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小康高速建设见闻录

小康高速建设见闻录

时间:2022-11-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第三公路长隧——小河至安康高速公路包家山隧道再次发生特大涌水的消息,牵动着陕西交通人和许多隧道专家的心。包家山隧道全长11.2公里,是小河至安康高速乃至国家高速公路网包茂线的控制性工程,技术难度大,施工任务艰巨。为全力做好包家山隧道涌水治理工作,确保施工建设和通车运营安全,小康建设管理处、省交通建设集团和省交通厅高度重视。无论从所处的地理条件,还是从每公里造价上来看,小康高速的建设无疑是十分艰难的。

此见闻录共三部分,相对独立成篇,作为小康高速公路通车前的系列报道,分三期在分别《陕西交通报》上刊登。

——题 记

专家“下药”治涌水

(小河至安康高速公路建设见闻之一)

中国第三公路长隧——小河至安康高速公路包家山隧道再次发生特大涌水的消息,牵动着陕西交通人和许多隧道专家的心。“水的问题是包家山隧道质量的最大隐患,通过治理,目前对施工的影响有限,但通车以后再发生大的涌水,造成安全事故,那在世界上就会出名了,这个名是不好的名。要想办法解决好,治理好,要确保以后的运营安全……”在8月30日召开的包家山隧道特大涌水治理方案专家论证会上,与会专家各抒己见,对症下药,纷纷为包家山隧道涌水治理开出良方。

2006年5月23日,包家山隧道3号斜井发生3处涌水,由于斜井仅施工20多米,排水系统尚未形成,造成停工7天;2006年9月底,强降雨导致3号斜井大面积涌水,导致洞内被淹40多米,停工15天;2007年3月3日,3号斜井出现多处管状涌水,水位最快上涨速度达到2.5米每小时,造成停工1个月,直接损失约400万元;2007年7 月1日至8日,3号斜井再次发生特大涌水,涌水量达到1300立方每小时,隧道已开挖部分被迅速淹没……

小康建设管理处处长段小平说,这只是以前4次较大的涌水,其实在包家山隧道3个施工标段,涌水就一直没断过,尤其是承担3号斜井和1号竖井建设任务的N11标,今年又发生了几次较大的涌水,甚至还出现突泥、涌沙。特别是8月11日至13日,持续了近3天的倾盆暴雨,导致麻坪河及区域地表水水量猛增,受大量地表水汇聚及灰岩地区溶隙、溶管发育的影响,加之隧道的不断掘进及溶腔水的不断富集,隧道出现许多新的涌水点,水压之大,水量之多,前所未有。已做好的二衬背后排水量也比往常急剧增加,总的出水量每小时多达约1800立方米。同时伴随多处涌砂和突泥,造成路面淤泥厚达20至40厘米,淤积涌沙量达300余立方米。已施工的部分混凝土路基被巨大水压破坏,衬砌发生裂缝。大量涌水汇集至小里程掌子面,衬砌台车被淹,隧道右线淹没330米,最大积水深度6.5米,隧道左线淹没280米,最大积水深度5.5米,斜井底部转渣槽也全部被淹,N11标洞内所有工序被迫全面停工。在参建职工全力以赴、不分昼夜地奋战在抢险第一线工作,保证了18台大型水泵及百余台小型潜水泵的正常运行,才阻止了隧道被进一步淹没。

包家山隧道全长11.2公里,是小河至安康高速乃至国家高速公路网包茂线的控制性工程,技术难度大,施工任务艰巨。由中铁隧道股份有限公司承建的3号斜井和1号通风竖井地质情况尤为复杂,施工异常艰难,3号斜井全长585.18米,坡度36.7%,斜井进洞即遭遇长214米的FB1断层,隧道正洞施工也先后穿越6条断层。施工过程中发生5次特大涌水事件,前4次涌水共造成停工3个多月,给工程建设带来很大困难,小康建设管理处多次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对3号斜井采取了综合治理措施,斜井及竖井涌水得到较好控制,施工得以正常进行,安全地经历了去年9月至今年7月的多次大雨考验。

