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电子产品的色彩

电子产品的色彩

时间:2022-10-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电子产品的色彩,对人的视觉观赏、心理、生理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关于色彩,应知道色彩给人的心理感觉、主要色彩的象征意义、各国对色彩的喜好和禁忌、电子设备常用的色彩及配色原理等。如果物体对日光的七色光都吸收,则物体呈黑色。牛顿的光谱理论奠定了现代色彩理论的基础。孟氏把红、黄、绿、蓝、紫五种主要色作为基点等距地构成一个颜色环。另外高明度与高纯度的色彩有前进感,而低明度与低纯度的色彩则有后退感。

五、电子产品的色彩

电子产品的色彩,对人的视觉观赏、心理、生理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美的色彩使产品造型更美,给人以舒畅、愉快的感觉,有利于提高人的工作质量及工作效率,也能增强产品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关于色彩,应知道色彩给人的心理感觉、主要色彩的象征意义、各国对色彩的喜好和禁忌、电子设备常用的色彩及配色原理等。

(一)色彩的一般常识

1.光与色

我们借射到物体上的光看到世界,光使我们区分物体的形状、轮廓和色彩,而色彩是不同波长的光波作用于视网膜而产生的感觉。1666年英国科学家牛顿用三棱镜发现了光色谱:红、橙、黄、绿、青、蓝、紫(见图3-64),并证明了物体的颜色,是对投照光的反应。

img251

图3-64 光的折射

例如橙色的橘子,是由于它只反射橙色,其他的色光(红、黄、绿、青、蓝、紫)均被橘子吸收,因此,我们看橘子是橙色的。如果日光的七色光都被物体反射,则物体呈白色。如果物体对日光的七色光都吸收,则物体呈黑色。因此,物体(受光体)的色彩首先取决于照射它的色光,其次决定于它对照射光的吸收与反射。牛顿的光谱理论奠定了现代色彩理论的基础。

现代科学进一步证实了色彩由光赋予,光是色彩之母。

2.色彩三要素

(1)色相。是指不同的颜色,如红色、橙色、黄橙色、黄绿色等等,色相是区分颜色的明显标志。色相反映的是光的不同波长范围,如红色反映的波长范围是650~780nm,紫色反映的波长范围是390~430nm。

(2)纯度。又称为饱和度、彩度、鲜艳度、含灰度。是指色彩的纯净程度,是色光波长的单一程度。可见光谱中红、橙、黄、绿、青、蓝、紫和物体色中的三原色是极限纯色。距光谱中颜色愈近的色,其纯度愈高。把高纯度的颜色加入白、灰或者黑的颜色,都会使其变成低纯度颜色。

(3)明度。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或者说颜色与白色相距的大小称明度。色彩的明度愈高,人眼就觉得愈亮。明度有三方面,一是指光源色自身明度,如绿色光源有明绿、正绿、暗绿,这说明同是绿色,但前者比后者明度高。在配色中,如果在某种颜色内加入白色颜料,即可提高该混合色的明度。加入黑色则降低混合色的明度。二是指物体色明度,即物体对投照光予以反射光率的大小。即同样的光源因反射率不同则各物体上的明度不一样,三是指各色相之间的明暗差异。白色最亮,其明度定为100,黑色最暗,其明度定为0,根据测定,下列不同色相的明度分别如表3-2所示。

表3-2 不同色相的明度

img252

3.原色

原色是指任何颜色的混合都无法调出来的颜色,原色有红、黄、蓝三种,习惯上称为三原色,将三原色以不同的比例混合可得到不同的色彩,如混合得当在白光照射下可得到灰或黑色,见图3-65。

