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电缆与母线槽如何连接

电缆与母线槽如何连接

时间:2022-10-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审阅施工图纸中母线槽的设计路径,核定其合理性和完整性;熟悉土建施工图纸,确定要配合土建施工的具体内容;确认母线槽走向合理性,应避免安装在上下水管道、空调水管道的下方;订货前,在母线槽连接设备位置确定后进行现场测量,以确定标准单元的数量和特殊单元的长度。母线槽外壳和壳体内母线应无损伤和起皮,搭接面平整,接头处母线间应保持规定的距离,绝缘夹板表面平整光滑,无缺损、破裂等缺陷。

1.母线槽安装

1)母线槽安装施工工艺流程

现场踏勘→预留孔复核→定位测量→支架制作安装→安装前绝缘测试→本体安装→附件安装→清理及防水防火处理→通电前绝缘测试(干燥处理)→送电校核→试运行。

2)施工准备

(1)审阅施工图纸中母线槽的设计路径,核定其合理性和完整性;熟悉土建施工图纸,确定要配合土建施工的具体内容;确认母线槽走向合理性,应避免安装在上下水管道、空调水管道的下方;订货前,在母线槽连接设备位置确定后进行现场测量,以确定标准单元的数量和特殊单元的长度。

(2)母线槽合格证和技术文件应齐全,防火型母线槽应有防火等级标志和燃烧试验报告;核对到场母线槽单元及配件的配置应与现场实测一致,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根据母线槽排列图和装箱单,检查母线槽及配件的规格、数量、品种应符合订货合同清单要求。母线槽外壳和壳体内母线应无损伤和起皮,搭接面平整,接头处母线间应保持规定的距离,绝缘夹板表面平整光滑,无缺损、破裂等缺陷。运到工地后的母线槽应放置在干燥的仓库内,按不同的型号、规格及配件分类,有序放置。

(3)配备交流电焊机、氧乙炔切割器、角向砂轮机、砂轮切割机、手枪电钻、手提电钻、台钻、电动冲击钻、手拉葫芦、人字木梯、钢卷尺、宽座角尺、磁性线垂、钢直尺、万用表、兆欧表、力矩扳手。

3)踏勘现场

按走向测量母线槽实际长度,分配标准单元和特殊单元;垂直和水平母线槽连接头应避开置于楼板预留孔和隔墙中间,计算直线段和配件数量,作为备料依据。复核预留孔,应满足:

(1)复测预留孔距墙尺寸如图2-6所示。尺寸A1应满足搁置弹簧支承器的底座槽钢的位置,宜取100~200mm。当A1=0时,应直接埋入墙内或用膨胀螺栓将槽钢固定在墙上。尺寸A2是作为安装维修时的操作距离,宜取350~500mm。

图2-6 预留孔距墙尺寸图

图2-7 预留孔确定尺寸图

(2)复测预留孔的尺寸如图2-7所示。

①预留孔宽度B按下式确定:

②预留孔长度L按下式确定:

(3)复测竖井垂直度误差应在允许范围内,以满足母线槽与预留孔边沿净距符合要求。

(4)母线槽与母线槽的净距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的要求,且应考虑分线箱开关手柄的位置。

4)定位测量

(1)按施工图纸坐标并参照土建的基准线确定母线槽的位置和高度,划出其中心轴线及支架的位置;水平安装时,至地面的距离不宜小于2.2m。

(2)母线槽标准直线段,水平安装时每段应设置2个支架,当设计无规定时,吊支架固定间距宜为2m。

(3)低压母线槽与建筑物表面、电气线路及各种管道的最小净距应符合表2-30的规定。

表2-30 低压母线槽与建筑物表面、电气线路及各种管道的最小净距 (mm)

(4)在各种管线集中的部位,应与各专业配合进行管线的综合布置,确保母线槽安装和维修的间距。

5)支架制作安装

(1)支架一般有等多种形式,材料宜选用扁钢、角钢、槽钢,过楼板弹性支架及固定支架应选用10#槽钢制作;吊杆宜选择圆钢或角钢,应按400kg/cm2允许拉力计算吊杆的截面积;型钢横担应按母线槽的重量及受力分布进行强度计算,并进行刚度复核,确定角钢或槽钢的规格。且应考虑环境条件对金属腐蚀的影响。

(2)支架现场制作支架时,应根据设计要求和产品技术文件的规定进行;下料、钻孔应采用机械加工方法,加工尺寸最大允许误差应不大于5mm;制作完毕应除去焊渣,除锈后刷上防锈漆和面漆,制造厂提供的支架必须防腐处理完好。

(3)支架安装。

①当进线盒无固定点时,母线槽始端在墙上应使用U形支架,母线槽转弯处应增设支架加强。

②不同规格的母线槽弹性支架安装和组装如图2-8和图2-9所示。

图2-8 不同规格母线槽弹性支架

(a)1600A以下;(b)1600~2500A

图2-9 弹性支架组装图

③母线槽垂直安装时,每一层支架上的弹簧均应处于受压状态,每层弹簧产生的弹力应承受本层的母线槽重量。

④弹性支架底座宜采用两根10#槽钢,在母线槽的左右两侧安装在预留孔边,底座槽钢的固定应不少于2只膨胀螺栓或焊接在楼板的预埋铁板上,且底座槽钢应有横向调整的椭圆形孔;安装前,应用线垂复测定位,当楼板预留孔上下对不准时应修正,母线槽与层楼预留孔边应保持10~15mm的距离。

⑤垂直安装在竖井或墙上的母线槽,弹性支架应增设斜撑,支架间距应符合技术文件的规定,当无规定时,宜设置在3.6~4m。

⑥弹性支架组装后应进行预调,调节弹力调整螺母,使弹簧的压缩量达到50%。

⑦当层高超过4~6m时,在弹性支架中间应设置固定支架,宜用角钢制作成U形,母线槽和支架之间应用C形压板固定,支架立面与整条母线槽应在同一垂直面上。

⑧母线槽水平安装宜采用角钢制作的U形吊架或L形支吊架,安装应牢固;吊架应有调整母线槽高度的装置,每段直线段设置2个水平支架,间距不宜大于2m,间距偏差应不大于100mm,吊架中心线偏差应不大于10mm;母线槽水平支架安装孔应是便于调整直线度的椭圆形孔。