包家山隧道3号斜井洞口

为全力做好包家山隧道涌水治理工作,确保施工建设和通车运营安全,小康建设管理处、省交通建设集团和省交通厅高度重视。8月29日,小康建设管理处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梁文灏、省交通厅副厅长胡保存、省交通技术咨询公司董事长焦方群及教授级高工杨文玺、洪乃静等10余名专家,赶赴包家山隧道建设工地实地考察,并于8月30日组织召开涌水治理方案专家论证会。会议由交通集团副总经理范建华主持,专家组组长焦方群,厅建设处处长王登科、厅质监站站长乔怀玉、省公路勘察设计院副总工韦虎、小康建设管理处以及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等20余人参加了会议,共同为包家山隧道特大涌水治理出谋划策。与会专家就涌水、突泥、涌沙成因、防排水措施和治理方案进行了广泛讨论,确立了“以堵为主,堵排结合,限量排放”的治理措施,并形成一致意见,确定了治理方案。

胡保存在专家论证会上说,一是包家山隧道N11标前期的涌水治理工作收到了很好效果,但包家山隧道的涌水依然是目前建设和以后运营期间面临的最大问题,要引起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和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必须进行充分的治理,确保建设和运营期间的安全。二是各位专家的意见基本一致,建设、设计、施工单位要切实负起责任,明确各自职责,按照专家确定的原则和方针抓好落实,要从长远的角度充分考虑运营期间的安全问题,宁愿保险,绝不能冒险。三是本次涌水虽然对包家山隧道施工造成了一定影响,但原定的工期目标、质量目标和计划任务原则上不做大的调整,希望小康建设管理处和施工单位克服困难,加强管理,完成这次涌水治理和建设任务。四是做好超前地质预报工作,防止在施工期间突发灾害性事故。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应对原来的设计方案和施工工艺进行认真的审视和反思,针对这次涌水和突泥情况进一步完善优化设计,改进施工工艺。五是要通过观测和钻探,进一步搞清断层和隧道的关系,以便对主要出水点进行封堵,洞内帷幕注浆应慎重实施,要经过详细地评估和测算,对压浆进行有效监管,确保取得良好效果。六是沉沙池的施工应尽量和人行横洞、车行横洞、紧急停车带结合起来,减小数量和规模,为今后的养护提供便利条件。

勇在秦岭群山谱华章

(小河至安康高速公路建设见闻之二)

小康高速穿行于沟壑纵横、山高谷深的南秦岭山脉之间,遇山凿隧,逢谷架桥。全长58.26公里,计划投资51.8亿,全线桥隧占线路总长的72%。其中11.2公里的包家山隧道,隧址区地层构造复杂,涌水一直不断,较大的涌水就发生5次,甚至出现涌沙、突泥……

无论从所处的地理条件,还是从每公里造价上来看,小康高速的建设无疑是十分艰难的。然而,记者日前在采访中看到,除包家山隧道以外,小康高速已全线贯通,绿化已成型,路面正在加紧摊铺,犹如一条气势恢宏的长龙蜿蜒在秦岭群山之中。从开工至今还不到3年,就能取得如此成绩,这应该归结于对项目良好的管理。

搞好路地关系 促进和谐发展

说到小康项目的管理,小康管理处处长段小平说:“建立起和谐的路地关系,取得沿途各级政府和广大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是搞好项目建设的基础保障。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发挥个人所长,共同为项目建设进言献策,出力流汗,这是完成项目建设任务的关键。另外,要明确目标任务、明确职责分工、明确责任后果,把任务具体到每个时段,把责任落实到人头,这是搞好项目建设的必要措施保障。”