img253

图3-65 三原色的混合

4.其他概念

(1)间色。指二个原色混合而成的颜色。如红与黄混合为橙,蓝与红混合为紫,黄与蓝混合为绿。我们称橙、紫、绿为间色。

(2)标准色。原色与间色的通称,即红、橙、黄、绿、蓝、紫为标准色。

(3)复色。原色与间色混合,或间色与间色混合所得的新颜色称为复色。复色也叫三次色。

(4)补色。三原色中一原色与其他二原色所混合而成的间色互称补色,或色相环中位置相对的颜色称为补色。如红与绿、黄与紫、橙与蓝等。

(5)色调。就是色彩总的倾向,基调,如冷调、暖调、明调、暗调、灰调等。

(6)色彩的对比与调和。就是把二种颜色摆在一起,以表现其对照效果的一种方法。一般说来,对比就是通过暖色与冷色,明色与暗色、清色与浊色的对照来进行。

红色拖拉机在绿色的田野里分外地好看就是这道理。

明色在暗色的对比关系上,明色会更明,暗色会更暗。

色彩的调和指色彩配合的和谐统一。色彩的调和就是要正确处理色彩间的对比关系。

色彩的调和规律表现为:

同一调和:同一色相明暗和纯度之间的配合。

类似调和:色相、明度、纯度相近颜色的配合。

对比调和:色相、明度、纯度彼此相差很远的颜色的配合。

(二)孟谢尔(Munsell)色立体

为了在丰富的色彩世界里对色彩加以区别,我们常常给予不同的色彩以不同的名称。除了红、黄、蓝等大的色彩概念外,还有朱红、胭脂红、大红、柠檬黄、藤黄、铬黄、普鲁士蓝、孔雀蓝等等名称,或者加上深、浅的概念。尽管如此,在万千的色彩中,以上这些对色彩的称谓是远远不够的,特别是在大规模的工业生产领域里,更是如此。同一名称的颜色,在不同工厂生产出来,颜色却不同;甚至同一工厂,不同时期生产的同一名称的颜色有时也不同。出现这一现象,一方面是人类眼睛的构造,在记忆中无法对色彩进行比较,另一方面是缺乏对色彩的科学管理,特别是在近代的工业领域里。

20世纪20年代,美国色彩学家孟谢尔(Munsell),把色相、明度、纯度这些单一的色彩组织综合起来,试图用数码序列形式表现这三个方面的属性,创造了近于球状的三维空间结构的表现模式,从而较好地解决了对色彩的识别和表示。

孟氏创造的这一表色系统(也称色立体),在工业生产领域里较为严密和科学地解决了对色彩的管理。

孟氏把红、黄、绿、蓝、紫五种主要色作为基点(分别用R,Y,G,B,P加以表示)等距地构成一个颜色环。在其中间插入五个中间色,即YR,GR,BG,PB,RP,构成了有十个点的色环。如果在这十点之间再分别划分成十等分,那么孟氏色相环的全貌就成为拥有一百个色相格的色环了。加上数字,比如红色就可以用1R,2R,3R,…,10R来表示。

孟氏色立体中心轴是非彩色构成的,由白到黑分成等距的11个阶段,白色定为10,自9到1为灰色系列,黑定为0,明度单位称为度或者明度阶段。

纯度序列与明度阶段垂直,由内到外,离中心轴愈远,纯度愈高,愈接近最高纯度色。最高纯度为纯色。中心轴上的无彩色的纯度阶段定为0。纯度以等间隔增加。不同色相的纯色纯度不同,同一色相在不同明度时最高的纯度也不同。这样每个颜色都有可以在孟氏色立体上找到它相对应的坐标位置。比如5Y6/5,5Y表示色相,明度为6,纯度是5。又如5R4/14,5R是5号红色相,4是明度位置即在中心轴第4阶段的水平线上,14说明这个颜色离中心轴第14个纯度阶段。把孟氏的色立体作为标准,就能很准确地说明具体的色彩,而不会发生差错,这给工业生产带来了很大方便(见图3-66,图3-67,图3-68,图3-69,图3-70和图3-71)。

img254

图3-66 孟氏色相环

img255

图3-67 孟氏色相环的10个主要色相

颜色的标注方法是先写出色相H,然后写明度V,画斜线后再写纯度C,即:HV/C

例如:5Y6/5表示色相为5Y,明度为6级,纯度为5级。

对无色彩的黑白系列中性色用N表示,在N后面给出明度V,斜线后面不写纯度。即NV/

例如:N5/,表示明度为5的中性灰色。

对于纯度低于/0.3的中性色作精确的标注时,可取下列形式:

NV/(H,C)

例如:对一个略带黄色的浅灰色可写成N8/(Y,0.2)

img256

图3-68 孟氏明度分级

img257

图3-69 孟氏纯度分级

img258

图3-70 立体坐标

img259

图3-71 孟氏色立体

(三)色彩的感觉

人们长期受到自然环境、社会生活、生理特点等各方面的影响,对不同的色彩会产生不同的感觉和联想。虽然有些色彩的感觉与联想在各地各国都不尽相同,但仍有基本一致之处,现介绍如下:

1.冷暖感

色彩本身没有什么冷暖,而是出于人们对生活的联想而产生的冷与暖的想象。如红色使人联想到火,就产生温暖的感觉;白色联想到冰雪,就产生寒冷感。一般把红、橙、黄、黑视为暖色;蓝、蓝绿、白视为冷色;绿、紫、灰为中性色,不冷不暖。

2.层次感

涂在同一平面上的颜色,通过对比,会引起人们对远近感觉上的差异,有的颜色看起来像是“前进”了,有的则感觉“后退”了,这就是色彩的层次感,暖色与其他色对比时,有前进感,其中以红色最明显。冷色则有后退感,其中以蓝色最明显。而中性色处于中间状态。另外高明度与高纯度的色彩有前进感,而低明度与低纯度的色彩则有后退感。

3.轻重感

由于色彩的明度不同,看上去使人产生轻重不同的感觉。明度高的色感觉轻,明度低的色则感觉重。冷色感觉轻,暖色感觉重。

4.兴奋与安静感

暖色给人以兴奋感,但容易疲劳。冷色给人以安静感,但比较枯燥。高明度或高纯度的颜色使人兴奋,低明度或低纯度的颜色使人安静。中性色如绿、灰给人以柔和舒适感。

5.华丽与朴实感

纯度高的红、橙、黄有较强的华丽感,而蓝、绿或明度较低的冷色,有朴素和雅致感,金、银色有华丽感,如果用黑色底配以白、金、银色,可产生既华丽又朴实的感觉。

6.好感与恶感

由于时代、国家、民族、文化教育、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政治等因素的不同,世界各地各国对色彩的好恶是不相同的。即是同一国家,因民族、年龄、性别等差异对色彩的好恶也有所不同。表3-3列出几个不同国家与地区对色彩的好恶。

表3-3 几个不同国家与地区对色彩的好恶

img260

7.不同色调的心理感受

色调是指色彩的总倾向。在造型设计中造型物的色调往往是以具有影响全局的、大面积的色彩来决定的,而其余色彩必须统一在这个总的倾向之中,构成调和与对比,从而产生色彩的美感。表3-4列出不同色调给人心理的感受。

表3-4 不同色调给人心理的感受

img261

(四)电子设备箱柜的色彩选用

电子设备箱柜的色彩选用主要是色调的选用。不同色调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在选用时首先应满足电子设备的功能要求,使色调的选用与功能一致,以利于充分发挥设备的效能。如军用电子设备大都选用草绿色调,以利于军事需要。而一些家用电器则允许采用较艳丽的或华贵的色调(如橙色调),以利于家庭陈设。其次要考虑人机关系的要求,做到人机协调,以提高电子设备的工作效率,减少差错及事故的发生,利于操作者的身心健康。如某些电子设备采用绿色调、灰色调以减少眼睛的疲劳。有时还要考虑机房墙壁的色调也应与电子设备的色调相协调。如采用奶油色墙壁与绿色调的电子设备,或浅褐黄色墙壁与蓝色调的电子设备等。最后还应考虑色彩的时代感,即尽量采用流行色,以满足人们求“新”的心理。

下面就不同色相在电子设备箱柜中的应用作简要介绍:

1.红色

红色虽然能给人以兴奋、激动、紧张之感,但红色光对眼睛的刺激容易引起视觉疲劳,因此在机箱上很少大面积使用,个别可能用于机箱侧壁。一般用于在面板上写字以及开关、指示灯等。