6)母线槽的绝缘测试

母线槽安装前应进行绝缘测试,500V及以下母线槽安装前应用500V兆欧表测试母线槽每个单元节的绝缘电阻,每个单元节母线槽的相间、相对地、保护线对地的绝缘电阻值应不小于20MΩ。测试不合格者不得安装。必要时做耐压试验,密集型试验电压为3750V,空气型试验电压为2500V。

7)垂直母线槽安装

(1)安装前,预留孔应做好防水台阶;母线槽的安装应按由下往上的顺序进行,且应符合生产厂提供的装配排列图及母线槽的连接方向。

(2)吊装母线槽的吊索宜用白棕绳、聚酯纤维重力吊带或套上橡皮管的钢丝绳,绑扎时应防止绳扣滑动。宜用手拉葫芦逐节吊起待装母线槽,当与装好母线槽距离满足连接板的孔距时,应用压板将母线槽外壳固定在弹性支架上。

(3)母线槽的连接有插接式和对接式两种,插接式连接时同相母线重叠;对接式连接应有2mm以上间隙,对接处两侧各有一块连接板和绝缘板;连接时,现场环境与接触面应保持清洁,接触面应涂电力复合脂,在母线间及两边外侧垫上配套绝缘板再穿入绝缘套管及螺栓,垫上垫圈拧上螺母,螺母稍作拧紧即可。

(4)当待装母线槽的重量大于弹性支架的预压缩弹力时,应松开吊装绳索,旋紧弹力调整螺母,增加弹性支架的弹力,使待安母线槽往上升高,直至连接母线孔吻合。当待装母线槽的重量小于弹性支架的预压缩弹力时,应松开吊装绳索,放松弹力调整螺母,使待装母线槽往下降落,直至连接母线孔吻合。调整后的弹簧不应出现过松或过紧的情况,否则应重新调整弹力调整螺母。

(5)母线槽就位后,应用线垂检查母线槽连接处上下1m内的垂直度,允许误差±1mm/m,当超过允许误差时,应调节弹性支架两侧的调整螺母,达到要求后,应紧固连接处的穿芯螺栓螺母,当采用缩颈螺栓时,应将缩颈部分拧断。

(6)母线槽安装到顶后,应从上到下校正母线槽的垂直度,调整后将C形压板螺栓紧固。

(7)每连接一个单元节母线槽,均应测试绝缘电阻,电阻值不应突然变小,遇到突然变小时,应查明原因,解决之;母线槽连接部位不应有额外应力

(8)安装停止时,暂时未连接部位应有防水、防尘的保护措施。

(9)有要求的母线槽口盖(侧)板的四边应用硅胶做密封处理。

(10)垂直敷设的母线槽距地面1.8m以下部分应有防止机械损伤的保护措施(配电室、竖井、技术层等除外),终端应封闭。

8)水平母线槽安装

母线槽水平安装有平卧和侧卧两种方式,不同厂家压板固定的方式不同,如图2-10所示。母线槽宜从输电端开始安装,母线槽的连接位置应避免在墙中间;母线槽的连接方法、防护措施,参照垂直母线槽;调整时,水平倾斜应不大于±5mm,中心线左右偏差应不大于±10mm。

9)母线槽附件安装

(1)检查进线箱箱门上操作机构和箱门开启的机械联锁装置,带有塑壳自动空气开关的箱门,合闸后应不能开启和从母线干线上脱离;不带塑壳自动空气开关的箱门应装有门锁。

图2-10 母线槽水平安装示意图

(a)母线槽平卧水平安装图;(b)母线槽侧卧水平安装图

(2)检查插脚的弹性、间距应一致,端部无毛刺,接触面平整,插脚与外壳间距应不小于10mm。分线箱插入母线槽后,分线箱与母线槽的缝隙中插脚不得外露,分线箱插脚处外壳凸头应伸入母线槽凹孔内,如产品不具备这些条件,插脚的根部应套塑料管并缠绕绝缘带。

(3)分线箱与母线槽的连接,应有防插反的结构,应核对相位。分线箱插入母线槽后分线箱与母线槽之间应按产品的要求进行连接固定。

(4)分线箱的电源输出线,应有包塑的金属软管保护,当分线箱的电源输出线敷设在电缆桥架内时,则分线箱和桥架间必须采用软连接方式。

(5)直线长度大于等于80m时,插接式连接的母线槽应增加膨胀节。

(6)母线槽通过建筑物的变形缝时,必须装设同规格的沉降节。过渡软接线采用多层铜箔和绝缘套管,其材质和额定电流应与母线相同。母线槽通过变形缝时,应进行防水处理。

(7)母线槽及附件的外壳应与保护线(PE)或保护中性线(PEN)可靠连接,单元节之间的跨接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的规定。

10)通电前绝缘测试

(1)通电前应进行绝缘电阻测试,额定电压为500V及以下的,绝缘电阻值应大于0.5MΩ。

(2)当绝缘电阻值小于0.5MΩ时,宜通过各分线箱内开关的分合进行测试,以判断故障位置。

11)送电校核

(1)当母线槽的绝缘电阻值接近临界最低时,宜送临时电源校核,其保护回路的熔体应不大于3A。

(2)母线槽通电后,逐个测量分线箱的线电压与相电压应正常,当异常时应进行缺相检查。

(3)缺相检查宜在母线槽的终端分线箱内进行,应用万用表电压挡。不应使用测电笔检查,如发现缺相,应在上一级分线箱内检查,依此类推。

(4)当缺相发生在两分线箱之间,距离又过长时,宜采取优选法,在中间打开插接口盖(侧)板,用万用表电压挡测量。

(5)或在母线槽断电的情况下,在电源端把母线槽各相母线全部短接,在各分线口用万用表欧姆挡(R×1)测量相与相之间的电阻,正常时应呈短路状态(或有几欧姆的接触电阻),缺相时,则呈开路状态。

(6)TN-S系统中的PE和N母线严禁接错,检查时,应在母线槽电源端将PE母线与低压配电柜的PE母线相连接,将N母线断开,在各层配电间用万用表欧姆挡(R×1)测量相邻母线槽的PE母线之间应呈短路,当与N母线呈短路时,则表明接错,应予纠正。

12)试运转

(1)母线槽在额定工作电压下应先空载通电1h,通电后应巡回检查,检查壳体尤其是母线连接部位的温度,连接处温升不应超过60K。当连接处的温升均超过60K,则应认为产品的设计容量不够;当个别连接处温升超过60K,则是连接处接触不良,应修整后再涂上电力复合脂,重新拧紧。

