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甘肃生态文明建设的初步实践

甘肃生态文明建设的初步实践

时间:2022-11-0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千百年来,勤劳淳朴的甘肃人民顺应自然,尊重科学,在生态环境治理及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进行了不懈和有益的探索。如何解决农业的稳定发展问题,始终是甘肃省人民面对的现实。甘肃省长江流域是泥石流高发的地区之一。据测算,境内泥石流分布面积达11 700平方千米,占流域总面积的30%。严重的泥石流灾害制约着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甘肃南部山区泥石流灾害的研究与防治十分紧迫。

第三节 可贵的探索:甘肃生态文明建设的初步实践

甘肃省自然生态环境类型多样,生态环境治理任务繁重。千百年来,勤劳淳朴的甘肃人民顺应自然,尊重科学,在生态环境治理及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进行了不懈和有益的探索。特别是近年来,一系列生态治理工程及科学技术的运用,在区域生态环境治理恢复和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一、甘肃省黄土高原地区旱作农业新技术——全膜双垄沟播技术

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是甘肃省近年来推出的一项旱作农业生产新技术,被广大干部群众形象地称为“旱不垮、打不倒”的铁杆庄稼。这项新技术的成功,为甘肃省的粮食生产以及农业和农村经济找到了一条极好的途径。甘肃省委书记陆浩在《旱作农业的一场革命——关于总结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思考》中提出,甘肃干旱少雨、水资源短缺,旱作农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上,总结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正在旱作农业区引发着一场新的革命。

长期以来,甘肃省农业生产一直处于小旱小灾、大旱大灾、年年抗旱的被动局面。如何解决农业的稳定发展问题,始终是甘肃省人民面对的现实。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甘肃省旱作农业发展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适用技术体系和生产方式,概括起来叫做修梯田、打水窖、铺地膜、调结构。正是在丰富实践的基础上,全省农业科技人员经过不断的总结和反复的实验,对普通的地膜覆盖技术作了大的改进和革新,总结创造了全膜双垄沟播新技术,开辟了旱作农业发展的新途径。

把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称为“旱作农业的一场革命”,不仅仅是技术层面上的,它引发的连锁反应,涉及生产力乃至生产关系等的方方面面。一是发挥了政府主导作用,促进了政府职能转变,改进了机关工作作风;二是适应农业生产方式的变化,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三是加大科技转化力度,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对于在旱作农业发展中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挥农民群众的主导作用具有重要的启示性意义。

二、甘肃省南部山区泥石流及防治

(一)甘肃省南部山区泥石流的分布及危害

甘肃省南部山区属长江上游嘉陵江的支流白龙江与西汉水流域。地貌单元划分上处于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秦岭山系的交汇部位。地形特征为高山与河谷盆地相间,总地势西高东低。

甘肃省长江流域是泥石流高发的地区之一。尤其是灾害性泥石流,其分布面积广、发生频率高、经济损失大,在我国居首位。据测算,境内泥石流分布面积达11 700平方千米,占流域总面积的30%。其中危害性大、成灾率高的泥石流区域分布面积约6 500平方千米,占泥石流分布面积的55.56%,占全区面积的17%。调查统计全区泥石流沟6 260条,其中白龙江中游和西汉水中上游就有5 700余条,占统计总数的90%。流域面积大于2平方千米的危害性泥石流沟439条,分布面积达5 940平方千米,占泥石流分布面积的51%。

甘肃省长江流域是全省最湿润的地区,据史料分析,隋唐时期的植被覆盖率约70%以上;而到20世纪50年代,已减少为50%;到20世纪80年代更降为约29%,且植被覆盖极不均匀。目前,中下游河谷地带已大面积沦为荒地,水灾旱灾较20世纪50年代初增加了约10倍,含沙量增加了45万吨每年。滑坡泥石流灾害的增长更为惊人,据不完全统计,有史以来灾害性泥石流共发生约240余次,其中,仅1950—1990年的40年内就发生了79次,死亡643人,直接经济损失达2.2亿元。严重的泥石流灾害制约着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甘肃南部山区泥石流灾害的研究与防治十分紧迫。

(二)甘肃南部山区泥石流防治对策

1.禁止破坏植被、退耕还林还草,恢复自然植被。

以当前国家大力推进西部开发生态环境建设的政策为契机,顺应农民对整治自然灾害的要求,出台相关法规政策,坚决禁止人为对林草植被的破坏,刹住陡坡开荒、滥挖野药的破坏植被行为;对已开垦的大于25度的坡耕地结合国家退耕还林(草)的政策坚决退下来。

