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珠江三角洲的发展历史

珠江三角洲的发展历史

时间:2022-02-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今天的龙江镇,除了“两龙”以外,还包括了古代甘竹堡辖地。龙江成村不迟于汉代,村址位于龙江之首,故曰龙首。龙江自古以来水道纵横,河冲交错,特有的水乡环境决定了龙江经济发展与农耕文化的特征。据史志记载,龙江、龙山、甘竹三地开村以来荣登状元、进士者凡一百多人、举人四百多人。
龙江概述_名镇龙江

发源于云贵高原的珠江,滔滔江水穿越无数峡谷奔腾入岭南,流经粤中腹地时,有大山屹峙其中,名曰西樵,于是江水环山南北东流而去,水流夹着有一片绿洲,宛如镶嵌在珠江三角洲上一颗耀眼的明珠。其中有江河东西贯通、蜿蜒若游龙者名曰龙江,有山峦盘垣起伏者名曰龙山。两地紧靠,史称“两龙”。今天的龙江镇,除了“两龙”以外,还包括了古代甘竹堡辖地。

龙江成村不迟于汉代,村址位于龙江之首,故曰龙首。村人除古粤人的后裔外,还有因逃避战乱南迁成为“与粤杂处”的中原人。由于龙江有着独特的水道交通条件,往来于番禺(广州)与苍梧(广西梧州)的艚船可以停泊龙江,龙江较早就融入了中原文明。

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龙江地处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温暖湿润,对农业生产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龙江自古以来水道纵横,河冲交错,特有的水乡环境决定了龙江经济发展与农耕文化的特征。

有汉以来,先进的中原农耕文化和“金田铁器”不断影响和渗入岭南,当时的先民已从传统的渔猎经济向农耕生产过渡,他们在山坡上挖垌开田,种植农作物。到了唐代,龙江除了有垌田之外,还有“潮田”的种植,以果菜和粮食种植为主体的农业经济也初成规模。

汉晋以降的近千年来,北方边患日趋严重,战火不断,最后北宋被金所灭,宋室南渡,建都临安。为了逃避战火的洗劫和蹂躏,无数随宋室南渡的军民迁徙岭南,暂止于保昌。南宋朝廷为了安置徙民,决定对珠江三角洲实行全面开发。一批批优秀的中原农耕男女由官府接引落藉后,成为开发珠江三角洲的一支生力军。珠江三角洲在朝廷和地方官府支持下,广筑堤围,兴修水利。当时,两龙在九江、沙头、西樵等地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成功地修筑了著名的“樵桑园围”。先民门结合堤围修筑,“挖洼为塘、叠土成基”,以基六塘四的比例,实行“基种桑,塘蓄鱼,蚕矢饲鱼”,塘泥又作为机肥育桑的良性生态循环方式,使种桑、养鱼、育蚕三者在生产上紧密联系,互相促进,全面发展,从而创造了桑基鱼塘这一科学的农耕方式。可以说,珠江三角洲农业生产发展有史以来最显著的成就之一,就是经过不断改造而成的桑基鱼塘和果基鱼塘经营格局。

明中叶以后,岭南已发展成为全国对外贸易中心,其规模超越江苏的扬州及福建的泉州,接着葡萄牙人入占澳门,开通了新的海上丝绸之路,蚕丝出口急增,丝价上扬。龙江、龙山、甘竹首先把握机遇,掀起了大规模的基塘开发和改造高潮。

同一时期,龙江民间的家族组织也获得了快速的发展。一种以封建道德为标准的宗法制度的形成与完善,在客观上加速了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整合的同时,也起到了维护地方稳定的作用。再者,在开拓土地方面,宗族组织有能力分派和发动本族男丁去对洼地进行改造,也有雄厚的经济实力承担开发的风险。开发而成的基塘成为宗族产业,这些宗族产业以租赁形式分租,所得收入又再去开发新的洼地。如此不断地扩大和积累宗族物业,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的开拓动力。应该说,在龙江桑基鱼塘的成功开发和荒废土地的高效利用方面,强大的宗族力量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经过不断地开拓荒地、扩大耕种面积、弃果种桑,龙江率先成为珠江三角洲桑基鱼塘的专业性生产区域,出现了“民舍外皆为塘,乡无耕稼”的现象。鼎盛时,龙江有机器缫丝厂30多家,丝织厂10多家,成为全省蚕丝业和丝织业的重要生产基地。随着生产经验和技术的不断总结、不断积累、不断进步,产品质量得到不断的提高。当时龙江丝织品“玉阶”和“柳叶”两个品牌被列为朝廷的贡品,其质量连生产蚕丝历史久远的苏杭“皆不及也”。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国际市场丝价再次攀升,丝蚕业进入了巅峰时期,曾一度出现“一船蚕丝去,一船白银归”的繁荣景象。

