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已有研究成果和对广从断裂活动性的讨论,对珠江二角洲经济区断裂活动性和地震危险性可得如下结论。
(1)珠江二角洲断陷盆地是一继承型活动盆地,其新构造运动弱于新生型而强于完成型断陷盆地。受周边和内部NE、NW向断裂的切割,使盆地分割成多个次级断陷和断隆。断块的差异升降是本区新构造运动的基本特征。
(2)已有构造物质热释光测年表明,二角洲周边和内部断裂年龄为2~36万年。其中,8~12万年、18~22万年、35~36万年二个年龄峰值,反映出断裂的最新活动多在中更新世至晚更新世中期,晚更新世后活动渐弱。新构造运动研究成果也支持此结论。
(3)已有研究和现代监测数据表明,珠江二角洲经济区现代地震活动微弱,地震基本设防烈度为Ⅵ~Ⅶ度,是地壳相对稳定的区域。从现有资料来看,珠江二角洲未发现切割晚第四系的活动断裂,也无大于或等于6级历史地震记录。
(4)对佛山市西淋岗第四纪错断面的研究否定了广从断裂晚更新世以后的活动,西淋岗第四纪错断面非构造成因,更不能界定为晚更新世以后的活动断裂。
白坭-沙湾断裂中段沙湾镇附近探槽开挖的直接证据和罗汉山剖面测年数据表明,白坭-沙湾最晚活跃期为中更新世晚期至晚更新世中早期,中等偏弱强度,断裂带与周边北西向断裂共同控制了该区域的第四纪沉积及水系的发育。白坭-沙湾断裂带与地震活动有关,且由于该区域断块仍处于调整时期,故该断裂将继续活动,需做进一步的活动断裂监测。
(5)珠江二角洲经济区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加上软土分布广泛,场地烈度增加,如果发生地震,即使只有中等震级,所造成的损失可能也不亚于边远地区的大地震。随着20世纪90年代中国进入地震活动活跃期,珠江二角洲地区断裂活动性和地震危险性调查评价不容忽视。正因为如此,珠江二角洲经济区断裂活动性和地震危险性问题与其他经济区相比较更显重要,急需给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以利于这个重要经济区的长远规划、产业布局和社会稳定。
(6)据珠江二角洲断陷盆地全新世后断块活动强弱、地震活动强度和地震危险性,初步将其划分成如下二个级别。
①一级危险区。南海近岸断陷地形地貌反差较大,断块沉降速率达3mm/a,断裂活动从中更新世至晚更新世,持续时间较长,历史上发生过5.75级地震,预测今后有可能发生6级地震,断块活动较强,划为一级地震危险区。
②二级危险区。西江、北江和珠江口断陷新构造运动较强,升降速率平均0.5~1.0mm/a,第四系厚度40~50m,局部60~70m,断块活动性中等,划为二级地震危险区。
③二级危险区。东江断陷第四纪以来,继承性缓慢沉陷,第四系沉积厚度20~30m,断块活动较弱,历史地震少,地震危险性小。
市桥-广州断隆受罗浮山-瘦狗岭、白坭-沙湾、化龙-黄阁3组弱活动断裂控制,晚更新世以来未发生过断裂错动。断块以间歇性抬升为主,晚更新世后广州一带抬升速率略小于1mm/a,断块活动较弱,地震少且强度低,地震危险性也相对较小。
新会断陷及五桂山断隆地壳活动性较弱,历史地震小于4.75级,垂直升、降的构造运动速率小于1.0mm/a,地震危险性较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