(2)当绝缘电阻值较低的母线槽投入运行后,绝缘电阻值会逐步提高,开始送电时,母线槽不应满负荷运行。

2.导管敷设

1)导管敷设施工工艺流程

(1)明导管敷设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准备→结构预埋、预留→定位和标高测定→支吊架制作安装→导管连接→导管接地→防腐处理→质量检验

(2)暗导管敷设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准备→结构预埋、预留→定位和标高测定→导管暗敷→导管接地→防腐处理→质量检验。

2)熟悉相关图纸资料

应重点考虑导管与管道、风管等其他专业在空间中布置的合理性,了解土建进度和建筑结构情况。

3)结构预埋、预留

(1)当导管穿越混凝土结构时,应设预埋套管或预留孔洞,且应经结构设计人员确认,埋设位置不应与门窗、工艺设备、各种管道位置相重叠。

(2)预埋套管或预留孔洞时,不应割断结构内钢筋,当需割断时必须征得结构设计人员同意,并按设计要求采取加固措施。

(3)按预留位置,将预制加工好的套管、预留孔框架进行固定,并应调直找正,待混凝土凝固,拆除模板后,再拆下框架并将预留孔四周抹平。

(4)当明配导管沿梁、柱或楼板敷设,采用预埋钢板固定时,预埋钢板间距应满足安装管卡的距离规定,见表2-31。

表2-31 管卡间最大距离

4)定位和标高测定

(1)应根据施工平面图的坐标位置和标高,确定明敷导管、线槽的走向和安装高度。

(2)明敷导管与其他专业的风管、管道在空间中应合理布置,且最小间距应符合表2-32的规定;线槽与其他专业的风管、管道的最小间距应符合有关规范的规定。

表2-32电气明配钢管与管道间最小距离

注:1.表内有括号者为在管道下边的数据。
2.当达不到表中距离时,应采取下列措施:
蒸汽管:在管外包隔热层后,上下平行净距可减至200mm。交叉距离须考虑便于维修。但管线周围温度应经常在35℃以下。
暖、热水管:包隔热层。
明敷导管宜在电气设备就位后进行。
暗敷导管不应穿越基础,且宜按最近路径敷设。

5)支吊架制作安装

(1)明敷导管宜采用标准的轻型支吊架。

(2)当支吊架现场制作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采用的型钢规格应满足导管的荷重。

应采用机械加工方法,焊接应牢固,焊缝均匀平整,无显著变形,焊缝长度符合要求,且不应出现裂纹、咬边、气孔、凹陷、漏焊等缺陷。

非镀锌支吊架应刷防锈漆一度、面漆二度。设计有特殊防腐要求的应按规定进行处理。

(3)支吊架安装应排列整齐,间距均匀,安装牢固;导管在直线段的支吊架最大距离应符合表2-31和表2-32的规定,有坡度的建(构)筑物上安装支吊架应与建(构)筑物有相同坡度;当采用吊架时,导管、线槽的两终端应设置防晃固定支架,当直线段超过20m时,中间应增设一个固定支架,当线槽的直线段有导管引出,导管与线槽有刚性连接,且导管有固定支架时,可不增设;在吊顶内安装的支吊架应直接固定在结构顶板上。

6)导管暗敷

(1)电线(电缆)导管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管径在25mm及以下、镀锌或壁厚小于等于2mm的导管应采用螺纹连接。

②当采用螺纹连接时,螺纹加工应光滑无缺损,螺纹长度不应小于管接头长度的1/2,且连接后螺纹露出2~3扣。

③当采用套管连接时,套管长度为管外径的2.2倍,管与管的对口处在套管的中心。焊接套管的焊缝应牢固严密。

④钢导管不得采用对口熔焊连接,镀锌和壁厚小于等于2mm的钢导管不得套管熔焊连接。

⑤套接紧定式钢导管连接的紧定螺钉应采用专用工具,管口应齐平,紧贴凹槽处,紧定螺钉应处于可视部位。当采用有螺纹紧定型紧定时,应旋至螺钉“颈脖”脱落;当采用无螺纹旋压型紧定时,应将锁钮旋至90°;螺钉或锁钮的数量应符合《套接紧定式钢导管电线管路施工及验收规程》(CECS120—2007)标准的规定;连接处应有电力复合脂封堵密封。

⑥塑料绝缘导管连接时,应采用套接方法,套接长度宜为管外径的1.5~3倍,管口应平整光滑,连接处结合面应涂专用胶粘剂,接口应牢固密封。

⑦当绝缘导管在砌体上剔槽埋设时,应采用强度等级不小于M10的水泥砂浆抹面保护,保护层厚度大于15mm。

(2)导管与箱(盒)连接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管径在25mm及以下的导管与箱(盒)连接时,应用锁紧螺母固定,露出锁紧螺母的螺纹为2~3扣;管径在32mm及以上,壁厚大于2mm的导管,可采用点焊固定,管口露出箱(盒)应小于5mm。

②进落地柜(箱)的导管管口距地面高度不宜小于200mm。

③导管宜与设备接线盒直接连接;当导管与设备接线盒直接连接有困难时,宜用可挠性金属导管做过渡连接,室外或潮湿场所,导管端部应装设防水弯头。可挠性金属导管应经弯成滴水弧形状后再引入设备的接线盒。

④可挠性金属导管的连接,应采用专用附件。

⑤金属导管管口应无毛刺,管口应有护圈,大口径导管且不与设备直接连接的,可敲成喇叭口。

(3)导管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电缆的最小允许弯曲半径,且不小于管外径的6倍。

(4)弯制导管不应有裂缝和显著凹瘪现象,弯扁程度不应大于管子外径的10%。

(5)采用塑料绝缘导管暗敷时,应使用中型厚壁绝缘导管。

(6)直埋于地下或楼板内的绝缘导管,在出地面或楼板易受机械损伤的一段,应套钢导管保护。

(7)电缆导管进入建筑物时应有不小于0.1%的排水坡度。

7)导管明敷

(1)明敷导管排列应整齐,固定点间距均匀,导管管卡间最大距离应符合表2-31的规定。

(2)导管间连接、导管与箱(盒)连接、导管弯制同暗敷。

(3)防爆导管不应采用倒扣连接;当连接有难度时,应采用防爆活接头,其接合面应严密。

(4)防爆导管与设备连接处应紧密,螺纹上应涂以电力复合酯。

(5)导管的弯头不应超过3个,90°弯不应超过2个。无90°弯时导管的内径与电缆的外径之比不得小于1.5;一个90°弯时不得小于2;两个90°弯时不得小于2.5。

