上的资料),将这些资料进行比较,找出害虫大发生最适宜的温、湿度范围,然后以此作为预测某害虫大发生的依据。

4.2.3 形态指标预测法

环境条件对昆虫的影响是通过昆虫本身起作用的,昆虫对外界条件的适应性也会从形态上表现出来。如虫态的变化、脂肪体含量与结构、雌雄性比等都会影响到下一代。

4.3 发生区预测

发生区预测包括害虫发生地点、范围及发生面积的测报。对于具有扩散迁移习性的害虫,还包括其迁移方向、距离、降落地点的测报。

4.3.1 扩散迁移的预测

一些远距离迁飞性害虫是呈季节性往返迁移的,其迁移的方向和降落区域的变动,又受季风进退的气流和植物生长物候的季节变换制约。因此,可根据发生区的残留虫量和发育进度,结合不同层次的天气形势及迁入区的农作物长势和分布,来预测害虫迁入的时间、数量、主要降落区域和可能的害虫发生程度。

在扩散迁移的测报中,既要考虑害虫本身的习性,又要分析环境因素的干扰。对近距离飞翔的昆虫,可采取标记释放后人工捕捉,或灯光诱获、性诱获等方法,其他的还有昆虫雷达监测等。

4.3.2 发生地点与范围的预测

在进行此项测报时要考虑以下因素:一是当地害虫繁殖力强,一旦环境条件适宜,就可能暴发成灾;二是害虫发生范围与周围虫口密度密切相关,因此,发生地点、范围和面积的预测必须与虫情调查及发生量预测结合起来;三是要注意发生周期以及其他规律的变化。

4.4 虫害危害程度预测

虫害危害程度预测是预测园林植物在受害虫为害后,影响园林植物生长和发育所带来的损失程度。它是确定是否需要进行害虫防治的依据或指导防治的指标。

5.害虫预报

害虫预测结果应按期向上一级填表汇报。县、市、省园林有关部门,在接到基层测报组报送的预报资料后,应迅速研究,以便决定是否发布县、市或全省性的短期或长期预报。园林植物虫情预报表如表4-2所示。

表4-2 园林植物虫情预报表

img95

任务实施

1.材料及工具的准备

1.1 材料

材料为计算机数理统计模型、前五年当地害虫预测预报资料等。

1.2 工具

工具为捕虫网、吸虫管、毒瓶、采集箱、采集盒、诱虫灯、标本盒、标本瓶、计数器、记录本、记录笔、计算器、放大镜、显微镜等。

2.任务实施步骤

2.1 准备工作

分别准备田间调查法和诱测法的工具。根据任务要求,准备好相应的捕虫网、吸虫管、毒瓶、标本瓶、采集箱、采集盒、诱虫灯等调查工具,同时要准备好计数器、放大镜、记录本、记录笔等工具。

2.2 实地测报

2.2.1 田间调查法

在调查对象田块内选择有代表性的样方,对刚出现的某种害虫的某一虫态进行定点取样,逐日或每隔2~3d调查一次,统计该虫态个体出现的数量及百分比,从而确定各虫态的始盛期、高峰期和盛末期。

2.2.2 诱测法

利用害虫的趋性及其他习性(如趋光、趋化、趋色、产卵等)分别采用各种方法(如灯诱、性诱、食饵诱集、饵木诱集等)进行诱测,逐日检查诱捕器中虫口数量,就可了解本地区各虫态的始盛期、高峰期和盛末期。有了这些基本数据,就可推测以后每年各虫态或为害可能出现的日期。

2.2.3 期距和历期的确定

根据田间调查法和诱测法得到的数据确定历期。

2.3 虫害预测

(1)发生时期预测。发生时期预测采用物候预测法和发育进度预测法两种方法。

(2)发生数量预测。发生数量预测主要采用有效虫口基数预测法。

(3)发生区预测。发生区预测主要用田间调查法预测。

(4)危害程度预测。危害程度预测主要按危害程度预测公式进行。

2.4 虫害预报

在进行实际预测之后,为了及时反映虫情,指导群众不失时机地开展防治,应根据测报结果加以综合分析,编写出虫害情报,通过广播、黑板报、印刷品、电话、电子邮件、电视等途径通报出去,指导群众及时开展防治。

任务考核

园林植物害虫预测预报技术任务考核单如表4-3所示。

表4-3 园林植物害虫预测预报技术任务考核单

img96

思考问题

(1)期距预测法有哪些缺陷?

(2)作为一个植物保护工作者,在预测预报园林植物害虫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拓展提高

1.历期预测法和期距预测法的区别

期距的长短常因营养条件、气候条件等影响而发生一定的变化。利用期距预测法预测害虫的发生情况时,应结合各地历年观察的有关期距的平均数和置信区间。换句话说,期距是一个经验值。而历期是结合当地的气象条件因素计算得来的,更准确。所以,历期应用更广泛,但需要对当地气象条件做好监测。期距作为一个经验值,应用起来更简便,但有一定的地域限制,不能生搬硬套,如辽宁的期距值就不能用于河南的害虫预测。

2.预测预报中应注意的问题

(1)合理确定调查样本。要根据该地区不同的地形特点、海拔高度、植物生育期、虫害发生程度,选择有代表性的区域进行调查取样,每个区域不得少于三种植物,做到精心调查,减少误差。同时,通过每个区域的目测,使测报人员对该地区虫害发生情况有一个初步了解,便于在计算调查数据的加权平均值时,做到心中有数。

(2)注意搜集相关信息,如气象条件,低温是否影响昆虫越冬,还有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如灯下某害虫是否突然增多等,同时注意与周边地区的信息交流。

(3)要具备实事求是、不怕吃苦的工作态度。要实际深入田间调查,要及时了解田间发生的实际情况,看看实况和测报结果的差距,及时总结经验,为提高以后测报的准确性打好基础。

3.病虫情报的编写

在进行实际观测之后,应根据测报结果加以综合分析,编写出虫害情报,通过广播、黑板报、印刷品、电话、电子邮件等途径通报出去。

编写虫害情报的一般做法是:每次重点报一两种主要病虫,先简单介绍它们的为害特点,然后报道近来虫害发生情况,并与过去(历年资料)对比,说明发生早晚和轻重,再结合气象、作物和天敌等条件进行分析,做出发生期或发生程度及发生趋势的估计,最后提出有关防治时期和防治方法的建议。

学习小结

img97

目标检测

一、填空题

(1)按照内容,害虫预测预报可分为(  )、(  )、(  )和(  )。

(2)害虫预测预报的种类可分为(  )、(  )和(  )。

(3)定期预报按时间长短可分为(  )、(  )和(  )。

二、简答题

(1)病害的预测方法有哪几种?

(2)病虫测报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3)如何编制病虫预报?

三、计算题

调查发现桃小食心虫越冬幼虫密度为1头/米2,越冬成虫每雌虫产卵200粒,雌雄性比为1∶2,越冬幼虫死亡率为40%,卵孵化率为90%,问一代幼虫发生量为多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