2.黄色

黄色给人以光明、辉煌、庄重等印象。灰黄是衰败、腐烂的颜色,因此有颓废、病态的一面。一般黄色作机箱主调色较少,但奶黄在机箱上还是常用的。

3.橙色

橙色给人以充足、饱满、健康动人的感觉。在机箱上用得较多。如浅桔黄与深蓝的对比,浅桔黄与深绿的对比等。

4.绿色

绿色是眼睛最适应和最能得到休息的颜色,它给人以生命、活泼、希望的感觉,在机箱上应用较多。一般可作机箱主调色,也可作面板色。如以不同明度与纯度匹配,可得到很好的调和色。军绿色也是军用设备常用的颜色。

5.蓝色

蓝色给人以崇高、深远、凉爽的感觉。蓝色的机箱给人以浩瀚之感,在电子设备中应用较多。如蓝白对比,蓝与奶白对比,都应用较普遍。

6.紫色

紫色使人眼睛易于产生疲劳,灰暗的紫色容易造成心理上的忧郁。机箱很少大面积使用,有些机箱曾用紫调的灰色。

7.茶色

茶色是一种复色,比紫色活泼些,在机箱上可作外框主调色。机房地板也常用。

8.土色

土色是土红、土黄、土绿、赭石等混合色,这种色给人以充实、饱满、朴实的感觉。但在机箱上不常使用。

9.白色

白色给人以光明、清洁、纯洁的感觉。单独的白色比较单调,可作为机箱的主调色,也可与其他色对比使用,如蓝白、绿白、黑白对比。

10.黑色

黑色给人以烦恼、忧郁、沉默之感,但又有安静、庄重、大方、神秘的感觉,在电子设备中,用黑、白、红三色组合的机箱比较庄重大方。

11.灰色

灰色对眼睛刺激适中,不易感到疲劳,有休息、安静、严肃的感觉,但也会使人产生单调、沉闷感。灰色是复色,它可以配成有各种倾向性的灰色调,如黄灰、红灰、蓝灰及银灰、铁灰等。它能与任何色彩调和,机箱常用此色为主色调。含灰的隐艳色,正逐渐成为当代箱柜的流行色。

12.金银色(光泽色)

金银色能给人以辉煌、珍贵、华丽、高雅的感觉。在电子设备中广泛用于装饰和点缀,但不宜大面积使用,一般用于分割的装饰条及型号、铭牌等。

13.太空色(宇宙色)

在人类向月球探索宇宙奥妙的同时,发现了月球的空间有一种神秘柔和迷人的色光,通过分析和模拟,这就成为目前国内外十分流行的太空色。给人以沉着、丰富、神圣、宁静、神秘、朴素的感觉。

(五)配色方法

除三原色外,其他色都是用不同的颜色混合调出来的。称为调色。要使电子设备得到自己希望的颜色,必须懂得颜色的变化规律,如孟氏色立体即给出了这种规律。

配色是不同的颜色放在一起,从而产生色彩对比和调和的效果。

所谓色彩的对比,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色彩放在一起,通过观察可以清楚地辨别出它们之间的差异,这些色彩之间的关系称为色彩对比。对比能给人以不同的感觉,如最强的对比使人感到生硬、粗野;强的对比使人感到生动、有力;弱的对比使人感到柔和、安定;最弱的对比使人感到平淡、无力。

所谓色彩的调和就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色彩放到一起,使人感到和谐统一,不感到刺激。因此调和是对比的反面,调和是近似,是强调统一的一面;而对比是差异,是强调变化的一面。只有调和而无对比,或只有对比而无调和,都不会得到色彩美的感觉。

色彩对比与调和的方法有多种,这里只介绍一种色相的配置方法。图3-72为十二色的色相环,利用它们之间的不同角度进行配色,则可根据需要起到色彩的调和与对比的效果。表3-5为各色相的配置情况及其效果。

img262

图3-72 调色的方法

表3-5 电子产品流行色的演变

img263

(六)电子产品流行色的演变

电子产品的流行色与纺织、服饰等方面相比有时间上相对稳定的延续性,它不能应时、应季变换。但在我国从20世纪60年代到目前,伴随着电子工业的快速发展,色彩也经历了五个阶段,见表3-6。

表3-6 电子产品的色彩演变

img26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