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两岸四地印业交流年

两岸四地印业交流年

时间:2022-10-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印刷业的发展离不开两岸四地业界同仁的交流、合作与融合。60年来,两岸四地印刷业的交流从无到有、从稀少到频繁,历经曲折,但硕果累累。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是我国两家最老的出版印刷企业,最初成立于上海,前者至今已有112年的历史,后者的历史也已接近百年。他们与内地合资创办黔南彩色印刷公司,帮助内地边远地区发展印刷工业;还投资发展内地油墨生产、扩大我国油墨出口。

两岸四地印业交流60年

中国印刷技术协会名誉理事长 武文祥

中国印刷业的发展离不开两岸四地(内地、台湾、香港、澳门)业界同仁的交流、合作与融合。60年来,两岸四地印刷业的交流从无到有、从稀少到频繁,历经曲折,但硕果累累。

一、陆港一家

内地与香港的印刷业交流是两岸四地中时间上最早的,而且也是最为频繁、领域最为广泛的。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是我国两家最老的出版印刷企业,最初成立于上海,前者至今已有112年的历史,后者的历史也已接近百年。1924年,商务印书馆在香港设立印刷厂,1933年中华书局也在香港设立分厂。当时这两个印书馆的印刷能力和质量水平不仅在香港而且在东南亚都是首屈一指的,在国内外都享有盛誉。通过这两家机构,我们与香港的印刷业在建国初期便能够密切联系,互通有无。据1947年统计,香港有印刷厂165间,印刷员工2314人。1949年间曾陆续从上海、广州迁去一些印刷厂。

香港是一个商业发达、自由贸易的港口城市,跟世界有广泛的联系,回归之前,香港作为“窗口”、“桥梁”和“纽带”的角色十分突出,在祖国内地与外界的接触和联络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商务印书馆在新加坡和中国台湾等地同时设有分支机构,我们通过香港可以与他们联系出版方面的业务,沟通信息,通过他们还可以间接进口西方国家先进的印刷器材,获得技术支持,这在复杂的世界时局中十分不易。与此同时,我们还同海德堡、曼罗兰、高宝等世界著名品牌印刷设备制造商的在港代理机构,如摩顿、士派沙、和达谦信、高华等洋行,建立了联系。除此之外,两地之间还进行一些技术交流,香港同行为内地印刷业界传授了先进的技术和宝贵的经验。

然而,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设在香港的两家印刷厂在一段时间内技术进步并不快,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当国内困扰于动乱的时候,世界经济发展加快,对印刷业的需求大量增加,尤其是香港作为世界贸易的自由港,在国际发展带动下经济繁荣,印刷业的海内外市场不断开拓,需求迅速增加。在这种形势下,日本印刷业资本大量涌入,兴办和扩建了大日本印刷公司和凸版印刷公司,采用世界先进印刷技术,其印刷能力和生产规模、质量水平很快超过了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这两家公司一度陷入了落后被动的局面。

面对激烈的竞争,1980年,香港有关主管部门,参照原国家出版局领导陈翰伯、王益同志的建议,将中华、商务和大千3家公司合并,成立中华商务联合印刷(香港)有限公司,以扩大规模、增强实力。在合并的基础上,中华商务采取了加快技术改造和开放经营两项重要决策。

在技术改造上,积极筹措资金更新设备,甩掉铅排铅印,采用照排胶印,使得企业面貌很快焕然一新;在开放经营方面,在保证完成主管出版部门、港地印件任务基础上,中华商务更多面向海内外承接印刷任务。公司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主经营,视野开阔了,市场领域不断拓展,服务范围随之扩大。1982年,中华商务印制的《紫禁城宫殿》大型画册获得香港市政局颁发的最佳书籍印刷奖。《国宝》《清代宫廷生活》也多次在香港印刷品质量评选中获大奖。1988年6月,在香港市政局公共图书馆举办的图书评奖中,在20本“最佳印刷书籍奖”中,中华商务印制的就占10本,包括《千年古都西安》《天上黄河》《中国金鱼》《中国历代纤染萧图锦》《四大名山》《藏传佛教艺术》等,其中《藏传佛教艺术》及《TRESORES OF THE FORBIDDEN CITY》分别获得中英文冠军书籍奖。

