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珠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

时间:2022-06-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珠江三角洲地区和京津冀地区在充分就业方面领先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社会发展得分长江三角洲地区最高,珠江三角洲地区略高于京津冀地区。城镇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绝对差距珠江三角洲地区和京津冀地区非常接近,长江三角洲地区很小。此外,社会福利机构数量以及抚恤社会救济事业费支出方面,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京津冀地区得分均高于珠江三角洲地区。

6.2.3 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冀地区区域综合竞争力定量评价

(一)经济增长竞争力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表现,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区域的竞争力强弱,因此经济表现成为构建区域综合竞争力指标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综合竞争力包括经济规模、经济效益、产业结构和外向型经济四个部分。通过计算,三大区域的经济综合竞争力排序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第一,珠江三角洲地区第二,京津冀地区第三(见表6-2)。

表6-2 三大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得分

img78

1.经济规模

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京津冀地区在经济规模竞争力方面不相上下,珠江三角洲地区落后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京津冀地区(见表6-3)。在经济规模方面的六项指标总量数据中,长江三角洲地区大致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两倍甚至更多;各指标标准化后得到的数据(表6-4)显示,六项指标中工业总产值的得分为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京津冀地区,而GDP总量、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地方财政收入的得分均为长江三角洲地区>京津冀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但由于京津冀地区在地方财政收入、人口等方面较珠江三角洲地区具有明显的优势,最终在总体上京津冀地区经济规模得分大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当然这三个区域的经济规模与其地域范围大小和包含城市数量有一定关系,长江三角洲地区包含了16个地级以上城市,京津冀地区包含了13个地级以上城市,而珠江三角洲地区地域范围比较小,只是包括了广东的9个地级以上城市。

表6-3 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人口、土地面积、经济规模及倍数关系

img79

数据来源:三大区域数据汇总后,取四年平均数计算获得。

表6-4 三大区域经济规模各项指标标准化后数值

img80

注:由于采用的是平均权重综合评价法,在这里得到的各三级指标的标准化结果均未乘以相应的权重,权重的赋予则放在了二级指标的得分计算环节(下同)。

2.经济效益

在经济效益方面,从总体上来看,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效益竞争力最强,珠江三角洲地区次之,京津冀地区最差(见表6-5)。在GDP增长率方面,长江三角洲地区要高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和京津冀地区,京津冀地区GDP增长率最低。在经济密度方面,长江三角洲地区四年的平均值约为4860万元/平方公里,珠江三角洲地区稍逊于长江三角洲,约为4652万元/平方公里,京津冀地区落后比较多,约为1413万元/平方公里。京津冀地区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最高,而长江三角洲地区高于珠江三角洲地区。

表6-5 三大区域经济效益各项指标标准化后数值

3.产业结构

在产业结构的发展方面,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单位从业人员比重这项指标中,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得分高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和京津冀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在非农产业比重这项指标得分高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京津冀地区;京津冀地区在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这一项指标中存在明显优势(见表6-6)。京津冀地区在非农产业比重方面表现最差,不如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这与其产业发展的经济基础有一定关系。

表6-6 三大区域经济结构各项指标标准化后数值

img82

4.外向型经济

在外向型经济竞争力方面,长江三角洲地区要明显优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和京津冀地区,但珠江三角洲地区和京津冀地区在实际利用外资这一指标差距不大(见表6-7)。长江三角洲地区优越的地理区位促进其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进出口总额、实际利用外资、外资依存度、旅游外汇收入总量方面领先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和京津冀地区。随着长江三角洲地区核心城市上海立足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以及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召开,长江三角洲地区外向型经济的发展空间将会进一步拓宽和发展。珠江三角洲发展起源于1979年以后,广东省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由于其毗邻港澳地区的区位优势而率先发展起来,其外向型经济发展呈现良好的态势。从经济的对外依赖来看,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外贸依存度较高,远高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京津冀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外资依存度高于京津冀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

表6-7 三大区域外向经济各项指标标准化后数值

img83

(二)社会和谐竞争力

构建和谐社会可以避免经济增长而社会进步不平衡的困境,从全方位多要素考虑,社会和谐竞争力包括社会发展、公平安全、政府管理和居民生活四个方面。

根据计算结果,就三大区域的社会和谐竞争力来看,长江三角洲地区好于京津冀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最低。长江三角洲地区在四个指标中都占有相对优势,而京津冀地区的劣势在于社会发展和居民生活,珠江三角洲的劣势在于公平安全和政府管理。社会和谐竞争力三大区域综合得分如表6-8所示。