(6)刚性导管经可挠性金属导管或金属软管与电气设备、器具连接时,可挠性金属导管或金属软管的长度在动力工程中不应大于0.8m,在照明工程中不大于1.2m。

(7)当导管经过建筑物变形缝或塑料绝缘导管的直线长度超过30m时,应设补偿装置。

(8)沿建筑物、构筑物表面和在支架上敷设的刚性绝缘导管,应按设计要求装设温度补偿装置。

(9)导管与各类管道的最小间距应符合表2-32的规定,当导管与蒸汽管、暖热水管交叉距离达不到要求时,应在导管外包隔热材料,其包绕长度为蒸汽管、暖热水管管径的2倍。

8)导管接地

(1)金属的导管必须与保护线(PE)或保护中性线(PEN)连接可靠。

(2)镀锌钢导管、可挠性金属导管不得熔焊跨接接地线,当镀锌导管采用螺纹连接时,连接处的两端应采用专用接地卡,两卡间连线应用铜芯软导线,截面积不应小于4mm2;当非镀锌导管采用螺纹连接时,连接处的两端应焊接跨接接地线,跨接线规格及焊接长度应符合表2-33的规定。

表2-33 跨接线规格及焊接长度 (mm)

(3)防爆导管除设计有特殊要求外,连接处不跨接接地线。

(4)可挠性金属导管不得作为保护线(PE)或保护中性线(PEN)的接续导体。

9)防腐处理

(1)非镀锌的支架、导管应刷防锈漆一度和面漆二度,非镀锌导管埋地敷设时应刷防腐漆二度。

(2)镀锌导管锌层剥落处应补刷防锈漆和银粉漆。

(3)有腐蚀性场所应按设计要求做防腐处理。

(4)有防火要求线路的金属导管应涂防火涂料

3.电缆桥架安装

电缆桥架包括梯级式电缆桥架、托盘式电缆桥架和槽式电缆桥架(俗称线槽)。

1)电缆桥架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划线定位→支吊架安装→电缆桥架安装。

2)施工准备

(1)熟悉桥架施工图、建筑结构图及其他有关专业(给排水、通风空调、消防喷淋和工艺管道及设备布置)施工图。了解各种管道和设备内的介质及表面温度、保温情况,了解桥架支吊架安装部位的建筑(顶、墙、柱等)的承重能力,确定桥架走向。注意电缆桥架及其弯通、高度和宽度应满足电缆最小弯曲半径的要求;载荷较重和振动大的场所电缆桥架沿混凝土结构敷设时,应埋设预埋件;在高层建筑空间较小且各种管道集中的部位,桥架安装应不影响其他管道和设备安装,且不影响吊顶高度。

(2)采购的电缆桥架,其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规定。当设计对电缆桥架的板材厚度未作规定时,应符合表2-34的要求。

(3)配备台钻、手电钻、砂轮切割机、电焊机、水平尺、钢直尺、钢卷尺、皮尺、兆欧表、万用表、验电笔等安装机具和计量器具。

表2-34 桥架允许的最小板材厚度 (mm)

3)划线定位

(1)电缆桥架定位应根据施工图的位置、标高与工程实际情况相结合,且应兼顾各专业管线合理布置。当电缆桥架敷设在易燃易爆气体管道和热力管道的下方,且设计无要求时,与管道的最小净距应符合表2-35的规定。

表2-35 电缆桥架与管道的最小净距(m)

(2)确定桥架标高宜利用土建单位的标高基准线。找好水平线或垂直线后,在线路的中心线处进行划线。

4)支吊架制作安装

(1)按已确定的电缆桥架、弯通、变径直通位置确定其支吊架位置,然后确定直线段支吊架位置。直线段上的支吊架间距应均匀。

(2)支吊架间距应按设计规定。当设计无规定时,电缆桥架水平安装的支架间距为1.5~3m;垂直安装的支架间距不大于2m。

(3)电缆桥架直线段与非直线段(弯通和变径)连接处300~600mm处应设支吊架;当电缆桥架弯曲半径大于300mm时,在弯曲处中部应增设支吊架;距终端200~300mm处及距伸缩节、补偿装置各200mm处应设支吊架。

(4)支吊架的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规定时,应按桥架制造厂提供的产品技术文件正确选用。非定型支吊架选材及制作,应根据电缆桥架的均布载荷和重量确定,且应考虑附加集中载荷,支吊架的表面防腐处理宜与电缆桥架一致。

(5)支吊架焊接固定时,焊接面不少于两个边,焊缝应饱满,无气孔、夹渣等缺陷。焊接处应除去焊渣及时补漆。

(6)支架在墙体固定时,混凝土结构宜用金属膨胀螺栓;实心和多孔黏土砖墙宜用燕尾螺栓,埋入深度宜不小于100mm;空心黏土砖、轻质砖块,宜用穿墙长螺栓加夹板形式固定。

(7)电缆桥架由室外引入室内时,支吊架应满足电缆桥架由外向内有2/100的升高坡度。

(8)吊架安装应横平竖直,与电缆桥架底部保持面接触。

5)电缆桥架安装

(1)电缆桥架弯曲处的弯曲半径应不小于电缆桥架内电缆最小允许弯曲半径,电缆最小允许弯曲半径应符合表

2-36的规定。

表2-36 电缆最小允许弯曲半径

注:D为电缆外径。

(2)电缆桥架跨越变形缝时应设置补偿装置,其处理方法如图2-11所示。当电缆桥架制造厂的定型伸缩节能满足建筑物变形缝的最大变形量时,宜采用定型的伸缩节。

(3)当变形缝处电缆桥架的下方有足够空间时,可按图2-12所示断开桥架,断开距离B应大于建筑物变形缝的宽度L,且满足电缆最小弯曲半径R的要求。

图2-11 电缆桥架跨越建筑物变形缝的处理示意(一)

图2-12 电缆桥架跨越建筑物变形缝的处理示意(二)

图2-13 电缆桥架跨越建筑物变形缝的处理示意(三)