1985年以后,中华商务提出了新的更高目标,按照建设技术先进的印刷基地,更好地发挥其印刷技术现代化的窗口、桥梁作用的目标,投入巨资加快技术改造步伐,购入1万多平方米的新厂房,增添了电脑遥控全张、对开四色胶印机,电子分色和整页拼版系统、四色电脑表格印刷机、支票证券安全印务等现代化设备,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同时他们在内部进行专业化改组,拓展业务范围,向集团化经营发展。他们改组了四个专业化全资分公司:中华商务彩色印刷有限公司、安全印务有限公司、印刷器材有限公司、艺光印刷有限公司,实行专业化生产,使生产效率大为提高。同时以参股合资方式建立四个合资公司,把文字排版、彩色制版实行专业化、社会化,保证印刷生产的配套协调,这样中华商务作为经营性集团公司实力大大增强。

中华商务为适应支持内地印刷发展的需要,大力开拓多种经营。为此专门成立了印刷器材公司为内地介绍、引进先进适用的印刷设备、器材,还经销内地的先进产品。在更大范围内实行印刷为主、工贸结合的多种经营。他们与内地合资创办黔南彩色印刷公司,帮助内地边远地区发展印刷工业;还投资发展内地油墨生产、扩大我国油墨出口。

1988年,由范慕韩和王益同志率团对中华商务联合印刷(香港)有限公司进行专题考察。这一年,大家看到了一个生机勃勃的中华商务,一个值得内地印刷企业深入学习的中华商务——其营业额比1980年增长了7倍,利润增长了5倍,彩印的海外营业额占70%,其生产水平已居香港印刷业的前3位。

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香港的房地产价格和人力成本高企,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在内地改革开放吸引外资的良好社会环境中,不少企业把劳动密集型的生产迁移到内地,只保留那些生产周期短、技术要求高的精细产品在香港本地生产。中华商务当然也不例外,1988年在深圳建厂、2002年北京华联诞生、2007年回归上海——一步步挥旗北上,一步步融入内地印刷业。到了90年代,已经有大约三分之一的香港印刷企业全部或部分迁移到内地,或是在内地投资建厂。

在此期间,内地与香港印刷业在人才培养方面也进行了密切的沟通,在香港业界的帮助下,先后有几十批内地年轻的印刷工作者赴港接受了系统的培训学习。1981年,中华商务与北京中国印刷公司签订协议定期为内地印刷企业培训管理及技术人员累计超过500多人,如今他们已成为内地印刷业界的中坚力量。

在回顾内地同香港印刷界的交往历史时,我们油然想起香港业界的许多老朋友:香港印刷业商会历任理事长——何谓泉、罗斌、陈慈兴、叶裕彬、何家铿、李德荣、杨金溪先生和吴树炽、何英杰、李士伟、刘永干、任允斌、任昌洪、任何谓清、苏周艳屏、赵国柱、赵善政、刘海东、任德聪、冯广源等各位显达;香港印艺学会历任主席——俞鸿建、眭文辉、李春霖、吴竞辉、叶伟慈、谭丽转、何建文先生和林光如、林和安等各位先进;香港印刷业工会历任主席——刘吉良、范柏添、马绍宽先生;香港中华商务、三联书店总管理处、香港联合出版集团历任领导——兰珍、李祖泽、肖滋、黄毅、黄士芬、陈万雄等各位老总;香港中华、商务、大千公司以及合并后的中华商务联合印刷(香港)有限公司历任总经理——须汉兴、周围、罗志雄、梁兆贤先生和副总经理黄绍颜女士及老前辈吴瑞岐和过锡森、郑克贤、梁广权、张桂兰、谢淑仪、陈美玲等诸位朋友。是这些社团、企业和以他们为首的香港印刷界朋友们为内地印刷业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性的巨大帮助。仅举几例:

一是,香港中商公司在80年代工厂更新改造中,将一大批进口的铅印、胶印等数十台设备赠送内地,当时国家出版局报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印刷物资公司组织有关人员两次前往香港接收,分批运回内地,分配给有关印刷企业,对当时内地印刷企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是,为筹建中国印刷博物馆共襄盛举,不仅自己带头并发动企业捐赠,同时采取步行募捐,先后共筹集资金超过800万元,其中烟草行业魁首何英杰先生经旅美印钞雕刻专家赵俊老先生介绍,慷慨捐赠港币200万元,同时广为收集香港近现代印刷史料和精美印刷品,丰富馆藏,为中国印刷博物馆的展览陈列建言献策。

三是,积极促成中国首次参加在香港举行的第三次世界印刷大会,并协助北京成功申办第七届世界印刷大会。

四是,组织召开珠三角印刷论坛,为振兴中国印刷、为应对金融危机,以香港印刷业商会为首的香港印刷界高层,经常向中国印刷主管部门新闻出版总署和有关地方新闻出版局积极反映业界情况,建言献策。

五是,始终支持于1984年以来举办的第1~7届北京国际印刷展和1993年以来举办的第1~3届上海国际印刷展以及印刷行业的相关活动。

香港回归之后,与内地交流更加频繁,关系更加紧密,印刷行业在很大程度上融为一体。通过内地和香港印刷社团组织,继续巩固和加强内地香港印刷企业、印刷设备器材供应商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香港印企对内地的投资持续扩大,目前香港印企已有70%以上的生产能力转移到内地,随着各省市提出各项优惠政策,香港印企近年已经大手笔投资泛珠三角、甚至更远的省份如福建、湖南等,兴建新的厂房,继续开拓印刷事业。

二、破冰台湾

1985年6月,在香港举行第三届世界印刷大会期间,以时任中国印刷技术协会理事长王益为团长,万启盈、陈平舟、王志高为副团长的中国印刷代表团一行75人,与以台湾印刷学会吴善江理事长为团长,李兴才、史梅岑、魏尚敬、萧耀辉等著名学者53人组成的台湾区印刷代表团及香港印刷界共聚一堂,这是两岸印刷界隔绝近40年后的首次会面,可谓破冰之举。

在1988年6月举行的第二届北京国际印刷技术展览会上,台湾大祥机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通过香港代理,冲破阻力,第一次来京参加展览。这也是两岸分隔近40年后第一家台湾企业到祖国内地参加展览,一时成为骨肉团聚的佳话。台湾大祥公司是台湾最大的生产印前制版设备厂家之一,产品60%销往10多个国家和地区。当时大祥董事长林严祥夫妇来京为他们展出的八台制版设备在展台为观众讲解,受到热烈欢迎,所展的产品全部被内地印刷企业留购,林严祥先生很为这种“血浓于水”的亲情所感动。展览期间,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屈武老先生,在人民大会堂特地会见了林严祥先生一行并为他题了词。屈武先生曾是蒋经国先生在苏联留学时的同班同学、国民党元老于右任的女婿。在2002年举办的“第九届台北国际印刷机材展”上,我们又一次见到大祥机械公司董事长林严祥先生,大家分外激动,林严祥先生说他一直珍藏着屈武先生在1988年为他写的题词:“台湾啊,我们想念你。”他说这要让子子孙孙永远传下去。14年过去了,现在大祥公司事业随着两岸交流合作的发展也大大扩展了,大祥公司在北京建立了印前设备生产工厂,产品在内地很受欢迎,林严祥是内地和台湾“合则互利,分则俱伤”最深切的体验者。

1990年2月,由李兴才教授率领的台湾印刷科技界“探亲访问团”27人回内地七省市探亲访问,并有15位朋友著文出版了《内地印刷工业初探》一书,抒发了肺腑之言。之后,台湾印刷及相关业界的团组到内地参观访问,每年至少有几批上百人次来访,交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日益加强。

