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土地管理原则

土地管理原则

时间:2022-11-1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土地管理原则是土地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管理过程中所必须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是保证土地管理工作合法化、有序化、科学化的前提。土地管理原则因管理目标和管理制度而异。我国土地管理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基础上的,是以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促进土地的永续利用为管理目标的。效率原则即土地管理部门行政干部及相关技术人员,在土地管理活动中,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佳管理效果。

1.2.2 土地管理原则

土地管理原则是土地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管理过程中所必须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是保证土地管理工作合法化、有序化、科学化的前提。土地管理原则因管理目标和管理制度而异。我国土地管理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基础上的,是以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促进土地的永续利用为管理目标的。土地管理原则有如下几个:

1.公平公正原则

土地是人类必备的生产、生活资料,为人类提供生存环境。土地管理不仅仅是国家及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责,公民还应依法享有充分的、平等的参与权和听证权。目前我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决策主要由技术人员和政府土地管理部门的干部来完成,公众参与不够。由于公众是土地利用的主体,他们不仅对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有最直接的体验而且土地利用规划的实施也是土地利益调整和再分配的过程,规划的结果往往是获胜方的主张和利益。因此,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决策过程中,公众应有平等的参与权,这样规划的编制应广泛吸收公众的意见,使土地利用评价更加合理,符合实际,利益分配更加合理公平,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才更具有科学性。此外,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调整过程中,为保证原土地使用权人和新获得使用权人合法权益受到保护,在调整过程中应采用听证制度,保障土地管理的公平和公正。

2.法制原则

法制原则即依法管理土地的原则。土地是人类重要的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为实现土地的最佳利用效益和永续利用,土地管理要遵循法制原则,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土地管理各环节、各部门要严格依法办事,遵守《土地管理法》、《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关于变更土地登记的若干规定》等法律法规。在基本国策的指导下,严格保护耕地,强化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制度。严格按照《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办法》规定,完善和规范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制度。对不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国家产业政策的建设项目,一律不得通过建设项目用地预审。

3.协调统一原则

土地是任一产业部门必须的生产资料,随着经济的发展,土地需求越来越大,如何协调配置土地在各产业部门间的比例成为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土地管理的重要任务。因此,土地管理既要按照土地本身的自然生态特性合理布局,又要考虑社会经济的发展计划和统筹规划。此外,目前我国土地管理行政机关和城市管理行政机关以及房产管理机构都是独立的,在具体业务操作上要保持统一、衔接,例如城市规划和土地规划,二者应相互沟通、交流,在日常的工作管理中,尽量做到协调统一,共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城市的繁荣。

4.效率原则

效率原则即土地管理部门行政干部及相关技术人员,在土地管理活动中,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佳管理效果。在土地调查中,借助现代科学技术,在“3S”技术的支持下,高效率、高标准地完成调查任务,当然这需要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本身管理能力和技术能力的提高。

5.整体原则

整体原则即将土地管理工作作为一个整体统一看待,在我国土地所有制的基础上,国务院代表人民群众行使主权,城市土地所有权归国家,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城乡土地统一管理。在土地利用过程中,不仅追求经济效益,还要兼顾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做到整体效益最佳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