表6-8 三大区域社会和谐竞争力得分

img84

1.社会发展

社会发展水平比较难以衡量,这里选取城市化率、万人移动电话用户、万人国际互联网用户以及反映就业情况的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来定量分析,另外通过定性指标加以辅助分析(见表6-9)。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化水平最高,长江三角洲地区其次,京津冀地区最低。三地中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万人移动电话用户高于其他两地区;而无论以户籍人口作为基数,还是以增加了流动人口以后的修正人口作为基数,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万人国际互联网用户均高于其他两地。珠江三角洲地区和京津冀地区在充分就业方面领先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社会发展得分长江三角洲地区最高,珠江三角洲地区略高于京津冀地区。

表6-9 三大区域社会发展各项指标标准化后数值

img85

2.社会公平安全

在这方面,长江三角洲地区得分最高,京津冀地区次之,珠江三角洲地区最低。虽然刑事立案数量、灾害损失占GDP比重、二次分配等数据因难以收集未纳入本报告研究的指标项,但本报告所选用的指标也基本反映了三大区域的社会公平安全程度。如表6-10所示,在万人交通事故死亡人数这个负面指标中,珠江三角洲地区最多,长江三角洲地区多于京津冀地区。城镇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绝对差距珠江三角洲地区和京津冀地区非常接近,长江三角洲地区很小。此外,社会福利机构数量以及抚恤社会救济事业费支出方面,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京津冀地区得分均高于珠江三角洲地区。

表6-10 三大区域公平安全各项指标标准化后数值

img86

注:上表中第一项及第四项指标为负面指标,即这两项指标的标准化数值越高,竞争力得分越小。

3.政府管理

政府管理水平比较难以定量化,本报告对政府管理的界定是比较狭义的,主要定量化指标为财政支出状况。如表6-11所示,在一般预算内财政支出的总量指标上,长江三角洲地区最高,珠江三角洲地区最低;地方财政支出占GDP比重,为京津冀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人均地方财政支出指标长江三角洲地区最高,珠江三角洲地区次之,京津冀地区最低。总体上,政府管理竞争力长江三角洲地区>京津冀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

表6-11 三大区域政府管理各项指标标准化后数值

img87

4.居民生活

居民生活水平长江三角洲地区最高,珠江三角洲地区次之,京津冀地区第三(见表6-12)。人均住房面积、在岗职工平均年工资、每百万人拥有影剧院数这三项指标的得分上,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京津冀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城乡居民人均年末储蓄余额两个指标的得分上,珠江三角洲地区>京津冀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在岗职工平均年工资这项指标得分,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京津冀地区,每十万人拥有医生数该项指标是京津冀地区唯一的具有绝对优势的指标。

表6-12 三大区域居民生活各项指标标准化后数值

(三)环境友好竞争力

环境保护已成为我国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根据计算三大区域环境友好竞争力得分,京津冀地区最高,长江三角洲地区次之,珠江三角洲地区最低,如表6-13所示。

表6-13 三大区域环境友好竞争力得分

img89

注:环境污染指标为负面指标,即数值越高,竞争力得分越小。

1.区域环境

从三大区域的土地面积看,长江三角洲地区大约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两倍,京津冀地区大约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两倍。在人均耕地面积方面,由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程度比较高,人均耕地面积比较小,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人均0.036公顷,珠江三角洲为人均0.012公顷,京津冀地区由于河北省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耕地资源没有被大量占用,人均耕地面积最多,为0.065公顷。马克思说:土地是一切生产和一切存在的源泉。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目前已经受到了土地资源严重短缺的发展制约,相比之下,京津冀地区有更大的回旋余地。三大区域的区域环境得分(见表6-14),京津冀地区最高,长江三角洲地区第二,珠江三角洲地区第三。

表6-14 三大区域环境各项指标标准化后数值

img90

2.环境污染

在环境污染负荷方面(见表6-15),长江三角洲地区对环境的污染最严重,京津冀地区次之,珠江三角洲地区最后。长江三角洲地区单位面积排放的工业废水、工业二氧化硫和工业烟尘均高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和京津冀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三项指标均高于京津冀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单位面积排放的工业废水、工业二氧化硫和工业烟尘都超过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数倍,这也与两大区域的产业结构有一定的关系,因为珠江三角洲轻工业占很大比重。

表6-15 三大区域环境污染各项指标标准化后数值

img91

注:上表中所有三级指标均为负面指标,即数值越高,竞争力得分越小。

3.环境治理

虽然污染负荷方面长江三角洲地区最为严重,但在环境治理程度上,长江三角洲地区领先于另外两大区域,总体排名为长江三角洲地区、京津冀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如表6-16所示,在生活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以及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方面,长江三角洲地区做得最好。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方面,京津冀地区最好,但是长江三角洲地区与京津冀地区的差距不大。从总体上说,在环境治理力度方面,长江三角洲地区领先于京津冀地区,京津冀地区优于珠江三角洲地区。