(4)当变形缝处电缆桥架的下方没有足够空间时,应在变形缝最近处设置变宽直通,如图2-13所示。变宽直通的规格,应按能满足电缆伸缩余量(大于L),且伸缩时应满足电缆最小弯曲半径的要求。伸缩缝两边变宽直通之间的距离B宜略大于变形缝宽L。当变形缝处横向无空间时,宜向变形缝两侧适当移位。

(5)直线段钢制电缆桥架长度超过30m,铝合金或玻璃钢制电缆桥架长度超过15m应设伸缩缝,其连接宜用定型的伸缩连接头(板)。

(6)当有特殊形状的电缆桥架加工时,应按现场测量的尺寸并附加工图,由供应商按图制作。电缆桥架的材质、型号、厚度以及附件应满足设计要求。

(7)多层电缆桥架的安装应按先上后下的顺序,层间距离应根据桥架宽度最小应不小于150mm,水平相邻的电缆桥架净距不宜小于50mm,强、弱电电缆桥架的间距不小于0.5m(有屏蔽措施的除外)。

(8)电缆桥架宜与建筑物坡度一致,沿弧形建筑物墙壁安装的电缆桥架宜与建筑物一致,以折线代弧线。

(9)在直线段和非直线段连接处,过建筑物变形缝处和弯曲半径大于300mm的非直线段桥架中部应增设支吊架。

(10)电缆桥架之间连接采用半圆头镀锌螺栓,半圆头应在电缆桥架内侧。接口应平整,无扭曲、凸起和凹陷。

(11)电缆桥架安装应平整,直线段的水平或垂直允许偏差应不超过长度的0.2%,全长允许偏差不超过20mm。测量偏差的部位应是电缆桥架的底部。

(12)电缆桥架应固定在支吊架上。梯架用固定压板固定,托盘可用半圆头镀锌螺栓固定,螺母应位于桥架外侧;当铝合金桥架与钢支架固定时,应有相互绝缘的防电化腐蚀措施。

(13)金属电缆桥架及其支架全长应不少于两处与保护线(PE)或保护中性线(PEN)的干线相连接。

(14)非镀锌电缆桥架间连接板的两端应跨接铜芯接地线,接地线最小允许截面积不小于4mm2

(15)镀锌桥架间连接板两端不跨接接地线,但连接板两端应有不少于2个有防松螺帽或防松垫圈的连接固定螺栓。

(16)有涂漆和喷塑等绝缘物的电缆桥架,应清除绝缘涂层,涂导电膏,采用截面积不小于4mm2的软铜线跨接,用镀锌螺栓连接。

(17)水平敷设的电缆桥架(电缆隧道、技术层等除外)安装高度(下弦)不宜低于2.5m。

(18)电缆桥架安装结束,应进行完整性检查,支吊架安装应牢固;接地线应无遗漏;补偿装置、伸缩节设置应合理。

4.电线穿管和线槽敷线

1)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电线敷设→质量验收。

2)熟悉施工图纸

掌握工艺要点及质量要求。按施工图纸现场核对与敷线有关的配管、线槽及设备,安装应完整,且符合设计要求。电线放线架、断线钳、电工工具、兆欧表、万用表等配备齐全。

3)电线共管应符合的原则

(1)交流回路中的单相两线、三相三线、三相四线都必须穿在同一根金属管子内。

(2)同一照明方式的不同支线,可穿在同一根导管内。

(3)同一设备或生产上有联锁关系的不同设备的所有电线,当线路较长或弯头较多时,共管中截面积小的电线截面积不应小于截面积大的电线的10%。

(4)各种电气设备的二次回路电线,应穿在同一根导管内。

(5)不同回路、不同电压等级的电线,不应共管。

4)电线穿管应符合的规定

(1)电线绝缘层颜色应符合:A相——黄色;B相——绿色;C相——红色;PE线——黄绿相间色;中性线——浅蓝色。

(2)电线穿管前,应清扫管内的积水和杂物,宜用压力约为0.25MPa的压缩空气吹扫,或在钢丝上绑扎布条来回拖拉清扫。

(3)电线穿管时,导管端口应有护圈保护。

(4)引线的规格宜根据穿管电线的截面选择直径1.6~4mm(8#~16#)的镀锌低碳钢丝,距离长的管路宜采用刚度大的钢丝做引线。

(5)电线放线宜用放线架,放线速度应均匀,电线不应产生扭结。

(6)电线与引线的绑扎应牢固,绑扎处应形成平滑的锥形部位,少量电线可采用平齐绑法;于数量多的电线,宜采用错开绑法,且应缠绕胶布,涂以滑石粉。

(7)拉线时,另一端应有人进行送线,拉与送的速度应一致,且电线应保持平直。

(8)电线引出导管后应根据设备的接线位置留有一定的长度,可参考表2-37。

表2-37 导线预留长度

(9)垂直导管敷设的电线截面积为50mm2及以下,长度≥30m或电线截面积为70~95mm2,长度≥18m时,应在管口处或接线盒中装设固定装置。

(10)导管内的电线不得有接头,接头应在接线盒内。

5)线槽敷线应符合的规定

(1)线槽内敷线应有一定余量,不得有接头,当需要接头时,接头应设在线槽外的接线箱内,且接箱位置应避免设置在线槽分支、建筑物门口、与其他管线交叉和狭窄处。

(2)电线应按回路分段绑扎,绑扎点间距不应大于2m,在线槽进出端、弯头及直线段20m处应设回路标志牌

(3)同一回路的相线和中性线应敷设于同一金属线槽内。

(4)有抗干扰要求的线路应用金属隔板隔离或采用屏蔽电线,且屏蔽层一端接地。

四、电缆敷设施工工艺

电缆敷设方式的选择,视建筑工程条件、环境特点和电缆类型、数量等因素,以及满足运行可靠、便于维护和技术经济合理的原则来选择。建筑工程中常见的主要有沿电缆沟和电缆竖井内敷设、电缆桥架内敷设、穿管等几种方式。除普通的电缆敷设外,本部分内容还介绍氧化镁电缆敷设。

1.普通电缆敷设

1)施工工艺流程

(1)电缆沟内电缆敷设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准备→支架制作与安装→支架接地→电缆敷设→后续工作。

(2)电缆竖井内电缆敷设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准备→桥架(支架)安装→桥架(支架)接地→电缆敷设→后续工作。