小康项目紧紧依靠当地党委、政府和沿线群众,认真做好协调处理工作。协调安康市委、市政府制定了6条保障措施,对参建单位实行挂牌保护,同时派驻监察室及常驻联络员,督促检查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对保障措施的落实情况,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另一方面,把征地与支付同期进行、同时兑现,把拆迁与安置同时落实,动员全线施工单位积极为当地群众做好事,回报安康人民对工程建设的大力支持,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和好评。

加强质量管理 促进工程进度

小康管理处始终把质量控制作为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对检查出的质量问题实行“深追究、严查处、重处罚”,彻底消除质量隐患;抽调专业人员成立了南、北执行办,将管理重心前移至施工一线,主抓现场管理,负责督促落实。将专业工程师分到各标段,明确质量责任,充分发挥高驻和监理的积极性,有效地促进了工程质量稳步上升;同时,成立专项核查领导小组和地质雷达质量检测小组,定期实施专项核查,进行治理整顿。通过有效的措施,确保了建设质量。

在“又好”的前提下如何保持“又快”?小康管理处将计划任务逐项分解,按标段倒排工期,与各施工、监理单位签订目标责任书,定期考核目标责任落实情况;对年度计划任务进行细分量化,按季、月、旬分解到每个时段和作业班组,实行投资和形象进度的双控计划,制定行之有效的考核办法,严格执行奖罚措施。按照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把人性化管理和以人为本的思想贯穿于整个工程管理之中,充分调动施工、监理单位的工作积极性,对部分管理不到位、进度滞后的标段,请法人到现场协助解决问题,由管理处协调将部分施工任务划分相邻标段协助完成,保证整个工程建设均衡发展;适时安排劳动竞赛和冬季大干活动,制定施工要点和注意事项及奖罚措施,严格考核验收,实行重奖重罚,促使加快工程进度。

注重重点工程 实施突破发展

包家山隧道决定着整个项目的建设工期,为突破这一瓶颈,小康管理处专门成立了包家山隧道建设领导小组,制定了一系列制度和奖惩办法,实行专人专项管理,加大现场管理和督察巡查及考核力度;派两名隧道工程师和一名安全工程师常驻工地,处领导和总监经常坚持巡查,要求设计代表最少有一人进驻工地,及时协调解决施工中的技术难题。

包家山隧道受地质灾害影响延误工期近4个月,管理处提出“加大投入超常规建设”的工作思路,要求施工单位加大机械设备、技术力量配备和人员投入,管理处多次组织召开专题会议,请交通厅、集团公司领导和施工单位法人临会共商加快建设大计。采取“关死后门,倒排工期,开足工作面”的方法,定期召开加快进度专题会议,每天对计划完成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制定出抢回计划任务的措施,将剩余工作量细分到每个工作面和作业班组,加快了工程进度。

针对包家山隧道地质构造复杂、施工难度大、工期紧的现状,管理处在技术研究攻关方面提前介入,多次邀请王梦恕、梁文灏院士等国内知名专家现场召开咨询会、讨论会,深入现场把脉会诊。同时,与中铁隧道集团科研所、北京交大隧道研究中心、长安大学等科研部门合作进行包家山隧道课题研究,并将课题阶段性成果不断应用到后续工程中,为重点工程顺利施工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王梦恕院士现场查看小康高速包家山隧道

强化安全措施 保障工程建设

安全是项目“又好又快”建设的前提。小康高速全线地处秦岭深山,条件艰苦,环境复杂,安全管理难度非常大,尤其是包家山隧道建设。根据包家山隧道的地理条件及生产特点,采用高科技手段加强安全监管,购置了救生圈、救生衣、气垫船、钢筋梯、灭火器,设置安装了远程视频监控系统、洞口指纹识别器和高音喇叭等,将安全生产管理提升到了新的高度。N11标项目经理部在5次大的涌水事件中,迅速启动抢险预案,管理处领导也亲临现场靠前指挥,加之预案完善严密,抢险措施得力,未造成人员伤亡和大的财产损失,预防了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为了确保小康项目安全有序推进,管理处经常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定期对全线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培训考核,严格实行持证上岗制度和月检查通报制度,加大监督、整改、核查力度,规范安全生产管理,实现了开工以来重大伤亡事故为零,一般事故控制在9‰以下的安全生产目标。