表6-16 三大区域环境治理各项指标标准化后数值

img92

4.投入产出

在环境的投入产出方面,如表6-17所示,三地排名为长江三角洲地区、京津冀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污染源治理本年度投资总额、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长江三角洲地区最大,京津冀地区次之,珠江三角洲地区最低;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环境设施投资额超过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京津冀地区;单位GDP电耗最高的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其次是长江三角洲地区,京津冀地区最低。

表6-17 三大区域环境投入产出各项指标标准化后数值

注:单位GDP电耗指标为负面指标,即数值越高,竞争力得分越小。

(四)持续发展竞争力

持续发展竞争力是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能力。失去了持续发展的能力,经济社会的发展就会丧失动力、没有后劲。中国科学院发布的《2010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公布了2007年全国内地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排名,全国前10位的省、市依次为上海、北京、天津、江苏、浙江、辽宁、广东、海南、吉林和黑龙江,河北省为第21名。持续发展竞争力分为基础设施、市场金融、科技创新和文化教育四部分,三区域持续竞争力得分长江三角洲地区最高,珠江三角洲地区次之,京津冀地区最低,如表6-18所示。

表6-18 三大区域持续发展竞争力得分

img94

1.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范围是广义的,在对三大区域基础设施的评价中,也遇到了难以定量化的困难,最终选取五项指标进行比较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近几年来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力度很大,区际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联动发展获得了突破性进展(如表6-19所示),在市辖区铺装道路面积、每万人货运总量方面居于首位,珠江三角洲地区居第二位。每万人的客运总量和每万人邮电业务总量方面,珠江三角洲地区位居第一,京津冀地区第二,长江三角洲地区第三。

表6-19 三大区域基础设施各项指标标准化后数值

img95

2.市场金融

数据表明,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个数长江三角洲地区最多,珠江三角洲地区次之,京津冀地区最少。珠江三角洲地区外商投资企业比重高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由于毗邻港澳台地区的优势,其港澳台地区投资企业所占比重远高于另外两大区域。年末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以及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指标长江三角洲地区最大,京津冀地区次之,珠江三角洲地区最小。在市场金融方面,长江三角洲地区得分第一,京津冀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大约持平(见表6-20)。

表6-20 三大区域市场金融各项指标标准化后数值

img96

3.科技创新

如表6-21所示,科技创新方面长江三角洲地区得分最高,珠江三角洲地区其次,京津冀地区最低。专利受理量和专利授权量长江三角洲地区最多,差不多等于京津冀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两大区域之和。科学事业费长江三角洲地区最高,京津冀地区落后于长江三角洲地区,位居第二,珠江三角洲地区最低。

表6-21 三大区域科技创新各项指标标准化后数值

img97

4.文化教育

如表6-22所示,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京津冀地区在文教科卫费、人均教育事业费、文教科卫占地方财政支出、高等学校在职教师数量以及万人拥有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量均高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其中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京津冀地区的文教科卫费均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两倍多,而珠江三角洲地区则在每百人图书馆藏书数方面好于京津冀地区。人均教育事业费用支出长江三角洲地区最高,京津冀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相差不大;文化科学教育事业费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京津冀地区最高,长江三角洲地区次之,珠江三角洲地区最低。高等学校在职教师数量以及万人拥有的大学生数量京津冀地区最高,长江三角洲地区次之,珠江三角洲地区最低。百人图书馆藏书量珠江三角洲地区最高,但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差不大,京津冀地区最低。综合评价,长江三角洲地区在文化教育方面领先于京津冀地区,而京津冀地区要好于珠江三角洲地区,且京津冀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在文化教育方面的得分相差不大。

表6-22 三大区域文化教育各项指标标准化后数值

img98

(五)区域综合竞争力计算结果及说明

1.计算和结果

本报告指标体系包括86项指标,其中72项为定量指标。本报告对区域综合竞争力的定量评价是针对72项定量指标进行的,另外对定性指标进行单独分析。由于具体数据不是采用各个省市的数据来替代,而是具体到各个区域的每个地级以上城市,这给数据的采集过程带来了很大的难度。本报告数据分析方法采用自上而下的平均权重综合评价法,为使72项指标在整个评价体系中所占权重大体相同,尽量使16个二级指标下的三级指标数量保持均衡,一般每个二级指标下包含4—7个三级指标。在计算过程中以38个地级以上城市为样本对三大区域各项三级指标数据进行汇总,以三大区域的各三级指标值为基础进行数据的标准化,然后计算上一级指标的标准化数值,最终将各二级指标的数值乘以权重,计算出三大区域的综合竞争力得分(见表6-23)。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京津冀地区三大区域综合竞争力得分分别为:0.339、-0.211和-0.128。