(3)穿管电缆敷设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准备→电缆绝缘测试→电缆敷设→挂标志牌。

(4)桥架内电缆敷设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准备→电缆绝缘测试→电缆敷设→挂标志牌。

2)施工准备

(1)电缆沟内和电缆竖井内建筑模板及废料等清理干净;抹面工作结束,内壁无漏水,井内无积水,井底排水管接通;采用预制分支电缆时,应与结构施工配合,在电缆竖井顶层楼板预留有5倍电缆重量的吊钩。

(2)阅读桥架、电缆敷设图,熟悉电缆走向。核对到场电缆的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数量与订货单一致。电缆产品合格证及质量证明书齐全。电缆盘的外包装完好,电缆外表应无损伤,两端封口完整。

(3)电缆敷设前桥架已安装完毕,并经过验收合格。电缆敷设沿线施工道路畅通,并有照度保证。

(4)敷设前应对电缆进行绝缘电阻测试,并做好记录。额定电压1kV及以下的电缆,用1kV兆欧表测量线间及对地的绝缘电阻值,应不低于10MΩ。电缆两端都应贴好标记,标明电缆的规格及来去方向。

3)电缆支架制作与安装

(1)电缆支架制作下料误差应控制在±5mm范围内,切口无卷边、毛刺;焊缝饱满牢固,无显著变形,焊渣、飞溅处理干净,各层间垂直净距与设计偏差不大于5mm;电缆支架必须进行防腐处理,当安装在潮湿、盐雾以及有化学腐蚀环境时,应根据设计做特殊的防腐处理;当设计无要求时,电缆支架层间允许最小距离,应符合表2-38的规定。

表2-38 电缆支架的层间允许最小距离值 (mm)

(2)电缆支架安装宜与预埋铁板电焊固定,焊缝应饱满,当用膨胀焊栓固定时,选用螺栓应适配,防松零件齐全,安装应牢固且横平竖直。

(3)电缆沟内支架安装时同层横档在同一水平面上,高低偏差不大于5mm,在有坡度的电缆沟内安装电缆支架,应有与电缆沟相同的坡度;敷设全塑电力电缆时电缆支架水平间距为400mm,敷设其他电力电缆时电缆支架水平间距为800mm,敷设控制电缆为电缆支架水平间距800mm;电缆支架底层横档至沟底距离不小于100~150mm,顶层横档至沟顶距离不小于150~200mm;电缆支架的接地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规定时,应采用25mm×4mm镀锌扁钢与电缆支架可靠连接,且全长不少于两点与接地干线可靠连接;焊接后的电缆支架与镀锌扁钢应进行防腐处理和补漆。

(4)竖井内采用电缆支架只适用于距离较短且电缆数量较少的工程;电缆支架的形式、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规定时宜采用门型支架。电缆支架垂直间距:全塑电力电缆为1m;其他电力电缆为1.5m;控制电缆为1m。

4)电缆敷设

(1)电缆敷设前应编制电缆分割表,按电缆敷设顺序排列,避免或减少交叉,按电缆实际敷设长短合理分配,减少中间接头。

(2)电缆放线架应放稳,电缆盘转轴的规格和长度应满足电缆盘承重和转动;架设位置宜靠近电缆起止点;电缆应从电缆盘上方引出;电缆滑轮间距宜2~3m,滑轮转动应灵活。

(3)电缆敷设前应进行绝缘电阻测试,并做好记录。额定电压1kV及以下电缆应用1000V兆欧表测试,其相与相、相与N线及对地的绝缘电阻值不应低于10MΩ,6~10kV电缆应用2500V兆欧表测试,绝缘电阻值不应低于400MΩ。

(4)电缆端应贴标记,标记上应标有回路编号,起讫点及引进柜号、回路编号等。

(5)当采用机械牵引敷设时,应合理选择卷扬机位置且固定牢固,牵引钢丝绳与变向滑轮、动滑轮的组合应正确。

(6)电缆敷设应设置联络指挥系统,短距离敷设时,宜使用手持扩音喇叭指挥。较长距离敷设时,宜采用无线电对讲机和手持喇叭相结合联络指挥。

(7)敷设在电缆沟和电缆竖井内带有麻护层的电缆,应剥除麻护层,且应对铠装钢带进行防腐处理。

(8)电缆敷设时,环境温度不应低于表2-39电缆允许敷设最低温度的规定值。当温度低于规定值时,生产厂家有要求的,应按产品技术文件的要求采取措施。

表2-39 电缆允许敷设最低温度

(9)电缆敷设在电缆沟内多层电缆支架时,应按高压、低压电力电缆,控制电缆,弱电电缆顺序由上而下排列,电力电缆和控制电缆不宜敷设在同一层支架上。

(10)电缆敷设应按先高压电缆、后低压电缆,先电缆支架内侧电缆、后电缆支架外侧电缆,先长距离电缆、后短距离电缆,先大截面电缆、后小截面电缆的顺序进行。

(11)敷设电缆时应减少电缆与地面、支架、电缆桥架、建筑物的摩擦。

(12)交流单芯电力电缆,应布置在同侧支架上,并加以固定。当按紧贴正三角形排列时,应每隔一定的距离用绑带扎牢。

(13)短距离、小截面电缆宜采用人工牵引,长距离大截面积电缆宜采用机械牵引。

(14)机械牵引电缆的侧压力和牵引力宜按下列公式计算:

①侧压力:

②水平直线牵引:

T=9.8WLμ

表2-40 各种牵引条件下的摩擦系数μ

注:混凝土管包括石棉水泥管。

③倾斜直线牵引、水平弯曲牵引及垂直弯曲牵引的计算方法参照《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2006)附录A。

(15)卷扬机牵引荷重及牵引力宜按下列公式计算:

①卷扬机牵引荷重:

表2-41 动载系数K

②卷扬机牵引力:

(16)电缆牵引头应加装钢丝编织网套,机械敷设电缆的牵引速度不宜超过15m/min。

(17)电缆竖井内敷设电缆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当敷设长距离高层建筑竖井内大截面电缆时,应在施工方案中明确电缆盘架设及卷扬机放置位置,牵引钢丝绳走向和变向滑轮设置位置。

