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混凝土的质量检查及缺陷处理

混凝土的质量检查及缺陷处理

时间:2022-10-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混凝土组成材料的质量和用量,每一工作班至少检查两次,按重量比投料量偏差在允许范围之内。检验评定混凝土强度用的混凝土试块组数,应按下列规定留置。混凝土中掺用矿物掺和料的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等的规定。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天。

第六章 混凝土的质量检查及缺陷处理

一、混凝土的质量检查

(一)混凝土的质量检查

1.混凝土在拌制和浇注过程中的质量检查

(1)混凝土组成材料的质量和用量,每一工作班至少检查两次,按重量比投料量偏差在允许范围之内。即:水泥、外掺混合材料±2%,水、外加剂±2%,粗、细骨料±3%。

(2)在一个工作班内,如混凝土配合比由于外界影响而有变动时(如砂、石含水率的变化)应及时检查。

(3)混凝土的搅拌时间,应随时检查。

(4)检查混凝土在拌制地点及浇筑地点的坍落度,每一工作班至少两次。

2.混凝土强度检查

为了检查混凝土是否达到设计强度等级,或混凝土是否已达到拆模、起吊强度及预应力构件混凝土是否达到张拉、放松预应力筋时所规定的强度,应制作试块,做抗压强度试验。

1)检查混凝土是否达到设计强度等级

混凝土抗压强度(立方强度)是检查结构或构件混凝土是否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依据,其检查方法是,制作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试块,在温度为20±3℃和相对湿度为90%以上的潮湿环境或水中的标准条件下,经28天养护后试验确定。试验结果作为核算结构或构件的混凝土强度是否达到设计要求的依据。

混凝土试块应用钢模制作,试块尺寸、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试块的最小尺寸,应根据骨料的最大粒径,按下列规定选定。

骨料的最大粒径≤30mm,选用边长为100mm的立方体;

骨料的最大粒径≤40mm,选用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

骨料的最大粒径≤60mm,选用边长为200mm的立方体。

(2)当采用非标准尺寸的试块时,应将抗压强度折算成标准试块强度,其折算系数分别如下。

边长为100mm的立方体试块——0.95;

边长为200mm的立方体试块——1.05。

(3)用作评定结构或构件混凝土强度质量的试块应在浇筑地点随机取样制作。检验评定混凝土强度用的混凝土试块组数,应按下列规定留置。

①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其取样不得少于1次。②每工作班拌制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其取样不得少于1次。③现浇楼层,每层取样不得少于1次。④预拌混凝土应在预拌混凝土厂内按上述规定留置试块。

每项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2)检查施工各阶段混凝土的强度

为了检查结构或构件的拆模、出厂、吊装、张拉、放张及施工期间临时负荷的需要,尚应留置与结构或构件同条件养护的试块。试块的组数可按实际需要确定。

(二)混凝土的质量验收标准

1.原材料

1)主控项目

(1)水泥进场时应对其品种、级别、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应对其强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复验,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等的规定。

当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3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超过1个月)时,应进行复验,并按复验结果使用。

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水泥。

检查数量:按同一生产厂家、同一等级、同一品种、同一批号且连续进场的水泥,袋装不超过200t为一批,散装不超过500t为一批,每批抽样不少于1次。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

(2)混凝土中掺用外加剂的质量及应用技术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等和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外加剂。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当使用含氯化物的外加剂时,混凝土中氯化物的总含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

(3)混凝土中氯化物和碱的总含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和设计的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原材料试验报告和氯化物、碱的总含量计算书。

2)一般项目

(1)混凝土中掺用矿物掺和料的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1596)等的规定。矿物掺和料的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检查数量: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出厂合格证和进场复验报告。

(2)普通混凝土所用的粗、细骨料的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CJ52)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进场复验报告。

注:①混凝土用的粗骨料,其最大颗粒粒径不得超过构件截面最小尺寸的1/4,且不得超过钢筋最小净间距的3/4。②对混凝土实心板,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宜超过板厚的1/3,且不得超过40mm。