表6-23 三大区域综合竞争力得分

img99

2.对结果的说明

根据计算,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京津冀地区三大区域综合竞争力得分:长江三角洲地区排列第一,京津冀地区次之,珠江三角洲地区排列第三。对于得分,做如下说明:

——数据只是说在区域综合竞争力的整体层面上,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京津冀地区,但不代表在各个具体方面也是如此。

——分值的大小代表区域竞争力的顺序位次关系,但不能以分差和倍数关系来衡量区域综合竞争力的绝对差距。

——由于指标项的选取、赋予权重方法的选择以及数据采集遇到的困难,可能在某一个具体指标方面,竞争力得分会与实际情况有所出入,但在整体上,还是比较客观的反映了三大区域的竞争力水平。

——虽然2010年的统计数据陆续推出,但还不够全面。因此本报告主要选取了2006年、2007年、2008年和2009年公布的统计数据。而区域竞争力是一个动态的概念,现实中三大区域的综合竞争力水平还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

——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发现部分人均数据有失真现象。究其原因是因为统计年鉴上的人均数据是根据户籍人口计算所得,而忽略了大量的流动人口。中国流动人口数量从1993年的7000万增加到2003年的1.4亿,10年内翻了一番,超过了全国人口总数的10%,约占农村劳动力的30%。有关数据表明,珠江三角洲地区吸引的流动人口远远大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京津冀地区。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广东省流动人口超过3000万人,这些人口基本集中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特别是深圳、东莞,都聚集了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而其本身户籍人口数量却比较少。根据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1年珠江三角洲地区9城市户籍人口为2595.23万人,而根据2000年的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人口为4077万,因此数据出现了失真。虽然长江三角洲地区、京津冀地区也有大量的外来流动人口,但比较而言,珠江三角洲地区人均数据失真程度要大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京津冀地区。但从另一方面来看,由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地域范围比较小,城市数量和人口数量也比另外两大区域少,因此在总量指标方面,珠江三角洲地区数据要明显小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甚至京津冀数据。比如,三大区域GDP总量、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地方财政收入等总量指标方面,珠江三角洲地区都小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在区域综合竞争力指标体系中,既有人均指标,又有总量指标,这在一定程度上中和了使用人均数据对珠江三角洲地区有利而使用总量数据却对珠江三角洲地区不利的问题。

(六)小结

1.三大区域综合竞争力水平长江三角洲地区第一,京津冀地区次之,珠江三角洲地区第三

长江三角洲地区在4项一级指标得分中3项位列第一,只有环境友好方面不及京津冀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在经济增长、持续发展两项指标中位居第二,社会和谐、环境友好方面位居第三;京津冀地区在环境友好方面位居第一,社会和谐方面位居第二,经济增长和持续发展方面位居第三。在16项二级指标得分中,除环境污染这一负面指标长江三角洲地区第一,京津冀地区第二、珠江三角洲地区第三,其余15项正面指标长江三角洲地区12项位居第一,3项位居第二;珠江三角洲地区两项位居第一,5项位居第二,9项位居第三;京津冀地区两项位居第一,6项位居第二,8项位居第三(见表6-24、表6-25、图6-2、图6-3)。

表6-24 三大区域4项一级指标得分排序情况

img100

表6-25 三大区域16项二级指标得分排序情况

图6-2 三大区域4项一级指标得分雷达

img103

图6-3 三大区域16项二级指标得分雷达图

2.长江三角洲地区在整体数据上占有优势

GDP总量、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总量数据远大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和京津冀地区,经济效益水平高,产业结构较为合理,外向型经济得到长足的发展。政府管理、居民生活、市场发育程度、科技创新和环境治理水平都很高。长江三角洲地区单位面积污染负荷最大,区域整体环境有待提升。

3.京津冀地区最突出的特点是区域环境优势

京津冀地区环境和社会公平安全优势突出,但在经济效益、产业结构、外向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环境投入产出、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等方面尚有差距。

4.珠江三角洲地区人均数据占有优势

珠江三角洲地区人均GDP、社会发展程度水平等数据高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京津冀地区。但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总体规模较小,在环境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文化教育发展滞后,政府管理水平低,社会公平和安全状况较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