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关于上海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策的思考

关于上海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策的思考

时间:2022-03-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对上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数分析与截面分析,可以看出,上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确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上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还存在着诸多的潜在问题和不足之处,需要改善和提高。从以GDP增长为中心转向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是上海落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要求的必然选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实施对策应在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战略下进行调整。
关于上海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策的思考_中国式现代化:小康理论及其指标体系研究

根据对上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数分析与截面分析,可以看出,上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确取得了很大进展。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也有所改进,城市化有序推进,文化产业得到发展,能源利用效益提高,生态环境有所改善。但是,上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还存在着诸多的潜在问题和不足之处,需要改善和提高。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能再坚持以GDP为中心,而应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因为,以GDP为中心,便难以避免在GDP产出中处于弱势的经济部门滞后,导致产业结构、经济与社会、经济与文化、经济与生态的结构性失衡。与GDP高速增长相伴而来的,便是日益严重的农业危机、能源危机、资源危机、环境危机、金融危机;以GDP为中心,势必严重削弱政府在公共事务方面所应承担的职责,而利益追逐的浸淫又将严重腐蚀权力本身,易造成大范围的权力错位、权力寻租、权力越位、权力缺位、权力膨胀,权力的社会参与、社会监督、社会有效制约制衡的断裂;以GDP为中心,其实践的结果必然引导人们追逐利益最大化和物欲的不断膨胀,最终走向社会两极化。从以GDP增长为中心转向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是上海落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要求的必然选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实施对策应在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战略下进行调整。

从上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看,上海目前在经济增长与人民生活水平改善方面业已取得了巨大成绩,但在产业结构转型与技术自主创新方面,在社会就业、社会保障事业、医疗卫生事业、文化与教育事业发展方面,在环境改善与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在外来人口与农民工本地化安置方面,在为流动人口提供配套的公共服务方面,还需要着力强化。

政治小康方面,继续转变政府职能,建构与市场经济和公民社会相适配的法治型政府与服务型政府。进一步扩大公民政治参与与社会参与,特别是要让外来常住人口融入社区建设、社区治理与社区服务中来。着力改善政府服务能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通过信息化提升政府透明度、工作效益与服务质量,通过知识化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素质、能力和形象。从完善制度与加强监管入手,始终抓好廉政建设。

经济小康方面,需要大力提升产业结构,有序地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深入扩展。充分利用上海在教育、科技、人才、服务、市场、国际化等方面的优势条件,着力发展高端品牌产业、新型战略产业,如高端服务产业、有核心技术的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新材料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能源及其相关产业、海洋产业等。大力发展消费经济和第三产业,特别是教育产业、文化产业、金融产业、信息服务产业、旅游产业、物流产业、商贸产业、会展产业等,不断调整产业结构,提高非农就业水平。进一步营造有利于非公经济发展的制度与社会环境,积极培育民营经济,放开市场准入,支持民营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社会事业、金融服务等领域,着力打破垄断经营,促进公平竞争。鼓励民营研究机构发展,保障民营研究机构在承接科研项目、进行科研服务、引入科研人才等方面有平等的机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对基础学科、交叉学科与新增学科重点扶植,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快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造更具自由度、面向市场与社会需求的科研制度和环境,不断提升科研机构和企业的科技与管理创新能力。

社会小康方面,不断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居民收入增长要与经济发展同步或者稍微超前,变生产、投资、人力、出口驱动型经济为消费、科技、效益、内需驱动型经济。着力提高中等阶层的收入水平,不断扩大中等阶层队伍,这需要通过普遍接受职业技术培训与普及高中阶段以上教育、普遍就业与创业等措施来实现。降低政府消费,加强居民消费,改善终端消费结构,提高非物质消费能力,倡导节约、绿色、低碳、环保的消费方式。加强住房保障,国家需要进行更多的公共保障房建设,积极鼓励单位和社会力量参与,保证民有所居,居非蜗居。让常住农民工(包括随迁家庭)人口住房标准也能够逐步跟上上海户籍人口的平均住房标准。缩小城乡收入与公共服务的差距,引导城乡协调发展、人民共同富裕,让城市发展成果惠及城市的每一个建设者。积极应对人口老化,适度调整人口政策,加强养老保障,增加更多的老年人活动空间与活动设施。适应上海人口众多、高度密集、流动量大的特点,公共服务设施应该大大增加,特别是要增加医疗卫生设施,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以应对来自全国与世界各地的求医问病者。特别是增加对提供普遍公共服务(医保)的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提升特需(非医保)医疗卫生事业产业化的规模与质量。通过大力发展服务经济、消费经济和民营经济来不断拓宽就业与创业范围,稳定增加就业岗位,积极提供创业机会,提升上海的就业人口吸纳能力与城市人口容纳能力。全面提高社会保障覆盖率,加强常住农民工综合社会保障建设,不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医疗保险首先要覆盖全部儿童、老人、妇女、学生与低收入者,其次要尽量尽快覆盖到每一个人。对于养老保险,在优先覆盖丧失劳动能力的无子女抚养人员基础上,应该有序深化,第一步要覆盖到全体从业人员(不论是城市,还是农村),第二步要覆盖到全体户籍人口(不论是从业人员,还是非从业人员),第三步要覆盖到全体常住人口(不论是本地户籍,还是外地户籍)。对于失业保险与工伤保险,首先应该覆盖到城镇全体从业人员(不论是本地户籍从业人员,还是外地户籍从业人员),逐步覆盖到农村全体从业人员。不断健全社会管理体系,提升社会管理品质。