在1992年6月举行的北京第三届国际印刷技术展览会上,台湾印刷界先后有50多人的代表团前来参观交流。期间由范慕韩会长倡议,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主办了“印刷工业发展战略报告会”;台湾师范大学许瀛鑑教授做了题为“印刷工业与未来学”的书面报告;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李兴才教授委托魏尚敬教授宣读了题为“中国印刷工业的发展策略的报告”。

1993年2月底3月初,第五届世界印刷大会在印度新德里召开。以王仿子理事长为团长的中国印刷代表团和以许瀛鑑理事长为团长,吕进发理事长为副团长,汤加添理事长、陈恩泉秘书长为顾问的代表团同两岸业界知名人士于异国相逢,乃天赐良机。期间许瀛鑑团长特地为王志高、魏志刚两位首次访台安排及相关事宜同我们进行了亲切交谈,同时我们还有机会同香港印刷业商会叶裕彬理事长率领的香港代表团在一起,搞了一次大欢聚。

1993年3月,中国印刷技术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印刷博物馆筹委会副主任王志高、北京印刷学院教授魏志刚应台湾区印刷工业同业公会、中国印刷学会及印刷工业技术研究中心的邀请抵台北访问。这是两岸开放以来,内地印刷界人士首次访台,实现了海峡两岸印刷界双向交流,受到台湾印刷七团体和印刷及相关企业界的热诚欢迎。

1993年5月,北京印刷学院与台湾原产业情报杂志社商定了在台湾开展印刷函授教育的协议,在台湾印刷同业公会和业界的支持下,从1993年5月开始到1993年12月,先后有3批76名学员结业,对两岸印刷教育与印刷业合作起了促进作用。

1993年12月,以台湾区印刷工业同业公会理事长吕进发为团长、黄毓麟名誉理事长和汤加添前理事长为高级顾问的台湾印刷代表团一行,参加了中国印刷博物馆奠基典礼及筹委会第二次会议,李兴才教授还参加了第一届中国印刷史研讨会。

1994年10月,笔者和周兴华院长,沈海祥所长陪同范慕韩会长,王仿子名誉理事长两位老人赴台访问,实现了我们多年的夙愿。在为期10天的访问中,由于台湾区印刷工业同业公会、印刷学会等印刷七团体和有关企业单位、人士的热情接待,使我们有机会向同行先进学习、取经,并领略了宝岛的风情,那次访问,我们深深感受到了同胞、同业、朋友和亲戚般的真挚情谊。

1995年4月,台湾区印刷工业同业公会理事长、中国印刷博物馆台湾办公室负责人吕进发先生一行参加了印刷博物馆筹委会第三次会议,考察了馆舍建筑结构封顶,审议了《开馆布展总体方案》,参观了“源头馆”、“古代馆”、“精品馆”的预展。

1996年5月底6月初,以台湾区印刷工业同业公会理事长吕进发,中华印刷科技学会名誉理事长李兴才、理事长陈政雄,台湾出版协会秘书长陈恩泉和张云珍总干事等一行专程到北京参加中国印刷博物馆落成典礼、中国印刷博物馆筹委会第四次会议和第二届中国印刷史学术研讨会,并参观了第四届北京国际印刷技术展览会。

1996年6月,应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印刷传播学系主任魏裕昌博士的盛情邀请,以北京印刷学院副院长谢普南为团长的内地四所高等印刷院校的12名学者访问宝岛,参加内地、台湾、香港印刷传播与教育研讨会,多方面交流了信息,研讨了有关问题,加强了两岸学界的联系,是一次有效果高层次的学术活动。

在回顾两岸印刷界近年来交流合作取得的丰硕成果时,笔者觉得最引人注目、难忘的是双方从1992年起,在筹建中国印刷博物馆的整个过程中卓有成效的合作。以中国印刷博物馆筹委会台湾办公室吕进发、许瀛鑑、黄毓麟先生为首,联合台湾印刷七团体及各印刷和相关企事业单位、热心人士,先后筹资超过200万元人民币,并提供了数以百计的印刷精品和有关史料,无偿支持中国印刷博物馆的建设;以李兴才、许瀛鑑教授为代表的学者,还积极参加了印刷博物馆分馆设置、布展陈列方案的讨论,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建议,并先后撰文参加了第一、二届中国印刷史学术研讨会,提出了应用大印刷史观研究中国印刷史的新论点,还合作出版了《中华印刷通史》繁、简体版和《中国古代印刷史图鉴》。