妇女们在摘取蚕茧

另一方面,桑基鱼塘的经营包含了手工业、商业贸易等经济成分,在推进地域性专业化、集约化和商品化的经营过程中,不但哺育了龙江人的多元价值取向和浓厚的经商意识,同时也哺育了大批闯南走北的两龙商贾,成为了当年粤商的重要一脉,为以后龙江商品经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在取得优越的经济条件后,南移人不忘宗祖,广建祠堂(鼎盛时龙江有祠堂近1000间),同时修桥铺路,建文塔、筑苑囿、修豪宅。这些建筑体现了明清建筑精湛的工艺水平,成为了岭南建筑文化的一朵奇葩,使龙江从原始的水乡风貌向典雅的水乡集市风貌迈出了一大步。在自然环境的映衬下,龙江历史上就出现过龙江八景、龙山八景、甘竹八景的自然人文景观

经济兴而文风盛。明清时期,佛、道两教在龙江的发展也进入了成熟阶段,寺庙、庵堂分布于两龙各地。此外,在既有中原文化传统,又有古越遗风的影响下,经过整合发展而成的赛龙舟、唱南音、唱龙舟、观音开库、庙会、演戏、自梳女及节日、婚嫁、饮食等习俗也逐步形成。

20世纪80年代,全国首届“屈原杯”龙舟赛在龙江举行

唐宋以来,不少官绅富户入籍龙江后,建社学、兴教育。随着龙江的经济崛起,不少宗族为了使子侄读书成材,在乡村大力普及一系列的奖学、助学机制。书院、义学、书塾就在此时频频面世,培养了一批批先贤俊彦。据史志记载,龙江、龙山、甘竹三地开村以来荣登状元、进士者凡一百多人、举人四百多人。

一千年来,龙江哺育过不少优秀的文化人、政治家、教育家、民族工业家,他们在历史上为民族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由于受封建社会的制约,龙江的经济结构明显带有被动性和脆弱性。明清两代及至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堤围缺乏合理的加固和管理,时有崩溃,基塘民居尽为泽国。加上政局经常动荡,匪盗猖獗,群众生命财产无法得到保障,种种社会因素也成为了历史上龙江发展的阻力。

20世纪30年代沦陷时期,在日寇蹂躏下的龙江,经济、文化受到了严重摧残。由于龙江当时没有生产粮食,饥馑特别严重,不少人卖儿卖女,妻离子散,甚至因缺食外逃、饿殍街头。

新中国成立后,龙江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铲除积弊,改变不合理的生产关系,积极兴修水利,有效地控制水患,创造了安定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发展环境,在经济发展中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龙江人民紧握机遇,积极发展市场经济,发扬“纳四海之新风”的传统,树立“工业立镇”基本方针,实行内联外引,引进人才、资金、设备、技术,以发展工业为主导,推进其他产业全面发展。

进入21世纪以后,龙江在文化教育、三大产业集约、城市化浪潮等方面都迈进了现代化、信息化的新里程。

龙江与过去相比,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水电、能源、交通、通信措施日臻完善,城乡建设也取得瞩目的成就,一批医院、学校、幼儿园、文体中心、公园、广场等福利设施平地崛起。

20世纪90年代末,龙江镇的国道两侧改建成现代经济走廊

龙江的历史,是一部贯通着开放、包容、创新、务实的历史。一代代龙江人,经历了漫长的生产实践和文化融合,培育出一种逐利与务本的实用价值观念,一种敢为人先、不断创新、不断开拓的创业精神,这些都推动着龙江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经济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