文化小康方面,加强文化建设,着力培育与发展文化产业,特别是创意产业、娱乐产业、体育产业、会展产业、图书产业、传媒产业、艺术产业、教育产业、旅游产业等,不断提高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使适应人民需要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提高文化消费水平。增加公共文化设施,扩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覆盖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大力发展高等教育,普及非高等教育,积极扶持民办教育。营造文明上海建设舆论,提升市民道德修养。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进一步提升高等教育质量与高等教育入学率。探索分别与九年制普通义务教育、普通高中阶段教育接轨的两年制中等职业技术义务教育(相当于高中阶段教育)与两年制高等职业技术义务教育(相当于高等教育)实施模式,逐步推行本市常住人口子女免费职业技术教育

生态小康方面,继续节能降耗减排,节约使用耕地资源,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提高环境净化率与废弃物利用率,切实有效地控制主要污染物的排放,减少环境污染。尽量降低农药与化肥使用,积极发展有机农业、观光农业、生态农业与设施农业。积极培育与发展环保产业与为环保服务的相关产业。促使经济发展与环境破坏脱钩。加大环保投资力度,严格环境监管执法,有效治理环境污染,积极开发环保技术,提高废物综合利用水平与倾泻到自然环境的达标水平。进一步美化与优化城市环境,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增加公园数量、品质及其面积。在有限的空间里尽量增加绿化覆盖与森林绿地面积。对市民与学生广泛进行以生态系统知识与国内国际生态法规为基础的生态文明教育,包括编写普及读本、公益讲座等,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沿与先进地区,为了落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上海肩负着与其所处形势和地位相应的责任与目标。按照国家与上海发展战略部署,上海在科学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方面,须努力率先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率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率先推进改革开放、率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开创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的新局面。

上海实现“四个率先”和建设“四个中心”是大势所趋,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全国经济社会文化大发展的背景和中央给上海定位的大战略,在目前上海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加大经济社会建设与调整力度,提升政府管理与服务水平,在全球化、全国一体化与区域互动化中,立足长江三角洲地区、立足长江流域、立足本国,面向东亚、面向亚太、面向全球,积极探索上海的发展路径与增长方式。

在率先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方面,增长模型根本上应由拼资源(土地、矿藏等自然资源、廉价劳动力)转为靠知识、科技与管理创新驱动。四个国际中心建设中,有三个即金融、贸易和航运都属于现代服务业。国际经济中心的建设,主要是以现代服务业(包括与先进制造业一体的生产性服务业)为基础、以新型产业体系为有力支撑、以高新技术产业为突破,以及以长三角、长江流域、沿海与国内为立足点的经济中心建设。上海应继续夯实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基础,高度重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包括创意、研发与设计、教育、医疗、金融、中介服务、信息服务、文化、娱乐、交通、物流、会展、旅游、休闲、购物、物业、社会事业等,不断提升第三产业增加值,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三、二、一”产业结构。充分发挥上海在长三角产业结构中的现代服务业中心作用。加强技术标准与各种规范性建设,使之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有影响力的标准与规范。充分发挥上海作为全国与区域中心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更好地服务于长江三角洲地区,服务于整个长江流域,服务于全国。依托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以建设长江水道、长江南北铁路干线、主要城市城际铁路为契机,共同推动长江流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和中部地区崛起,进行产业有序转移,加强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环渤海地区的交流合作和相互借鉴,为推动东中西互动协调发展作出积极贡献。探索跨区域合作的新理念与新方法,对口支援由政府间合作向市场运作过渡,互动、互补、互利。万元GDP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继续下降,加强环保投入,扩大城市绿地覆盖率,提高单位用地产出率,建设城市生态文明。

在率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方面,引导研发经费支出逐步增加,改善研发体制环境,把上海建设成为国内外大型企业总部或研发中心,进一步发挥上海在全国与长三角经济中的知识创新与传播中心功能,着力于公共服务方式与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模式的创新,注重培育创新的环境,如教育发达、文化繁荣、社会和谐、软实力培育等。

在率先推进改革开放方面,深入推进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效能政府与廉洁政府建设。继续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完善要素市场与市场服务建设。深入推进国有资本的重组与公司改制,不断提升国有经济的竞争力和控制力。积极营造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环境,大力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进一步解放思想,着力搞好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加快上海改革开放进程。培育城市居民的风险意识与公民责任意识,强化公共安全建设的参与性和实效性。加快社会与文化体制改革步伐,建立与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谐社会、繁荣文化相适配的社会与文化体制,增强社会发展动力,激发文化发展活力。

在率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方面,通过着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有效扶植创业,普及职业技术教育,以缓解和逐步化解就业问题。积极探索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模式与路径,有效疏通城乡社会流动渠道,大力强化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保障,稳步推进城乡一体发展。进一步完善城镇居民住房体制改革,扩大各类具有临时性、过渡性、保障性特点的廉租房与经济适用房覆盖范围,使人人能得以安居。全面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深化城市居民保障体系、完善农村居民保障体系、扩大外来常住人口与流动居民综合保险体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到来而引发的养老服务问题,大力推进养老公共保障体制建设,建立居家养老与社会养老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不断提升养老服务品质,适应不同收入与不同偏好的老龄群体的需求,搞好养老产业化建设。建立并健全能够反映群众诉求和维护群众权益的社区与社会和谐机制,积极扶持与发展各类社会组织,开拓社会服务与社会管理的新途径。

【注释】

[1]文兼武:“中国全面小康的指标与实践思考”,《中国全面小康发展报告(2006)》,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1~18页。

[2]李善同、侯永志、孙志燕、冯杰:“详细解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的16项指标”,《经济参考报》,2004年3月12日。

[3]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课题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观点”,《红旗文稿》,2006年第6期。

[4]李君如主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年版,第38~39页。

[5]李培林、朱庆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指标和发展目标”,《北京统计》,2003年第10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