可以说,中国印刷博物馆的筹建凝聚了世界中华儿女特别是两岸四地炎黄子孙的爱国热情,港、澳、台印刷界同胞纷纷慷慨解囊,募集捐款超过千万元,为建设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印刷博物馆打下了基础。通过印刷博物馆的筹建,把两岸四地印刷界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自1988年以后,每四年一次的北京国际印刷展,和自2003年始每三年在上海举行的“中国国际全印展”,众多的台湾印机、耗材企业,包括西进内地的台资企业,均踊跃参展。特别是2006年的上海国际全印展,30多家生产供应商整体首次用台湾区印刷展团名义以3000平米净面积、占地5000多平米大规模参展,通过展示、交流,成为海内外同业关注的一大亮点。

回首近十几年来两地业界的友好交往,让我们对台湾业界和吕进发、黄毓麟、林清河、汤加添、袁荣华、严长庚、史梅岑、李兴才、许瀛鑑、魏尚敬、张和雄、陈金茵、陈昭雄、陈政雄、赖济芬、肖耀辉、李基常、杨昆忠、魏裕昌、张中一、张云珍、陈江水等许多老朋友所给予我们多方面的帮助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敬意!

三、一年一聚首

“海峡两岸(内地和港、澳、台)四地印刷业交流联谊会”是两岸四地印刷业交流、融合过程中的又一件大事情。海峡两岸四地印刷业交流联谊会活动始于2002年,由中国印刷技术协会、台湾区印刷暨机器材料工业同业公会、香港印刷业商会、香港印艺学会、澳门印刷业商会共同发起。其宗旨是推动两岸四地印刷业科学技术、企业管理、市场行销、经济合作、人才教育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增强国际竞争力。在新世纪为全面振兴中国印刷业,使中国印刷业尽早再跻身于世界印刷技术先进之林而共同努力。

改革开放以来,两岸四地印刷业交流不断深入,香港印刷界为内地和世界的沟通发挥了重要桥梁和视窗作用,也为内地和台湾联系交往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开放范围的不断拓宽,台湾与内地的联系日渐紧密,台资西进,大批台资印刷、印机企业落户内地,两岸四地印刷业联系越来越紧密。2001年第七届世界印刷大会在北京举行,港、台印刷业同仁为办好这影响深远的盛会在世界各国联络宣传,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这样的形势下,两岸四地印刷业之间都认为很有必要建立定期性交流联谊机制,进一步加强相互了解、沟通资讯、探寻合作、协调处理共同关心的问题。2002年,经协商共同决定建立两岸四地印刷业交流联谊机制,可以说是水到渠成,是两岸四地印刷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

交流会每年举行一次,从2002年到2009年已举行了7次,每次都有大家共同关心的议题,围绕主题,如面对内地印刷加工贸易政策和印刷产业结构调整、探讨印刷业高新技术的发展、共同应对金融风暴等方面,进行探讨,力求取得共识,实现两岸四地印刷业资源整合,发挥优势,促进共同发展。

1.第一届两岸四地印刷业交流联谊会

2002年12月21日,第一届两岸四地印刷交流会议于台北举行,内地代表团由笔者带队,香港印刷业商会由时任理事长的何家铿及监事长叶裕彬出席,香港印艺学会由李春霖名誉主席、林和安公关总监及李育才执委出席,澳门由印刷业商会麦志权理事长出席。

两岸四地实际交往十多年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随着两岸相继加入WTO,两岸四地印刷界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应充分发挥在资源、资金、人才、市场、科技、管理方面的互补性,这些优势如能最大限度地实现互补,将大大提升中华印刷的竞争力。

此次两岸四地印刷交流会基本活动内容如下:

(1)通过了交流会每年定期举行一次,由两岸四地有关印刷团体轮流负责组织和主持。下一届两岸四地印刷交流会定于2003年5月中旬在上海举行。

(2)讨论了交流会的基本章程问题,并定于在上海交流会时讨论。

(3)相互组团参观访问,以交换经验讯息、增进友谊,按实际需要不定期实施。规划举办印刷技术、印刷业发展策略及印刷史与汉字等学术方面的研讨会。

(4)研讨两岸印刷教育及人才培养互访等活动。

(5)加强印刷社团相互间交流及与相关团体和政府机关等的互动关系促成。

此次大会特邀三菱许铭裕做交流会的顾问,并委任内地陆国云女士、香港林和安先生、台湾林得金先生为交流会干事。

2.第二届两岸四地印刷业交流联谊会

2003年10月,第二次两岸四地印刷交流联谊会在上海召开,台湾省代表团有台湾区印刷暨机器材料工业同业公会、印刷学会、科技学会、台北印刷商会、印刷业内地投资代表5个团体负责人;香港由香港印刷业商会和香港印艺学会组团参加;澳门由澳门印刷业商会代表参加;中国印刷技术协会为交流联谊会主办单位,随团参加的有上海市印刷协会等。

大会讨论了《两岸四地印刷交流联谊会活动规程(草案)》,并以“整合资讯、发挥优势、迎接挑战”为大会活动主题,香港代表李德荣发表了题为《整合资讯,发挥优势,迎接挑战》的演讲;台湾代表张中一发表了题为《整合中创造优势,创造中展望未来》的演讲;澳门代表麦志权发表了题为《把握CEPA机遇,两岸四地共同发展》的演讲;内地代表鲁兵则发表了题为《努力开拓,加强交流,促进中国印刷业的发展》的演讲;香港印艺学会林和安还以《加强区域合作,打造大中华印刷航空母舰》为题与大家共同交流。

3.第三届两岸四地印刷业交流联谊会

两岸四地印刷业交流联谊会第三届会议于2004年6月29日在香港举行,会议适逢香港印刷商会65周年庆典。本次会议的主题为:如何发挥优势,共建世界印刷中心。

与会各方代表纷纷表示要实现建设世界印刷中心的远大目标,有赖于发挥两岸四地印刷业交流联谊会的“平台”作用,紧密沟通联系、加强合作、优势互补、联合发展。香港李德荣、林和安、内地武文祥、俞志惠,台湾陈政雄,澳门丁邵雄等代表发言。随后会议还举行技术交流会,与会代表主要分享了对于Drupa 2004展中新型印刷机械的特殊功能及其对印刷业发展的影响。

4.第四届两岸四地印刷业交流联谊会

在第二届中国国际全印展开幕前夕,2006年6月13日,由澳门印刷业商会和中国印刷技术协会承办的第四届两岸四地印刷业交流联谊会在上海举行。台湾区印刷暨机器材料工业同业公会理事长吕进发组团31人参加,展场中台湾馆共有29家印刷机材商参展,计有印前设备及材料的厂商12家,印刷机械厂商3家,印后机器设备的厂家12家,油墨及材料厂商2家。

来自内地、中国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台湾省的有关印刷社团的代表50多人参加会议。会议以“推进两岸四地印刷业合作的对策”为主题,与会代表介绍了两年来两岸四地印刷业发展情况;中国印刷技术协会通报了全国“十一五”印刷业发展规划及2006~2020年中国印刷业发展纲要建议的主要内容;交流了港台印刷企业与内地合作进展情况和遇到的问题,并研究了进一步合作的政策建议。

5.第五届两岸四地印刷业交流联谊会

2007年8月30日下午,第五届两岸四地印刷业交流联谊会于香港洲际酒店举行,本次会议由香港印刷业商会主办,会议的主题为:印刷业与高新科技。来自两岸四地的印刷界代表50多人出席了此次交流会,并发表了对印刷业与高新科技的看法。