2.预防为主,躲避为先,防治结合,迁移居民点。

树立“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结合地震灾后重建工作,由政府投资协助居住在泥石流沟口冲积扇、堆积扇和泥石流沟坡角的居民点,迁移至安全地带,躲避为先,防患于未然;对于其它特殊地段,应积极采取植树造林、恢复植被、修渠排洪、打坝拦石等措施,积极防范,把泥石流的危害与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

3.组建队伍、开展普查,建立泥石流预警网络。

泥石流的防治首先应树立“政府负责、站点预警、以点代面、群测群防”的泥石流预警方针,由水保部门牵头,配备专人预警设备,组建泥石流预警网络。二是进行土石山区泥石流沟普查,落实监测站点,开展预测预报。三是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特别是甘肃“长治”工程的技术成果和成熟经验,积极开展泥石流预测预报系统的研究,将气象服务与泥石流预测预报有机结合,建立南部泥石流多发地区预测预报系统,为社会发展、经济技术开发提供评估依据,为区域内泥石流防治提供前期服务。

4.落实“三同时”制度,防止弃渣弃石、有毒物质危害。

根据《水土保持法》和《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规定以及矿产部、水利部(1993)227号文件关于“在山区、丘陵区、风沙区开办国有矿山企业,其环境影响报告书中的水土保持方案,必须先经与采矿登记机关同级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未经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的,不得办理采矿登记、颁发采矿许可证”的精神,相关市县及有关部门应密切配合,严格把好审批关,把建设项目与水土保持方案的“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的“三同时”制度落到实处;对无水土保持方案已登记办理开采的,要依法补办;对植被破坏,造成水土流失的,要积极采取补救措施,使水土流失降到最低程度。

三、甘南藏族自治州“黄河重要水源生态补给功能区的保护与建设”

甘南藏族自治州地处甘肃南部,位于青藏高原东北边缘,是黄河源区降水量最充沛的地区。区内拥有大面积的草原、森林和湿地,属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中间地带,黄河、长江分水岭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使甘南以占黄河4%的面积,每年向黄河补水65.9亿立方米,占黄河总径流量的11.4%;加上若尔盖高原来水,使黄河在甘南后径流量增加108.1亿立方米,占到黄河总径流量的58.7%、黄河年均径流量的18.6%;同时每年还向白龙江供水27.4亿立方米。国内有关专家指出:黄河发源于青海三江源,但成河在甘南高原。甘南高原作为黄河重要的水源补给区和黄河、长江上游的河源区、“中华水塔”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系黄河水源涵养及补给,实现整个黄河流域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等自然因素以及历史、人为因素的影响,区域内80%的天然草原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其中重度退化面积高达34.1%,已出现沙化草场(黑土滩)18.0万公顷,受沙化影响的面积也已达20万公顷。众多的湖泊、湿地面积不断缩小,玛曲县境内的28条黄河支流已有11条干涸。曾被誉为“黄河蓄水池”的玛曲湿地干涸面积已达10.2万公顷,沼泽低湿草甸植被逐渐向中旱生高原植被演变,生态环境变得十分脆弱。随着植被和湿地生态环境系统的破坏,湿地、草地、森林等植被覆盖率逐渐减少,不仅使广大牧民的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更为严重的是加剧了该地区的风沙侵蚀和水土流失,造成水资源涵养功能急剧减弱,给黄河补给的水资源大量减少,直接威胁到整个黄河流域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的生态安全。

甘南黄河重要水源生态补给功能区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的西北部,包括该州的玛曲、碌曲、夏河、卓尼、临潭和合作5县1市,总面积3.057万平方千米,占甘南藏族自治州土地总面积的67.9%。2005年以来,在中央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呼吁下,甘肃省和甘南藏族自治州政府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反复科学论证,组织专家学者编制完成了《黄河重要水源生态补给功能区保护与建设规划》,国家发改委已原则同意立项并启动甘南藏族自治州最大的生态建设示范项目————《黄河重要水源生态补给功能区保护与建设规划》。此项目总投资45.4亿元,打造“高原水塔”,修复“黄河之肾”,并实施1.45万户牧民标准化定居。项目拟通过全面封禁保护、退牧还草、灭鼠等措施保护天然草原,同时结合牧民定居从区内退出不合理的生产经营活动,逐步减轻天然草地的生态负荷,实现草畜平衡,恢复林草植被,提高水源涵养和补给能力,为黄河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生态安全保障。规划在2006—2010年的5年内,以草原、森林、湿地封禁保护为重点,采取以保护为主,建设为辅等措施进行保护、治理。对退化较轻、容易恢复的植被先行安排治理,促其尽快好转;对退化严重、短期内难以恢复的植被,则在加强保护、防止继续退化的同时,为后期治理创造条件。2010—2020年,以增强黄河水资源补给功能、稳定黄河水资源补给为主要目标,巩固封育成果,完善保护措施,加大综合治理力度,使生态环境得以明显改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