②当竖井内电缆敷设超过一定的高度,且采用由上往下敷设时,应设置阻尼装置;采用由下往上牵引敷设时,应分段牵引。

③机械牵引敷设电缆的最大牵引强度应符合表2-42的规定。为供监测,宜在牵引头与牵引钢丝绳之间加装测力器。

表2-42 电缆最大牵引强度(N/mm2

④垂直桥架内敷设电缆应排列整齐,不应交叉;在层楼转弯处应满足最大截面电缆允许弯曲半径要求。

⑤敷设于垂直桥架内的电缆固定点间距应不大于表2-43的规定。

表2-43 电缆固定点的间距 (mm)

⑥桥架内电缆容积率应符合电力电缆总截面不大于桥架横截面的40%,控制电缆不大于50%的规定。

(18)桥架内电缆敷设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电缆在梯架内横断面的填充率应符合:电力电缆不大于40%,控制电缆不大于50%。

②电缆沿桥架敷设时,应排列整齐,不应有交叉。转弯处应满足最大截面电缆允许弯曲半径要求。电缆敷设不得有绞拧、护层断裂和表面严重划伤等缺陷。

③不同电压等级的电缆应分层敷设,截面积大的电缆放在下层,电缆跨越建筑物变形缝处,应留有伸缩余量。

④敷设于水平桥架的电缆,首尾两端、转弯两侧及每隔5~10m处设固定点;敷设于垂直桥架内的电缆固定点间距,应不大于表2-43的规定。当在大于45°桥架内电缆敷设时,每隔2m处应设固定点。

(19)电缆敷设后续工作。

①电缆始端、终端、转弯处、交叉处、直线段每隔30m、穿管两端、进出建筑物、中间接头处应挂标志牌,标志牌应有防腐性能。

②电缆标志牌上应标明电缆编号、起讫点、型号、电压规格、长度、敷设日期等,字迹应清晰,色泽经久不退。

③电缆出入电缆沟、竖井建筑物、柜(盘)台处以及导管管口处等应做密封处理。

2.矿物绝缘电缆敷设

1)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现场运输→电缆敷设→中间接头→绝缘测试→电缆整理→电缆终端的制作与安装→绝缘测试→验收。

2)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应熟悉施工技术资料、工程招标文件及有关施工图、施工规范、规程、标准图集及其他技术资料。了解工程中所用的矿物绝缘电缆的特性和敷设质量要求。

(2)材料要求。矿物绝缘电缆采购前应根据表2-44对每路电缆进行实地测量,汇总后进行采购。

表2-44 电缆敷设清单

①核对所到施工现场电缆的型号、规格、数量,应与订货单相符。

②电缆盘的外包装应完好,电缆外表应无损伤,两端封端应完好。

③应对电缆进行绝缘电阻测试,并做好测试记录。

④当电缆绝缘电阻值低于规定值或受到外力损伤时,应对电缆进行交流耐压测试,试验电压1250V,时间15min,不击穿为合格。

⑤小截面的电缆或多芯电缆,还应进行电缆导体的连续性的测试,当有断线时应及时通知供应商处理。

⑥应根据电缆的型号及规格,配备相应的电缆附件(中间连接附件、终端附件、密封绝缘附件、电缆卡、电缆挂钩)等。

3)矿物绝缘电缆运输方法

矿物绝缘电缆运输宜采用人工或机械的方法。当采用机械方法搬运时,应采取可行的防护措施。

4)电缆敷设方式

矿物绝缘电缆敷设有多种方式,应根据设计要求和实际的施工环境确定,一般敷设方式有沿电缆桥架敷设、在电缆隧道和电缆沟内敷设、沿支架卡设、沿墙面及平顶敷设、沿钢索架空敷设、穿管敷设等。

(1)电缆的敷设有垂直敷设与水平敷设两种。在相同走向处敷设时,根据电缆的分岔口位置由近到远逐根敷设,应避免电缆交叉。

(2)垂直敷设时,宜采用从上到下的敷设方法。当采用转盘式电缆放线架时,应缓慢转动矫直,在敷设过程中,每层应有人辅助电缆向下敷设。

(3)水平敷设时,应在电缆下方设置滑轮,且隔4~5m处设敷设人员。电缆敷设完毕,应对电缆进行分组,按一定的相序排列,每组电缆应用铜带、铜线进行绑扎。

(4)电缆敷设在转弯处时,应设置弧形转向器。

5)电缆敷设技术要求

(1)电缆敷设的弯曲半径应满足表2-45的规定。

表2-45 矿物绝缘电缆最小允许弯曲半径 (mm)

(2)在建筑物的变形缝之间、有振动源设备的布线或在温度变化大的场合敷设时,应将电缆敷设成S或Ω形,其半径应不小于电缆外径的6倍,但过变形缝时,补偿量应一致,不小于可能使其伸长的长度。

(3)电缆敷设时,其固定点的间距,应按表2-46的要求,且支架处应固定。当电缆倾斜敷设,与垂直方向小于等于30°时,按垂直间距固定;当大于30°时,按水平间距固定。

表2-46 电缆固定间距 (mm)

(4)单芯电缆敷设时,应符合表2-47的排列规定,且每组电缆之间留有不小于电缆外径2倍的间隙。

(5)对电缆在运行中可能遭受到机械损伤的部位,应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

(6)当电缆敷设在对铜护套有腐蚀作用的环境中(室外),或在部分埋地或穿管敷设时,应采用有聚乙烯外套的矿物绝缘电缆。

(7)防火电缆的铜护套应单端可靠接地。

表2-47 电缆排列方法

(8)大截面单芯电缆通以交流电流电时应有涡流消除措施。当敷设两组以上的电缆时,应按图2-14的形式排列固定。电缆进入配电箱、柜时,应按图2-15所示的方式开孔,并用专用固定封套固定,固定电缆的支架应采用非磁性材料。

图2-14 涡流的产生及其消除措施示意

图2-15 配电箱、柜进线孔示意

(9)当矿物绝缘电缆架空敷设,跨越的间距不大时,宜将电缆直接固定于两端的支持物上。当跨度较大时,应采用钢索敷设的方法,且钢索两端的固定处,悬挂的电缆应设减振膨胀环。