台湾世新大学图文传播暨数位出版学系主任兼所长王禄旺就大印刷观与高新科技之关系发表了看法,认为高新科技产品是一个相对词汇,一般对此的认知主要表现在其尖端性、科学性。可任何尖端产品也是靠其辅助产品去创造去开发,因此,高科技企业应从多角度去看,如人力资源、技术设备、产品结构等。印刷人应该以大印刷观来系统、整体、全方位、多角度看待印刷。而从大印刷观的角度来看,印刷产业是信息产业,不同信息载体的生产业务,都可视为印刷业应该经营的范围。

中国印刷技术协会首席顾问沈忠康就中国印刷开始步入高新技术产业行列进行阐述,认为新世纪以来,世界范围内数字化、网络化迅猛发展,中国印刷技术紧跟潮流非常重视数字、网络技术的应用,CTP技术、数字印刷、网络传输、胶印数控技术等高新技术都广泛被采用,中国印刷业已经开始步入高新技术产业行列。

武汉大学印刷与包装系教授万晓霞就科技创新与印刷产业的发展问题展开探讨,认为现代印刷具备三个属性:一是以图像和文字信息处理、传播和视觉再现为主要内容的学科属性;二是以提供图文信息及其附加产品的设计、生产和服务为主要业务的产业属性;三是以综合应用各种高科技,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媒体技术、高新材料以及各种精密设备的匹配使用为特点的技术属性。

交流会上,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李德仁、香港专业教育学院观塘分校院长曾昭学等专家和学者还就印刷业的发展、教育与培训展开探讨。其他代表也纷纷发言,大家共同交流探讨,为印刷业将来的发展献计献策。

6.第六届两岸四地印刷业交流联谊会

2008年8月29日,第六届两岸四地印刷业交流联谊会在台北世贸中心隆重举行。台湾印刷暨机器材料工业同业公会、中国印刷技术协会、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温州印刷协会、香港印刷业商会、澳门印刷业商会、香港印艺协会等印刷团体,以及部分行业代表80人参加了交流研讨。

中国印刷技术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双儒对中国内地的印刷情况进行了介绍,并对近期内地的印刷现状进行了客观的分析和预测;香港印刷商会会长杨金溪的演讲主题是印刷与环保,肯定了印刷的绿色环保现状;TIGAX08执行长、印刷人杂志发行人陈政雄发表了题为《有版印刷深化与无版印刷突起》的演讲,对Drupa 2008中的无版印刷新技术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展望了无版印刷的前景和无限商机;世新大学图文传播暨数位出版学系主任兼所长王禄旺博士发表了深层的技术演讲;澳门印刷业商会理事长丁绍雄、中国印刷与设备器材工业协会包装印刷分会秘书长李志伟等多位嘉宾也做了深刻的主题发言。

7.第七届两岸四地印刷业交流联谊会

2009年6月,第七届两岸四地印刷业交流联谊会由香港印刷业商会承办,假座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以时下大家最为关注的“抗海啸,谋发展”为主题,来自中国内地、香港、台湾和澳门的印刷界代表,分享各地面对金融海啸的情况,共谋发展对策,促进交流联系。

来自中国印刷技术协会、香港印刷业商会、台湾区印刷暨机器材料工业同业公会、澳门印刷业商会、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广东省印刷复制业协会、广州市出版印刷业协会、深圳市新闻出版局、深圳市印刷行业协会、江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江门市印刷业商会、惠州市印刷包装业协会、惠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台北市印刷商业同业公会以及吉隆坡暨雪兰莪中华印务商公会的相关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会上,香港印刷业商会理事长杨金溪、广东省新闻出版局副局长杨广锐、中国印刷技术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双儒、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王德茂、深圳市新闻出版局副局长尹昌龙、台湾区印刷暨机器材料工业同业公会常务理事陈政雄、特别顾问殷庆璋、澳门印刷业商会理事长丁绍雄分别发表了精彩演讲。

两岸四地印刷业交流联谊会活动已经成为两岸四地印刷界加强交流、探寻合作、研究发展的沟通平台,对增进两岸四地印刷界同胞血浓于水的友谊,对促进中国印刷业全面振兴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望未来,两岸四地将进一步携手合作,为大中华印刷业振兴,为中国再跻身于世界印刷先进之林作出新的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