绿色长廊绕秦巴

(小河至安康高速公路建设见闻之三)

到小康高速建设工地采访,从郑家营小康20标上到路基,我们就被两边的绿化所震撼,路基两边都是竹林,一片翠绿,竹林边的野花散发出阵阵清香。驾车行驶在路基上,仿佛穿行在绿色长廊之中,清香逼人,惬意万千。

在包家山隧道施工现场

小康建设管理处办公室主任董彬说,沿线绿化以竹林为主,是小康高速公路建设的五大亮点之一。他说,这五大亮点中的第一大亮点,是创新公路建设理念,全力打造小康高速房建以徽派建筑为主,即房建以“徽派”为主,以“体现自然环境,突出金州特色、包容公路文化、推 行小康亮点”为主体;第二大亮点是绿化坚持“以竹为主,三季有花,模拟自然,点缀合理”原则,使古土风貌和现代文明气息有机结合;洞门设计以绿化美化自然和谐为主,无大型构造物是其第三大亮点,隧道施工采取“零进洞”,贯彻“无洞门理念”,避免大开挖;跨线桥实现一桥一景是第四大亮点,排水沟推行碟形水沟和暗水沟相结合以及交通安全设施进一步推广新理念;第五大亮点是实行人性化设计,就是路基边沟采用可植草绿化的“碟形边沟”,路基边坡“以稳定为前提,减少工程防护,加强生态防护”,力求原有山体植被不受破坏,对工程实体不提倡人为造景,要求通过绿化和美化将公路融入自然环境中。以较好的景观设计理念,使小康高速努力创造精品工程的同时,融入自然景观,展示安康特点,包容公路文化,体现小康特色,确保小康高速公路建成后沿线与往常一样,天照样蓝、山照样绿,水照样清。致力把小康高速建成一条精品路、环保路、景观路。

在包家山隧道施工现场

为贯彻“自然和谐”建设理念,美化沿线景观,使小康高速在通车 的时候更加美观,管理处提出绿化“2007年要绿起来,2008年要成规模,2009年要成型”。为最大限度减少人为破坏自然环境,有效保持水土,管理处与陕西水电设计研究院和陕西大安工程监理公司签订协议,全面实施水土保持工程监测和过程监理,切实控制施工过程中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多次召开施工单位、设计单位代表及相关人员参加的评审讨论会,要求在隧道开挖中最大限度保护自然环境,提出“零进洞”,即不开挖原有山体边坡和周边植被直接进洞,洞门装饰去繁就简,最大限度减少人工痕迹,以修复和融入自然为主,与周边环境相互谐调浑然一体;对石质上边坡在确保边坡稳定的前提下,取消所有实体式护面墙,以工程防护改为生态防护,采用窗孔式,以草袋装土填充进行边坡绿化,部分设计柔性防护网的边坡,取消柔性防护网,采用坡面打孔栽植灌木与挂网植草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全坡面生态绿化防护;对膨胀土上边坡,在加强排水能力前提下增设支撑渗沟,将部分拱形骨架护坡变为砼框架梁,采用生态防护,填种植土进行绿化;对部分无法绿化的石质边坡采用布鲁克网进行坡面防护。要求各施工单位对具备条件的弃土场及隧道洞口进行清理和绿化施工。同时,管理处还组织设计、咨询单位到现场对路基防护排水从生态及景观角度进一步优化。

如今,小康高速还正在紧张建设中,但是一条绿色长廊已经在秦巴山区蜿蜒延伸,跟青山绿水融为一体,自成一景,蔚为壮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