(10)当桥架内矿物绝缘电缆与其他电缆共设时,应采取防火、阻火措施。

(11)当电缆隧道或电缆沟内矿物绝缘电缆与其他电缆共设时,矿物绝缘电缆应单独分层敷设。

(12)沿支架敷设时,支架处应有电缆卡子固定。

(13)沿墙面或平顶敷设前,应矫直矿物绝缘电缆,固定电缆的卡子安装应牢固,且间距符合表2-46的规定;转弯处,距弯头两侧100mm处应设电缆卡子;电缆弯曲半径应符合表2-45的规定。

(14)架空敷设用的钢索及附件均应镀锌,电缆固定件应采用专用挂件,电缆的固定间距为1000mm。

(15)单芯电缆不得单独敷设在钢导管内,管内径应大于电缆外径的1.5倍,且不宜在较长或有弯头的导管内敷设矿物绝缘电缆。

6)中间接头

在电缆运行温度不高的场所,宜采用热缩型中间接头,在温度较高的场所,应采用封罐型中间接头。

(1)应取两端电缆交叉的中心点为接头中心,对直电缆后,在接头中心用钢锯切除多余电缆。

(2)在对接的两端电缆上应分别套进中间接头附件,其中的一根电缆端部套入中间接头的中接封套和一根长的热缩套管,另一根电缆端部依次套入中间接头的中接封套及连接套管。

(3)应根据连接套管的长度,确定两端电缆铜护套剥切长度。在电缆制作端部用铜皮切割器在电缆表面割一道痕线(铜护套不得割断,深度宜为电缆铜护套2/3厚度)用交叉棒或斜口钳将铜护套按顺时针方向,并以较小角度进行转动直至痕线处。

(4)用500V兆欧表分别测量导体与导体、导体与铜护套之间的绝缘电阻值应在200MΩ以上。当电阻值小于200MΩ时,应在电缆开端100~600mm处用喷灯外焰加热,并将火焰不断移向电缆敞开端,只可向电缆终端方向移动火焰,不得反之。

(5)热缩型终端制作时,两端电缆应分别进行,采用内壁涂热熔胶的热缩管制作。密封罐式中间接头制作时,应先将电缆端末铜护套及导线表面用干净的纱布抹干净,套入铜密封罐,检查封杯的垂直度。而后向封罐内注入密封填充胶,注入填充胶应从一侧缓慢加入,直至加入稍过量为宜;压上封杯盖,清除溢出的填充胶,此时用兆欧表测量电缆的绝缘电阻,当绝缘电阻值偏低时应重新做,直至达到要求为止。

(6)在导线裸露部分,套进热缩套管后,应用喷灯文火自罐盖向上逐渐加热,使绝缘管逐渐收缩,紧裹于导线外。当采用瓷套管时,应将瓷套管逐节套入芯线至中接端子连接位置。

(7)导线连接时,应量出中接端子的长度,按1/2中接端子的长度分别在对接的两端线芯上做好标记,然后将对接的两根电缆置入中接端子至标记处,采用压接方式压接。多芯电缆应采用错位连接法,压接时应控制好用力的大小。

(8)中接端子绝缘制作,应移动已套入的连接套管,且按步骤(5)方式进行。

(9)安装中间接头时应将连接套管移至接头中心,将一端的中间封套移到连接套管处旋紧固定,将另一端的中接封套连接固定,两端的中接封套与电缆及连接套管应连接紧密。

7)电缆整理

电缆敷设完毕且中间接头制作后,应对线路进行整理及固定。线路整理包括整线、固定和电缆标志牌设置三项工作。

(1)整直每根电缆应按规定的间距进行固定。单芯电缆在整直后应按回路绑扎。整理时应从上到下、从前到后、从始到末逐段进行。转弯处电缆间距应一致。

(2)电缆固定应采用铜卡或用铜扎带绑扎固定,每个回路的电缆应单独绑扎,宜用桥架本身横担固定电缆。

(3)整理结束后,应在每路电缆的两端、拐弯处、交叉处分别挂上电缆标牌,直线段应适当增设标志牌。铭牌上应标有电缆型号、规格、长度、电压等级以及起始端、终点端,单芯电缆宜每隔5m对电缆做相序标识。

8)电缆终端的制作安装

(1)电缆终端固定应依次套入终端封套的封套螺母、压缩环及封套本体,将电缆穿进已钻孔的安装支架或配电箱(柜),套进接地铜片和束紧螺母。用扳手旋紧束紧螺母和封套螺母,使电缆固定于与之连接的电气设备上。

(2)确定电缆长度,切除多余电缆,在电缆制作终端部用铜皮切割器在电缆表面割一道痕线(铜护套不得割断,深度为电缆铜护套2/3厚度)用交叉棒或斜口钳将铜护套按顺时针方向,并以较小角度进行转动直至痕线处。

(3)用兆欧表分别测量导体与导体、导体与铜护套之间的绝缘电阻,检查铜护套剥切口应无碰线现象。当电缆受潮时,应采用喷灯进行干燥。

(4)单芯电缆终端的制作。

①按中间接头热缩型终端制作步骤的方式制作终端绝缘与密封。

②制作芯线绝缘时,应采用无胶热缩套管制作。导线绝缘用热塑套管的长度应按离接线端子部位不大于20mm来确定。制作完毕后检测热缩管应收缩完整。

(5)多芯电缆终端的制作。

①密封罐安装时,应用清洁的干布彻底清除外露导线上的氧化镁材料,将密封罐套在电缆上,再将黄铜罐垂直拧在电缆护皮上,用束头在封杯上滑动,检查封罐的垂直度,用尖嘴钳夹住封罐的滚花座,并继续进行安装,至铜护皮一端平行于封杯内局部螺纹处。

②灌注密封绝缘填料时,应再次测试绝缘电阻。符合要求后将填料填入密封罐内,套进罐盖,用螺丝刀将罐盖敲入罐内,再用罐盖压合器压合罐盖。

(6)制作芯线绝缘时,应将热缩套管套入每根裸露的导线至罐盖处,再用喷灯加热,使热缩套管均匀收缩于导线上。

(7)重新固定电缆时,应松开终端封套的封套螺母,将电缆向后拉出,直至密封座于封套本体内,再拧紧封套螺母,将电缆和压盖固定。

(8)安装接线端子时,应将电缆导线弯曲至设备接线处,量出铜接线端子与导线连接的位置,锯断多余导线,且应按与导线规格相匹配的接线端子和压接工具进行压接,压接方式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规定。

(9)应根据电缆的相位,接线处的位置,逐根弯曲成型,用螺栓、螺母将电缆连接于设备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