(3)拌制混凝土宜采用饮用水;当采用其他水源时,水质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拌和用水标准》(JCJ63)的规定。

检查数量:同一水源检查不应少于1次。

检验方法:检查水质试验报告。

2.配合比设计

1)主控项目

混凝土应按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的有关规定,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耐久性和工作性等要求进行配合比设计。

对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其配合比设计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专门规定。

检验方法:检查配合比设计资料。

2)一般项目

(1)首次使用的混凝土配合比应进行开盘鉴定,其工作性应满足设计配合比的要求。开始生产时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作为验证配合比的依据。

检验方法:检查开盘鉴定资料和试件强度试验报告。

(2)混凝土拌制前,应测定砂、石含水率并根据测试结果调整材料用量,提出施工配合比。

检查数量:每工作班检查一次。

检验方法:检查含水率测试结果和施工配合比通知单。

3.混凝土施工

1)主控项目

(1)结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取样与试件留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1次。②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取样不得少于1次。③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0m3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m3取样不得少于1次。④每一楼层、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1次。⑤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及试件强度试验报告。

(2)对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结构,其混凝土试件应在浇筑地点随机取样。同一工程、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应少于1次,留置组数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试件抗渗试验报告。

(3)混凝土原材料每盘称量的偏差应符合表6-1的规定。

检查数量:每工作班抽查不应少于1次。

检验方法:复称。

表6-1 原材料每盘称量的允许偏差

注:(1)各种衡器应定期校验,每次使用前应进行零点校核,保持计量准确。
(2)当遇雨天或含水率有显著变化时,应增加含水率检测次数,并及时调整水和骨料的用量。

(4)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同一施工段的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并应在底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上一层混凝土浇筑完毕。

当底层混凝土初凝后浇筑上一层混凝土时,应按施工技术方案中对施工缝的要求进行处理。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施工记录。

2)一般项目

(1)施工缝的位置应在混凝土浇筑前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确定。施工缝的处理更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施工记录。

(2)后浇带的留置位置应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确定。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应按施工技术方案进行。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施工记录。

(3)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按施工技术方案及时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应在浇筑完毕后的12h以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并保湿养护。②混凝土浇水养护的时间: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天。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天。③浇水次数应以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为准。混凝土养护用水应与拌制用水相同。④采用塑料布覆盖养护的混凝土,其敞露的全部表面应覆盖严密,并应保持塑料布内有凝结水。⑤混凝土强度达到1.2N/mm2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

注意:①当日平均气温低于5℃时,不得浇水。②当采用其他品种水泥时,混凝土的养护时间应根据所采用水泥的技术性能确定。③混凝土表面不便浇水或使用塑料布时,宜涂刷养护剂。④对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应根据气候条件按施工技术方案采取控温措施。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施工记录。

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验收记录

检验批质量验收按表6-2记录。

表6-2 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分项工程质量验收按表6-3记录。

表6-3 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混凝土结构分部工程质量验收按表6-4记录。

表6-4 混凝土结构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三)混凝土结构工程检查验收应具备的技术资料

(1)水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进场复验报告。

(2)外加剂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进场复验报告。

(3)混凝土中氯化物、碱的总含量计算书。

(4)掺和料出厂合格证、进场复试报告。

(5)粗、细骨料进场复验报告。

(6)水质试验报告。

(7)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资料。

(8)砂、石含水率测试结果记录。

(9)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

(10)混凝土试件强度试验报告。

(11)混凝土试件抗渗试验报告。

(12)施工记录。

(13)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14)混凝土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二、混凝土的缺陷处理

(一)表面缺陷的预防和处理

表6-5 混凝土的表面缺陷的产生、预防与处理

续表

续表

续表

(二)外形规格偏差

表6-6 外形规格偏差的预防与处理

续表

(三)内部缺陷

表6-7 内部缺陷产生的原因、预防与处理

续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